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装置、折弯测试系统及折弯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2-07-06  216



    1.本技术涉及折弯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弯装置、折弯测试系统及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2.现阶段,折叠屏已越来越普遍,折叠屏为柔性显示材料制成,柔性显示材料包括柔性玻璃。柔性玻璃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会在加工位置存储应力,从而造成一些难以察觉的损伤,或细微裂纹、崩边等。这些具有瑕疵和缺陷的不良玻璃若是流到下游工序中,被应用到终端设备上组装使用,会导致终端设备容易出现故障,影响使用。尤其是折叠屏在使用时需要反复折叠,因此,柔性玻璃上的细微瑕疵在不断折叠过程中更容易加速折叠屏的损坏。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较好的模拟产品使用时的折弯状态的设备,来准确、快速的检测出出柔性玻璃不良品。
    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使物料实现动态折弯,将物料本身存在的缺陷放大,使缺陷易于观察和检测的折弯装置、折弯测试系统及折弯方法。
    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折弯装置,包括:
    7.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物料,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
    8.第一折弯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能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的物料压入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以使物料发生折弯;
    9.拉力机构,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的前侧,用于拉动物料向前移动,当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对物料进行折弯时,所述拉力机构向前拉动物料。
    10.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上述折弯装置还包括:
    11.第二支撑组件,用于支撑物料,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
    12.第二折弯组件,在物料的拉动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折弯组件间隔设置且设于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的对侧,所述第二折弯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设置,能将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的物料压入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以使物料发生折弯。
    13.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相对设置,且至少一者能相对于另一者移动以将物料夹紧在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之间。
    14.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均包括:
    15.旋转驱动件;
    16.折弯轴,与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折弯轴旋转;定义物料的拉动方向为第一方向,折弯轴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
    第二方向垂直;
    17.折弯驱动件,所述旋转驱动件的主体部分与所述折弯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折弯驱动件能驱动所述旋转驱动件及所述折弯轴沿第三方向移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18.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三容纳空间,所述第二折弯组件未工作时,所述第二折弯组件的所述折弯轴位于所述第三容纳空间中;所述第三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二容纳空间相对且互相连通;
    19.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四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折弯组件未工作时,所述第一折弯组件的所述折弯轴位于所述第四容纳空间中;所述第四容纳空间与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相对且互相连通。
    20.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安装座及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
    21.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上的所述转动辊均为多条,多条所述转动辊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转动辊之间的间隙作为所述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三容纳空间及所述第四容纳空间。
    22.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至少其中一者连接有夹紧驱动件,所述夹紧驱动件能驱动与之连接的支撑组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23.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及所述第二支撑组件中与所述夹紧驱动件连接的支撑组件上设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能使支撑组件上的所述转动辊在压料时具有缓冲。
    24.作为上述折弯装置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折弯组件及所述第二折弯组件还包括:
    25.弓板,所述折弯轴的两端均与所述弓板转动连接;
    26.张紧轴套,套设于所述折弯轴上;
    27.滚珠轴承,设于所述张紧轴套与所述弓板之间;
    28.推力轴承,设于所述张紧轴套与所述弓板之间且设于所述滚珠轴承的外侧;
    29.轴张紧块,设于所述张紧轴套的一端。
    30.一种折弯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还包括如上所述的折弯装置,所述测试装置设于所述折弯装置之后,能对经所述折弯装置折弯的物料进行测试。
    31.一种折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2.将物料放置于支撑件上;
    33.将支撑件上的物料向支撑件下压,使物料陷入支撑件中形成折弯,同时向前拉动物料;
    34.持续拉动物料,直至物料的所有部分均经过下压折弯。
    35.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将物料置于支撑组件上并通过折弯组件将物料压入支撑组件上的容纳腔中,使物料发生折弯,在折弯过程中持续拉动物料,使物料实现动态折弯,物料上的每一处均被折弯到,从而能将物料本身存在的缺陷放大,易于观察或检测,避免存在缺陷的物料流入下游工序。
    附图说明
    3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3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39.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处于初始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0.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处于压紧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1.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处于下折弯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2.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折弯装置处于上折弯状态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3.图8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折弯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4.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5.图10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46.图中:
    47.100、折弯装置;101、柔性玻璃;102、保护膜;
    48.110、第一支撑组件;
    49.120、第一折弯组件;
    50.130、第二支撑组件;131、安装座;1311、座体;1312、滑套;1313、滑块;1314、固定螺钉;132、转动辊;133、缓冲件;
    51.140、第二折弯组件;141、旋转驱动件;142、折弯轴;143、弓板;144、张紧轴套;145、滚珠轴承;146、推力轴承;147、轴张紧块;148、张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5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5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5.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5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5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弯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7,折弯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0、第一折弯组件120及拉力机构(图中未示出)。参考图1,拉力机构用于向前拉动物料,本技术实施例中,物料为柔性玻璃101,在其它实施例中,物料也可以是其它类型,在此不作限制。参考图1,柔性玻璃101的上下两个表面均覆盖有保护膜102,避免柔性玻璃101直接跟其它部件接触,损坏玻璃。拉力机构通过拉动保护膜102来拉动柔性玻璃101向前移动,而不是直接拉动柔性玻璃101,这样可以保护玻璃免受损坏。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也就是柔性玻璃101的拉动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别对应下文中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
    58.第一支撑组件110用于支撑柔性玻璃101,第一折弯组件120与第一支撑组件110相对设置。第一折弯组件120包括驱动件和折弯件,驱动件能驱动折弯件上下移动,对柔性玻璃101进行折弯。如图6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10上设置有第一容纳空间a,第一折弯组件120向第一支撑组件110移动时能将第一支撑组件110上的柔性玻璃101下压,压入第一容纳空间a中,以使柔性玻璃101发生折弯。拉力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110和第一折弯组件120的前侧,能拉动柔性玻璃101向前移动,第一折弯组件120对柔性玻璃101进行下压折弯的同时,柔性玻璃101被拉力机构向前拉动,在柔性玻璃101被向前拉动的过程中,柔性玻璃101上的每一处就能都经过第一折弯组件120折弯了,实现动态折弯。这样动态折弯的方式可将柔性玻璃101上的每一处的缺陷放大,易于观察或检测,避免存在缺陷的物料流入下游工序。
    59.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折弯装置100不仅可以应用于柔性玻璃101的折弯,还可以应用于其它板材、带材,尤其是柔性板材的折弯。
    60.为了对柔性玻璃101进行不同方向的折弯,如图1至图7所示,折弯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支撑组件130以及第二折弯组件140。在柔性玻璃101的拉动方向上,即前后方向上,第二折弯组件140与第一折弯组件120间隔设置,也就是在柔性玻璃101拉动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设置第一折弯组件120和第二折弯组件140。且第二折弯组件140设置在第一折弯组件120的对侧,也就是第一折弯组件120和第二折弯组件140一个设置在柔性玻璃101的上侧一个设置在柔性玻璃101的下侧。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折弯组件120设置在上侧,第一折弯组件120向下移动折弯柔性玻璃101;第二折弯组件140设置在下侧,第二折弯组件140向上移动折弯柔性玻璃101。第二折弯组件140也包括驱动件和折弯件,驱动件能驱动折弯件上下移动,对柔性玻璃101进行折弯。第二折弯组件14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相对设置,如图7所示,第二支撑组件130上设置有第二容纳空间b,第二折弯组件140能将第二支撑组件130上的柔性玻璃101向上压,压入第二容纳空间b中,使柔性玻璃101发生折弯。
    61.折弯过程中,拉力机构持续向前拉动柔性玻璃101,柔性玻璃101上的每一处均会分别经过第一折弯组件120和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将柔性玻璃101的每一处向上折弯及向下折弯,使柔性玻璃101上的缺陷充分被放大,从而被发现。
    62.于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上下相对设置,这样可以利用第一支撑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相互配合来夹紧柔性玻璃101,更有利于折弯组件将柔性玻璃101折弯。第一支撑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中至少一个能相对于另一个移动,这样可以夹紧柔性玻璃101或松开。如图4所示,初始状态下,第一支撑
    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相互远离,在上下方向上,间隔预定距离;需要进行折弯操作时,如图5所示,第二支撑组件130向下移动,与第一支撑组件110一起夹紧柔性玻璃101;柔性玻璃101被拉力机构向前拉动,如图6所示,第一折弯组件120向下移动,将柔性玻璃101向下折弯,折弯的同时向前拉动柔性玻璃101,使柔性玻璃101上每一处都完成下折弯;如图7所示,第二折弯组件140向上移动,将柔性玻璃101向上折弯,折弯的同时向前拉动柔性玻璃101,使柔性玻璃101上每一处都完成上折弯。
    63.第一折弯组件120向下移动折弯柔性玻璃101时,第一支撑组件110作为柔性玻璃101折弯的主要支撑件,同时,第一支撑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一起夹紧柔性玻璃101,辅助柔性玻璃101绷直。第二折弯组件140向上移动折弯柔性玻璃101时,第二支撑组件130作为柔性玻璃101折弯的主要支撑件,同时,第一支撑组件110与第二支撑组件130一起夹紧柔性玻璃101,辅助柔性玻璃101绷直。
    64.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8所示,第一折弯组件120及第二折弯组件140均包括旋转驱动件141、折弯轴142及折弯驱动件(图中未示出)。折弯轴142即相当于前文提到的折弯件,折弯驱动件相当于前文提到的用于驱动折弯件上下移动的驱动件。折弯驱动件可采用任何能实现直线驱动的结构,例如滑台模组、直线电机、气缸或电机加丝杆螺母结构等,在此不作限制。旋转驱动件141用于驱动折弯轴142旋转,以使折弯轴142压在柔性玻璃101上时转动,使折弯轴142与柔性玻璃101之间为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避免损伤柔性玻璃101,从而实现无损折弯的效果。本技术的折弯装置100不会损伤本身符合工艺技术要求的柔性玻璃101,但可以使不符合工艺技术要求的柔性玻璃101缺陷更加明显。折弯轴142与旋转驱动件141的输出端连接。本技术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141采用电机,电机驱动折弯轴142转动。旋转驱动件141的主体部分(即电机的主体部分)与折弯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旋转驱动件141的输出端(即电机的转子)与折弯轴142连接。折弯驱动件能驱动旋转驱动件141及折弯轴142一起沿上下方向移动,以使折弯轴142将柔性玻璃101折弯。折弯的同时,旋转驱动件141又能驱动折弯轴142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折弯轴142的转动方向与柔性玻璃101的移动方向一致,且折弯轴142转动的线速度与柔性玻璃101移动的速度一致。
    65.本技术中,采用折弯轴142作为折弯件,折弯轴142将柔性玻璃101折弯后,柔性玻璃101包覆在折弯轴142的部分外周上,柔性玻璃101折弯的半径等于折弯轴142的外径。折弯轴142的外径可以做到很小,例如半径为0.5

    、1

    、1.25

    、1.5

    等,满足小半径折弯测试要求。同时,折弯轴142表面为圆弧,与柔性玻璃101贴合后,不会刮伤柔性玻璃101。折弯轴142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钨钢,硬度大致为80-110,优选91.5。若折弯轴142半径不要求较小,那么折弯轴142的材质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等其它材质。不锈钢材质的轴要做到半斤很小的话成本较高。
    66.请结合图8及图9,第一折弯组件120及第二折弯组件140还包括弓板143、张紧轴套144、滚珠轴承145、推力轴承146、轴张紧块147及张紧螺钉148。弓板143作为折弯组件的安装支架,折弯轴142的两端均与弓板143转动连接。弓板143呈弓状,中间拱起,为折弯轴142提供空间,使折弯轴142可以折弯柔性玻璃101。旋转驱动件141通过安装座131安装在弓状的一端。如图9所示,张紧轴套144套设于折弯轴142上,滚珠轴承145设置在张紧轴套144与弓板143之间,推力轴承146也设置在张紧轴套144与弓板143之间,且推力轴承146与滚珠轴承145沿折弯轴142的轴向依次设置,推力轴承146设于滚珠轴承145的外侧。轴张紧块147设
    置在张紧轴套144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轴张紧块147套设于折弯轴142上。张紧螺钉148用于锁紧轴张紧块147。轴张紧块147与张紧轴套144为机械领域常用的张紧零件,轴张紧块147与张紧轴套144一般配套使用,轴张紧块147与张紧轴套144的结构和安装方式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对其结构以及安装方法作详细描述。
    67.本技术中,折弯轴142通过张紧轴套144、滚珠轴承145、推力轴承146及轴张紧块147进行安装,使得折弯轴142能始终处于绷直状态,以保证折弯效果。
    68.进一步的,当第一支撑组件110和第二支撑组件130上下相对的设置的情况下,为了使第一折弯组件120和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具有足够的安装和移动的空间,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10上设置有第三容纳空间c,第二折弯组件140未工作时,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位于第三容纳空间c中。如图5所示,第三容纳空间c与第二容纳空间b上下相对且互相连通。如图5所示,第二折弯组件140未工作时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位于第三容纳空间c中;当第二折弯组件140工作时,结合图5及图7,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向上移动,折弯轴142从第三容纳空间c移动到第二容纳空间b中,将柔性玻璃101折弯至第二容纳空间b中。
    69.同理,参考图5,第二支撑组件130上设置有第四容纳空间d,第四容纳空间d与第一容纳空间a上下相对且互相连通。如图5所示,第一折弯组件120未工作时,第一折弯组件120的折弯轴142位于第四容纳空间d中;当第一折弯组件120工作时,结合图5及图6,第一折弯组件120的折弯轴142向下移动,折弯轴142从第四容纳空间d移动到第一容纳空间a中,将柔性玻璃101折弯至第一容纳空间a中。
    70.于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10和第二支撑组件130均包括安装座131和转动辊132。转动辊132转动连接在安装座131上,以使柔性玻璃101在转动辊132上移动时,转动辊132与柔性玻璃101发生滚动摩擦,避免损伤玻璃。可以理解的是,转动辊132沿左右方向延伸,其转动轴线与左右方向平行。转动辊132可采用胶辊,进一步保护柔性玻璃101。
    71.较佳的,如图2所示,第一支撑组件110及第二支撑组件130上的转动辊132均为多条,多条转动辊13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转动辊132之间具有间隙,就可以利用转动辊132之间的间隙来作为第一容纳空间a、第二容纳空间b、第三容纳空间c及第四容纳空间d,而无需在支撑组件另外设置容纳空间,这样有利于整体结构的设计,简化了结构。
    72.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组件110和第二支撑组件130两个支撑组件中至少一个连接有夹紧驱动件,夹紧驱动件能驱动与之连接的支撑组件沿上下方向移动,以夹紧柔性玻璃101。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第二支撑组件130连接至夹紧驱动件,以使第二支撑组件130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撑组件110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夹紧柔性玻璃101的效果。
    73.与夹紧驱动件连接的支撑组件上还可设置缓冲件,缓冲件能使支撑组件上的转动辊132在压料时具有缓冲,避免压坏玻璃。由于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第二支撑组件130连接至夹紧驱动件,因此,在第二支撑组件130上设置缓冲件,使第二支撑组件130在压料时具有缓冲。参考图10,第二支撑组件130包括安装座131、转动辊132及缓冲件133,安装座131包括座体1311、滑套1312以及滑块1313。转动辊132转动连接在滑块1313上,滑块1313滑动连接在滑套1312内,滑块1313可在滑套1312内上下移动,缓冲件133设置在滑块1313和滑套1312之间,滑套1312固定连接在座体1311上。当第二支撑组件130向下移动压料时,转动辊132与柔
    性玻璃101接触后,在反作用的作用下,转动辊132均有向上移动的趋势,转动辊132推动滑块1313向上移动,滑块1313推动缓冲件133,实现缓冲。
    74.于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缓冲件133采用弹簧。弹簧的顶端与滑套1312连接,弹簧的底端与滑块1313连接。安装座131还包括固定螺钉1314,固定螺钉1314不仅可以将滑套1312固定在座体1311上,还可以对弹簧进行限位。如图10所示,固定螺钉1314由上至下依次穿过座体1311和滑套1312,并伸入滑套1312内。固定螺钉1314将滑套1312与座体1311固定连接。同时,弹簧的顶部套设在固定螺钉1314上,这样就可以利用固定螺钉1314来限位弹簧,防止弹簧横向移动,而不用另外在滑套1312上加工限位结构来对弹簧进行限位了。
    75.本技术实施例中折弯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为:
    76.如图4所示,将表面覆盖有保护膜102的柔性玻璃101放置于第一支撑组件110的转动辊132上;
    77.如图5所示,第二支撑组件130向下压住第一支撑组件110上的柔性玻璃101;
    78.如图6所示,第一折弯组件120的折弯轴142下移预定距离,将柔性玻璃101和保护膜102向下折弯;拉力机构向前拉动保护膜102,带动柔性玻璃101向前移动,形成动态折弯,使柔性玻璃101上的每一处都被向下折弯;
    79.下折弯完成后,第一折弯组件120的折弯轴142向上移动复位;
    80.如图7所示,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上移预定距离,将柔性玻璃101和保护膜102向上折弯;拉力机构向前拉动保护膜102,带动柔性玻璃101向前移动,形成动态折弯,使柔性玻璃101上的每一处都被向上折弯;
    81.上折弯完成后,第二折弯组件140的折弯轴142向下移动复位;
    82.可以理解的,上折弯可在下折弯之前,也可以在下折弯之后,或者两者同时进行,在此不作限制。
    83.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折弯测试系统。折弯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和上述折弯装置100。测试装置设置在折弯装置100之后,可以对经过折弯装置100折弯的柔性玻璃101进行测试。如前文所述,柔性玻璃101经过折弯装置100折弯后,柔性玻璃101上的缺陷被放大,更容易被测试装置检测出来,避免有缺陷的柔性玻璃101流入下游工序。
    84.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折弯方法。折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将物料放置于支撑件上;
    86.将支撑件上的物料向支撑件下压,使物料陷入支撑件中形成折弯,同时向前拉动物料;
    87.持续拉动物料,直至物料的所有部分均经过下压折弯。
    88.上述折弯方法可应用于柔性玻璃的折弯,也可以应用于其它物料的折弯,在此不作限制。上述折弯方法可实现物料的动态折弯,使物料的每一处均经过折弯,能将物料本身存在的缺陷放大,易于观察或检测。上述折弯方法可采用上述折弯设备来实现。
    89.上述折弯方法中,支撑件上可设置另一支撑件来压紧物料,便于将物料折弯。另一支撑件可通过外力驱动其上下移动。
    90.上述折弯方法中,用于折弯物料的折弯件采用折弯轴,折弯轴下压物料实现折弯。折弯轴可做到较小的外径,实现小半径折弯。折弯轴下压的同时还绕自身轴线转动,以使折弯轴与物料形成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保护物料免受损坏。
    91.上述折弯方法中,可通过两条不同的折弯轴对物料完成上折弯和下折弯。其中一条折弯轴向下移动压物料,使物料发生下折弯。其中另一条折弯轴向上移动压物料,使物料发生上折弯。
    92.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