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5-25  120


    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站领域,特别是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


    背景技术:

    2.在国网区域内多地已“要求”风电及光伏新能源项目配置一定容量储能以保障电网安全的背景条件下,分散式风电(光伏)开关站不但包括35kv配电装置、无功补偿装置、接地变压器及电阻柜或消弧线圈、站用变压器等常规的设施,还需考虑储能设备及配套变流装置的布置。
    3.35kv开关站的基本功能为汇集风电(光伏)电能并将汇集电能送出。开关站在项目建设中需要征用土地,其占地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征地的费用及项目建设工期进度。一般含储能的35kv开关站建筑物布置方案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综合配电室(也即水平横向布置的电气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预制舱),无功补偿装置4、接地变压器5、储能设备7及变流设备8四个主要区域。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案从节约占地和缩短施工周期的角度,综合配电室建筑物可以考虑由双层叠放的电气一次、电气二次整体预制舱替代;无功补偿装置也可采用预制舱,其变压器及接地变采用干式变压器。如此可不用设置事故油池,相较建筑物和油变方案能较好的优化开关站占地面积。储能及变流设备一般也采用预制舱形式。常规的35kv开关站布置方案,将以上各个设备平面布置于各个功能分区。现有含储能35kv开关站的布置方案为平铺布置,一般是将电气一次、二次预制舱、无功补偿装置、接地变、储能及变流设备平面布置于各个功能分区,各个设备之间需按照规程规范满足安全间距的要求。开关站的总体占地面积主要取决于设备的数量、尺寸大小及设备之间的安全间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中各设备安全间距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集成式的预制舱设备对开关站进行空间立体布置,尽最大可能减小了开关站的占地面积,以达到节省工程综合投资造价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
    6.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包括一进场道路,在进场道路的一侧设置储能设备和变流设备,在进场道路的另一侧设置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上下两层,在框架结构的下层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和接地变压器,在框架结构的上层设有叠放设置的电气一次设备和电气二次设备预制舱。
    7.作为优选,框架结构上下两层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呈长方形,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的两长侧边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柱,两长侧边的任一长侧边底部的四个支撑柱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且在两长侧边两端点处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柱。
    8.作为优选,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的两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6.3m,两长侧边中的
    任一长侧边底部各支撑柱之间的距离为6m,各支撑柱的柱高为4.6m。
    9.作为优选,在钢筋混凝土平台的底部,每四个支撑柱围成一个矩形空间,共有三个矩形空间;并沿进场道路的进站方向,在三个矩形空间内依次设置两个无功补偿装置和一个接地变压器,其中无功补偿装置为预制舱式,接地变压器为干式变压器。
    10.作为优选,钢筋混凝土平台在靠近进场道路的一侧设有悬挑平台,并在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的短边侧设置有检修钢梯。
    11.作为优选,储能设备为预制舱式,设置为两个,设置于开关站的里侧;变流设备为预制舱式,设置于开关站的外侧;变流设备和储能设备之间设置有通行道。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3.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开关站正常使用功能和日常维护的前提下,在实现了储能及配套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分区隔离的同时,紧凑的空间立体布置不但减小了开关站的占地面积,连接设备之间高、低压及控制电缆也相应减少,有效降低工程整体综合造价。针对含储能开关站征地困难或受限的情况,本方案可以作为标准化的模型推广应用到条件匹配的其他项目,对于缩减设计周期,提高效率,推进工程总体进度均有积极的作用和显著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常规35kv开关站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进场道路,2框架结构,3钢筋混凝土平台,4无功补偿装置,5接地变压器,6电气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预制舱,7储能设备,8变流设备,9支撑柱,10矩形空间,11悬挑平台,12检修钢梯,13进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包括一进场道路1,在进场道路1的一侧设置储能设备7和变流设备8,在进场道路1的另一侧设置一框架结构2,框架结构2包括至少上下两层,在框架结构2的下层设置无功补偿装置4和接地变压器5,在框架结构2的上层设有叠放设置的电气一次设备和电气二次设备预制舱6。
    19.这样,在整个开关站的中部位置设置一进场道路1,将储能设备7及配套设置设置在一侧,其他设备设置在另一侧,使整个开关站实现功能分区。并且在另一侧通过框架结构2将设备分层,减少整个开关站的占地面积,节省工程整体综合造价。
    20.其中,框架结构2上下两层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平台3,钢筋混凝土平台3呈长方形,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两长侧边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柱9,两长侧边的任一长侧边底部的四个支撑柱9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且在两长侧边两端点处的底部均设置有支撑柱9。当然,为了减少占地面积,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长侧边一般是平行于进场道路1设置的。
    21.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两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6.3m,两长侧边中的任一长侧边底部各支撑柱9之间的距离为6m,各支撑柱9的柱高为4.6m。也即该框架结构2横向短边为单跨,柱距离为6.3m,纵向长边为三跨,柱距为6m。且支撑柱9的柱
    高可以使钢筋混凝土平台3下方的净空面积满足无功补偿装置4和接地变压器5的空间布置。
    22.其中,如图2所示,在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底部,每四个支撑柱9围成一个矩形空间10,共有三个矩形空间10;并沿进场道路1的进站方向,在三个矩形空间10内依次设置两个无功补偿装置4和一个接地变压器5,其中无功补偿装置4为预制舱式,接地变压器5为干式变压器。
    23.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钢筋混凝土平台3在靠近进场道路1的一侧设有悬挑平台11,并在长方形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短边侧设置有检修钢梯12。其中悬挑平台11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在钢筋混凝土平台3上通行。其中检修钢梯12可帮助从地面爬至悬挑平台11以及最上层电气设备预制舱,方便设备的检修。
    24.如图1和图2所示,储能设备7为预制舱式,设置为两个,设置于开关站的里侧;变流设备8为预制舱式,设置于开关站的外侧;如图2中所示,变流设备8和储能设备7之间设置有通行道。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预制舱式储能设备6呈长条箱状,并列分布于进场道路1的一侧。
    25.此外如图1所示,还设置一进站口13,进场道路1通过进站口13延伸至开关站的最里侧,这里的里侧指远离进站口13的一侧,外侧指靠近进站口13的一侧。
    26.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开关站正常使用功能和日常维护的前提下,在实现了储能及配套设备与其他设备的分区隔离的同时,紧凑的空间立体布置不但减小了开关站的占地面积,连接设备之间高、低压及控制电缆也相应减少,有效降低工程整体综合造价。针对含储能开关站征地困难或受限的情况,本方案可以作为标准化的模型推广应用到条件匹配的其他项目,对于缩减设计周期,提高效率,推进工程总体进度均有积极的作用和显著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进场道路(1),在所述进场道路(1)的一侧设置储能设备(7)和变流设备(8),在所述进场道路(1)的另一侧设置一框架结构(2),所述框架结构(2)包括至少上下两层,在所述框架结构(2)的下层设置无功补偿装置(4)和接地变压器(5),在所述框架结构(2)的上层设有叠放设置的电气一次设备和电气二次设备预制舱(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2)上下两层之间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平台(3),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呈长方形,长方形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两长侧边的底部均间隔设置有四个支撑柱(9),两长侧边的任一长侧边底部的四个所述支撑柱(9)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同,且在两长侧边两端点处的底部均设置有所述支撑柱(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长方形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两长侧边之间的距离为6.3m,两长侧边中的任一长侧边底部各所述支撑柱(9)之间的距离为6m,各所述支撑柱(9)的柱高为4.6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底部,每四个所述支撑柱(9)围成一个矩形空间(10),共有三个所述矩形空间(10);并沿所述进场道路(1)的进站方向,在三个所述矩形空间(10)内依次设置两个所述无功补偿装置(4)和一个所述接地变压器(5),其中所述无功补偿装置(4)为预制舱式,所述接地变压器(5)为干式变压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在靠近所述进场道路(1)的一侧设有悬挑平台(11),并在长方形所述钢筋混凝土平台(3)的短边侧设置有检修钢梯(12)。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7)为预制舱式,设置为两个,设置于开关站的里侧;所述变流设备(8)为预制舱式,设置于开关站的外侧;所述变流设备(8)和所述储能设备(7)之间设置有通行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备储能的立体型35kV开关站,包括一进场道路,在进场道路的一侧设置储能设备和变流设备,在进场道路的另一侧设置一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包括至少上下两层,在框架结构的下层设置无功补偿装置和接地变压器,在框架结构的上层设有叠放设置的电气一次设备和电气二次设备预制舱。通过本实用新型,在满足相关规程规范中各设备安全间距的前提下,通过采用集成式的预制舱设备对开关站进行空间立体布置,尽最大可能减小了开关站的占地面积,以达到节省工程综合投资造价的目的。以达到节省工程综合投资造价的目的。以达到节省工程综合投资造价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陈磊 李晖 马鹏涛 卜晓坤 王丽娜 李顺 石海舟 徐春丽 钱莉莉 杨菁 赵建佳 严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50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