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5-10  94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纺织不仅是传统的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三维编织技术,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纺织大致分为纺纱与编织两道工序;
    3.而纺织用测量装置是一种在纺织生产时对织物进行测量的装置;
    4.然而现有的测量大多采用一根测量带进行测量,这种在测量后容易出现测量带打结的现象,也有一些能够收卷的测量装置,然而这些测量装置在进行测量后,收卷不够方便,且收卷后测量带比较蓬松不易写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包括绕带器,所述绕带器采用“匚”型结构,所述绕带器的两个竖直端之间设置有绕轴,所述绕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所述绕轴上绕接有测量带;
    8.所述绕带器的其中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绕轴的一端连接,所述绕带器的另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马达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带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所述测量带通过绕带绕接固定在所述拉环上。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带器外表面开设有线槽,所述线槽由蓄电池的位置处延伸至所述马达的位置处。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线槽上卡合有盖片,所述盖片上嵌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所述蓄电池和所述马达串联。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带器的两个水平端之间还设置有顶压辊,所述绕带器内侧位于所述顶压辊的两端处设置有滑块,所述顶压辊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上。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绕带器的两个水平端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卡合在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顶压弹簧。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滑块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卡块,所述限位卡块滑动卡合的限位卡槽内。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量带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测量刻度线。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该装置,在测量完成后,通过按钮控制马达运行,马达打
    动绕轴转动,使测量带重新缠绕到绕轴上,即可实现自动收带的效果,操作方便快捷;
    17.本实用新型中,绕带器的两个水平端之间设置有顶压辊,顶压辊与绕轴平行,当该装置在进行收卷时,顶压辊在顶压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顶压在绕轴上绕接的测量带表面,这样可以保证测量带收卷后不会蓬松,使收卷顺畅。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绕带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拉环;2、绕带;3、测量带;4、绕带器;5、绕轴;6、蓄电池;7、顶压辊;8、转轴;9、马达;10、线槽;11、盖片;12、按钮;13、滑槽;14、卡槽;15、卡块;16、顶压弹簧;17、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1-3,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23.实施例1:
    24.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绕带器4,绕带器4采用“匚”型结构,绕带器4的两个竖直端之间设置有绕轴5,绕轴5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绕轴5上绕接有测量带3;
    25.绕带器4的其中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轴与绕轴5的一端连接,绕带器4的另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蓄电池6,蓄电池6与马达9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26.测量带3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测量带3通过绕带2绕接固定在拉环1上。
    27.绕带器4外表面开设有线槽10,线槽10由蓄电池6的位置处延伸至马达9的位置处。
    28.线槽10上卡合有盖片11,盖片11上嵌设有按钮12,按钮12与蓄电池6和马达9串联。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30.该装置在使用时,测量带3绕接在绕带器4内侧的绕轴5上,在需要进行测量时,拉动测量带3一端的拉环1,将测量带3从绕轴5上拉出,通过测量带3进行测量,完成测量后,通过按钮12控制马达9运行,马达9打动绕轴5转动,使测量带3重新缠绕到绕轴5上,实现自动收带的效果,操作方便快捷。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绕带器4,绕带器4采用“匚”型结构,绕带器4的两个竖直端之间设置有绕轴5,绕轴5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绕轴5上绕接有测量带3;
    33.绕带器4的其中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马达9,马达9的输出轴与绕轴5的一端连接,绕带器4的另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蓄电池6,蓄电池6与马达9之间通过导线连接。
    34.测量带3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测量带3通过绕带2绕接固定在拉环1上。
    35.绕带器4外表面开设有线槽10,线槽10由蓄电池6的位置处延伸至马达9的位置处。
    36.线槽10上卡合有盖片11,盖片11上嵌设有按钮12,按钮12与蓄电池6和马达9串联。
    37.绕带器4的两个水平端之间还设置有顶压辊7,绕带器4内侧位于顶压辊7的两端处设置有滑块17,顶压辊7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在滑块17上。
    38.绕带器4的两个水平端内壁开设有滑槽13,滑块17滑动卡合在滑槽13内,滑块17与滑槽13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顶压弹簧16。
    39.滑槽1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14,滑块1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滑动卡合的限位卡槽14内。
    40.测量带3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测量刻度线。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42.该装置通过在绕带器4的两个水平端之间设置有顶压辊7,顶压辊7与绕轴5平行,当该装置在进行收卷时,顶压辊7在顶压弹簧16的弹力作用下始终顶压在绕轴5上绕接的测量带3表面,这样可以保证测量带3收卷后不会蓬松,使收卷顺畅,且滑槽1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14,滑块1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卡块15,限位卡块15滑动卡合的限位卡槽14内,这样可以保证滑块17在滑动中稳定性更高。
    43.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包括绕带器(4),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带器(4)采用“匚”型结构,所述绕带器(4)的两个竖直端之间设置有绕轴(5),所述绕轴(5)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所述绕轴(5)上绕接有测量带(3);所述绕带器(4)的其中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马达(9),所述马达(9)的输出轴与所述绕轴(5)的一端连接,所述绕带器(4)的另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蓄电池(6),所述蓄电池(6)与所述马达(9)之间通过导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带(3)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所述测量带(3)通过绕带(2)绕接固定在所述拉环(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带器(4)外表面开设有线槽(10),所述线槽(10)由蓄电池(6)的位置处延伸至所述马达(9)的位置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10)上卡合有盖片(11),所述盖片(11)上嵌设有按钮(12),所述按钮(12)与所述蓄电池(6)和所述马达(9)串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带器(4)的两个水平端之间还设置有顶压辊(7),所述绕带器(4)内侧位于所述顶压辊(7)的两端处设置有滑块(17),所述顶压辊(7)通过转轴(8)转动安装在所述滑块(17)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带器(4)的两个水平端内壁开设有滑槽(13),所述滑块(17)滑动卡合在所述滑槽(13)内,所述滑块(17)与所述滑槽(13)的一端内壁之间设置有顶压弹簧(16)。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3)的两侧内壁开设有限位卡槽(14),所述滑块(17)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卡块(15),所述限位卡块(15)滑动卡合的限位卡槽(14)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带(3)的表面边缘处设置有测量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用测量装置,包括绕带器,绕带器采用“匚”型结构,绕带器的两个竖直端之间设置有绕轴,绕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绕轴上绕接有测量带;绕带器的其中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马达,马达的输出轴与绕轴的一端连接,绕带器的另一个水平端外侧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与马达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纺织,通过设置该装置,在测量完成后,通过按钮控制马达运行,马达打动绕轴转动,使测量带重新缠绕到绕轴上,即可实现自动收带的效果,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朱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新县慧文纺织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2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