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国鲎人工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鲎科(tachypleidae)。主要分布于日本、中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在中国,中国鲎主要分布于舟山岱山、宁波以南的广大海岸和台湾岛西岸以及澎湖列岛周围,数量较多的分布区是福建、广西、海南等,在福建三沙湾、兴化湾、平潭岛、泉州湾等地数量丰富。由于人类的过渡捕杀和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中国鲎数量锐减,目前已成为濒危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鲎作为现代医学和科学研究中一种极为珍贵的材料,已经在地球上生活长达4.85亿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鲎拥有独特的蓝色血液,通过研究人们发现,鲎血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可以制成鲎试剂用来检测内毒素,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科研价值。
3.在中国鲎人工育苗过程中,一般将中国鲎受精卵放在框内漂浮在水池中进行孵化,由于受精卵孵化一般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经常性会发生霉变,这就需要水温和水质稳定,对孵化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孵化过程中要人工经常性定期消毒受精卵,耗时耗力,制约了规模化育苗水平的发展,且存在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降低霉菌交叉感染的风险,提高中国鲎孵化率的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层层架,每层层架上摆放有多个一字排列的养殖水箱,每个养殖水箱内设有用以放置受精卵的养殖木箱,所述养殖木箱由矩形木框和封住矩形木框底部的隔网构成。
6.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供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上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水支管;每层层架旁侧设有集水槽,每个养殖水箱侧面上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连接有通往对应层架旁侧集水槽的溢流管。
7.进一步的,上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的下水管,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储水箱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箱连接有通往供水总管进水端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和过滤器,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加热器。
8.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位于上层层架底部的供氧总管,供氧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增氧泵出气口连接,所述供氧总管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氧软管,所述供氧软管位于养殖水箱内一端连接有气泡石。
9.进一步的,至少一个养殖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溶氧传感器。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国鲎受精卵孵化
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育苗环境单元化,降低霉菌交叉感染的风险,操作方便,提高中国鲎孵化率,保证控制水温和水质稳定,极大缩短孵化时间,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
1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构造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养殖水箱内部构造示意图;
14.图中标号说明:100-机架、110-层架、200-养殖水箱、210-养殖木箱、211-矩形木框、212-隔网、220-溢流孔、230-溢流管、240-气泡石、300-供水总管、310-供水支管、400-集水槽、410-下水管、500-储水箱、510-加热器、600-第一水泵、700-第二水泵、800-过滤器、900-供氧总管、910-供氧软管、1000-增氧泵。
具体实施方式
1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16.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17.如图1~2所示,一种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机架100,所述机架100上设有两层层架110,每层层架110上摆放有多个一字排列的养殖水箱200,每个养殖水箱200内设有用以放置受精卵的养殖木箱210,所述养殖木箱由矩形木框211和封住矩形木框底部的隔网212构成;本装置将育苗环境单元化,每个养殖水箱为一个单元,降低霉菌交叉感染的风险,操作方便,易于控制水温和水质,从而提高中国鲎孵化率。
1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供水总管300,所述供水总管上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水支管310;每层层架旁侧设有集水槽400,每个养殖水箱侧面上部开设有溢流孔220,所述溢流孔连接有通往对应层架旁侧集水槽的溢流管230,水位达到溢流孔220位置时自动排走,不会漫出。
19.在本实施例中,上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的下水管410,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储水箱500的回水管420,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600;所述储水箱连接有通往供水总管进水端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700和过滤器800,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加热器510;水进行循环利用,并且在循环过程中控制水体的温度,极大缩短孵化时间,水体经过过滤后返回养殖水箱,保证水质稳定,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
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位于上层层架底部的供氧总管900,供氧总管900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增氧泵1000出气口连接,所述供氧总管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氧软管910,所述供氧软管位于养殖水箱内一端连接有气泡石240;利用流水和微充氧维
持孵化水体高溶氧,提高三叶虫期存活率。
21.在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养殖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溶氧传感器;水中溶氧量不足是通过控制增压泵加大进气量,水温较低是通过储水箱内的加热器提升水温,利用现代水产养殖信息化技术,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系统性掌握受精卵孵化环境状况,从而解决中国鲎孵化率偏低的技术难题,为实现中国鲎种质资源恢复提供技术支撑。
22.上述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实用新型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23.本实用新型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 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 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24.另外,上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部件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层层架,每层层架上摆放有多个一字排列的养殖水箱,每个养殖水箱内设有用以放置受精卵的养殖木箱,所述养殖木箱由矩形木框和封住矩形木框底部的隔网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供水总管,所述供水总管上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水支管;每层层架旁侧设有集水槽,每个养殖水箱侧面上部开设有溢流孔,所述溢流孔连接有通往对应层架旁侧集水槽的溢流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的下水管,下层层架旁侧的集水槽底部连接有通往储水箱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上设有第一水泵;所述储水箱连接有通往供水总管进水端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水泵和过滤器,所述储水箱内设有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位于上层层架底部的供氧总管,供氧总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增氧泵出气口连接,所述供氧总管连接有通往各个养殖水箱的供氧软管,所述供氧软管位于养殖水箱内一端连接有气泡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养殖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溶氧传感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两层层架,每层层架上摆放有多个一字排列的养殖水箱,每个养殖水箱内设有用以放置受精卵的养殖木箱,所述养殖木箱由矩形木框和封住矩形木框底部的隔网构成。本实用新型中国鲎受精卵孵化装置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育苗环境单元化,降低霉菌交叉感染的风险,操作方便,提高中国鲎孵化率,保证控制水温和水质稳定,极大缩短孵化时间,提高了育苗生产效率。了育苗生产效率。了育苗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 周洪磊 陈度煌 蒋奕雄 连晨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1.11.1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