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市政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坠窨井。
背景技术:
2.窨井是用在排水管道的转弯、分支、跌落等处,以便于检查、疏通用的井,学名叫检查井。同理,埋设在地下的电讯电缆检查井、电力电缆检查井,也叫窨井。窨井也就是地下室的意思。
3.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窨井,其主要包括砼井圈1以及设置于砼井圈1上的窨井盖2,砼井圈1的上端面开设有嵌槽5,窨井盖2嵌设于嵌槽5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窨井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窨井盖容易发生丢失,使得在窨井盖位置容易形成深坑,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行人易发生坠落,存在行人易损伤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坠窨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坠窨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防坠窨井,包括砼井圈、架设于砼井圈上的窨井盖、若干设置于砼井圈的内周壁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于限位组件上的防坠网,且所述防坠网与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砼井圈内设置有防坠网,使得当行人发生坠落时,防坠网对行人进行一个保护,进而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另外,由于防坠网与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使得当防坠网因为长期使用而出现破损时,可以直接对防坠网进行更换,间接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9.可选的,所述防坠网包括弹性环以及设置于弹性环内的支撑网,且所述弹性环与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坠网对行人进行支撑时,由于限位组件通过弹性环对支撑网进行支撑,使得行人对支撑网的力分散至弹性环上,而弹性环再次将力进行分散,进而减少防坠网出现断裂的可能性,间接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11.可选的,所述支撑网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套设于弹性环上,且所述定位环与弹性环滑移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行人坠落至支撑网上时,由于定位环与弹性环滑移连接,使得定位环对水平的力进行消除,进而减少支撑网对弹性环的作用力,间接降低防坠网出现断裂的可能性。
13.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砼井圈螺纹连接的膨胀螺栓以及设置于膨胀螺栓远离砼井圈的一端的挂钩,所述弹性环架设于挂钩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架设于弹性环上,使得当防坠网出现破损时,可以更为简单方便的对防坠网进行更换。另外,由于挂钩通过膨胀螺栓与砼井圈连接,使得当行
人坠落至支撑网上时,减少挂钩出现掉落的可能性,进而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15.可选的,所述砼井圈的内周壁开设有若干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填充有树脂类植筋胶,所述膨胀螺栓插接于螺栓孔内并与砼井圈螺纹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螺栓孔内填充有树脂类植筋胶,使得树脂类植筋胶对膨胀螺栓与砼井圈进行固定,进一步减少挂钩出现掉落的可能性,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17.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挂钩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限位柱以及压缩弹簧,所述挂钩远离膨胀螺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挂钩的一端开设有供压缩弹簧放置的容置槽,所述挂钩靠近膨胀螺栓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柱活动插接于容置槽内,所述压缩弹簧始终迫使限位柱插接于限位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下,插接于限位槽内,使得限位柱与挂钩形成一个闭环,进而当行人掉落与支撑网上时,限位柱以及挂钩对弹性环进行限位,进而减少弹性环因为弹力而脱离挂钩的可能性,间接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19.而当防坠网因为长期使用而出现破损时,将限位柱脱离限位槽,随后便可以将弹性环脱离挂钩,使得对防坠网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20.可选的,所述弹性件盖包括设置于挂钩上的限位盖,所述限位柱包括插接于限位槽内的限位部以及设置于限位部靠近压缩弹簧的一侧的抵接部,所述限位盖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柱穿设限位孔并与限位盖滑移连接,且所述抵接部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与限位盖靠近压缩弹簧的一侧抵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抵接部远离压缩弹簧的一侧与限位盖靠近压缩弹簧的一侧抵接,使得限位盖限制抵接部的移动,进而减少限位柱完全脱离容置槽的可能性,间接提高限位柱对弹性环的限位效果。
22.可选的,所述弹性件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柱上的控制轴,所述挂钩上开设有供控制轴穿设的控制槽,且所述控制轴与控制槽内往复滑移。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弹性环脱离挂钩时,握持控制轴,并通过控制轴驱使限位柱脱离限位槽,使得对限位柱的控制更为简单方便,促使对防坠网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由于砼井圈内设置有防坠网,使得当行人发生坠落时,防坠网对行人进行一个保护,进而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26.2.限位柱与挂钩形成一个闭环,进而当行人掉落与支撑网上时,限位柱以及挂钩对弹性环进行限位,进而减少弹性环因为弹力而脱离挂钩的可能性,间接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相关技术的窨井的剖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坠窨井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防坠窨井的爆炸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图4所示的弹性件的爆炸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砼井圈;2、窨井盖;3、限位组件;4、防坠网;5、嵌槽;6、弹性环;7、支撑网;8、定位环;9、膨胀螺栓;10、挂钩;11、弹性件;12、螺栓孔;13、限位柱;14、压缩弹簧;15、限位盖;16、控制轴;17、容置槽;18、限位槽;19、限位部;20、抵接部;21、限位孔;22、控制槽;23、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2-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坠窨井。参照图2和图3,防坠窨井包括砼井圈1、架设于砼井圈1上的窨井盖2、若干设置于砼井圈1上的限位组件3以及设置于限位组件3上的防坠网4,且防坠网4与限位组件3可拆卸连接。
35.具体的,砼井圈1的上端面开设有嵌槽5,窨井盖2嵌设于嵌槽5内。限位组件3设置于砼井圈1的内周壁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组件3设置有六个,且六个限位组件3以砼井圈1 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36.当行人发生坠落时,防坠网4对行人进行保护,进而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而当防坠网4因为长期使用而出现破损时,可以直接将防坠网4脱离限位组件3,使得对防坠网4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37.参照图2和图3,防坠网4包括与限位组件3可拆卸连接的弹性环6以及设置于弹性环6内的支撑网7。使得当行人发生坠落时,支撑网7对行人进行保护,而行人对支撑网7的力分散至弹性环6上,进而减少支撑网7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38.在本实施例中,弹性环6的材质为顺丁橡胶,而支撑网7的材质为尼龙。由于顺丁橡胶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又具有一个弹性,使得弹性环6再次将支撑网7对其的力进行分散,进而减少弹性环6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39.支撑网7的外周面系绑形成有若干定位环8,定位环8套设于弹性环6上,且定位环8与弹性环6滑移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8也设置有八个,且八个定位环8以支撑网7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40.当行人掉落至支撑网7上时,定位环8将水平周向的力进行消除,进而减少支撑网7对弹性环6的力,间接减少支撑网7出现断裂的可能性。
41.参照图3和图4,限位组件3包括与砼井圈1固定连接的膨胀螺栓9、设置于膨胀螺栓9远离砼井圈1的一端的挂钩10以及设置于挂钩10上的弹性件11,弹性环6架设于挂钩10上,且弹性件11与挂钩10形成闭环,弹性环6容置于闭环内。
42.当行人掉落至支撑网7上时,弹性件11以及挂钩10对弹性环6进行限制,进而减少弹性环6脱离挂钩10的可能性,间接提高支撑网7对行人的支撑稳定性。
43.砼井圈1的内周壁开设有若干螺栓孔12,以六个为例,六个螺栓孔12以砼井圈1的轴线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六个螺纹孔与六个膨胀螺栓9一一对应。
44.另外,螺栓孔12内填充有树脂类植筋胶,膨胀螺栓9插接于螺栓孔12内并与砼井圈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树脂类植筋胶为环氧树脂植筋胶,环氧树脂植筋胶对膨胀螺栓9与砼井圈1进行固定,进一步减少挂钩10出现掉落的可能性,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
45.参照图4和图5,弹性件11包括设置于挂钩10上的限位柱13、始终迫使限位柱13脱
离钩挂的压缩弹簧14、限制限位柱13移动的限位盖15以及用于控制限位柱13滑移的控制轴16。
46.具体的,挂钩10远离膨胀螺栓9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连接柱23,连接柱23远离挂钩10的一端开设有容置槽17,压缩弹簧14容置于容置槽17内,而限位柱13活动插接于容置槽17内。挂钩10靠近膨胀螺栓9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8,压缩弹簧14始终迫使限位柱13插接于限位槽18内。
47.当行人发生坠落时,压缩弹簧14给予限位柱13一个压迫力,进而减少限位柱13脱离限位槽18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弹性环6脱离挂钩10的可能性。而当需要更换防坠网4时,将限位柱13脱离限位槽18,并将限位柱13插接于容置槽17内,随后便可以将弹性环6脱离挂钩10,进而将防坠网4进行更换。
48.限位柱13包括插接于限位槽18内的限位部19以及一体成型于限位部19靠近压缩弹簧14的一侧的抵接部20。限位盖15螺纹连接于挂钩10远离膨胀螺栓9的一端,且限位盖15远离膨胀螺栓9的一侧贯穿开设有限位孔21,限位柱13穿设限位孔21并与限位盖15滑移连接,且抵接部20远离压缩弹簧14的一侧与限位盖15靠近压缩弹簧14的一侧抵接。
49.限位盖15限制抵接部20的移动,进而限制限位柱13的移动,减少限位柱13完全脱离容置槽17的可能性,间接提高限位柱13对弹性环6的限位稳定性。
50.控制轴16螺纹连接于抵接部20的外周面,而连接柱23的外周面开设有供控制轴16穿设的控制槽22,且控制轴16与控制槽22内往复滑移。使得当需要对防坠网4进行更换时,可以直接握持控制轴16,并通过控制轴16驱动限位柱13脱离限位槽18,使得对防坠网4的更换更为简单方便。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坠窨井的实施原理为:
52.当行人发生坠落时,支撑网7对行人进行支撑,而行人对支撑网7的作用力通过六个定位环8逐步分散至弹性环6上。
53.且六个定位环8对行人产生的水平地力进行消散,进而减少支撑网7对弹性环6的作用力,进而减少支撑网7发生断裂的可能性。
54.六个挂钩10对弹性环6进行支撑,进而将定位环8的力分散至六个挂钩10上,进而减少弹性环6发生断裂的可能性。而弹性环6具有弹性,进一步将弹性环6给予挂钩10的力进行分散,进一步减少弹性环6发生挑落的可能性。
5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砼井圈(1)、架设于砼井圈(1)上的窨井盖(2)、若干设置于砼井圈(1)的内周壁的限位组件(3)以及设置于限位组件(3)上的防坠网(4),且所述防坠网(4)与限位组件(3)可拆卸连接;所述防坠网(4)包括弹性环(6)以及设置于弹性环(6)内的支撑网(7),且所述弹性环(6)与限位组件(3)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网(7)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环(8),所述定位环(8)套设于弹性环(6)上,且所述定位环(8)与弹性环(6)滑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与砼井圈(1)螺纹连接的膨胀螺栓(9)以及设置于膨胀螺栓(9)远离砼井圈(1)的一端的挂钩(10),所述弹性环(6)架设于挂钩(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砼井圈(1)的内周壁开设有若干螺栓孔(12),所述螺栓孔(12)内填充有树脂类植筋胶,所述膨胀螺栓(9)插接于螺栓孔(12)内并与砼井圈(1)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挂钩(10)上的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包括限位柱(13)以及压缩弹簧(14),所述挂钩(10)远离膨胀螺栓(9)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远离挂钩(10)的一端开设有供压缩弹簧(14)放置的容置槽(17),所述挂钩(10)靠近膨胀螺栓(9)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8),所述限位柱(13)活动插接于容置槽(17)内,所述压缩弹簧(14)始终迫使限位柱(13)插接于限位槽(18)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盖包括设置于挂钩(10)上的限位盖(15),所述限位柱(13)包括插接于限位槽(18)内的限位部(19)以及设置于限位部(19)靠近压缩弹簧(14)的一侧的抵接部(20),所述限位盖(15)上开设有限位孔(21),所述限位柱(13)穿设限位孔(21)并与限位盖(15)滑移连接,且所述抵接部(20)远离压缩弹簧(14)的一侧与限位盖(15)靠近压缩弹簧(14)的一侧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坠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还包括设置于限位柱(13)上的控制轴(16),所述挂钩(10)上开设有供控制轴(16)穿设的控制槽(22),且所述控制轴(16)与控制槽(22)内往复滑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坠窨井。其包括砼井圈、架设于砼井圈上的窨井盖、若干设置于砼井圈的内周壁的限位组件以及设置于限位组件上的防坠网,且所述防坠网与限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本申请具有减少行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的效果。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的效果。人出现损伤的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柴静芝 乐妙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