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4-12  96


    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除尘功能的pvc管生产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2.pv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pvc管则是其材质之下的一种产品,pvc 管材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另外加入其他成分来增强其耐热性、韧性、延展性等。
    3.然而目前的pvc管件切割装置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pvc管进行喷水冷却,防止温度过高影响切割进程,但在切割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液体和废屑,使得废屑和液体无法进行分离,无法对液体进行回收利用,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顶板、设于顶板上的一对冷却装置、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管体、开设于基座内的杂质腔、设于杂质腔上的隔板、开设于隔板上的多排通孔;所述顶板上设有夹持部件;所述基座上左右两侧均设有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槽、设于第一移动槽一侧的第二移动槽、可移动设于第一移动槽内的第一齿条、可移动设于第二移动槽内的第二齿条、设于第二齿条上的第一遮挡板及用于连接第一遮挡板和第二移动槽的第三弹簧;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均设有与第一遮挡板相连的第二遮挡板,所述第一齿条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传动配合。
    6.第一齿条进行向下移动,第一齿条向下移动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二齿轮转动与第二齿条相啮合,第二齿条进行向上移动,第二齿条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遮挡板进行向上移动,第一遮挡板向上移动带动第二遮挡板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向上移动,对进行工作时,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正在切割时管体上,保证了切割管体处于一个相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冷却装置在进行工作时,防止水的飞溅,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最后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进行水流的阻挡,使得水流可以稳定的流入到通孔内,对杂质和液体整体的收集。
    7.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气缸、设于气缸上的伸缩杆、设于伸缩杆上的夹紧件、设于夹紧件左右两侧的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与第一齿条相接触,所述连接管道上设有与冷却装置相连的圆管。
    8.当进行管体切割时,气缸启动,气缸带动伸缩杆进行向下移动,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夹紧件进行向下移动,夹紧件带动连接管道和圆管进行向下移动,圆管向下移动带动冷
    却装置进行向下移动,连接管道向下移动到与第一齿条相接触;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直接借助伸缩杆的动力带动遮挡装置进行向上移动,来防止液体的飞溅,结构连接关系更为紧密,无需添加额外的动力来源,更加的节能环保。
    9.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腔、设于冷却腔上的多个冷却喷嘴、设于冷却腔一侧的第一流管、穿设于第一流管内的第二流管;所述基座后方设有与与第二流管相连的出水部件;所述出水部件包括送水箱及设于送水箱上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与第二流管相连,所述冷却喷嘴朝向管体倾斜设置。
    10.抽水泵启动,将送水箱内的液体抽入时冷却腔室内,再从冷却喷嘴向外喷出;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对切割的管体进行即时的冷却,防止温度过高对切割产生影响,其次,在第一流管可在第二流管的外周向上进行上下移动,保证了第一流管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保证了第一流管与冷却腔室上下移动的同步性,第一流管不会产生弯折的现象,保证了工作进行的稳定性。
    11.所述基座后方设有集水箱,该集水箱通过吸水管与杂质腔相连通,所述集水箱上设有集水装置,所述集水装置包括集水箱、可移动的设于集水箱内的第一活塞、设于集水箱外的第一活塞板、用于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板的第一活塞杆、开设于第一活塞上的回收口;所述集水箱上通过回收管与送水箱相连,所述吸水管、回收口和回收管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
    12.第一活塞板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一活塞杆进行向后移动,第一活塞杆向后移动带动第一活塞进行向后移动,使得吸水管对杂质腔内的液体进行抽取,当第一活塞板向前运动时,保证了集水箱内的液体从回收口向外流入到回收管内,最终流入到送水箱内。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及时对杂质腔内的液体进行抽取,防止杂质腔内的水流堆积过多,影响其杂质腔内部结构的运行,其次,对抽取后的液体进行一个回收再次利用,减少浪费现象产生。
    13.所述杂质腔内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设有主动轴,该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通过一对皮带与主动轴相连,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外均套设有第一波纹轮和第二波纹轮,所述隔板上设有多个翻动装置,所述翻动装置包括方槽、可滑动设于方槽内的第一固定杆、用于连接方槽和第一固定杆的第二弹簧、可滑动设于第一固定杆上的翻动板、可旋转设于翻动板上的第二固定杆;所述多个翻动装置通过连杆相连,所述第一波纹轮可与其中一翻动装置相接触。
    14.主动轴转动带动皮带进行转动,皮带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进行转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带动第一波纹轮和第二波纹轮进行抓动,第一波纹轮转动时与左侧的第一固定杆相接触,第一固定杆进行向右移动,第一固定杆向右移动带动翻动板的一端进行向上移动,使得翻动板进行翻起,当第一波纹轮转动到不与第一固定杆相接触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可以对杂质腔内的液体和杂质进行搅拌,防止杂质堆积在固液分离装置上,其次,第一转轴的转动使得与第一固定杆相接触,使得翻动板进行翻起,翻动板翻起可以对翻动板上存留的杂质或液体进行引导如通孔内,防止较多的杂质的液体堆积在翻动板上,对杂质和液体起到了一个导流的作用,保证了工作时,隔板上表面的干净整洁。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向
    上移动,对进行工作时,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正在切割时管体上,保证了切割管体处于一个相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冷却装置在进行工作时,防止水的飞溅,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最后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进行水流的阻挡,使得水流可以稳定的流入到通孔内,对杂质和液体整体的收集。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8.图3为图2中沿a-a剖开的剖面立体图。
    19.图4为图3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21.图6为图5中沿c-c剖开的剖面立体图。
    22.图7为图6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8为图5中沿d-d剖开的剖面立体图。
    24.图9为图5中沿e-e剖开的剖面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9所示,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包括基座1、顶板2、冷却装置3、固定座4、管体5、杂质腔6、隔板7、通孔8;所述顶板2设于基座1上方;所述冷却装置3为一对设置,一个设于顶板2的左侧,另一个位于顶板2的右侧;所述固定座4设于基座1上;所述管体5放置在固定座4上;所述杂质腔6 开设于基座1内;所述隔板7固连于杂质腔6上;所述通孔8数量为多排设置,每排设置有多个,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其数量,多排通孔8间隔均匀的开设于隔板7上。
    26.如图1和3所示,所述基座1上左右两侧均设有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槽310、第二移动槽311、第一齿条312、第二齿条313、第一遮挡板314及第三弹簧315;所述第二移动槽311设于第一移动槽310一侧,第一移动槽310与第二移动槽311相连通;所述第一齿条312可移动设于第一移动槽310内,该第一齿条312与连接管道303相接触;所述第二齿条313可移动设于第二移动槽311内;所述第一遮挡板314设于第二齿条313上;所述第三弹簧315用于连接第一遮挡板314和第二移动槽311;用于连接第一遮挡板314 和第二移动槽311,所述第一齿条312通过第二齿轮317与第二齿条313传动配合。
    27.如图1和3所示,所述顶板2上设有夹持部件30,所述夹持部件30包括气缸300、伸缩杆301、夹紧件302、连接管道303;所述气缸300为现有技术,再次不再赘述;所述伸缩杆301设于气缸300上;所述夹紧件302设于伸缩杆 301上,该夹紧件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连接管道303数量为2个,分别设于夹紧件302左右两侧,所述连接管道303上设有与冷却装置3相连的圆管3000。
    28.当进行管体5切割时,气缸300启动,气缸300带动伸缩杆301进行向下移动,伸缩杆301向下移动带动夹紧件进行向下移动,夹紧件302带动连接管道303和圆管3000进行向下移动,圆管向下移动带动冷却装置3进行向下移动,连接管道303向下移动到与第一齿条312相接触时,第一齿条312进行向下移动,第一齿条312向下移动与第二齿轮317相啮合,第二
    齿轮317转动与第二齿条313相啮合,第二齿条313进行向上移动,第二齿条313向上移动带动第一遮挡板314进行向上移动,第一遮挡板314向上移动带动第二遮挡板316进行向上移动。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第一遮挡板314和第二遮挡板316的向上移动,对进行工作时,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正在切割时管体5上,保证了切割管体5处于一个相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冷却装置3在进行工作时,防止水的飞溅,第一遮挡板314和第二遮挡板316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最后第一遮挡板314和第二遮挡板316进行水流的阻挡,使得水流可以稳定的流入到通孔8内,对杂质和液体整体的收集。
    29.如图1和3所示,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腔31、冷却喷嘴32、第一流管 33、第二流管34;所述冷却喷嘴32数量为多个设置,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安排其数量,该冷却喷嘴32间隔均匀的设于冷却腔31上,该冷却喷嘴32朝向管体 5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流管33设于冷却腔31一侧;所述第二流管34穿设于第一流管内,该第一流管33可在第二流管34外进行向上或向下的移动;所述基座1后方设有与与第二流管33相连的出水部件35;所述出水部件35包括送水箱350及抽水泵352;所述抽水泵352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该抽水泵 352设于送水箱350上;所述抽水泵352与第二流管34相连。
    30.如图6-9所示,所述基座1后方设有集水箱160,该集水箱160通过吸水管165与杂质腔6相连通,所述集水箱160上设有集水装置16,所述集水装置16 包括集水箱160、第一活塞161、第一活塞板162、第一活塞杆163、回收口164;所述第一活塞161可移动的设于集水箱160内;所述第一活塞板162设于集水箱160外;所述第一活塞杆163用于连接第一活塞161和第一活塞板162;所述回收口164开设于第一活塞161上;所述套筒60内穿设有与集水箱160相连的吸水管165,所述集水箱160的两侧均设有送水箱350,该送水箱350通过回收管167与集水箱160相连,所述吸水管165、回收口164和回收管167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168,该第一单向阀168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31.第一活塞板162向后移动时带动第一活塞杆163进行向后移动,第一活塞杆163向后移动带动第一活塞161进行向后移动,使得吸水管165对套筒60内的液体进行抽取,当第三活塞板162向前运动时,保证了集水箱160内的液体从回收口164向外流入到回收管167内,最终流入到送水箱166内。
    32.如图1和3-4所述杂质腔6内设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6和第二转轴11之间设有主动轴600,所述基座1上设有驱动主动轴600转动的电机601,该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分别通过一对皮带12与主动轴600 相连,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外均套设有第一波纹轮13和第二波纹轮 14,所述隔板7上设有多个翻动装置15,所述翻动装置15多个翻动装置15的数量与通孔8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翻动装置15包括方槽150、第一固定杆151、第二弹簧152、翻动板153、第二固定杆154;所述方槽150开设于所述隔板7上;所述第一固定杆151第一固定杆151;所述第二弹簧152用于连接方槽150和第一固定杆151;所述翻动板153可滑动设于第一固定杆151上;所述第二固定杆154可旋转设于翻动板153上;所述多个翻动装置15通过连杆 155相连,所述第一波纹轮13可与其中一翻动装置15内的第一固定杆151相接触。
    33.主动轴600转动带动皮带12进行转动,皮带12带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进行转动,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转动带动第一波纹轮13和第二波纹轮14进行转动,第一波纹轮13转动时与左侧的第一固定杆151相接触,第一固定杆151进行向右移动,第一固定杆
    151向右移动带动翻动板153的一端进行向上移动,使得翻动板153进行翻起,当第一波纹轮13转动到不与第一固定杆151相接触时,在第二弹簧152的作用下进行复位。
    34.如图6-9所示,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上均设有均套设于圆盘20,该圆盘20的周向上均设有多组凸齿21,与本实施例中,多组凸齿21的数量为 2个设置间隔均匀的设于圆盘20上;所述集水箱160上设有抽拉装置22,所述抽取装置包括第一齿轮220、螺纹杆221、第一套圈222;所述第一齿轮220与所述多组凸齿21分别啮合;所述螺纹杆221穿设于第一齿轮220内,该螺纹杆 221的一端嵌设于集水箱160壁上;所述第一套圈222套设于螺纹杆221外,该第一套圈222可在螺纹杆221上进行向前或向后的移动;所述第三活塞杆163 外套设有第二套圈223,所述第一套圈222通过连接杆224与第二套圈223相连;所述第一齿轮220通过扭簧与集水箱160相连。
    35.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转动均带动圆盘20和多组凸齿21进行转动,多组凸齿21与第一齿轮220相啮合,第一齿轮220带动螺纹杆221进行转动,第一螺纹杆221转动带动第一套圈222进行向外移动,第一套圈222向外移动带动连接杆224进行向后运动,连接杆224带动第二套圈223进行向后运动,第二套圈223带动第一活塞杆163进行先后移动,第一活塞杆163向后移动对集水箱160内进行抽取,当多组凸齿21不与第一齿轮220相啮合时,扭簧作用下带动第一齿轮220进行反向转动复位。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包括基座(1)、设于基座(1)上方的顶板(2)、设于顶板(2)上的一对冷却装置(3)、设于基座(1)上的固定座(4)、设于固定座(4)上的管体(5)、开设于基座(1)内的杂质腔(6)、设于杂质腔(6)上的隔板(7)、开设于隔板(7)上的多排通孔(8);所述顶板(2)上设有夹持部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左右两侧均设有遮挡装置,所述遮挡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槽(310)、设于第一移动槽(310)一侧的第二移动槽(311)、可移动设于第一移动槽(310)内的第一齿条(312)、可移动设于第二移动槽(311)内的第二齿条(313)、设于第二齿条(313)上的第一遮挡板(314)及用于连接第一遮挡板(314)和第二移动槽(311)的第三弹簧(315);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均设有与第一遮挡板(314)相连的第二遮挡板(316),所述第一齿条(312)通过第二齿轮(317)与第二齿条(313)传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件(30)包括气缸(300)、设于气缸(300)上的伸缩杆(301)、设于伸缩杆(301)上的夹紧件(302)、设于夹紧件(302)左右两侧的连接管道(303);所述连接管道(303)与第一齿条(312)相接触,所述连接管道(303)上设有与冷却装置(3)相连的圆管(300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腔(31)、设于冷却腔(31)上的多个冷却喷嘴(32)、设于冷却腔(31)一侧的第一流管(33)、穿设于第一流管(33)内的第二流管(34);所述基座(1)后方设有与第二流管(34)相连的出水部件(35);所述出水部件(35)包括送水箱(350)及设于送水箱(350)上的抽水泵(352);所述抽水泵(352)与第二流管(34)相连,所述冷却喷嘴(32)朝向管体(5)倾斜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后方设有集水箱(160),该集水箱通过吸水管(165)与杂质腔(6)相连通,所述集水箱上设有集水装置(16),所述集水装置(16)包括可移动的设于集水箱(160)内的第一活塞(161)、设于集水箱(160)外的第一活塞板(162)、用于连接第一活塞(161)和第一活塞板(162)的第一活塞杆(163)、开设于第一活塞(161)上的回收口(164);所述集水箱(160)上通过回收管(167)与送水箱(350)相连,所述吸水管(165)、回收口(164)和回收管(167)上均设有第一单向阀(16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腔(6)内设有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之间设有主动轴(600),该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分别通过一对皮带(12)与主动轴(600)相连,所述第一转轴(10)和第二转轴(11)外均套设有第一波纹轮(13)和第二波纹轮(14),所述隔板(7)上设有多个翻动装置(15),所述翻动装置(15)包括方槽(150)、可滑动设于方槽(150)内的第一固定杆(151)、用于连接方槽(150)和第一固定杆(151)的第二弹簧(152)、可滑动设于第一固定杆(151)上的翻动板(153)、可旋转设于翻动板(153)上的第二固定杆(154);所述多个翻动装置(15)通过连杆(155)相连,所述第一波纹轮(13)可与其中一翻动装置(15)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VC管生产用切割机,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顶板、设于顶板上的一对冷却装置、设于基座上的固定座、设于固定座上的管体、开设于基座内的杂质腔、设于杂质腔上的隔板、开设于隔板上的多排通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的向上移动,对进行工作时,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到正在切割时管体上,保证了切割管体处于一个相对无尘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另一方面保证了冷却装置在进行工作时,防止水的飞溅,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保证了工作环境的干净整洁,最后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进行水流的阻挡,使得水流可以稳定的流入到通孔内,对杂质和液体整体的收集。收集。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章乔华 方金根 杨四九 周友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吉兴华电力管道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9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