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
背景技术:
2.临床上为了保证神经内科患者的康复都会使用经络按摩器,通过经络按摩器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从而可以对人体筋脉疏通(例如疏通腹股沟),促进血液环,很有利于后期的康复。
3.根据专利号cn201920747238.9,公开了一种经络按摩器,包括:支撑轴;调距组件,所述调距组件套接于所述支撑轴,并且可相对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滑动;轮体,所述轮体套接于所述调距组件外,所述轮体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并且所述轮体与所述调距组件的数量相同,所述轮体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所述调距组件调整。可以准确地对人脊柱、腹股沟等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疏通腹股沟,起到清肝利胆的作用,同时满足不同人的尺寸要求,降低使用成本。
4.而人体后备的脊椎穴位丰富,且中枢神经最为丰富,对脊椎穴位进行按摩,可极大的促进人体康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包括背架组件,所述背架组件的正面设置有充气式气囊组件,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用于充气扩张并贴合于患者背部,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上用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人体背板穴位的电极片,所述背架组件内只有电脉发生器,所述电脉发生器被装配用于通过所述电极片释放电流刺激穴位。
7.作为优选的,所述背架组件包括拱型座、内置架以及封边框,所述内置架安装于所述拱型座内,并通过所述封边框卡接于所述拱型座端口内进行固定。
8.作为优选的,所述内置架相对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弹性柱脚,若干所述弹性柱脚分别与所述拱型座和所述封边框相接触。
9.作为优选的,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包括气囊内衬以及安装于所述气囊内衬背面的连接框沿,所述连接框沿内设置有贴合所述气囊内衬外壁分布的硬质板,所述连接框沿通过封边框固定于拱型座的端口上。
10.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框沿具体由硬质橡胶制成。
11.作为优选的,所述气囊内衬的背面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硬质板上的插接端子,而电极片安装于所述气囊内衬的正面,所述插接端子与所述电极片之间连接有预定长度的连接件。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置架上的微型充气泵,所
述微型充气泵的输出端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与所述气囊内衬的进入口相连通。
13.作为优选的,所述拱型座的背面对称开设有散气槽。
14.作为优选的,所述封边框对称设置有背带。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装置背负之后,利用气囊内衬充气膨胀从而贴合患者的后背,然后在驱动电极片对人体穴位进行放电刺激,从而对患者的脊椎神经进行按摩;极大的方便对后背穴位的刺激,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康复经络按摩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拱型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康复经络按摩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背架组件;11、拱型座;111、散气槽;12、内置架;121、弹性柱脚; 13、封边框;131、背带;2、充气式气囊组件;21、气囊内衬;22、连接框沿;23、硬质板;24、微型充气泵;241、气管;3、电极片;4、电脉发生器;6、插接端子;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3.如图1-3所示,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包括背架组件 1,而根据图3可知,该背架组件1包括拱型座11、内置架12以及封边框13,内置架12安装于拱型座11内,并通过封边框13卡接于拱型座11端口内。而封边框13对称设置有背带131,通过背带131即可将该装置背负在患者的后背(图1所示)。
24.进一步的,在上述方案中,为了保证背负之后的电极片3可以牢牢贴合在人体上,方案中设计了充气式气囊组件2,这里的充气式气囊组件2用于充气后扩张并贴合于患者背部。
25.在实施例中,充气式气囊组件2包括气囊内衬21以及安装于气囊内衬 21背面的连接框沿22,连接框沿22内设置有贴合气囊内衬21外壁分布的硬质板23,连接框沿22通过封边框13固定于拱型座11的端口上。而电极片3 则是设置在气囊内衬21的正面上的。在上述方案中,背架组件1内只有电脉发生器4,电脉发生器4被装配用于通过电极片3释放电流刺激穴位。
26.再者,方案中的微型充气泵24输出端安装有气管241,气管241与气囊内衬21的进入口相连通。而拱型座11的背面对称开设有散气槽111,从而使得装置内部好外接相连通,从而方便微型充气泵24的运作,通过微型充气泵24对气囊内衬21进行放气,使得气囊内衬21进行膨胀。而硬质板23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对气囊内衬21挤压硬质板
23的作用力,判断此时气囊内衬21充气之后是否贴合于患者的背部,满足压力系数之后就会停止微型充气泵24进行充气。
27.作为本实用进一步提供的技术方案,该气囊内衬2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于硬质板23上的插接端子6,而电极片3安装于气囊内衬21的正面,插接端子6与电极片3之间连接有预定长度的连接件7(窝卷状电线),从而保证气囊内衬21充气过程中,连接件7的延伸不会脱线的问题。
28.进一步的,在电脉发生器4和微型充气泵24均安装于在内置架12上的,且内置架12上还设置有电路板,而电路板则用于协调电脉发生器4、微型充气泵24以及压力传感器运作。进一步的,在内置架12相对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弹性柱脚121,若干弹性柱脚121分别与拱型座11和封边框13相接触。由于该弹性柱脚121为伸缩柱组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震动带给电子元件的损坏。
29.需要说明的是,该电路板上设置蓝牙模块,手机上运行的app可通过蓝牙与蓝牙模块连接,利用app可对按摩的强度以及模式进行调节。而该运行程序以及电路关系均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本实用文中不做详细公开。
30.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架组件(1),所述背架组件(1)的正面设置有充气式气囊组件(2),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2)用于充气扩张并贴合于患者背部,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2)上用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人体背板穴位的电极片(3),所述背架组件(1)内只有电脉发生器(4),所述电脉发生器(4)被装配用于通过所述电极片(3)释放电流刺激穴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架组件(1)包括拱型座(11)、内置架(12)以及封边框(13),所述内置架(12)安装于所述拱型座(11)内,并通过所述封边框(13)卡接于所述拱型座(11)端口内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架(12)相对两侧的侧壁对称设置有弹性柱脚(121),若干所述弹性柱脚(121)分别与所述拱型座(11)和所述封边框(13)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2)包括气囊内衬(21)以及安装于所述气囊内衬(21)背面的连接框沿(22),所述背架组件(1)包括拱型座(11)、内置架(12)以及封边框(13),所述连接框沿(22)内设置有贴合所述气囊内衬(21)外壁分布的硬质板(23),所述连接框沿(22)通过封边框(13)固定于拱型座(11)的端口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沿(22)具体由硬质橡胶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衬(21)的背面设置有固定于所述硬质板(23)上的插接端子(6),而电极片(3)安装于所述气囊内衬(21)的正面,所述插接端子(6)与所述电极片(3)之间连接有预定长度的连接件(7)。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2)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内置架(12)上的微型充气泵(24),所述微型充气泵(24)的输出端安装有气管(241),所述气管(241)与所述气囊内衬(21)的进入口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型座(11)的背面对称开设有散气槽(11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框(13)对称设置有背带(13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包括背架组件,所述背架组件的正面设置有充气式气囊组件,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用于充气扩张并贴合于患者背部,所述充气式气囊组件上用上设置有若干对应人体背板穴位的电极片,所述背架组件内只有电脉发生器,所述电脉发生器被装配用于通过所述电极片释放电流刺激穴位。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用神经内科临床康复经络按摩器,利用气囊内衬充气膨胀从而贴合患者的后背,然后在驱动电极片对人体穴位进行放电刺激,从而对患者的脊椎神经进行按摩,极大的方便对后背穴位的刺激,且操作更加简单方便。加简单方便。加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危智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