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办公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背景技术:
2.办公桌是办公室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家具或设备,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每天都需要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工作,往往运动时间较少,脚部活动量不足,不利于脚部血液循环。而传统的办公桌功能单一,对于长期坐在电脑前的办公人员,脚部每天久坐不动,不利于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办公桌。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办公桌面、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位于办公桌面的下部两端,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之间留有行动区域,所述行动区域中具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安装在第一支脚上,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对称设置的旋转板、固定件及支撑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支脚上,所述旋转板的下端通过第一旋转杆铰接在固定件上,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二旋转杆铰接在旋转板的上端,所述旋转板的中间具有按摩空腔,所述按摩空腔中具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上具有按摩滚子。
6.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第一支脚上,所述限位件具备主体部、限位部和卡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卡位部之间具有卡口,所述旋转板上具有对称设置的卡槽。
7.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支撑件具备铰接部、支撑部和偏移部,铰接部和支撑部位于偏移部的两端,所述铰接部与第二旋转杆铰接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旋转板接触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两端具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位于铰接部与旋转板之间。
9.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具有环形孔,所述第一旋转杆位于环形孔中。
1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的内壁上具有凸起部,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具有与凸起部配合的凹陷部。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中,所述旋转板的上端具有第一缺口,下端具有第二缺口。
1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多功能办公桌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通过按摩组件对脚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脚部活动,提高身体体质。并且按摩组件便于收放,不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办公桌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后续变化状态示意图;
15.图3为图2的后续变化状态示意图;
16.图4为图3的后续变化状态示意图;
17.图5为图1中的按摩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图5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图6的爆炸图;
20.图8为图7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21.图9为图6中的限位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3.如图1至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多功能办公桌,包括办公桌面1、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位于办公桌面1的下部两端,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用于支撑办公桌面1,并且在办公桌面1、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上具有抽屉4。
24.第一支脚2和第二支脚3之间留有行动区域5,该行动区域5是办公人员放置腿部的空间。行动区域5中具有按摩组件6,当办公人员在办公桌前办公时,腿部放置在行动区域5中,正好将脚部放置在按摩组件6上,双脚前后移动,使得脚板在按摩组件6上来回移动,通过按摩滚子7对脚板进行按摩。并且按摩组件6收放到第一支脚2上时,能够使得公办人员正常办公,不会妨碍到办公人员的正常办公。
25.按摩组件6安装在第一支脚2上,按摩组件6包括第一旋转杆8、第二旋转杆9和对称设置的旋转板10、固定件11及支撑件12。固定件11固定在第一支脚2上,旋转板10的下端通过第一旋转杆8铰接在固定件11上,支撑件12通过第二旋转杆9铰接在旋转板10的上端。使得旋转板10能够在第一旋转杆8上转动,支撑件12能够在第二旋转杆9上转动。
26.支撑件12具备铰接部13、支撑部14和偏移部15,铰接部13和支撑部14位于偏移部15的两端,铰接部13与第二旋转杆9铰接连接,支撑部14与旋转板10接触连接。旋转板10的上端具有第一缺口16,下端具有第二缺口17。该第一缺口16能够配合偏移部15,使得办公人员的手能够从第一缺口16中伸入,将偏移部15掰动,使得支撑件12在第二旋转杆9上旋转。
27.在旋转板10的中间具有按摩空腔18,按摩空腔18中具有第三旋转杆19,第三旋转杆19上具有按摩滚子7。并且在旋转板10上具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通过螺栓将其固定在旋转板10上,便于第三旋转杆19的安装。
28.按摩组件6还包括对称设置的限位件21,限位件21安装在第一支脚2上,限位件21具备主体部22、限位部23和卡位部24,限位部23与卡位部24之间具有卡口25,旋转板10上具有对称设置的卡槽26。该卡槽26是用于卡位部24通过,待通过之后将旋转板10固定。而限位部23是用于待卡位部24通过卡槽26之后,通过限位部23将旋转板10挡住,使得旋转板10能够处于卡口25中。
29.第二旋转杆9的两端具有橡胶套27,橡胶套27位于铰接部13与旋转板10之间。该橡
胶套27能够起到阻尼作用,限制支撑件12的位置。当旋转支撑件12的位置之后能够将其限制,避免了支撑件12复位。
30.旋转板10的下端具有环形孔28,第一旋转杆8位于环形孔28中。该环形孔28与第二缺口17连通,其固定件11的一部分也处于第二缺口17中。
31.固定件11的中间具有安装区域29,安装区域29的内壁上具有凸起部30,旋转板10的下端具有与凸起部30配合的凹陷部31。当旋转板10旋转到平面状态时,使得凹陷部31与凸起部30平行时,便可以使得凹陷部31移动到凸起部30中,将旋转板10限位。
3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图1为正常状态下按摩组件6,而需要使用时,便可以将整个旋转板10往上提升,提升时,手握偏移部15,将其往上抬动,使得原本处于环形孔28上端的第一旋转杆8到达下端。并且此时的卡槽26也与限位件21对应,当将旋转板10往第二支脚3的方向转动时,使得限位件21在卡槽26中脱离,然后再将旋转板10旋转90
°
,使得旋转板10处于平面状态,然后再将支撑件12旋转90
°
,使得支撑件12与旋转板10垂直,再将旋转板10往第一支脚2的方向推动,使得凹陷部31置于凸起部30上,便完成了按摩组件6的放置,办公人员便可以将脚部放置在按摩滚子7上按摩。
33.收纳时,先将凹陷部31脱离凸起部30,然后再旋转支撑件12,使得支撑件12与旋转板10平行,再将旋转板10旋转,使其与成为竖向状态,同时卡槽26通过限位件21,旋转板10进入到卡口25中,然后将旋转板10往下移动,使得第一旋转杆8从环形孔28的下端到达上端,便可以将按摩组件6限制在第一支脚2上。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办公桌面、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位于办公桌面的下部两端,所述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之间留有行动区域,所述行动区域中具有按摩组件,所述按摩组件安装在第一支脚上,所述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对称设置的旋转板、固定件及支撑件,所述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支脚上,所述旋转板的下端通过第一旋转杆铰接在固定件上,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二旋转杆铰接在旋转板的上端,所述旋转板的中间具有按摩空腔,所述按摩空腔中具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上具有按摩滚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安装在第一支脚上,所述限位件具备主体部、限位部和卡位部,所述限位部与卡位部之间具有卡口,所述旋转板上具有对称设置的卡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具备铰接部、支撑部和偏移部,铰接部和支撑部位于偏移部的两端,所述铰接部与第二旋转杆铰接连接,所述支撑部与旋转板接触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杆的两端具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位于铰接部与旋转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具有环形孔,所述第一旋转杆位于环形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中间具有安装区域,所述安装区域的内壁上具有凸起部,所述旋转板的下端具有与凸起部配合的凹陷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办公桌,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的上端具有第一缺口,下端具有第二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办公桌,包括办公桌面、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位于办公桌面的下部两端。第一支脚和第二支脚之间留有行动区域,行动区域中具有按摩组件,按摩组件安装在第一支脚上,按摩组件包括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和对称设置的旋转板、固定件及支撑件。固定件固定在第一支脚上,旋转板的下端通过第一旋转杆铰接在固定件上,支撑件通过第二旋转杆铰接在旋转板的上端。旋转板的中间具有按摩空腔,按摩空腔中具有第三旋转杆,第三旋转杆上具有按摩滚子。该多功能办公桌结构紧凑,设计巧妙,能够通过按摩组件对脚部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使得脚部活动,提高身体体质。并且按摩组件便于收放,不占用空间。空间。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汤也宁 王园园 徐畅 赵迎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1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