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脱模技术领域,具体为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和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件是指由注塑机生产的各种注塑产品统称注塑件。传统的注塑机在注塑件凝固完成后不好对注塑件进行脱模,并且不好在脱模完成后完成对注塑件的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箱体。
5.固定底座安装在箱体内底面上。
6.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板、蜗杆、蜗轮、滚珠螺母、丝杆、夹持板、轴承、竖杆、驱动装置;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一端,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底座、连接板、固定板组成“[”形;蜗杆穿过固定板;蜗杆与箱体内顶面横向转动连接;蜗轮与蜗杆相啮合;蜗轮与滚珠螺母过盈配合,带动滚珠螺母的转动;滚珠螺母套设在丝杆上,带动丝杆的左右运动;轴承套设在丝杆上,轴承内圈与丝杆转动连接;竖杆的一端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竖杆另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夹持板固定在丝杆远离轴承的一端;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底座与固定板之间,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在蜗杆上。
[0007]
脱模机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模腔底板、模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连接板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模腔底板固定连接;模腔安装在模腔底板的上方;模腔底板与模腔底面大小完全相同;模腔与模腔底板滑动连接。
[0008]
模腔口开设于箱体上模腔的正上方。
[0009]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推动机构包括固定块、固定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块固定在箱体上方的一端;固定杆固定在箱体上方固定块的内侧;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第一电动伸缩杆另一端穿过固定杆后对准模腔口;第一电动伸缩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
[0010]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收纳筐固定安装于箱体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外侧。
[0011]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夹持机构有两个,分别以脱模机构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的上方。
[0012]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模腔口大于模腔。
[0013]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电动伸缩杆有多个。
[0014]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收纳筐还包括海绵垫;海绵垫固定连接在收纳筐内侧。
[0015]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夹持机构中两个丝杆螺纹方向相反。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了脱模机构,当注塑件凝固完成以后,通过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将模腔底板顶起,带动凝固完成的注塑件沿着模腔向上滑动,直到完全顶出模腔口后,关闭第二电动伸缩杆,能够很好的完成对注塑件的脱模。
[0017]
2、本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了夹持机构,通过打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转动带动蜗杆的横向转动,蜗杆带动蜗轮的纵向转动,蜗轮带动滚珠螺母的纵向转动,滚珠螺母带动丝杆的左右运动,通过丝杆带动夹持板的左右运动来将模腔夹紧,防止在脱模时,模腔跟随模腔底板一起运动导致的脱模失败。
[0018]
3、本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了推动机构和收纳筐,当注塑件脱模完成被送出模腔口后,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将注塑件推到收纳筐内,收纳筐内的海绵垫减缓注塑件进入收纳筐后受到的冲击力,能够安全又快捷的完成注塑件的收纳。
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剖视示意图;图中标注,1-箱体,11-模腔口,2-推动机构,21-固定块,22-固定杆,23-第一电动伸缩杆,3-夹持机构,31-连接板,32-固定板,33-蜗杆,34-蜗轮,35-滚珠螺母,36-丝杆,37-夹持板,38-轴承,39-竖杆,310-驱动装置,4-固定底座,5-脱模机构,51-第二电动伸缩杆,52-模腔底板,53-模腔,6-收纳筐,61-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箱体1、推动机构2、夹持机构3、固定底座4、脱模机构5、收纳筐6。
[0023]
固定底座4安装在箱体1内底面上。
[0024]
夹持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固定板32、蜗杆33、蜗轮34、滚珠螺母35、丝杆36、夹持板37、轴承38、竖杆39、驱动装置310;连接板3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一端,连接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固定底座4、连接板31、固定板32组成“[”形;蜗杆33穿过固定板32;蜗杆33与箱体1内顶面横向转动连接;蜗轮34与蜗杆33相啮合;蜗轮34与滚珠螺母35过盈配合,带动滚珠螺母35的转动;滚珠螺母35套设在丝杆36上,带动丝杆36的左右运动;轴承38套设在丝杆36上,轴承38内圈与丝杆36转动连接;竖杆39的一端与轴承38外圈固定连接,竖
杆39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夹持板37固定在丝杆36远离轴承38的一端;驱动装置310安装在固定底座4与固定板32之间,驱动装置310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在蜗杆33上;夹持机构3有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两端;两个夹持机构3中两个丝杆36螺纹方向相反。通过打开驱动装置310,驱动装置310转动带动蜗杆33的横向转动,蜗杆33带动蜗轮34的纵向转动,蜗轮34带动滚珠螺母35的纵向转动,滚珠螺母35带动丝杆36的左右运动,通过丝杆36带动夹持板37的左右运动来将模腔53夹紧,防止在脱模时,模腔53跟随模腔底板52一起运动导致的脱模失败。
[0025]
脱模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51、模腔底板52、模腔53;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4上连接板31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另一端与模腔底板52固定连接;模腔53安装在模腔底板52的上方;模腔底板52与模腔53底面大小完全相同;模腔53与模腔底板52滑动连接。
[0026]
模腔口11开设于箱体1上模腔53的正上方。模腔口11略大于模腔53。使用夹持机构3将模腔53夹紧后,当注塑件凝固完成以后,通过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51,第二电动伸缩杆51将模腔底板52顶起,带动凝固完成的注塑件沿着模腔53向上滑动,直到完全顶出模腔53口后,关闭第二电动伸缩杆51,能够很好的完成对注塑件的脱模。
[0027]
推动机构2包括固定块21、固定杆22、第一电动伸缩杆23;固定块21固定在箱体1上方的一端;固定杆22固定在箱体1上方固定块21的内侧;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21上,第一电动伸缩杆23另一端穿过固定杆22后对准模腔口11;第一电动伸缩杆23与固定杆22滑动连接。
[0028]
收纳筐6固定安装于箱体1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外侧;收纳筐6还包括海绵垫61;海绵垫61固定连接在收纳筐6内侧。当注塑件脱模完成被送出模腔口11后,打开第一电动伸缩杆23,第一电动伸缩杆23将注塑件推到收纳筐6内,收纳筐6内的海绵垫61减缓注塑件进入收纳筐6后受到的冲击力,能够安全又快捷的完成注塑件的收纳。
[0029]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箱体1、夹持机构3、固定底座4、脱模机构5。
[0030]
固定底座4安装在箱体1内底面上。
[0031]
夹持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固定板32、蜗杆33、蜗轮34、滚珠螺母35、丝杆36、夹持板37、轴承38、竖杆39、驱动装置310;连接板3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一端,连接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固定底座4、连接板31、固定板32组成“[”形;蜗杆33穿过固定板32;蜗杆33与箱体1内顶面横向转动连接;蜗轮34与蜗杆33相啮合;蜗轮34与滚珠螺母35过盈配合,带动滚珠螺母35的转动;滚珠螺母35套设在丝杆36上,带动丝杆36的左右运动;轴承38套设在丝杆36上,轴承38内圈与丝杆36转动连接;竖杆39的一端与轴承38外圈固定连接,竖杆39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夹持板37固定在丝杆36远离轴承38的一端;驱动装置310安装在固定底座4与固定板32之间,驱动装置310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在蜗杆33上;夹持机构3有两个,分别对称固定在固定底座4的两端;两个夹持机构3中两个丝杆36螺纹方向相反。通过打开驱动装置310,驱动装置310转动带动蜗杆33的横向转动,蜗杆33带动蜗轮34的纵向转动,蜗轮34带动滚珠螺母35的纵向转动,滚珠螺母35带动丝杆36的左右运动,通过丝杆36带动夹持板37的左右运动来将模腔53夹紧,防止在脱模时,模腔53跟随模腔底板52一起运
动导致的脱模失败。
[0032]
脱模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51、模腔底板52、模腔53;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4上连接板31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另一端与模腔底板52固定连接;模腔53安装在模腔底板52的上方;模腔底板52与模腔53底面大小完全相同;模腔53与模腔底板52滑动连接;模腔口11开设于箱体1上模腔53的正上方。模腔口11略大于模腔53。使用夹持机构3将模腔53夹紧后,当注塑件凝固完成以后,通过启动第二电动伸缩杆51,第二电动伸缩杆51将模腔底板52顶起,带动凝固完成的注塑件沿着模腔53向上滑动,直到完全顶出模腔53口后,关闭第二电动伸缩杆51,能够很好的完成对注塑件的脱模。
[0033]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箱体(1);固定底座(4),所述固定底座(4)安装在所述箱体(1)内底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连接板(31)、固定板(32)、蜗杆(33)、蜗轮(34)、滚珠螺母(35)、丝杆(36)、夹持板(37)、轴承(38)、竖杆(39)、驱动装置(310);所述连接板(3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4)的一端,连接板(31)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2);所述固定底座(4)、连接板(31)、固定板(32)组成“[”形;所述蜗杆(33)穿过所述固定板(32);所述蜗杆(33)与箱体(1)内顶面横向转动连接;所述蜗轮(34)与所述蜗杆(33)相啮合;所述蜗轮(34)与滚珠螺母(35)过盈配合,带动滚珠螺母(35)的转动;所述滚珠螺母(35)套设在丝杆(36)上,带动丝杆(36)的左右运动;所述轴承(38)套设在所述丝杆(36)上,轴承(38)内圈与所述丝杆(36)转动连接;所述竖杆(39)的一端与轴承(38)外圈固定连接,竖杆(39)另一端与连接杆(32)固定连接;所述夹持板(37)固定在所述丝杆(36)远离所述轴承(38)的一端;所述驱动装置(310)安装在所述固定底座(4)与固定板(32)之间,所述驱动装置(310)的输出端对应连接在所述蜗杆(33)上;脱模机构(5),所述脱模机构(5)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51)、模腔底板(52)、模腔(53);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4)上所述连接板(31)内侧,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1)的另一端与模腔底板(52)固定连接;所述模腔(53)安装在所述模腔底板(52)的上方;所述模腔底板(52)与模腔(53)底面大小完全相同;所述模腔(53)与模腔底板(52)滑动连接;模腔口(11),所述模腔口(11)开设于箱体(1)上所述模腔(53)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还包括推动机构(2);所述推动机构(2)包括固定块(21)、固定杆(22)、第一电动伸缩杆(23);所述固定块(21)固定在箱体(1)上方的一端;所述固定杆(22)固定在箱体(1)上方固定块(21)的内侧;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块(21)上,第一电动伸缩杆(23)另一端穿过固定杆(22)后对准模腔口(11);第一电动伸缩杆(23)与固定杆(22)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还包括收纳筐(6);所述收纳筐(6)固定安装于箱体(1)远离固定块(21)的一端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3)有两个,分别以脱模机构(5)对称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4)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腔口(11)大于所述模腔(5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51)有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筐(6)还包括海绵垫(61);所述海绵垫(61)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筐(6)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夹持
机构(3)中两个丝杆(36)螺纹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辅助注塑机注塑产品脱模的装置,包括:箱体、推动机构、夹持机构、固定底座、脱模机构、收纳筐。夹持机构包括连接板、固定板、蜗杆、蜗轮、滚珠螺母、丝杆、夹持板、轴承、竖杆、驱动装置;脱模机构包括第二电动伸缩杆、模腔底板、模腔;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上连接板内侧,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模腔底板固定连接;模腔安装在模腔底板的上方;模腔底板与模腔底面大小完全相同;模腔与模腔底板滑动连接。夹持机构有两个,分别以脱模机构对称固定在固定底座的两端。模腔口开设于箱体上模腔的正上方。本发明能够完成对凝固完成的注塑件的脱模以及收纳工作。完成的注塑件的脱模以及收纳工作。完成的注塑件的脱模以及收纳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 晏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旭弘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2.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