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5-12  95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


    背景技术:

    2.现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3.现有技术中的模具,存在以下问题:不能对注塑壳体模具内进行增加压力,使得在注塑壳体注塑时不能进行保压,不能使腔体内充满注塑料时将多余的排出。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稳定保压的注塑壳体保压模具。
    5.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包括底模座和顶模座,所述顶模座的底部设置有顶模具,所述顶模座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注入管,所述底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底壳,所述底模座的顶部开有底模具,所述底模座的一侧嵌入有排出管,所述底壳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底模具的内部设置有保压板,所述保压板的底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
    6.所述注入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所述排出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板,所述扩展板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
    7.作为优选,所述底模座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壳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
    8.作为优选,所述保压板的底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底模座的底部和底壳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杆滑动插接于导向孔的内部。
    9.作为优选,所述顶模座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盘,所述扩展盘连接于顶模座的顶部。
    10.作为优选,顶模座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底模座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限位杆能插接在插接孔的内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利用电动伸缩杆和保压板,电动伸缩杆能带动保压板升降在底模具的内部,保压板升起时能对注塑壳体模具内进行增加压力,使得在注塑壳体注塑时进行保压。
    12.(2)本技术利用液压伸缩杆和连通管,液压伸缩杆带动顶模座升降,使顶模座与底模座相结合,第一连通管用于注入管与底模具和顶模具之间腔体内连通,第一连通管将注入管内的原料输送至腔体内,第二连通管与排出管连通,能使腔体内充满注塑料时将多余的排出。
    13.(3)本技术利用安装板、固定板、限位杆和插接孔,安装板通过螺栓将底模座安装到顶壳的顶部,固定板通过螺栓将底壳固定到指定位置,限位杆能插接在插接孔的内部,能避免顶模具和底模具结合时发生偏移现象。
    14.(4)本技术利用扩展板、导向杆和导向孔,扩展板位于电动伸缩杆和保压板之间,能增加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保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动伸缩杆带动保压板升降时的稳定性,导向杆滑动插接在导向孔的内部,导向杆能对保压板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保压板升降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中的分离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中的限位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底模座、2顶模座、3底壳、4液压伸缩杆、5扩展盘、 6注入管、7排出管、8底模具、9顶模具、10安装板、11安装孔、 12固定板、13固定孔、14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电动伸缩杆、17扩展板、18保压板、19导向孔、20导向杆、21限位杆、 22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了对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故选以下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取的其他实施例,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以下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顶/底”等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故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与此同时,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目的,而不代表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顶模座2底部为凸出的顶模具9,顶模座2上嵌入安装有注入管6,底壳3上安装有底模座1,底模座1中部开有底模具8,底模座1的一侧嵌入安装有排出管7,底壳3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 16,电动伸缩杆16能驱动保压板18在底模具8的内部升降活动,底模具8的内部还设置有保压板18,当保压板18升起时能对注塑壳体模具内进行压力增强,使得在注塑壳体注塑时进行稳定保压,保压板 18的底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
    24.注入管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4,第一连通管14用于注入管6与底模具8和顶模具9之间腔体内连通,第一连通管14将注入管6内的原料输送至腔体内,排出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5能使腔体内充满注塑料时将多余的排出,电动伸缩杆 16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板17,扩展板17能增加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与保压板18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动伸缩杆16带动保压板 18升降时的稳定性,扩展板17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
    18。
    25.为了能固定底壳,底模座1的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 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1,底壳3的两侧均焊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通过螺栓将底壳3固定到指定位置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3。
    26.保压板18的底部连接有垂直设置的导向杆20,底模座1的底部和底壳3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19,导向杆20滑动插接于导向孔19 的内部,导向杆20能对保压板18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保压板18升降时的稳定性。
    27.顶模座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液压伸缩杆4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盘5,扩展盘5连接于顶模座2的顶部。
    28.为了固定顶模座2的位置,顶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21,底模座1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22,限位杆21能插接在插接孔22的内部,能避免顶模具9和底模具8结合时发生偏移现象。
    29.工作原理为:使用时,采用安装板10通过螺栓将底模座1安装到顶壳3的顶部,采用固定板12通过螺栓将底壳3固定到指定位置,限位杆21能插接在插接孔22的内部,能避免顶模具9和底模具8结合时发生偏移现象,启动液压伸缩杆4,液压伸缩杆4带动顶模座2 升降,使顶模座2与底模座1相结合,第一连通管14用于注入管6 与底模具8和顶模具9之间腔体内连通,第一连通管14将注入管6 内的原料输送至腔体内,第二连通管15与排出管7连通,能使腔体内充满注塑料时将多余的排出,启动电动伸缩杆16,电动伸缩杆16 能带动保压板18升降在底模具8的内部,保压板18升起时能对注塑壳体模具内进行增加压力,使得在注塑壳体注塑时进行保压。
    30.本技术利用电动伸缩杆和保压板,电动伸缩杆能带动保压板升降在底模具的内部,保压板升起时能对注塑壳体模具内进行增加压力,使得在注塑壳体注塑时进行保压。
    31.本技术利用液压伸缩杆和连通管,液压伸缩杆带动顶模座升降,使顶模座与底模座相结合,第一连通管用于注入管与底模具和顶模具之间腔体内连通,第一连通管将注入管内的原料输送至腔体内,第二连通管与排出管连通,能使腔体内充满注塑料时将多余的排出。
    32.本技术利用安装板、固定板、限位杆和插接孔,安装板通过螺栓将底模座安装到顶壳的顶部,固定板通过螺栓将底壳固定到指定位置,限位杆能插接在插接孔的内部,能避免顶模具和底模具结合时发生偏移现象。
    33.本技术利用扩展板、导向杆和导向孔,扩展板位于电动伸缩杆和保压板之间,能增加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与保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电动伸缩杆带动保压板升降时的稳定性,导向杆滑动插接在导向孔的内部,导向杆能对保压板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保压板升降时的稳定性。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包括底模座(1)和顶模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顶模具(9),所述顶模座(2)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注入管(6),所述底模座(1)的底部安装有底壳(3),所述底模座(1)的顶部开有底模具(8),所述底模座(1)的一侧嵌入有排出管(7),所述底壳(3)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6),所述底模具(8)的内部设置有保压板(18),所述保压板(18)的底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所述注入管(6)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14),所述排出管(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15),所述电动伸缩杆(16)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板(17),所述扩展板(17)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座(1)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孔(11),所述底壳(3)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板(18)的底部连接有导向杆(20),所述底模座(1)的底部和底壳(3)的顶部均开设有导向孔(19),所述导向杆(20)滑动插接于导向孔(19)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座(2)的顶部设置有液压伸缩杆(4),所述液压伸缩杆(4)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盘(5),所述扩展盘(5)连接于顶模座(2)的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模座(2)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21),底模座(1)的顶部开设有插接孔(22),限位杆(21)能插接在插接孔(22)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壳体保压模具,包括底模座和顶模座,所述顶模座的底部设置有顶模具,顶模座的顶部嵌入安装有注入管,底模座的底部安装有底壳,底模座的顶部开有底模具,底模座的一侧嵌入有排出管,底壳的内部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底模具的内部设置有保压板,保压板的底部连接于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注入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通管,排出管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展板,扩展板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扩展板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扩展板的顶部连接于保压板。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州市科讯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2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