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包装盒内衬及其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5-28  13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塑盒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及其包装盒。


    背景技术:

    2.耳机包装盒内衬即是用来安放蓝牙耳机及其配件的载体,耳机包装盒内衬包括有内衬和配件板;现有的耳机包装盒内衬,其内衬包括顶板和自顶板向下凹设的容置腔体,然后再将内衬包装于纸盒内形成一体,容置腔体露于纸盒外,形成稳定的块状,放入耳机包装盒后不易晃动,其配件板置于纸盒下方,耳机包装盒的整体高度至少是纸盒(主要是内衬高度)高度与配件板的高度之和,该种结构导致耳机包装盒整体的高度过大,进而导致整体体积过大,使得耳机包装盒不便于储存,且制作成本高。
    3.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耳机包装盒内衬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及其包装盒,其通过将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所述配件板位于容置空间中;从而相当于将配件板隐藏于内衬中,使得整体的高度即为内衬的高度,减小了整体的体积。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包括有内衬和设置于内衬中的配件板,所述内衬和配件板均为吸塑制成;
    7.所述内衬具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内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腔体的顶部自容置槽的开口处一体往外延伸有顶壁,以及,自顶壁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而成有侧壁;所述顶壁围绕容置槽布置呈环状,所述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
    8.所述配件板上设置有耳帽定位部和耳翼定位部,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均位于容置空间中。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包括有主机盒槽、左耳机槽、右耳机槽;所述配件板上还设置有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均位于容置空间。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机盒槽设置于内衬的后部,所述左耳机槽、右耳机槽设置于内衬的前部。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自前往后依次布置于配件板上;所述主机盒槽的底部伸入说明书放置槽中,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均位于主机盒槽的前方,所述充电线槽位于主机盒槽的后方。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机盒槽的后侧开设有取拿部,相应的,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之间设置有取拿部避让位。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翼定位部为一行间隙排布的四个;所述耳帽定位部为
    两行六列间隙排布的十二个。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均是向上凸设而成,相应地,于配件板的底部,对应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形成有成型凹位。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凸凹肋,所述凸凹肋沿周向交替间距布置。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配件板包括有主板和副板,所述副板可撕式连接于主板的前侧,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位于副板上,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位于主板上。
    17.一种耳机包装盒,包括有可开合式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设置有耳机包装盒内衬,所述耳机包装盒内衬为上述的耳机包装盒内衬。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9.其主要是,通过将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所述配件板位于容置空间中;从而相当于将配件板隐藏于内衬中,使得整体的高度即为内衬的高度,相当于至少减少了传统耳机包装盒内的配件板的高度,减小了整体的体积,同时,该种结构省去了内衬包装于纸盒内形成一体的结构,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相应的,耳机包装盒的体积也减小,便于储存。
    20.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剖视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配件板示意图(可撕式);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含包装盒)。
    29.附图标识说明:
    30.10、内衬11、容置腔体
    31.12、顶壁13、侧壁
    32.101、容置槽102、容置空间
    33.103、主机盒槽104、左耳机槽
    34.105、右耳机槽106、凸块
    35.107、取拿部20、配件板
    36.21、耳帽定位部22、耳翼定位部
    37.23、主板24、副板
    38.25、延伸定位边201、说明书放置槽
    39.202、充电线槽203、取拿部避让位;
    40.30、盒体301、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41.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内衬10和设置于内衬10中的配件板20,所述内衬10和配件板20均为吸塑制成;
    42.所述内衬10具有容置腔体11,所述容置腔体11内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101;所述容置腔体11的顶部自容置槽101的开口处一体往外延伸有顶壁12,以及,自顶壁12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而成有侧壁13;所述顶壁13围绕容置槽101布置呈环状,所述侧壁13向下超出容置腔体11的底部,使得侧壁13在容置腔体11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102;
    43.所述配件板20上设置有耳帽定位部21和耳翼定位部22,所述耳帽定位部21、耳翼定位部22均位于容置空间102中。
    44.具体而言,所述容置槽101包括有主机盒槽103、左耳机槽104、右耳机槽105;所述配件板20上还设置有说明书放置槽201、充电线槽202,所述说明书放置槽201、充电线槽202均位于容置空间102中;所述主机盒槽103设置于内衬10的后部,所述左耳机槽104、右耳机槽105设置于内衬10的前部;
    45.以及,所述耳帽定位部21、耳翼定位部22、说明书放置槽201、充电线槽202自前往后依次布置于配件板20上;所述主机盒槽103的底部伸入说明书放置槽201中,所述耳帽定位部21、耳翼定位部22均位于主机盒槽103的前方,所述充电线槽202位于主机盒槽103的后方。
    46.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盒槽103内设有多个凸块106,凸块106的设置使得耳机的主机盒放入后更稳定,不易晃动,所述主机盒槽103的后侧开设有取拿部107,相应的,所述说明书放置槽201、充电线槽202之间设置有取拿部避让位203;所述耳翼定位部22为一行间隙排布的四个;所述耳帽定位部21为两行六列间隙排布的十二个。
    47.优选的,所述耳翼定位部22、耳帽定位部21均是向上凸设而成,相应地,于配件板20的底部,对应耳翼定位部22、耳帽定位部21形成有成型凹位;
    48.以及,所述耳翼定位部22、耳帽定位部21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凸凹肋,所述凸凹肋沿周向交替间距布置;
    49.另外,所述配件板20包括有主板23和副板24,所述副板24可撕式连接于主板23的前侧,所述耳翼定位部22、耳帽定位部21位于副板24上,所述说明书放置槽201、充电线槽202位于主板23上。
    50.一种耳机包装盒,包括有可开合式盒体30,所述盒体内具有放置腔301,所述放置腔301设置有耳机包装盒内衬;
    51.所述配件板20的四周延伸有延伸定位边25,所述内衬10的侧壁13下端抵于配件板20的延伸定位边25的上表面,如此,使得内衬10和配件板20构成相对封闭的腔体结构,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其装设于包装盒的盒体内后,抗压耐压能力更好,可以提供给耳机产品更好的保护作用。
    52.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53.其主要是,通过将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所述配件板位于容置空间中;从而相当于将配件板隐藏于内衬中,使得整体的高度即为内衬的高度,相当于至少减少了传统耳机包装盒内的配件板的高度,减小了整体的体积,同时,该种结构省去了内衬包装于纸盒内形成一体的结构,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相应的,耳机包装盒的体积也减小,便于储存。

    技术特征:
    1.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包括有内衬和设置于内衬中的配件板,所述内衬和配件板均为吸塑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具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内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容置腔体的顶部自容置槽的开口处一体往外延伸有顶壁,以及,自顶壁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而成有侧壁;所述顶壁围绕容置槽布置呈环状,所述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所述配件板上设置有耳帽定位部和耳翼定位部,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均位于容置空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包括有主机盒槽、左耳机槽、右耳机槽;所述配件板上还设置有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均位于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盒槽设置于内衬的后部,所述左耳机槽、右耳机槽设置于内衬的前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自前往后依次布置于配件板上;所述主机盒槽的底部伸入说明书放置槽中,所述耳帽定位部、耳翼定位部均位于主机盒槽的前方,所述充电线槽位于主机盒槽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盒槽的后侧开设有取拿部,相应的,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之间设置有取拿部避让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翼定位部为一行间隙排布的四个;所述耳帽定位部为两行六列间隙排布的十二个。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均是向上凸设而成,相应地,于配件板的底部,对应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形成有成型凹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的周侧设置有若干凸凹肋,所述凸凹肋沿周向交替间距布置。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件板包括有主板和副板,所述副板可撕式连接于主板的前侧,所述耳翼定位部、耳帽定位部位于副板上,所述说明书放置槽、充电线槽位于主板上。10.一种耳机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可开合式盒体,所述盒体内具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设置有耳机包装盒内衬,所述耳机包装盒内衬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包装盒内衬。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包装盒内衬及其包装盒,包括有内衬和设置于内衬中的配件板,所述内衬和配件板均为吸塑制成;所述内衬具有容置腔体,所述容置腔体内具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容置腔体的顶部自容置槽的开口处一体往外延伸有顶壁,自顶壁的外周缘一体向下延伸而成有侧壁;所述侧壁向下超出容置腔体的底部,使得侧壁在容置腔体的底部下方围构形成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空间;所述配件板位于容置空间中。将配件板隐藏于内衬中,使得整体的高度即为内衬的高度,相当于至少减少了传统耳机包装盒内的配件板的高度,减小了整体的体积,同时,该种结构省去了内衬包装于纸盒内形成一体的结构,制作方便、制作成本低;耳机包装盒的体积也减小,便于储存。便于储存。便于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郑铭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中嘉集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6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54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