1.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2.茅岩莓,又名藤茶、白茶、甘露茶等,学名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属葡萄科,蛇葡萄属,是一种野生藤本植物。茅岩莓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药用功效,将其嫩茎叶制成茶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黄疸型肝炎、疤疖等症。研究表明,茅岩莓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等生理活性成分,其黄酮类成分中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简称dmy),又称双氢杨梅素,在茅岩莓的嫩茎叶中的含量可达30%,甚至更高。它具有抗氧化、抑菌、调节免疫力、降血脂、清除自由基、抗血栓、抗肿瘤、消炎、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和肝癌细胞生长等重要生理保健功能。
3.当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生产主要有杀青和干燥等工序。用高温杀青设备对新鲜茶叶进行热力杀青,干燥茶叶采用的箱式热风对流干燥器进行。
4.在现有技术中,茅岩莓茶的干燥生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5.(1)对于广大茅岩莓种植户而言,至少需要杀青设备和干燥设备,加工成本较高,且由于杀青和干燥等工序分别由不同的设备完成,杀青后的茶叶转移到干燥设备内,这种间歇式的生产方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生产效率低。
6.(2)采用传统的杀青设备,杀青效果和干燥效果均有待提高。干燥的茅岩莓茶叶表面有一层白色或灰白色的结晶物质,是黄酮化合物在茶叶表面的浓缩结晶所致。热力杀青和干燥过程中,黄酮化合物将随水分由内向外迁移,最后积累在茶叶表面,随水分的蒸发逐渐被浓缩,干燥后在茶叶表面就会形成一层类似结霜的颗粒物质。黄酮化合物由内向外迁移传递的速率与水分的传递速率相关,水分传递速率越快,黄酮化合物由内向外传递的速率就越快,茶叶表面的结晶量就越多,“结霜”越多,茶叶的品质就越好。热力杀青和干燥时水分的传递速率小,因而黄酮化合物在茶叶表面的结霜效果有待提高。
7.(3)现有的杀青和干燥设备内大多使用滚筒装入茶叶,伴随着滚筒的旋转和内部加热进行杀青或干燥,如公开号cn208154986u公开的一种高效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但是能实现内部茶叶均匀翻动的滚筒大多需要采用卧式,这就使得加工完成后的茶叶均匀的分布于滚筒底部,而滚筒又需要设计的较长使其能容下更多的茶叶,从而造成滚筒内部的茶叶难以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提供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的问题。
9.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包括茶叶的选择及摊凉、茶叶杀青、保温保养、茶叶干燥、包装,具体步骤如下:
10.s1、摘选幼嫩的茅岩莓茶叶,将茶叶中树枝等杂质去除,然后将茶叶在通风良好的
地方摊开,铺成一层3-5cm厚的茶叶,摊凉1-1.5h;
11.s2、保持茶叶不断翻动并使用微波辐照对茶叶进行杀青,微波密度为2.8-3.2w/g,杀青时间2.5-3.5min,同时将茶叶挥发的水蒸气排出,直到茶叶的颜色由绿色转变为淡黄绿色为止;
12.s3、在茶叶静置状态下,控制温度65-70℃,保养0.5h,保持通风排出水蒸气;0.5h以后停止通风并继续保温2-2.5h,直到茶叶颜色完全变成黄色为止;
13.s4、开启通风并使用微波辐照对茶叶进行干燥,微波密度为1-1.2w/g,当茶叶表面颜色由黄色转变为较淡的白色或灰白色,含水量为25-30%时,结束微波干燥;
14.s5、翻动茶叶并加热通风,控制温度55-65℃,进行热干燥,当茶叶的颜色变成应有的白色或灰白色,含水量为9-11%时,结束热干燥;
15.s6、将茶茶叶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包装。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7.1、本发明采用高功率微波辐照茶叶杀青,由于微波辐照时的穿透性,茶叶内部的温度比表面高,热传递速率很大,杀青时间短,杀青量大,因此杀青更均匀,效果更好;同时由于微波的作用,黄酮化合物将会伴随着水分大量地迁移传递到茶叶表面,更有利于大量黄酮化合物在茅岩莓表面积累,使生产的脱水茅岩莓茶叶品质更好。
18.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温保养工序,保温保养过程中,因为不断有风扇排湿,不会导致液态水的积累,加上长时间的高温保养,黄酮化合物会进一步由茶叶内部向表面迁移积累,而且茶叶的颜色会进一步变化为更好看的黄色,且均匀一致,因此将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水茶叶。
19.3、将脱水茅岩莓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保温保养和干燥等三个工序所需设备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上述三道工序的连续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能耗等运行成本,因此降低了脱水茅岩莓茶叶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利润。
20.4、通过在加工设备中茶叶加工盒、活动底板、凸轮、收料箱等结构的设计,使本设备不仅能在茶叶加工时对其施加振动,提高加工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能通过活动底板、凸轮、活动通气板、收料箱等结构上的配合,让茶叶加工盒内加工完后的茶叶全部快速收集起来,从而方便了设备的操作,简化了工作内容。
2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一种加工设备能集中完成上述各个步骤。
2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箱体开口边缘处滑动安装有对开的箱盖,所述箱体内固定有茶叶加工盒,所述茶叶加工盒下端开口且设置有与其底部开口适配的活动底板,所述活动底板一侧延长伸出茶叶加工盒侧壁外且其上端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上端固定有配合杆,所述茶叶加工盒一侧边底部间隔设置有与配合杆适配的配合槽,所述茶叶加工盒侧边底部延长超出活动底板的下端面,所述活动底板可沿茶叶加工盒内壁上下移动,所述箱体内底部于茶叶加工盒正下端间隔设置有伸缩支撑部,所述伸缩支撑部输出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有与活动底板适配的凸轮,所述箱体内底部远离连杆的一端滑动安装有收料箱。
23.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
24.将脱水茅岩莓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保温保养和干燥等三个工序所需设备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上述三道工序的连续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能耗等运行成本,因此降低了脱水茅岩莓茶叶的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利润。
25.通过在加工设备中茶叶加工盒、活动底板、凸轮、收料箱等结构的设计,使本设备不仅能在茶叶加工时对其施加振动,提高加工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能通过活动底板、凸轮和收料箱的配合,让茶叶加工盒内加工完后的茶叶全部快速收集起来,从而方便了设备的操作,简化了工作内容。
2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本设备能提高加工效率。
2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茶叶加工盒内间隔活动安装有翻动板,所述翻动板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箱体侧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箱体的侧壁并与翻动板一侧固定。
28.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茶叶加工盒内设置由第一电机驱动的翻动板,将在茶叶加工盒内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通风和排湿效果,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
2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本设备具有保温保养的功能,以提高脱水茶叶的生产加工质量。
3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箱体内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微波发生器,所述箱盖下端面间隔设置有电热管,所述箱盖上间隔设置有贯穿于箱盖内的通风扇。
31.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微波发生器、电热管和通风扇的配合,使本设备具有对茶叶保温保养的功能,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
3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本设备在茶叶加工盒和活动底板的工作中防止茶叶泄露,并提高密封效果。
3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茶叶加工盒上端开口且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斜边,所述活动底板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茶叶加工盒内壁两侧适配的密封凸起边,所述活动底板上端面与茶叶加工盒的配合槽所在侧壁下部的固定有密封连接板,所述茶叶加工盒的配合槽所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密封连接板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密封连接板采用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的材料。
34.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茶叶加工盒上端开口处设置斜边,防止茶叶加工过程中飞溅出来;通过密封凸起边、密封连接板与茶叶加工盒的活动槽配合,防止活动底板在打开状态下茶叶四处泄露,并提高了密封效果。
3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进一步提高本设备对脱水茶叶的收集效果。
3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收料箱上端面高度和上端开口的大小与活动底板的打开状态相适配。
37.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收料箱的设计配合活动底板,使打开状态时活动底板上的茶叶能完全送入收料箱内,并通过收料箱的侧边托举起打开状态下的活动底板,提高了茶叶的收集效果。
3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需要进一步加快活动底板上茶叶在打开收料时的掉落速度并茶叶加工盒内茶叶脱水加工的效率。
3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改进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活动底板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所述活动底板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通气板,所述活动通气板上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喷气口和第二喷气口适配的出气孔,所述活动通气板一侧伸出活动底板且固定有磁性推拉板,所述磁性推拉板一侧设置有固定于箱体内壁上与磁性推拉板适配的磁性条,所述活动通气板下端设置有与出气孔连通且伸出活动底板下端面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一侧连接有贯穿固定于箱体内壁的热风机。
40.上述改进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活动底板内设置活动通气板以及设置其适配的第一喷气口、第二喷气口等,使本设备不仅能在对茶叶进行脱水加工时向上吹入热风分散茶叶提高脱水效率以及促进热循环,还能使活动底板打开收料时,对茶叶的掉落移动方向喷气,将活动底板上的茶叶加速吹出,提高了茶叶的收集效率。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发明加工设备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发明加工设备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发明加工设备打开状态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发明加工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发明加工设备活动底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6.图6为本发明加工设备活动通气板与磁性条的俯视配合示意图。
47.图7为本发明加工设备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本发明加工设备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9.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箱体;2、箱盖;3、茶叶加工盒;301、配合槽;4、翻动板;5、活动底板;501、连杆;502、配合杆;503、密封凸起边;504、密封连接板;505、第一喷气口;506、第二喷气口;6、电热管;7、微波发生器;8、收料箱;9、第一电机;10、伸缩支撑部;11、第二电机;12、凸轮;13、通风扇;14、固定杆;15、抽风机;16、热风机;17、通气管;18、活动通气板;19、出气孔;20、磁性推拉板;21、磁性条。
具体实施方式
5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51.实施例1:
52.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包括茶叶的选择及摊凉、茶叶杀青、保温保养、茶叶干燥、包装,具体步骤如下:
53.步骤1、在晴天采摘幼嫩的茅岩莓茶叶50kg,去除树枝等杂质,然后将茶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开,铺成一层5cm厚的茶叶,摊凉1.5h。
54.步骤2、打开箱体1上端的箱盖2,将茶叶装进脱水茅岩莓茶叶专用加工设备的茶叶
加工盒3内,关上箱盖2后启动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微波发生器7、抽风机15和通风扇13,在第一电机9的带动下与其输出端连接的4会不断翻动3内的茶叶,在第二电机11输出端的带动下与其固定的凸轮12会推动与其接触的活动底板5上下振动,调整微波发生器7选择微波密度为3.2w/g的高功率微波辐照茶叶进行杀青并通过抽风机15和通风扇13的作用使杀青过程中茶叶挥发的水蒸气加速排出,杀青时间2.5min,当茶叶的颜色由绿色转变为黄绿色,停止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和微波发生器7,结束杀青。
55.步骤3、使抽风机15和通风扇13继续运行,让茶叶加工盒3内的茶叶处在静置状态下,启动电热管6、热风机16,控制内部温度处于75℃,保养0.5h,0.5h以后停止通风关掉通风扇13和热风机16并继续保温2h,直到茶叶颜色完全变成黄色为止,结束保温保养。
56.步骤4、开启通风扇13、抽风机15、微波发生器7、第一电机9以及第二电机11对茶叶进行微波干燥,选择微波功率密度为1.2w/g,当茶叶表面颜色由黄色转变为灰色,含水量为25%时停止微波发生器7,结束微波干燥。
57.步骤5、让通风扇13、抽风机15、第一电机9以及第二电机11继续运行,同时启动电热管6和热风机16开始热风干燥,控制温度为65℃,继续干燥至含水量为9%,茶叶的颜色变成应有的白色或灰白色,结束茶叶干燥。
58.步骤6、关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通风扇13、电热管6以及热风机16,抽风机15保持运行,通过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缩回带动第二电机11降下,此时活动底板5也会下降直到连杆501降到配合槽301槽孔的最下端,此时磁性推拉板20随活动底板5的下降对应到了磁性条21的另一端磁极,受到磁力作用的影响,磁性推拉板20推动与其连接的活动通气板18于活动底板5内向前移动,使活动通气板18上端的出气孔19从原先与其对应的第一喷气口505处分离并与第二喷气口506对接上,不再向上吹动活动底板5上的茶叶,而是朝向活动底板5一侧的方向吹动茶叶,由于第二电机11的继续下降使活动底板5失去部分支撑,开始绕配合杆502摆动直到其一端触碰到收料箱8的侧壁上端并重新得到支撑后停止,而茶叶加工盒3内的茶叶也会随着活动底板5的脱离和倾斜开始从茶叶加工盒3和活动底板5之间的开口处落入收料箱8内,当第二电机11降到最低点时再重新启动,使凸轮12又开始作用到活动底板5的下端面,让其振动,通过振动和吹动,使茶叶加工盒3内的全部茶叶都能被完全快速的收集起来,收集完成后,关闭所有设备,等收料箱8内的茅岩莓茶冷却至室温后,将收料箱8抽出,最后采用pvc塑料袋将其内部的茶叶进行密封包装。
59.实施例2:
60.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包括茶叶的选择及摊凉、茶叶杀青、保温保养、茶叶干燥、包装,具体步骤如下:
61.步骤1、在晴天采摘幼嫩的茅岩莓茶叶50kg,去除树枝等杂质,然后将茶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开,铺成一层3cm厚的茶叶,摊凉1h。
62.步骤2、打开箱体1上端的箱盖2,将茶叶装进脱水茅岩莓茶叶专用加工设备的茶叶加工盒3内,关上箱盖2后启动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微波发生器7和通风扇13,在第一电机9的带动下与其输出端连接的4会不断翻动3内的茶叶,在第二电机11输出端的带动下与其固定的凸轮12会推动与其接触的活动底板5上下振动,调整微波发生器7选择微波密度为2.8w/g的高功率微波辐照茶叶进行杀青并通过通风扇13的作用使杀青过程中茶叶挥发的水蒸气排出,杀青时间3.5min,当茶叶的颜色由绿色转变为黄绿色,停止第一电机9、第二电
机11和微波发生器7,结束杀青。
63.步骤3、使通风扇13继续运行,让茶叶加工盒3内的茶叶处在静置状态下,启动电热管6、热风机15,控制内部温度处于65℃,保养0.6h,0.6h以后停止通风关掉通风扇13和热风机15并继续保温2.5h,直到茶叶颜色完全变成黄色为止,结束保温保养。
64.步骤4、开启通风扇13、微波发生器7、第一电机9以及第二电机11对茶叶进行微波干燥,选择微波功率密度为1w/g,当茶叶表面颜色由黄色转变为灰色,含水量为30%时停止微波发生器7,结束微波干燥。
65.步骤5、让通风扇13、第一电机9以及第二电机11继续运行,同时启动电热管6和热风机15开始热干燥,控制温度为55℃,继续干燥至含水量为11%,茶叶的颜色变成应有的白色或灰白色,结束茶叶干燥。
66.步骤6、关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通风扇13、电热管6以及热风机16,抽风机15保持运行,通过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缩回带动第二电机11降下,此时活动底板5也会下降直到连杆501降到配合槽301槽孔的最下端,此时磁性推拉板20随活动底板5的下降对应到了磁性条21的另一端磁极,受到磁力作用的影响,磁性推拉板20推动与其连接的活动通气板18于活动底板5内向前移动,使活动通气板18上端的出气孔19从原先与其对应的第一喷气口505处分离并与第二喷气口506对接上,不再向上吹动活动底板5上的茶叶,而是朝向活动底板5一侧的方向吹动茶叶,由于第二电机11的继续下降使活动底板5失去部分支撑,开始绕配合杆502摆动直到其一端触碰到收料箱8的侧壁上端并重新得到支撑后停止,而茶叶加工盒3内的茶叶也会随着活动底板5的脱离和倾斜开始从茶叶加工盒3和活动底板5之间的开口处落入收料箱8内,当第二电机11降到最低点时再重新启动,使凸轮12又开始作用到活动底板5的下端面,让其振动,通过振动和吹动,使茶叶加工盒3内的全部茶叶都能被完全快速的收集起来,收集完成后,关闭所有设备,等收料箱8内的茅岩莓茶冷却至室温后,将收料箱8抽出,最后采用pvc塑料袋将其内部的茶叶进行密封包装。
67.实施例3:
68.如图1-6所示,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箱体1开口边缘处滑动扣合装置安装有对开的箱盖2,所述箱盖2上设置有把手,所述箱体1内通过固定杆14固定有茶盒3,所述茶盒3下端开口且设置有与其底部开口适配的活动底板5,所述活动底板5一侧延长伸出茶盒3侧壁外且其上端固定有连杆501,所述连杆501上端固定有配合杆502,所述配合杆502为圆杆,所述茶盒3一侧边底部间隔设置有与配合杆502适配的配合槽301,所述配合槽301的槽型为长圆孔,所述茶盒3侧边底部延长超出活动底板5的下端面,所述活动底板5可沿茶盒3内壁竖直上下移动,所述箱体1内底部于茶盒3正下端间隔设置有伸缩支撑部10,所述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输出端固定有与活动底板5适配的凸轮12,所述箱体1内底部远离连杆501的一端滑动安装有收料箱8。所述茶叶加工盒内间隔旋转安装有翻动板4,所述翻动板4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的侧壁并与翻动板4一侧固定。通过在茶叶加工盒3内设置由第一电机9驱动的翻动板4,将在茶叶加工盒3内的茶叶进行翻动,提高通风和排湿效果,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所述箱体1侧壁内间隔设置有微波发生器7,所述箱盖2下端面间隔设置有电热管6,所述箱盖2上间隔设置有贯穿于箱盖2内的通风扇13。通过微波发生器7、电热管6和通风扇13的配合,使本设
备具有对茶叶保温保养的功能,提高了茶叶的加工质量。所述收料箱8上端面高度和上端开口的大小与活动底板5的打开状态相适配,即当活动底板5倾斜打开时,收料箱8一侧壁的高度以及收料箱8上端开口的大小能托举起活动底板5的一侧并能将其一侧完全收容。通过对收料箱8的设计配合活动底板5,使打开状态时活动底板5上的茶叶能完全送入收料箱8内,并通过收料箱8的侧边托举起打开状态下的活动底板5,提高了茶叶的收集效果。所述箱盖2上端和收料箱8一侧均设置有把手。所述茶叶加工盒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湿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将产生的信号传输到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及其显示设备上,使生产人员得知其温度和湿度的数值大小。通过在茶叶加工盒3内设置相关的传感器,使本设备能够感应到内部茶叶的温度和湿度。通过在箱盖2和收料箱8上设置把手,方便生产人员对其进行开关等操作。
69.具体工作原理:需要本设备工作时,操作人员先打开箱体1上端的箱盖2,将需要加工的茶叶倒入茶盒3内,关上箱盖2后启动第二电机11以及工序相关的电热管6、微波发生器7、通风扇13、第一电机9等,在第二电机11输出端的带动下与其固定的凸轮12会推动与其接触的活动底板5上下振动,直到茶叶加工脱水相关的工序进行完毕后,关掉第二电机11,在通过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缩回带动第二电机11降下,此时活动底板5也会下降,直到连杆501降到配合槽301槽孔的最下端,由于第二电机11的继续下降使活动底板5失去部分支撑,开始绕配合杆502摆动直到其一端触碰到收料箱8的侧壁上端并重新得到支撑后停止,而茶盒3内的茶叶也会随着活动底板5的脱离和倾斜开始从茶盒3和活动底板5之间的开口处落入收料箱8内,当第二电机11降到最低点时再重新启动,使凸轮12又开始作用到活动底板5的下端面,让其振动,使茶盒3内的全部茶叶都能被完全收集起来;收集完成后,第二电机11停止,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再上升,推动活动底板5复原,完成全过程。
70.实施例4:
71.如图1、图5、图7、图8所示,在上述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茶叶加工盒3上端开口且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斜边,所述活动底板5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茶叶加工盒3内壁两侧适配的密封凸起边503,所述活动底板5上端面与茶叶加工盒3的配合槽301所在侧壁下部的固定有密封连接板504,所述茶叶加工盒3的配合槽301所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密封连接板504适配的活动槽。所述密封连接板504采用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的材料,本实施例选用304不锈钢。
72.通过在茶叶加工盒3上端开口处设置斜边,防止茶叶加工过程中飞溅出来;通过密封凸起边503、密封连接板504与茶叶加工盒3的活动槽配合,防止活动底板5在打开状态下茶叶四处泄露,并提高了密封效果。
73.实施例5:
74.如图5-8所示,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所述活动底板5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喷气口505和第二喷气口506,所述第一喷气口505为竖直孔且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喷气口506开口部向外延伸并向一端转折,其开口端面垂直于活动底板5上端面,所述活动底板5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通气板18,所述活动通气板18上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喷气口505和第二喷气口506适配的出气孔19,所述活动通气板18一侧伸出活动底板5且固定有磁性推拉板20,所述磁性推拉板20一侧设置有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与磁性推拉板20适配的磁性条21,所述磁性条21上端与磁性推拉板20的磁极相反,其下端与磁性推拉板20的磁极相同,所述活动通
气板18下端设置有与出气孔19连通且伸出活动底板5下端面的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下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5,所述通气管17与抽风机15的连接段设置有弹性伸缩管,所述抽风机15一侧连接有贯穿固定于箱体1内壁的热风机16。
75.通过在活动底板5内设置活动通气板18以及设置其适配的第一喷气口505、第二喷气口506等,使本设备不仅能在对茶叶进行脱水加工时向上吹入热风分散茶叶提高脱水效率以及促进热循环,还能使活动底板5打开收料时,对茶叶的掉落移动方向喷气,将活动底板5上的茶叶加速吹出,提高了茶叶的收集效率。
7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77.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步骤组成:s1、摘选幼嫩的茅岩莓茶叶,将茶叶中树枝等杂质去除,然后将茶叶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开,铺成一层3-5cm厚的茶叶,摊凉1-1.5h;s2、保持茶叶不断翻动并使用微波辐照对茶叶进行杀青,微波密度为2.8-3.2w/g,杀青时间2.5-3.5min,同时将茶叶挥发的水蒸气排出,直到茶叶的颜色由绿色转变为黄绿色为止;s3、在茶叶静置状态下,控制温度65-75℃,保养0.4-0.6h,保持通风排出水蒸气;0.4-0.6h以后停止通风并继续保温2-2.5h,直到茶叶颜色完全变成黄色为止;s4、开启通风并使用微波辐照对茶叶进行干燥,微波密度为1-1.2w/g,当茶叶表面颜色由黄色转变为灰色,含水量为25-30%时,结束微波干燥;s5、翻动茶叶并加热通风,控制温度55-65℃,进行热干燥,当茶叶的颜色变成应有的白色或灰白色,含水量为9-11%时,结束热干燥;s6、将茶叶冷却至室温后密封包装。2.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所述箱体(1)开口边缘处滑动安装有对开的箱盖(2),所述箱体(1)内固定有茶叶加工盒(3),所述茶叶加工盒(3)下端开口且设置有与其底部开口适配的活动底板(5),所述活动底板(5)一侧延长伸出茶叶加工盒(3)侧壁外且其上端固定有连杆(501),所述连杆(501)上端固定有配合杆(502),所述茶叶加工盒(3)一侧边底部间隔设置有与配合杆(502)适配的配合槽(301),所述茶叶加工盒(3)侧边底部延长超出活动底板(5)的下端面,所述活动底板(5)可沿茶叶加工盒(3)内壁上下移动,所述箱体(1)内底部于茶叶加工盒(3)正下端间隔设置有伸缩支撑部(10),所述伸缩支撑部(10)输出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1),所述第二电机(11)输出端固定有与活动底板(5)适配的凸轮(12),所述箱体(1)内底部远离连杆(501)的一端滑动安装有收料箱(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盒内间隔活动安装有翻动板(4),所述翻动板(4)之间通过同步带传动连接,所述箱体(1)侧壁上固定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穿过箱体(1)的侧壁并与翻动板(4)一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侧壁内间隔设置有微波发生器(7),所述箱盖(2)下端面间隔设置有电热管(6),所述箱盖(2)上间隔设置有贯穿于箱盖(2)内的通风扇(1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叶加工盒(3)上端开口且开口处向外延伸出斜边,所述活动底板(5)的上端面处设置有与茶叶加工盒(3)内壁两侧适配的密封凸起边(503),所述活动底板(5)上端面与茶叶加工盒(3)的配合槽(301)所在侧壁下部的固定有密封连接板(504),所述茶叶加工盒(3)的配合槽(301)所在的侧壁底部设置有与密封连接板(504)适配的活动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板(504)采用具有弹性形变性能的材料。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料箱(8)上端面高度和上端开口的大小与活动底板(5)的打开状态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5)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喷气口(505)和第二喷气口(506),所述活动底板(5)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通气板(18),所述活动通气板(18)上间隔设置有与第一喷气口(505)和第二喷气口(506)适配的出气孔(19)。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通气板(18)一侧伸出活动底板(5)且固定有磁性推拉板(20),所述磁性推拉板(20)一侧设置有固定于箱体(1)内壁上与磁性推拉板(20)适配的磁性条(21)。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通气板(18)下端设置有与出气孔(19)连通且伸出活动底板(5)下端面的通气管(17),所述通气管(17)下端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5),所述抽风机(15)一侧连接有贯穿固定于箱体(1)内壁的热风机(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脱水茅岩莓茶的加工方法及其设备,加工方法包括茶叶的选择及摊凉、茶叶杀青、保温保养、微波干燥、电热干燥、包装;本发明将脱水茅岩莓茶叶加工过程中杀青、保温保养和干燥等三个工序所需设备集中在一台设备上,实现了连续化作业,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减少了成本,提高了利润。同时在加工设备中涉及茶叶加工盒、活动底板等结构,使设备不仅能在茶叶加工时对其翻动和振动,提高加工效率和生产质量,而且还能让加工完后的茶叶全部快速收集起来,从而方便了设备的操作,简化了工作内容。简化了工作内容。简化了工作内容。
技术研发人员:杨大伟 覃正远 李宗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界幽恋谷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