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3d投影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帽子是戴在头上覆盖部分或全部头皮和头发的功能性或装饰用的用品,除了功能性的作用:例如保护头部、保暖、防尘、防污、防晒、约束头发等等外,在过去历史上还代表着富贵贫贱、地位、职业、性别等等,而多元化的现代很多帽子已经淡去它的象征性和功能性,在步入物联网、网络大数据时代的今天,一种增强现实的随身输入输出设备迫不及待,常见的增强现实产品和随身智能设备有显示头盔、眼镜显示器、智能手机、和便携移动通讯设备等。
3.现有的3d投影帽子通常为固定结构,不方便根据使用者头部大小进行调节,适应性差,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5.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包括主帽架,所述主帽架的背部通过铰轴活动连接有背帽架,所述主帽架的前端面安装有3d投影机构,所述3d投影机构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眼部垫块,所述眼部垫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主帽架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背帽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脑垫块,所述主帽架和背帽架的外部包覆有帽套,所述帽套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缺口,两个所述活动缺口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布。
6.为了方便调节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优选的,所述眼部垫块和后脑垫块之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条。
7.为了提高帽子紧固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条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绑带,两个所述绑带的下端互相扣接。
8.为了提高舒适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优选的,所述主帽架和背帽架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
9.为了减小后脑垫块与头发产生的静电,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优选的,所述后脑垫块的内侧设置有抗静电面料。
10.为了提高舒适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优选的,所述眼部垫块和后脑垫块的内侧均为圆滑过渡。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主帽架的背部通过铰轴活动连接有背帽架,使用者佩戴帽子后可以灵活调节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伸缩布具有弹性,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增大时,将活动缺口之间的伸缩布绷紧,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缩小时,活动缺口之间的伸缩布跟随收缩,调节完毕后收缩两侧的伸缩条,从而固定主帽架和背帽架的位置,从而使帽子可以佩戴更
加牢固,便于使用,提高适用性,同时d投影机构和眼部垫块均通过销轴与主帽架活动连接,故可以调节d投影机构与眼部的贴合程度,从而使眼部垫块更加贴合使用者眼部,提高舒适性,通过设置眼部垫块,使使用者眼睛与d投影机构距离适中,同时提高舒适程度,同样后脑垫块提高使用者头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右视剖视结构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右视外部结构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脑垫块俯视结构图;
16.图中,1、主帽架;2、铰轴;3、背帽架;4、3d投影机构;5、销轴;6、眼部垫块;7、后脑垫块;8、活动缺口;9、伸缩布;10、伸缩条;11、绑带;12、海绵;13、抗静电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主帽架1,主帽架1的背部通过铰轴2活动连接有背帽架3,主帽架1的前端面安装有3d投影机构4,3d投影机构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眼部垫块6,眼部垫块6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5与主帽架1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背帽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脑垫块7,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外部包覆有帽套14,帽套14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缺口8,两个活动缺口8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布9。
20.本实施例中:主帽架1的背部通过铰轴2活动连接有背帽架3,使用者佩戴帽子后可以灵活调节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伸缩布9具有弹性,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增大时,将活动缺口8之间的伸缩布9绷紧,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缩小时,活动缺口8之间的伸缩布9跟随收缩,调节完毕后收缩两侧的伸缩条10,从而固定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位置,从而使帽子可以佩戴更加牢固,便于使用,提高适用性,同时3d投影机构4和眼部垫块6均通过销轴5与主帽架1活动连接,故可以调节3d投影机构4与眼部的贴合程度,从而使眼部垫块6更加贴合使用者眼部,提高舒适性,通过设置眼部垫块6,使使用者眼睛与3d投影机构4距离适中,同时提高舒适程度,同样后脑垫块7提高使用者头部的舒适性。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眼部垫块6和后脑垫块7之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条10。
22.本实施例中:将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角度调节完毕后收缩两侧的伸缩条10,从而固定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位置,从而使帽子可以佩戴更加牢固。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伸缩条10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绑带11,两个绑带11的下端互相扣接。
24.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绑带11可从使用者下巴底部绕过绑带11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帽子佩戴牢固性。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12。
26.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内侧设置海绵12,大大提高使用者头部的舒适性。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后脑垫块7的内侧设置有抗静电面料13。
28.本实施例中:后脑垫块7的内侧设置有抗静电面料13,有效降低后脑垫块7与使用者头部之间的静电。
2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眼部垫块6和后脑垫块7的内侧均为圆滑过渡。
30.本实施例中:眼部垫块6和后脑垫块7的内侧均为圆滑过渡,起到缓冲效果,避免损伤患者眼眶以及头部。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主帽架1的背部通过铰轴2活动连接有背帽架3,使用者佩戴帽子后可以灵活调节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伸缩布9具有弹性,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增大时,将活动缺口8之间的伸缩布9绷紧,主帽架1和背帽架3之间的角度缩小时,活动缺口8之间的伸缩布9跟随收缩,调节完毕后收缩两侧的伸缩条10,从而固定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位置,从而使帽子可以佩戴更加牢固,便于使用,提高适用性,同时3d投影机构4和眼部垫块6均通过销轴5与主帽架1活动连接,故可以调节3d投影机构4与眼部的贴合程度,从而使眼部垫块6更加贴合使用者眼部,提高舒适性,通过设置眼部垫块6,使使用者眼睛与3d投影机构4距离适中,同时提高舒适程度,同样后脑垫块7提高使用者头部的舒适性。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包括主帽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帽架(1)的背部通过铰轴(2)活动连接有背帽架(3),所述主帽架(1)的前端面安装有3d投影机构(4),所述3d投影机构(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眼部垫块(6),所述眼部垫块(6)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5)与主帽架(1)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所述背帽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后脑垫块(7),所述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外部包覆有帽套(14),所述帽套(14)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活动缺口(8),两个所述活动缺口(8)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布(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垫块(6)和后脑垫块(7)之间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条(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条(10)的下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绑带(11),两个所述绑带(11)的下端互相扣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帽架(1)和背帽架(3)的内侧均设置有海绵(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脑垫块(7)的内侧设置有抗静电面料(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垫块(6)和后脑垫块(7)的内侧均为圆滑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帽子的3D投影穿戴设备,属于3D投影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主帽架,所述主帽架的背部通过铰轴活动连接有背帽架,所述主帽架的前端面安装有3D投影机构,所述3D投影机构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眼部垫块,所述眼部垫块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销轴与主帽架的左右两端活动连接,使用者佩戴帽子后可以灵活调节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伸缩布具有弹性,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增大时,将活动缺口之间的伸缩布绷紧,主帽架和背帽架之间的角度缩小时,活动缺口之间的伸缩布跟随收缩,适用性强,解决了现有的3D投影帽子通常为固定结构,不方便根据使用者头部大小进行调节,适应性差,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秋毫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