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2.预制件,又称pc构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与之相对应的传统现浇混凝土需要工地现场制模、现场浇注和现场养护,在预制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打孔装置开设预留孔,现有的预制件打孔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缺陷,就比如;
3.如公开号cn213764078u的一种电源柜板体打孔装置,通过打孔装置本体下半部顶端设置有吸附平台,打孔装置本体下半部设置有真空吸附按钮,吸附平台可以通过真空泵将板体吸附住,可以调整打孔位置,真空吸附系统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真空吸附按钮于主控电路电连接,真空吸附按钮可以关闭或开启真空吸附系统;
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5.1.不便于调节钻头高度;
6.2.不便于送料;
7.3.不便于清理碎屑;
8.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预制件打孔装置不便于调节钻头高度,且不便于送料,并且不便于清理碎屑的问题。
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包括:
11.底座,作为该装置的支撑基础,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内嵌设有钻机,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
12.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一侧,所述卡块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立板上,所述卡块内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末端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固定连接在卡槽内部底面上,所述螺纹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立板上方。
13.优选的,所述卡块与螺纹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啮合连接,所述卡槽的高度小于立板的高度,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卡块沿着卡槽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钻机的高度。
14.优选的,所述承重板包括:
15.滑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板下方,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轨内,所述滑轨固定连
接在底座上方,所述承重板下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板,所述齿轮板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下方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嵌设在底座上方,通过旋转主动齿轮,带动齿轮板移动,进而带动承重板移动,使承重板上放置的预制件抵达钻头下方,进而便于送料。
16.优选的,所述滑块和滑轨关于承重板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块和滑轨与齿轮板、主动齿轮和马达构成联动结构,使承重板在移动时,能够通过两组滑块和滑轨的作用,移动更加稳定。
17.优选的,还包括:
18.通槽,开设在所述承重板内,所述通槽内侧壁上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翻板,所述翻板一侧开设有对接腔,所述对接腔内卡合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开设在通槽内侧壁上,通过向外移动挡板,使插杆从放置腔中退出,翻板向下转动,形成斜坡,碎屑自动滚落,进而便于清理碎屑。
19.优选的,所述通槽的俯视截面面积与翻板的俯视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插杆、挡板和弹簧的长度之和大于对接腔和凹槽之间的深度之和,使插杆能够稳定的插入对接腔内。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卡块沿着卡槽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钻机的高度,通过旋转主动齿轮,带动齿轮板移动,进而带动承重板移动,使承重板上放置的预制件抵达钻头下方,进而便于送料,通过向外移动挡板,使插杆从放置腔中退出,翻板向下转动,形成斜坡,碎屑自动滚落,进而便于清理碎屑。
21.1.首先,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的同时通过轴承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卡块与螺纹杆螺纹连接,并且与卡槽卡合连接,当螺纹杆转动时,卡块不会跟随螺纹杆的转动而转动,而是在螺纹杆转动时沿着卡槽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钻机的高度,使钻机在钻孔时,能够稳定调节高度;
22.2.将预制件防止在两组夹持板之间,启动两组液压缸,两组液压缸推动两组夹持板向内移动,将预制件的位置固定,然后,启动马达,马达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齿轮板移动,齿轮板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承重板移动,使承重板上的预制件抵达钻机下方,同时承重板在移动的同时,其底部的两组滑块跟随承重板的移动在滑轨内移动,增强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送料;
23.3.启动钻机,并再次启动电机,电机带动第二锥齿轮逆向转动,使钻机向下移动,对预制件进行打孔,当打孔完成后,将预制件取下,并沿着凹槽推动挡板,挡板挤压弹簧,使插杆从对接腔中退出,当翻板失去插杆的支撑时,翻板通过两侧的转轴向下转动,形成斜坡,在重力的牵引下,其上方的碎屑沿着翻板下方移动,掉落在底座表面,从而便于清理承重板上的碎屑。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卡槽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翻板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底座;2、立板;3、横梁;4、钻机;5、承重板;6、液压缸;7、夹持板;8、卡块;9、卡槽;10、螺纹杆;11、轴承;12、第一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4、电机;15、滑块;16、滑轨;17、齿轮板;18、主动齿轮;19、马达;20、通槽;21、放置腔;22、转轴;23、翻板;24、对接腔;25、插杆;26、挡板;27、弹簧;28、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作为该装置的支撑基础,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立板2,立板2一侧连接有横梁3,横梁3内嵌设有钻机4,底座1上方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液压缸6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7,卡块8,固定连接在横梁3一侧,卡块8卡合连接在卡槽9内,卡槽9开设在立板2上,卡块8内连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末端连接有轴承11,轴承11固定连接在卡槽9内部底面上,螺纹杆1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第一锥齿轮12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第二锥齿轮13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电机14固定连接在立板2上方。
30.卡块8与螺纹杆10之间螺纹连接,且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之间啮合连接,并且卡槽9的高度小于立板2的高度,通过旋转螺纹杆10,使卡块8沿着卡槽9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3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钻机4的高度。
31.承重板5包括:滑块15,固定连接在承重板5下方,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轨16内,滑轨16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方,承重板5下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板17,齿轮板17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8,主动齿轮18下方固定连接有马达19,马达19嵌设在底座1上方。滑块15和滑轨16关于承重板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块15和滑轨16与齿轮板17、主动齿轮18和马达19构成联动结构,使承重板5在移动时,能够通过两组滑块15和滑轨16的作用,移动更加稳定。通过旋转主动齿轮18,带动齿轮板17移动,进而带动承重板5移动,使承重板5上放置的预制件抵达钻头下方,进而便于送料。
32.还包括:通槽20,开设在承重板5内,通槽20内侧壁上开设有放置腔21,放置腔2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2,转轴22一端固定连接有翻板23,翻板23一侧开设有对接腔24,对接腔24内卡合连接有插杆25,插杆25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6,挡板26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7,弹簧27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28内,凹槽28开设在通槽20内侧壁上。通槽20的俯视截面面积与翻板23的俯视截面面积相等,且插杆25、挡板26和弹簧27的长度之和大于对接腔24和凹槽28之间的深度之和,使插杆25能够稳定的插入对接腔24内。通过向外移动挡板26,使插杆25从放置腔21中退出,翻板23向下转动,形成斜坡,碎屑自动滚落,进而便于清理碎屑。
33.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在使用该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时,对本装置进行简单的一个了解,首先,启动电机14,电机14带动第二锥齿轮13转动,第二锥齿轮13带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第一锥齿轮12转动的同时通过轴承11带动螺纹杆10转动,由于卡块8与螺纹杆10螺纹连接,并且与卡槽9卡合连接,当螺纹杆10转动时,卡块8不会跟随螺纹杆10的转动而转动,而是在螺纹杆10转动时沿着卡槽9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3向上移动,从而便
于调节钻机4的高度,使钻机4在钻孔时,能够稳定调节高度,其次,将预制件防止在两组夹持板7之间,启动两组液压缸6,两组液压缸6推动两组夹持板7向内移动,将预制件的位置固定,然后,启动马达19,马达19带动主动齿轮18转动,主动齿轮18带动齿轮板17移动,齿轮板17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承重板5移动,使承重板5上的预制件抵达钻机4下方,同时承重板5在移动的同时,其底部的两组滑块15跟随承重板5的移动在滑轨16内移动,增强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便于送料,然后,启动钻机4,并再次启动电机14,电机14带动第二锥齿轮13逆向转动,使钻机4向下移动,对预制件进行打孔,当打孔完成后,将预制件取下,并沿着凹槽28推动挡板26,挡板26挤压弹簧27,使插杆25从对接腔24中退出,当翻板23失去插杆25的支撑时,翻板23通过两侧的转轴22向下转动,形成斜坡,在重力的牵引下,其上方的碎屑沿着翻板23下方移动,掉落在底座1表面,从而便于清理承重板5上的碎屑,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立板(2),所述立板(2)一侧连接有横梁(3),所述横梁(3)内嵌设有钻机(4),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上方固定连接有液压缸(6),所述液压缸(6)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7);卡块(8),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3)一侧,所述卡块(8)卡合连接在卡槽(9)内,所述卡槽(9)开设在立板(2)上,所述卡块(8)内连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末端连接有轴承(11),所述轴承(11)固定连接在卡槽(9)内部底面上,所述螺纹杆(10)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一侧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固定连接在立板(2)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8)与螺纹杆(10)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12)与第二锥齿轮(13)之间啮合连接,所述卡槽(9)的高度小于立板(2)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板(5)包括:滑块(15),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板(5)下方,所述滑块(15)滑动连接在滑轨(16)内,所述滑轨(16)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方,所述承重板(5)下方固定连接有齿轮板(17),所述齿轮板(17)一侧啮合连接有主动齿轮(18),所述主动齿轮(18)下方固定连接有马达(19),所述马达(19)嵌设在底座(1)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5)和滑轨(16)关于承重板(5)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滑块(15)和滑轨(16)与齿轮板(17)、主动齿轮(18)和马达(19)构成联动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槽(20),开设在所述承重板(5)内,所述通槽(20)内侧壁上开设有放置腔(21),所述放置腔(21)内转动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一端固定连接有翻板(23),所述翻板(23)一侧开设有对接腔(24),所述对接腔(24)内卡合连接有插杆(25),所述插杆(25)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26),所述挡板(26)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27),所述弹簧(27)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28)内,所述凹槽(28)开设在通槽(20)内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0)的俯视截面面积与翻板(23)的俯视截面面积相等,所述插杆(25)、挡板(26)和弹簧(27)的长度之和大于对接腔(24)和凹槽(28)之间的深度之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包括:底座,作为该装置的支撑基础,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一侧连接有横梁,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卡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横梁一侧,所述卡块卡合连接在卡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立板上方。该预制件拼装用预留孔打孔装置,通过旋转螺纹杆,使卡块沿着卡槽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横梁向上移动,从而便于调节钻机的高度,通过旋转主动齿轮,带动齿轮板移动,进而带动承重板移动,使承重板上放置的预制件抵达钻头下方,进而便于送料,通过向外移动挡板,使插杆从放置腔中退出,翻板向下转动,形成斜坡,碎屑自动滚落,进而便于清理碎屑。于清理碎屑。于清理碎屑。
技术研发人员:胡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存岩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5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