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5-09  88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2.针对水性油墨印刷烘箱排放,现有的溶剂回收系统针对的是苯类或酯类溶剂,一般通过精馏,萃取等方法对排放气体进行处理,然而该处理过程能耗大,而且效果也差。另外,现有的通过燃烧排放气体来处理vocs方法也不适应于水性油墨,因为水墨印刷排放的乙醇浓度低,难以燃烧,而假如在3.3%-19%范围浓度的话 燃烧不充分会甚至会引起爆炸。故而,现在急需一种能够对水性油墨印刷烘干过程中排放的气体进行高效处理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具体方案如下:
    4.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热交换装置以及收集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彼此连通的烘箱;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内被隔温板分为位于上部的降温区以及位于下部的升温区,所述降温区、升温区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降温区内设有气体降温换热器,对应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的下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升温区内设有气体升温换热器,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气体升温换热器均包括翅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翅片组上的盘管,气体降温换热器的盘管的两端与气体升温换热器的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上依次设有冷媒贮藏罐、电磁阀以及膨胀阀,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压缩机;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混合液收集箱、乙醇收集箱,所述混合液收集箱、乙醇收集箱通过蒸汽管连接,所述蒸汽管上设有冷凝器,混合液收集箱的底部设有加热器,混合液收集箱的侧面设有第一出口,乙醇收集箱的侧面设有第二出口;每个所述烘箱内的气体均通过出气管排放至所述降温区,所述升温区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排放至每个烘箱;所述导流板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混合液收集箱的回流管;所述压缩机、电磁阀、膨胀阀以及加热器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
    5.基于上述,每个所述烘箱内部靠近所述出气管处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排气扇。
    6.基于上述,所述混合液收集箱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7.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8.本实用新型中,首先利用热交换装置中的气体降温换热器先对烘箱内排出的混有乙醇和水的气体进行降温干燥处理,使得气体中的乙醇和水液化后排入混合液收集箱再进行分类收集处理,而干燥处理后的气体则通过热交换装置中的气体升温换热器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后的气体则返回至烘箱内对印刷品进行烘干加热,如此结构设计实现了对乙醇、水
    资源的回收,又实现了对热能的回收利用,同时也可以确保印刷品能够高效烘干。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中:1.烘箱;2.换热箱;3.隔温板;4.气体降温换热器;5.气体升温换热器;6.连接管;7.出气管;8.进气管;9.第一连通管;10.膨胀阀;11.电磁阀;12.冷媒贮藏罐;13.第二连通管;14.压缩机;15.导流板;16.回流管;17.混合液收集箱;18.温度传感器;19.第一出口;20.加热器;21.蒸汽管;22.乙醇收集箱;23.第二出口;24.冷凝器;25.排气扇;2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热交换装置以及收集装置。
    13.所述烘干装置主要用于对印刷品进行烘干处理,其包括多个彼此连通的烘箱1。
    14.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箱2,所述换热箱2内被隔温板3分为位于上部的降温区以及位于下部的升温区,所述降温区、升温区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降温区内设有气体降温换热器4,对应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4的下方设有导流板15,所述升温区内设有气体升温换热器5,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4、气体升温换热器5均包括翅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翅片组上的盘管,气体降温换热器4的盘管的两端与气体升温换热器5的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3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9上依次设有冷媒贮藏罐12、电磁阀11以及膨胀阀10,所述第二连通管13上设有压缩机14。
    15.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混合液收集箱17、乙醇收集箱22,所述混合液收集箱17、乙醇收集箱22通过蒸汽管21连接,所述蒸汽管21上设有冷凝器24,混合液收集箱17的底部设有加热器20,混合液收集箱17的侧面设有第一出口19,乙醇收集箱22的侧面设有第二出口23。
    16.每个所述烘箱1内的气体均通过出气管7排放至所述降温区,所述升温区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8排放至每个烘箱1;所述导流板15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混合液收集箱17的回流管16。
    17.为便于对整个烘干系统进行控制,上述压缩机14、电磁阀11、膨胀阀10以及加热器20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26。
    18.为保证烘箱1内的蒸汽能够高效向外排出,在每个所述烘箱1内部靠近所述出气管7处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的排气扇25。
    19.为确保混合液收集箱17内乙醇与水能够高效分离,需要对加热温度进行严加把控,故而在混合液收集箱17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
    20.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热交换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冷媒贮藏罐12内的冷媒在流经膨胀阀10时进行节流调节,冷媒从高压区进入低压区,在流经气体降温换热器4时,冷媒快速吸收周围环境中的热量,吸热后的冷媒体积膨胀,经压缩机14压缩后进入气体升温
    换热器5中的盘管进行放热,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升温处理,而后冷媒进入冷媒贮藏罐12。
    21.而烘箱1内产生的气体经出气管7排入换热箱2内的降温区,经气体降温传感器降温后,气体中含有的水分、乙醇被液化处理,而后落在导流板15上,经回流管16流入混合液收集箱17,混合液经过升温处理后,混合液中的乙醇被蒸发出来进入蒸汽管21,经冷凝器24降温后,乙醇液化进入乙醇收集箱22;而干燥处理后的气体则通过连接管6进入升温区吸收冷媒散发出的热量进行升温处理,升温后的气体通过进气管8排入烘箱1内对印刷品进行加热烘干。
    22.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热交换装置以及收集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多个彼此连通的烘箱(1);所述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箱(2),所述换热箱(2)内被隔温板(3)分为位于上部的降温区以及位于下部的升温区,所述降温区、升温区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降温区内设有气体降温换热器(4),对应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4)的下方设有导流板(15),所述升温区内设有气体升温换热器(5),所述气体降温换热器(4)、气体升温换热器(5)均包括翅片组以及设置在所述翅片组上的盘管,气体降温换热器(4)的盘管的两端与气体升温换热器(5)的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9)、第二连通管(13)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9)上依次设有冷媒贮藏罐(12)、电磁阀(11)以及膨胀阀(10),所述第二连通管(13)上设有压缩机(14);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混合液收集箱(17)、乙醇收集箱(22),所述混合液收集箱(17)、乙醇收集箱(22)通过蒸汽管(21)连接,所述蒸汽管(21)上设有冷凝器(24),混合液收集箱(17)的底部设有加热器(20),混合液收集箱(17)的侧面设有第一出口(19),乙醇收集箱(22)的侧面设有第二出口(23);每个所述烘箱(1)内的气体均通过出气管(7)排放至所述降温区,所述升温区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8)排放至每个烘箱(1);所述导流板(15)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所述混合液收集箱(17)的回流管(16);所述压缩机(14)、电磁阀(11)、膨胀阀(10)以及加热器(20)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烘箱(1)内部靠近所述出气管(7)处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的排气扇(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收集箱(17)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器(26)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水性油墨印刷烘干系统,包括烘干装置、热交换装置以及收集装置;烘干装置包括多个烘箱;热交换装置包括换热箱,换热箱内设有降温区、升温区,降温区、升温区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降温区内设有气体降温换热器,对应气体降温换热器的下方设有导流板,升温区内设有气体升温换热器,气体降温换热器、气体升温换热器均包括翅片组以及设置在翅片组上的盘管,两根盘管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连接;烘箱内的气体均通过出气管排放至降温区,升温区内的气体通过进气管排放至烘箱;导流板的底部设有延伸至收集装置的回流管。本实用新型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能够对水性油墨印刷品进行高效烘干处理,结构设计简单、实用。实用。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宋松义 魏青霞 杨宝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义兴彩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