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林业育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浇灌的林业育苗设备。
背景技术:
2.育苗,就是培育幼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温床或温室里培育幼苗,以备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种,也可指各种生物细小时经过人工保护直至能独立生存的这个阶段,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林业树苗等的管理培育,常常会进行集中的育苗后进行移植培育,这些林业用的育苗设备即为林业育苗设备,而这些设备根据育苗的功能需求常常需要具有便于浇灌、温度调节等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设备在育苗浇灌过程中,自动浇器因为供水的问题,常常需要拖动供水软管进行移动,为了减少水管的折压缠绕,则需要对水管进行定位固定,虽然能够减少缠绕等不便,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是容易因为移动的折压等造成软管的破裂,同时软管本身也容易风化等出现破损情况,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浇灌的水压因为水管接入浇灌管道的位置不同容易出现水压的不同,常常需要在各个喷头处装配电控阀等进行控制,耗费资源设备多,采用电控时也增加线路等不便,不采用电控操控也繁琐,导致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浇灌的林业育苗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设备在育苗浇灌过程中,自动浇器因为供水的问题,常常需要拖动供水软管进行移动,为了减少水管的折压缠绕,则需要对水管进行定位固定,虽然能够减少缠绕等不便,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是容易因为移动的折压等造成软管的破裂,同时软管本身也容易风化等出现破损情况,导致不便,且现有技术使用时,浇灌的水压因为水管接入浇灌管道的位置不同容易出现水压的不同,常常需要在各个喷头处装配电控阀等进行控制,耗费资源设备多,采用电控时也增加线路等不便,不采用电控操控也繁琐,导致使用的不便的效果。
4.(二)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于浇灌的林业育苗设备,其结构包括育苗槽架、喷头、浇灌架、浇灌装配架、齿条、移动器,所述育苗槽架顶端固定连接有浇灌装配架,所述浇灌装配架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移动器活动包覆设于齿条上,所述移动器底端与浇灌架固定连接,所述浇灌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移动器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防护机体、滚轮、轴杆、第三齿轮、通水装置、通水接头、通水管、浇灌装配杆,所述防护机体底端通过浇灌装配杆与浇灌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体内部底端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一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通过同一轴杆活动扣接于防护机体内部,所述第一齿轮顶端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齿条贯穿防护机体,所述第三齿轮与齿条底端啮合,所述滚轮通过轴杆与防护机体内部活动扣接,所述滚轮与齿条顶端相接,所述通水装置与防护机体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
水接头与防护机体底端邻近通水装置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水装置与通水接头相通,所述通水接头通过通水管与浇灌架相接;所述通水装置包括装配管、通水套管、密闭环、供水管、限位杆、限位装配板、压缩弹簧、通水盖板、通水槽、套管通水孔、顶压板、防护环、密闭垫,所述通水套管底端通过装配管与防护机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水套管两端内环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环,所述防护环邻近通水套管内部端均固定连接有密闭环,所述通水套管套接于供水管上,所述防护环、密闭环内环端均与供水管贴合,所述套管通水孔贯穿通水套管底端与装配管内部相通,所述通水套管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压板,所述套管通水孔贯穿通水套管处位于顶压板两侧,所述供水管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装配板,所述供水管底端中部贯穿设有通水槽,所述通水盖板底端包覆设有密闭垫,所述顶压板顶端穿过通水槽与通水盖板底端中部相接,所述通水盖板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顶端贯穿限位装配板,所述通水盖板顶端与限位装配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
5.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盖板为倒立的凸字形板,所述通水槽为与通水盖板契合的倒立凸字形槽。
6.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底端均匀设有限位杆、限位装配板、压缩弹簧、通水盖板,所述通水盖板每两个相邻处端面相接。
7.进一步的,所述顶压板为弧形板,所述顶压板弧面朝与通水盖板相接端装配,所述顶压板长度与通水盖板长度相同。
8.进一步的,所述通水套管的长度大于3倍的通水盖板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浇灌架包括三通、组合连接管、通气管、第一活动锁环、通水检测头、通水检测槽、顶压板、弹簧囊、第二活动锁环、控制装配管、通水挡杆、挡杆装配槽、控制顶压槽、控制装配头、控制顶压杆、组合锁环、组合顶杆、喷头装配管、浇灌通水孔、通水防护环、浇灌连接管、气孔、尾封盖,所述三通顶端通过浇灌装配杆与防护机体固定连接,所述三通呈水平放置均匀装配,所述三通每2个之间通过三通锁接,所述三通一端通过通水管与通水接头相通,所述通水检测头锁接于远离通水接头的三通上,所述通水检测头内部与三通之间设有通水检测槽,所述通水检测槽内部设有顶压板、弹簧囊,所述弹簧囊一端与通水检测头邻近三通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另一端与顶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锁环与通水检测头锁接,所述通气管另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锁环与控制装配头一端锁接,所述控制装配头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锁环锁接于控制装配管一端,所述控制装配头与控制装配管之间设有控制顶压槽,所述通气管与通水检测槽、控制顶压槽相通,所述控制装配管设有与三通同等数量,所述控制装配管每2个之间通过组合锁环包覆锁接,所述控制装配管顶端通过浇灌连接管与三通锁接,所述控制装配管底端通过喷头装配管与喷头锁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配管内部设有挡杆装配槽,所述挡杆装配槽与喷头装配管、浇灌连接管相通,所述挡杆装配槽与喷头装配管、浇灌连接管相通处均设有通水防护环,所述喷头装配管、浇灌连接管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控制顶压槽内部设有顶压板、弹簧囊,所述弹簧囊一端与通气管贯穿控制顶压槽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另一端与顶压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另一端中部与控制顶压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顶压杆另一端与通水挡杆锁接,所述通水挡杆设有与控制装配管同等数量,所述通水挡杆设于挡杆装配槽内,所述通水挡杆每2根之间通过组合顶杆锁接,所述通水挡杆上由上而下贯穿设有浇灌通水孔,远
离控制装配头侧所述控制装配管远离控制装配头端包覆锁接有尾封盖,所述尾封盖上贯穿设有气孔,所述挡杆装配槽邻近尾封盖内部设有顶压板、弹簧囊,所述弹簧囊一端与尾封盖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另一端与顶压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顶压板、弹簧囊设有3组。
12.进一步的,所述密闭环、密闭垫均由橡胶制成。
13.进一步的,所述弹簧囊为内部设有拉伸弹簧的橡胶囊。
[0014] (三)有益效果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设备在育苗浇灌过程中,自动浇器因为供水的问题,常常需要拖动供水软管进行移动,为了减少水管的折压缠绕,则需要对水管进行定位固定,虽然能够减少缠绕等不便,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是容易因为移动的折压等造成软管的破裂,同时软管本身也容易风化等出现破损情况,导致不便,通过设有顶压板的通水套管搭配具有通水盖板和通水槽的供水管,使设备的供水免于软管的装配,移动时,套管在供水管上跟随移动,同时通过顶压板切换开启供水管的通水盖板,免于软管材质不便的同时免于折压破损等情况,并不用定位布控,便于使用。
[0015]
2)、为解决现有技术使用时,浇灌的水压因为水管接入浇灌管道的位置不同容易出现水压的不同,常常需要在各个喷头处装配电控阀等进行控制,耗费资源设备多,采用电控时也增加线路等不便,不采用电控操控也繁琐,导致使用的不便,通水检测头可进行供水的检测,并只有在供水尾端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才会通过控制装配头顶压控制装配管内的通水挡杆开启浇灌连接管、喷头装配管相通,使浇灌时每个喷头的压力更均匀,免于电控和手动每个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同步浇灌和水量控制,免于布线和逐一调节的不便。
附图说明
[0016]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发明一种便于浇灌的林业育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移动器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通水装置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通水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浇灌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图6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图6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图6中d 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育苗槽架-1、喷头-2、浇灌架-3、浇灌装配架-4、齿条-5、移动器-6、三通-3a、组合连接管-3b、通气管-3c、第一活动锁环-3d、通水检测头-3e、通水检测槽-3f、顶压板-3g、弹簧囊-3h、第二活动锁环-3i、控制装配管-3j、通水挡杆-3k、挡杆装配槽-3l、控制顶压槽-3m、控制装配头-3n、控制顶压杆-3o、组合锁环-3p、组合顶杆-3q、喷头装配管-3r、浇灌通水孔-3s、通水防护环-3t、浇灌连接管-3u、气孔-3v、尾封盖-3w、电机-6a、第一齿轮-6b、
第二齿轮-6c、防护机体-6d、滚轮-6e、轴杆-6f、第三齿轮-6g、通水装置-6h、通水接头-6i、通水管-6j、浇灌装配杆-6k、装配管-6h1、通水套管-6h2、密闭环-6h3、供水管-6h4、限位杆-6h5、限位装配板-6h6、压缩弹簧-6h7、通水盖板-6h8、通水槽-6h9、套管通水孔-6h10、顶压板-6h11、防护环-6h12、密闭垫-6h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浇灌的林业育苗设备:其结构包括育苗槽架1、喷头2、浇灌架3、浇灌装配架4、齿条5、移动器6,所述育苗槽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浇灌装配架4,所述浇灌装配架4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齿条5,所述移动器6活动包覆设于齿条5上,所述移动器6底端与浇灌架3固定连接,所述浇灌架3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2;所述移动器6包括电机6a、第一齿轮6b、第二齿轮6c、防护机体6d、滚轮6e、轴杆6f、第三齿轮6g、通水装置6h、通水接头6i、通水管6j、浇灌装配杆6k,所述防护机体6d底端通过浇灌装配杆6k与浇灌架3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机体6d内部底端设有电机6a,所述电机6a与第一齿轮6b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轮6c、第三齿轮6g通过同一轴杆6f活动扣接于防护机体6d内部,所述第一齿轮6b顶端与第二齿轮6c啮合,所述齿条5贯穿防护机体6d,所述第三齿轮6g与齿条5底端啮合,所述滚轮6e通过轴杆6f与防护机体6d内部活动扣接,所述滚轮6e与齿条5顶端相接,所述通水装置6h与防护机体6d内部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水接头6i与防护机体6d底端邻近通水装置6h侧固定连接,所述通水装置6h与通水接头6i相通,所述通水接头6i通过通水管6j与浇灌架3相接;所述通水装置6h包括装配管6h1、通水套管6h2、密闭环6h3、供水管6h4、限位杆6h5、限位装配板6h6、压缩弹簧6h7、通水盖板6h8、通水槽6h9、套管通水孔6h10、顶压板6h11、防护环6h12、密闭垫6h13,所述通水套管6h2底端通过装配管6h1与防护机体6d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水套管6h2两端内环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环6h12,所述防护环6h12邻近通水套管6h2内部端均固定连接有密闭环6h3,所述通水套管6h2套接于供水管6h4上,所述防护环6h12、密闭环6h3内环端均与供水管6h4贴合,所述套管通水孔6h10贯穿通水套管6h2底端与装配管6h1内部相通,所述通水套管6h2内侧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顶压板6h11,所述套管通水孔6h10贯穿通水套管6h2处位于顶压板6h11两侧,所述供水管6h4内部下侧固定连接有限位装配板6h6,所述供水管6h4底端中部贯穿设有通水槽6h9,所述通水盖板6h8底端包覆设有密闭垫6h13,所述顶压板6h11顶端穿过通水槽6h9与通水盖板6h8底端中部相接,所述通水盖板6h8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6h5,所述限位杆6h5顶端贯穿限位装配板6h6,所述通水盖板6h8顶端与限位装配板6h6之间设有压缩弹簧6h7。
[0018]
其中,所述通水盖板6h8为倒立的凸字形板,所述通水槽6h9为与通水盖板6h8契合的倒立凸字形槽。
[0019]
其中,所述供水管6h4底端均匀设有限位杆6h5、限位装配板6h6、压缩弹簧6h7、通水盖板6h8,所述通水盖板6h8每两个相邻处端面相接。
[0020]
其中,所述顶压板6h11为弧形板,所述顶压板6h11弧面朝与通水盖板6h8相接端装配,所述顶压板6h11长度与通水盖板6h8长度相同。
[0021]
其中,所述通水套管6h2的长度大于3倍的通水盖板6h8长度。
[0022]
其中,所述浇灌架3包括三通3a、组合连接管3b、通气管3c、第一活动锁环3d、通水
检测头3e、通水检测槽3f、顶压板3g、弹簧囊3h、第二活动锁环3i、控制装配管3j、通水挡杆3k、挡杆装配槽3l、控制顶压槽3m、控制装配头3n、控制顶压杆3o、组合锁环3p、组合顶杆3q、喷头装配管3r、浇灌通水孔3s、通水防护环3t、浇灌连接管3u、气孔3v、尾封盖3w,所述三通3a顶端通过浇灌装配杆6k与防护机体6d固定连接,所述三通3a呈水平放置均匀装配,所述三通3a每2个之间通过三通3a锁接,所述三通3a一端通过通水管6j与通水接头6i相通,所述通水检测头3e锁接于远离通水接头6i的三通3a上,所述通水检测头3e内部与三通3a之间设有通水检测槽3f,所述通水检测槽3f内部设有顶压板3g、弹簧囊3h,所述弹簧囊3h一端与通水检测头3e邻近三通3a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3h另一端与顶压板3g固定连接,所述通气管3c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锁环3d与通水检测头3e锁接,所述通气管3c另一端通过第一活动锁环3d与控制装配头3n一端锁接,所述控制装配头3n另一端通过第二活动锁环3i锁接于控制装配管3j一端,所述控制装配头3n与控制装配管3j之间设有控制顶压槽3m,所述通气管3c与通水检测槽3f、控制顶压槽3m相通,所述控制装配管3j设有与三通3a同等数量,所述控制装配管3j每2个之间通过组合锁环3p包覆锁接,所述控制装配管3j顶端通过浇灌连接管3u与三通3a锁接,所述控制装配管3j底端通过喷头装配管3r与喷头2锁接。
[0023]
其中,所述控制装配管3j内部设有挡杆装配槽3l,所述挡杆装配槽3l与喷头装配管3r、浇灌连接管3u相通,所述挡杆装配槽3l与喷头装配管3r、浇灌连接管3u相通处均设有通水防护环3t,所述喷头装配管3r、浇灌连接管3u位于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控制顶压槽3m内部设有顶压板3g、弹簧囊3h,所述弹簧囊3h一端与通气管3c贯穿控制顶压槽3m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3h另一端与顶压板3g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顶压板3g另一端中部与控制顶压杆3o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顶压杆3o另一端与通水挡杆3k锁接,所述通水挡杆3k设有与控制装配管3j同等数量,所述通水挡杆3k设于挡杆装配槽3l内,所述通水挡杆3k每2根之间通过组合顶杆3q锁接,所述通水挡杆3k上由上而下贯穿设有浇灌通水孔3s,远离控制装配头3n侧所述控制装配管3j远离控制装配头3n端包覆锁接有尾封盖3w,所述尾封盖3w上贯穿设有气孔3v,所述挡杆装配槽3l邻近尾封盖3w内部设有顶压板3g、弹簧囊3h,所述弹簧囊3h一端与尾封盖3w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囊3h另一端与顶压板3g固定连接。
[0024]
其中,所述顶压板3g、弹簧囊3h设有3组。
[0025]
其中,所述密闭环6h3、密闭垫6h13均由橡胶制成。
[0026]
其中,所述弹簧囊3h为内部设有拉伸弹簧的橡胶囊。
[0027]
工作原理:设备使用过程中,可通过供水管6h4进行浇灌供水的接入,在移动浇灌时,供水管6h4不动,防护机体6d会带动通水套管6h2在供水管6h4上滑动,在滑动时,通水套管6h2设有的顶压板6h11会逐一顶压通水盖板6h8升起,使水流通过通水槽6h9、套管通水孔6h10进入装配管6h1,并由装配管6h1进入通水接头6i、通水管6j,而在顶压板6h11顶压顶压通水盖板6h8升起移并移动时,顶压板6h11会先通设有的斜面顶压通水盖板6h8升高,而在顶压板6h11脱离通水盖板6h8时,通水盖板6h8会因为压缩弹簧6h7的力恢复关闭对应位置的通水槽6h9,而此时顶压板6h11已顶压下一个通水盖板6h8升起,从而实现连续的移动切换通水开启,使设备免于软管材质不便的同时免于折压破损等情况,并不用定位布控,便于使用,且设备在进行供水浇灌时,供水会先有通水管6j进入三通3a、组合连接管3b内,此时,进入三通3a在通过浇灌连接管3u通向喷头2方向时,会被控制装配管3j的通水挡杆3k阻挡,只有当供水到达尾端三通3a的通水检测头3e内时,供水会顶压通水检测头3e的顶压板3g、
弹簧囊3h移动,使顶压板3g、弹簧囊3h顶压通水检测槽3f内的空气进入控制装配头3n的顶压板3g、弹簧囊3h内,使控制装配头3n的顶压板3g、弹簧囊3h会通过控制顶压杆3o顶压通水挡杆3k移动,从而使通水挡杆3k的浇灌通水孔3s会连通浇灌连接管3u、喷头装配管3r,此时供水才会从喷头2喷出进行浇灌,在供水水压不足和供水未到达通水检测头3e处时,弹簧囊3h则会带动顶压板3g回归原位,使通水挡杆3k关闭浇灌连接管3u、喷头装配管3r的连通,使浇灌时每个喷头的压力更均匀,免于电控和手动每个控制的情况下实现同步浇灌和水量控制,免于布线和逐一调节的不便,设备的三通3a、组合连接管3b、控制装配管3j、通水挡杆3k均可进行对应的拼接增减,更便于不同大小面积的浇灌使用。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9]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人工启动和关闭开关来控制,动力元件的接线图与电源的提供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布置。
[0030]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2]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