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在医疗中,由于外伤、严重感染、褥疮、糖尿病等疾病导致的慢性创面、尤其是经久不愈的深处创面日益增多,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许多慢性创面因为长期局部缺血缺氧、耐药性厌氧菌感染,在常规换药治疗下,治疗效果较差,由于创面深而大,无法对创面进行有效的处理,肉芽组织难以生长,导致创面长期存在、组织老化、长期没有植皮机会,给病人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和精神折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通过设置四通管道连接伤口和相应的处理设备,对伤口进行吸脓、清洗和供氧等有效治疗手段,促进伤口的愈合。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包括四通管道和配合件;配合件为漏斗结构,一端为伤口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伤口端用于与伤口接触,伤口端的面积大于连接端的面积;四通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第一管道与配合件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道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第三管道用于连接清洗装置,第四管道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漏斗结构的配合件能够增大圈套的伤口面积,增大负压吸引面积,提高负压吸引效果,与第二管道连接的负压吸引器能够通过负压将伤口内的渗出液或脓液间断吸出,保持创面的干燥,与第三管道连接的清洗装置能够快速注入一定量的稀释消毒抗菌液体,以稀释脓液、组织渗液,同时可以局部抗菌治疗,净化深部创面感染物资,为肉芽组织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环境,与第四管道连接的供氧装置能够间断低流量充氧,保证局部肉芽组织的氧供,对临床常见的厌氧菌混合感染,可以破坏厌氧菌耐以生成的缺氧环境,营造富氧环境,以抑制或消灭厌氧菌,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
6.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连接件两端分别套设在配合件的连接端以及第一管道上,连接件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环形结构两侧均设有密封层,配合件通过连接件与第一管道连接,提高两者的密封性,并且,还设置有密封层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
7.进一步的,密封层为橡胶圈,环形结构两侧均设有放置橡胶圈的凹槽,可拆卸连接的橡胶圈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便于拆卸清洗,保证连接件内部的卫生环境。
8.进一步的,还包括挤压件,挤压件为环形结构,挤压件的外环半径与内环半径的比值大于等于二;挤压件套设在配合件的伤口端上,且与伤口端可拆卸连接;配合件与伤口连接时,挤压件挤压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能够对伤口进行挤压,促进脓液或组织液的渗出,提高负压吸引效果,并且,挤压件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
用。
9.进一步的,挤压件的内环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伤口端上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螺纹连接使用方便,连接紧固。
10.进一步的,挤压件远离四通管道的表面上设有缓冲层,避免挤压件对皮肤挤压过度,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11.进一步的,缓冲层表面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吸水纱布,避免四通管道内的液体从配合件的伤口端渗出。
12.进一步的,伤口端的端面设置有缓冲层,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
13.进一步的,配合件有多个,多个配合件的伤口端的面积均不相同,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
14.进一步的,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四通管道连接伤口和相应的处理设备,对伤口进行吸脓、清洗和供氧等有效治疗手段,加快伤口深部肉芽组织生长、局部伤口状态不断改善,使伤口逐渐变浅,达到可以植皮或自然愈合的目的;还设置连接件和密封层提高四通管道与配合件的密封效果,使得装置能够顺畅使用;将密封层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的橡胶圈,使得装置便于清洁,保证装置内部的卫生环境;另外,还设置有挤压件,促进伤口内脓液和组织液的渗出,并且在挤压件表面还设置了缓冲层和吸水纱布,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还能防止连接件内的液体渗出;还设置了多个规格的配合件,以适配不同面积的伤口。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挤压件和配合件配合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剖视图。
21.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22.1-四通管道,11-第一管道,12-第二管道,13-第三管道,14-第四管道,2-配合件,21-伤口端,22-连接端,3-连接件,31-环形结构,32-橡胶圈,4-挤压件,5-缓冲层,6-吸水纱布,7-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4.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
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25.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27.实施例1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如图1到图3所示,包括四通管道1和配合件2;配合件2为漏斗结构,配合件2的一端为伤口端21,另一端为连接端22,伤口端21用于与伤口接触,伤口端21的面积大于连接端22的面积;四通管道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以及第四管道14,第一管道11与配合件2的连接端22可拆卸连接,第二管道12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第三管道13用于连接清洗装置,第四管道14用于连接供氧装置。
29.在上述结构中,漏斗结构的配合件2能够增大圈套的伤口面积,增大负压吸引面积,提高负压吸引效果,与第二管道12连接的负压吸引器能够通过负压将伤口内的渗出液或脓液间断吸出,保持创面的干燥,负压吸引器一般是医院病房的中心负压装置或专门的电动负压吸引器;与第三管道13连接的清洗装置能够快速注入一定量的稀释消毒抗菌液体,以稀释脓液、组织渗液,同时可以局部抗菌治疗,净化深部创面感染物资,为肉芽组织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环境,
30.与第四管道14连接的供氧装置能够间断低流量充氧,保证局部肉芽组织的氧供,对临床常见的厌氧菌混合感染,可以破坏厌氧菌耐以生成的缺氧环境,营造富氧环境,以抑制或消灭厌氧菌,促进肉芽组织的快速生长,供氧装置一般为医院中心供氧装置。
31.在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以及第四管道14上均设有阀门7,一个管道对应了的阀门7,通过阀门7控制管道的开闭,能够实际使用需求选择开闭对应的管道;配合件2有多个,多个配合件2的伤口端21的面积均不相同,不同规格的配合件2对应不同规格的伤口大小,提高装置的使用灵活性和普适性。
32.第一管道11通过连接件3和配合件2可拆卸连接,连接件3是一个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连接件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管道11口和配合件2的连接端22上,连接件3与两者均采用螺纹连接;连接件3内壁还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31,环形结构31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层,第一管道11和连接端22螺纹连接在连接件3内时,第一管道11和连接端22的端部能够抵接在对应的密封层上,两者分别位于环形结构31两侧,密封层可以增强连接件3与第一管道11以及连接端22的密封效果;并且,为了保证连接件3内部的卫生环境,还可将密封层与环形结构31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将密封层设置为橡胶圈32,对应的,在环形结构31的两侧均设
置有用于放置橡胶圈32的凹槽,橡胶圈32能够直接放置在该凹槽内,可实现环形结构31与橡胶圈32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清洗和更换橡胶圈32、清洗连接件3内部,保证连接件3内的卫生环境,避免由于装置内部不干净导致创口感染程度加重。
33.为了配合负压吸引器的使用,还设置了挤压件4,挤压件4为环形结构,挤压件4的外环半径与内环半径的比值大于等于二;挤压件4套设在配合件2的伤口端21上,且与伤口端21可拆卸连接;挤压件4的内环侧壁上设有内螺纹,伤口端21上设有与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挤压件4螺纹连接在伤口端21上,拆卸连接都较为方便。
34.配合件2与伤口连接时,挤压件4挤压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能够对伤口进行挤压,促进脓液或组织液的渗出,提高负压吸引效果,并且,挤压件4与伤口端2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对于没有过多脓液需要吸出的伤口,则可不使用挤压件4,医护人员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挤压件4,同时,挤压件4连接在伤口端21上后,挤压件4与伤口端21处于同一平面,不会出现两者不平,导致伤口皮肤出现局部用力挤压的情况。
35.并且为了提高患者使用该辅助装置时的舒适度,在挤压件4远离四通管道1的表面上,即与伤口周围皮肤接触的表面上设有缓冲层5,缓冲层5一般为硅胶层或橡胶层,具备一定的弹性,能够避免挤压件4对皮肤挤压过度,提高患者使用该设备时的舒适程度;同样的,在伤口端21的端面上也设置了缓冲层5,缓冲层5一般为硅胶层或橡胶层,避免伤口端21与皮肤连接过紧,对皮肤造成挤压;在挤压件4的缓冲层5表面还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吸水纱布,避免四通管道1和配合件2内的液体从配合件2与伤口端21渗出,吸水纱布和缓冲层5通过魔术贴连接,可根据需要及时更换洗水纱布,保证纱布的干净卫生。
3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管道(1)和配合件(2);所述配合件(2)为漏斗结构,一端为伤口端(21),另一端为连接端(22),所述伤口端(21)用于与伤口接触,所述伤口端(21)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端(22)的面积;所述四通管道(1)包括第一管道(11)、第二管道(12)、第三管道(13)以及第四管道(14),所述第一管道(11)与所述配合件(2)的连接端(2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管道(12)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所述第三管道(13)用于连接清洗装置,所述第四管道(14)用于连接供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结构,所述连接件(3)两端分别套设在所述配合件(2)的连接端(22)以及第一管道(11)上,所述连接件(3)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结构(31),所述环形结构(31)两侧均设有密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为橡胶圈(32),所述环形结构(31)两侧均设有放置所述橡胶圈(32)的凹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挤压件(4),所述挤压件(4)为环形结构,所述挤压件(4)的外环半径与内环半径的比值大于等于二;所述挤压件(4)套设在所述配合件(2)的伤口端(21)上,且与所述伤口端(21)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4)的内环侧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伤口端(21)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4)远离所述四通管道(1)的表面上设有缓冲层(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5)表面通过魔术贴可拆卸连接有吸水纱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伤口端(21)的端面设置有缓冲层(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2)有多个,多个所述配合件(2)的伤口端(21)的面积均不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12)、所述第三管道(13)以及所述第四管道(14)上均设有阀门(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清理伤口的辅助设备,通过设置四通管道连接伤口和相应的处理设备,对伤口进行吸脓、清洗和供氧等有效治疗手段,促进伤口的愈合。包括四通管道和配合件;配合件为漏斗结构,一端为伤口端,另一端为连接端,伤口端用于与伤口接触,伤口端的面积大于连接端的面积;四通管道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以及第四管道,第一管道与配合件的连接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管道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第三管道用于连接清洗装置,第四管道用于连接供氧装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伤口清理效果好,使用灵活等优势。使用灵活等优势。使用灵活等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任章霞 杨景滟 杨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安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