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罐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罐车的罐脚及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罐车是车体为罐形的运输车辆,用来装运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和粉末状货物等。在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例如常见的油罐车、洒水车等应用非常广泛。
3.随着汽车技术领域不断提高,对车辆的安全性、可靠性、标准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罐车为保证较大的承重和使用的安全性,通常罐体通过较厚板材的罐脚焊接固定于车架上,这样就会造成整车装备质量大大增加,从而会使罐车行驶油耗增大,致使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罐车的罐脚及其安装结构,罐脚质量轻盈,承重能力强,装配便捷,可以大大降低罐车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
5.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罐车的罐脚,包括罐脚本体,所述罐脚本体包括立板和开设于所述立板上的通孔;所述立板上侧向外翻折设有用于支撑罐体的上翻板,其下侧向内翻折设有支撑于罐车底盘上的下翻板。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下翻板远离所述立板的一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通孔边沿设有凸缘。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凸缘呈向外方向凸出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立板前端设有减震豁口。
11.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12.一种罐车的罐脚安装结构,包括底盘纵梁、u型螺栓和所述的罐车的罐脚;所述立板上设有定位座,所述罐脚本体设置于所述底盘纵梁上侧;所述u型螺栓跨过所述底盘纵梁,向上贯穿所述定位座,并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安装。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通孔紧贴所述定位座一侧设置。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所述下翻板与所述底盘纵梁间垫设有橡胶垫板。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整体结构简单,罐脚本体为整个钢板一体钣金弯折成型,无纵向拼接焊接结构,避免焊接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对罐体支撑稳定,既能保证承重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罐车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罐脚本体装配简单,拆装便捷,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
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方向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罐脚本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罐脚本体,11、立板,12、上翻板,13、下翻板,14、翻边,2、通孔,3、底盘纵梁,4、橡胶垫板,5、u型螺栓,6、定位座,7、减震豁口,8、凸缘,9、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24.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罐车的罐脚,包括罐脚本体1,所述罐脚本体1包括竖立的立板11和横向间隔开设于所述立板11上的若干通孔2;所述立板11上侧向外翻折设有用于支撑罐体的上翻板12,其下侧向内翻折设有通过罐车底盘支撑安装的水平的下翻板13。
25.使用时,上翻版12通过加固板与罐体焊接,可增大罐脚本体1与罐体的支撑接触面积,提升对罐体支撑的稳定性;下翻板13通过罐车的底盘纵梁3支撑安装,保证稳定的结构性能;通过间隔设置的通孔2对整体的罐脚本体1进行减重;整体结构简单,罐脚本体1为整个钢板一体钣金弯折成型而成,无纵向拼接焊接结构,避免焊接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对罐体支撑稳定,既能保证承重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罐车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
26.其中,如图1-2所示,所述通孔2为圆形。保证通孔2边沿良好承力性能。
27.如图4所示,所述下翻板13远离所述立板11的一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14。可以增强整个罐脚本体1的抗扭曲和抗剪切能力。
28.如图3-4所示,所述通孔2边沿冲压板金有凸缘8。凸缘8可以使罐脚本体1整体的结构强度得到加强,又能通过通孔2进行减重,降低整车质量。
29.如图1和2所示,所述立板11前端设有u形的减震豁口7。减震豁口7通过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切割而成,一方面可以抵消罐脚本体1与罐体焊接时产生的焊接应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车辆在行驶中对罐体带来的冲击,可以吸收颠簸时产生的震动,保证使用的可靠安全性。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罐车的罐脚安装结构,包括底盘纵梁3、若干个u型螺栓5和罐车的罐脚;所述立板11上横向间隔设有若干个定位座6,所述罐脚本体1的下翻板13贴附支撑于所述底盘纵梁3上侧;所述u型螺栓5跨过所述底盘纵梁3,向上贯穿所述定位座6,并通过紧固螺母9紧固安装。u型螺栓5与定位座6连接,对罐脚本体1进行固定安装,可实现罐脚本体1和底盘纵梁3拆装的便捷性,易于维护,实用性好。
31.其中,如图1、3、4所示,所述凸缘8呈向外方向凸出设置。所述通孔2紧贴所述定位座6一侧设置。在对罐脚本体1内侧的紧固螺母9进行紧固或拆卸操作时,可通过与定位座6紧贴设置的通孔2作为操作孔,手持扳手向内穿过通孔2进行操作,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尤其适用于空间狭小、布置紧密、没有足够空间用于后期装配作业的底盘。而凸缘8向外凸出设置,更便于操作人员手臂穿过通孔2进行操作,避免凸缘8向内凸出而对手臂操作产生干扰,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32.如图1-3所示,所述下翻板13与所述底盘纵梁3间垫设有橡胶垫板4。通过橡胶垫板4对罐脚本体1与底盘纵梁3之间进行缓冲减震,从而降低对罐体的冲击,保证使用的可靠安全性。
33.本罐车的罐脚及其安装结构,整体结构简单,罐脚本体为整个钢板一体钣金弯折成型,无纵向拼接焊接结构,避免焊接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对罐体支撑稳定,既能保证承重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罐车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罐脚本体装配简单,拆装便捷,实用性好。
34.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35.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罐车的罐脚,其特征在于,包括罐脚本体(1),所述罐脚本体(1)包括立板(11)和开设于所述立板(11)上的通孔(2);所述立板(11)上侧向外翻折设有用于支撑罐体的上翻板(12),其下侧向内翻折设有支撑于罐车底盘上的下翻板(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板(13)远离所述立板(11)的一侧向上翻折设有翻边(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边沿设有凸缘(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8)呈向外方向凸出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11)前端设有减震豁口(7)。6.一种罐车的罐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纵梁(3)、u型螺栓(5)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罐车的罐脚;所述立板(11)上设有定位座(6),所述罐脚本体(1)设置于所述底盘纵梁(3)上侧;所述u型螺栓(5)跨过所述底盘纵梁(3),向上贯穿所述定位座(6),并通过紧固螺母(9)紧固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紧贴所述定位座(6)一侧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车的罐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翻板(13)与所述底盘纵梁(3)间垫设有橡胶垫板(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罐车的罐脚及其安装结构,属于罐车技术领域,包括罐脚本体,所述罐脚本体包括立板和开设于所述立板上的通孔;所述立板上侧向外翻折设有用于支撑罐体的上翻板,其下侧向内翻折设有支撑于罐车底盘上的下翻板。罐脚本体为整个钢板一体钣金弯折成型,无纵向拼接焊接结构,避免焊接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对罐体支撑稳定,既能保证承重能力的同时,又能实现轻量化设计,降低罐车的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罐脚本体装配简单,拆装便捷,实用性好。性好。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庄红美 李志 陈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重汽集团济南专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