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
背景技术:
2.路障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停车场等许多场合,通过对过往车辆的限制,有效地保障了交通秩序以及主要设施和场所的安全。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防撞系统几乎成为了各种类型车辆的标配。把路障视为一种定标体,如何增强其对微波的反射能力这个问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3.目前常见的定标体包含以下几种:1、塑胶反射定标体;这种定标体对微波的反射能力较差,部分微波被塑胶吸收且散射严重,反射角与入射角发生偏差,定标不准确。2、角反组装式金属反射定标体;这种定标体组装位置的拼接缝会影响微波的角度,导致定标发生偏差。同时组装时费事费力,要求安装人员的熟练度和专业度。3、角反一体式金属反射定标体;这种定标体对反射面的光滑度要求较高,加工后还需进行表面处理工艺,以达到镜面效果与防锈,加工成本高。4、金属球状/棒状/方块状等定标体均会由于形状的原因影响微波的反射角度,导致定标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定标体微波反射角度被改变,反射强度减弱导致的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该定标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锥形路障、圆形路障、移动水马围挡、护栏、防撞墩等安装平台使用。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包含面板、角反结构、卡槽和卡扣;所述角反结构沿面板内侧阵列分布,所述卡槽和卡扣配合使用,分布在面板的左右两端;
5.所述角反结构为3个两两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的凹陷结构;所述角反结构包含三面相交的第一顶点,两面相交的第二顶点、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和两面相交的第一棱、第二棱和第三棱;所述第二顶点、第三顶点和第四顶点均设置在面板上;
6.所述角反结构与面板一体成型,角反结构的凹陷面表面设置有反光层;
7.所述角反结构的第一棱,第二棱和第三棱长度相等;
8.所述角反结构的第一棱,第二棱和第三棱长度不等且所述角反结构沿凹陷方向的纵截面与地平面成45
°
夹角。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10.更进一步地,所述面板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定标体固定在使用平台上的固定安装槽。
11.更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为方形或者梯形。
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微波遇到所述角反结构,经过其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反射后沿原入射方向返回,增强了反射波的强度,提高定位准确性。
14.2.两侧的卡扣设计,使得定标体的运输仓储状态与使用状态分开;运输仓储时,卡扣和卡槽分开,定标体平面放置,节省了运输仓储成本;使用时,可以将卡扣和卡槽卡合,定标体成立体状态。
15.3.定标体上下两侧设置固定安装槽,通过固定安装槽与安装平面的可拆卸连接,使得定标体安装简单,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
16.4.角反结构与面板一体成型,降低了安装对精度的要求,降低了安装人员的专业性要求,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定标体的的平面展开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定标体的立体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反结构的立体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为锥形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的正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反结构的三维光路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角反结构的二维光路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结构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面板;2、角反结构;3、卡槽;4、卡扣;5、固定安装槽;21、第一顶点;22、第二顶点;23、第三顶点;24、第四顶点;25、第一棱;26、第二棱;27、第三棱;41、三棱柱;42、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介质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以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组”、“多根”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0.第一实施例
3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包含面板1、角反结构2、卡槽3、卡扣4和固定安装槽5;角反结构2沿面板1内侧阵列分布;卡槽3和卡扣4配合使用,分布在面板1的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槽5设置在面板1的上下两侧。使用时,可以将卡扣4卡入卡槽3,将定标体状态由平面变成立体,也可以平面展开。该定标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利用固定安装槽5安装在安装平台上使用。示例性的,安装平台可以是锥形路障、圆形路障、移动水马围挡、护栏、防撞墩等。示例性的,可以通过防丢绳或者扎带将定位安装槽和安装平台捆绑在一起。
32.如图3所示,角反结构2为3个两两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的凹陷结构,包含三面相交的第一顶点21,两面相交的第二顶点22,第三顶点23和第四顶点24;两面相交的第一棱25,第二棱26和第三棱27;其中第二顶点22,第三顶点23和第四顶点24均设置在面板1上。
33.角反结构与面板一体成型,且角反结构的凹陷面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可以是金属冲压而成的平滑金属面,也可以是塑膜电镀形成的电镀层。
34.使用时,当与该定标体配合使用的安装平台为圆柱形路障时,该定标体的面板为方形,且角反结构2的棱25,棱26和棱27的长度相等,以保证第一顶点22,第二顶点23,第三顶点 24这3个点构成的平面与地面垂直。
35.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卡扣4是突出面板的半u形钩状,卡槽3为突出于面板表面的半圆环状结构,该卡槽3的横截面与卡扣4的纵截面垂直。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卡槽3为间隔分布在面板1一端的开口,且数个纵向分布用于增加卡紧的力度,数个横向分布用于调整卡接的长度。卡扣4与卡槽3对应,分布在面板1的另一端,由三棱柱41和连接面42组成,连接面42是面板1的延长面且构成三棱柱41的一个侧面。所述三棱柱41与连接面42形成的夹角为锐角。三棱柱41与角反结构2位于面板1的同侧,且均与面板1一体成型。
36.第二实施例
37.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当与该定标体配合使用的安装平台为锥形路障时,如图4所示,该定标体的面板为扇形。此时,角反结构的棱25,棱26和棱27的长度不等,但其沿凹陷方向的纵切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
°
。必要时,定标体的各棱长的比例可以根据安装平面的倾斜角度设计以达到更好的匹配效果。
38.该实用新型的原理如图5-6所示,使用时,微波由各个方向射入角反结构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微波经过相互垂直的平面三次反射后形成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平行射出,由此增强了反射波的强度,提高定位准确性。
39.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进行组合,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亦可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其特征在于,包含面板(1)、角反结构(2)、卡槽(3)和卡扣(4);所述角反结构(2)沿面板(1)内侧阵列分布,所述卡槽(3)和卡扣(4)配合使用,分别设置在面板(1)的左右两端;所述角反结构(2)为由3个两两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的凹陷结构;所述角反结构(2)包含三面相交的第一顶点(21)、两面相交的第二顶点(22)、第三顶点(23)和第四顶点(24);两面相交的第一棱(25)、第二棱(26)和第三棱(27);所述第二顶点(22)、第三顶点(23)和第四顶点(24)均设置在面板(1)上;所述角反结构(2)与面板(1)一体成型;所述角反结构(2)的凹陷面表面设置有反光层;所述角反结构(2)的第一棱(25),第二棱(26)和第三棱(27)的长度相等;所述角反结构(2)的第一棱(25)、第二棱(26)和第三棱(27)的长度不等且所述角反结构(2)沿凹陷方向的纵截面与地平面成45
°
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用于将定标体固定在使用平台上的固定安装槽(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为方形或者梯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反射波增强定标体,其特征在于,包含面板、角反结构、卡槽和卡扣;角反结构与面板一体成型并沿面板内侧阵列分布,卡槽和卡扣配合使用,分别设置在面板的左右两端。所述角反结构为3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的凹陷结构,包含1个三面相交的顶点和3个两面相交的顶点。所述3个两面相交的顶点均设置在面板上。该实用新型通过角反结构,使得射到定标体的入射波经过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反射后得到的反射波与入射波平行,减少了散射,增强了反射波的强度,提高了定位准确性。面板两侧的卡扣设计,使得定标体可以在立体状态和平面状态之间切换,运输和仓储时平铺放置,节省了运输仓储成本。省了运输仓储成本。省了运输仓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舒 刘百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