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龙头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出水管、转动管、第一阀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二阀芯和出水连通管,一般都是将出水管分成前后两段,两个出水口位于前段的出水管前端,第二开关和第二阀芯都位于前段的出水管前端,安装时将第二开关和第二阀芯安装到前段的出水管后,将出水连通管连通到第二阀芯并置于前后两段的出水管内,然后出水管的前段和后段的接合处通过焊接连接到一起,然后组装其他部件形成一个水龙头,这样的安装方式会导致出水管表面会有一道明显的焊痕,特别影响美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与现有双出水口水龙头相比看不到焊痕,更加的美观。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转动管、出水管及出水连通管,所述转动管可转动地且密封设置在龙头主体上,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管上并与转动管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内固装有连接体且连接体与出水管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出水连通管位于出水管与转动管内部且出水连通管的出水端固接在连接体上;
6.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还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连通出水连通管与第二出水口的容纳腔及用于控制容纳腔导通与隔断的第二控制阀组,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连通转动管的第一腔室及用于控制第一腔室导通与隔断的第一控制阀组。
7.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为拨动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
8.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为按压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
9.所述连接体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出水连通管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通过容纳腔相连通。
10.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出水嘴。
11.所述连接体呈圆柱状。
12.所述龙头主体内还设置有出水连通管的进水端相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输入端形成有进水通孔。
13.所述连接体与出水管钎焊连接。
14.所述连接体外侧壁形成有环绕设置在连接体外侧壁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承载有熔点低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连接体的钎料。
15.所述钎料为金属钎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内置连接体,将连接体和出水管内部固定连接在一起然后将第二控制阀组固定设置连接体内,与传统双出水口水龙头在制作的时候需要将出水管切成前后端然后在装配完其他部件后进行焊接相比,操作更加的简便且没有裸露在出水管外表面的焊痕,更加的美观。
18.2.由于本方案中采用钎焊的方式将连接体和出水管内部焊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快捷而且连接强度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龙头主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记:1、龙头主体;11、第一腔室;12、第二腔室;13、第一容置孔;14、进水通孔;2、出水管;21、第一出水口;22、第二出水口;23、出水嘴;3、转动管;4、第一阀芯;5、第一开关;6、第二阀芯;7、第二开关;8、出水连通管;9、连接体;91、容置槽;92、第一通孔;93、第二通孔;94、限位卡台;95、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5.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1、出水管2、转动管3、第一控制阀组、第二控制阀组、出水连通管8和连接体9。
26.龙头主体1形成有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和第一容置孔13,第一容置孔13开设在龙头主体1顶部并沿第一容置孔13的长轴方向贯通至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的输入端也形成有用于外接另外水管的进水通孔14,第一腔室11的输入端形成有用于外接水管的安装孔。
27.第一控制阀组配置在第一腔室11内且用于控制第一腔室11的导通与隔断,继而实现第一腔室11的出水开关与出水流量,第一控制阀组可为拨动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具体地,第一控制阀组为拨动式阀组,其包括第一开关5和第一阀芯4,第一阀芯4可为安装在第一腔室11内的冷热水混合阀芯,第一开关5连接在第一阀芯4的控制端上且第一开关5为拨动开关,通过第一开关5的控制第一腔室11的出水开关、出水流量以及出水温度。
28.转动管3可转动地且密封设置在龙头主体1上,具体的:转动管3插入第一容置孔13内并伸入到第一腔室11内以及第二腔室12内,转动管3外侧壁与第一容置孔13内侧壁之间密封配合有密封圈以及限制转动管3径向摆动的径向稳固圈和限制转动管3轴向移动的轴向限位体,通过密封圈可使得第二腔室12与第一腔室11之间水流不会互通以及使得第一腔室11的水流不会从第一容置孔13向外漏。同时,转动管3上设有轴向贯通的管道并在转动管3的对应第一腔室11的侧壁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第一腔室11经连通孔与转动管3的管道相连通以实现第一腔室11的出水。
29.出水管2的进水端与转动管3的上端固定连接并与转动管3连通设置,优选地采用
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出水管2为鹅颈出水管2,出水管2远离龙头主体1的一端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出水口21和第二出水口22,从转动管3的管道出水的水流进入出水管2并从第一出水口21出水。
30.出水连通管8位于出水管2和转动管3的内部,出水连通管8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管3的底部且与第二腔室12相连通,出水连通管8另一端与连接体9相连通且固定连接。
31.连接体9位于出水管2远离龙头主体1一端的管内,优选地连接体9全部容置于出水管2的内部,从表面看不到连接体9更加的美观。连接体9内部形成有容纳腔95,连接体9侧壁形成有与第二出水口22相对应的第一通孔92,连接体9底部形成有与出水连通管8相连通的第二通孔93,第一通孔92与第二通孔93之间通过容纳腔95相连通,第一通孔92朝内形成有一小段内螺纹,方便后面装入出水嘴23,在出水嘴23和内螺纹之间需要装入密封圈防止漏水。
32.连接体9呈圆柱状,连接体9外侧壁形成有环形的容置槽91,容置槽91内承载有熔点低于出水管2和连接体9的钎料,通过在容置槽91内装入钎料进行加热,优选地钎料为低熔点的金属钎料,优选地,金属钎料可为:锡、银等,使得钎料熔化将连接体9和出水管2钎焊连接在一起。采用这种焊接方式会实现两种有益效果,第一:相对于传统的双出水口龙头的制作过程更加的简便;第二:看不到焊痕,更加美观。
33.第二控制阀组配置在容纳腔95内而用于控制容纳腔95的导通与隔断,继而实现容纳腔95的出水开关与出水流量,第二控制阀组可为按压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具体的,图中示出的第二控制阀组为按压式阀组,其包括第二开关7和第二阀芯6,第二阀芯6为按压式阀芯,第二开关7与第二阀芯6相匹配为按压式开关,容纳腔95呈圆柱状且容纳腔95形成有环形的限位卡台94,限位卡台94位于容纳腔95中部延伸至底部,限位卡台94内侧壁形成有螺纹,安装时第二阀芯6旋入到容纳腔95的螺纹内且上端抵顶到容纳腔95的限位卡台94停止旋入,通过按压的方式控制第二出水口22是否出水,而第二阀芯6和容纳腔95之间形成有密封圈防止水倒流出来。
34.本实施例中双出水口水龙头的工作原理:龙头主体1形成有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出水管2连通在转动管3上端,转动管3上的连通孔用来连通第一腔室11和出水管2,出水连通管8与第二腔室12相连通,在装配好时,第一腔室11与第二腔室12不互通,当水龙头的两个开关都未开启时,第二腔室12通过进水通孔14与水管连通来保持进水第二腔室12,第二腔室12和出水连通管8内一直处于承受水压的状态,只有当第二开关7(按压开关)被按压时,才会出水。第一开关5(拨动开关)被开启时,冷热水管的水经过第一阀芯4涌入第一腔室11内后从转动管3的连通孔进入到转动管3内然后进入出水管2内部,从第一出水口21涌出。
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主体、转动管、出水管及出水连通管,所述转动管可转动地且密封设置在龙头主体上,所述出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管上并与转动管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内固装有连接体且连接体与出水管之间密封配合,所述出水连通管位于出水管与转动管内部且出水连通管的出水端固接在连接体上;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还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连接体内设置有连通出水连通管与第二出水口的容纳腔及用于控制容纳腔导通与隔断的第二控制阀组,所述龙头主体内设置有连通转动管的第一腔室及用于控制第一腔室导通与隔断的第一控制阀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组为拨动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组为按压式阀组或旋钮式阀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对应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体底部形成有与所述出水连通管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通过容纳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内安装有出水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呈圆柱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龙头主体内还设置有出水连通管的进水端相连通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输入端形成有进水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与出水管钎焊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外侧壁形成有环绕设置在连接体外侧壁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承载有熔点低于所述出水管和所述连接体的钎料。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金属钎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出水口的水龙头,包括龙头主体、转动管、出水管及出水连通管,转动管可转动地且密封设置在龙头主体上,出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连接在转动管上并与转动管连通设置,出水管的出水端内固装有连接体且连接体与出水管之间密封配合,出水连通管位于出水管与转动管内部且出水连通管的出水端固接在连接体上;出水管的出水端还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连接体内设置有连通出水连通管与第二出水口的容纳腔及用于控制容纳腔导通与隔断的第二控制阀组,龙头主体内设置有连通转动管的第一腔室及用于控制第一腔室导通与隔断的第一控制阀组,与现有双出水口水龙头相比看不到焊痕更加的美观。到焊痕更加的美观。到焊痕更加的美观。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宽 谢毓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罗力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