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6-28  87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掺入,占水泥质量5%以下的,能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的化学物质,现有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进行添加外加剂时,多为人工进行称量添加,在含有外加剂的混凝土需求较高的场所,该种方法不能够完全适用,同时在进行添加外加剂时,容易导致外加剂倾撒出来,或者随着自然风进行飞离,造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一侧竖直设有混合桶,工作台面一侧水平设有输送管,输送管一侧上端通过支撑组件设有抽吸组件,输送管内通过轴承水平插接设有螺旋叶片轴,且螺旋叶片轴一侧通过传动组件与抽吸组件一侧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输送管一侧下端竖直设有落料管,且落料管位于混合桶一侧正上方设置。
    6.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对称设于输送管一侧上方,且两个支撑架上端竖直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
    7.优选的,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挡罩,挡罩水平设于四个支撑杆上端设置,且挡罩四侧均为向下倾斜结构设置。
    8.优选的,所述挡罩下端水平设有安装板,四个支撑杆上端分别与安装板下端四侧相连接,安装板中心通过轴承竖直插接设有扇轴,扇轴贯穿安装板上端套接设有抽吸叶片,挡罩上端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连接管,且安装板均匀贯穿设有若干抽吸孔。
    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输送管上端一侧通过支撑板和轴承水平插接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两侧分别套接设有第二带轮和第一锥齿轮,扇轴贯穿安装板下端套接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一侧啮合相连,且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贯穿输送管一侧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带轮直径大于第二带轮,第一锥齿轮大于第二锥齿轮的直径,且第一锥齿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带轮的直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装置通过螺旋叶片轴对外加剂进行控制定量投送至混合桶内,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和风险;
    13.2.在落料管口上端进行设置挡罩和抽吸组件,在添加外加剂过程中,通过螺旋叶片轴的旋转对抽吸组件进行同步控制,对外加剂添加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飞扬的颗粒进行抽吸,然后统一收集以便下次使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送管结构侧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位示意图。
    17.图中:工作台面1、混合桶2、输送管3、螺旋叶片轴4、落料管 5、支撑架6、支撑杆7、挡罩8、安装板9、抽吸叶片10、第一带轮 11、支撑板12、第二带轮13、第一锥齿轮14、第二锥齿轮15。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工作台面1一侧竖直设有混合桶2,工作台面1一侧水平设有输送管3,输送管3一侧上端通过支撑组件设有抽吸组件,输送管3一侧下端竖直设有落料管5,且落料管5位于混合桶2一侧正上方设置,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6,两个支撑架6对称设于输送管3一侧上方,且两个支撑架6上端竖直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7,抽吸组件包括挡罩8,挡罩8水平设于四个支撑杆7上端设置,且挡罩8四侧均为向下倾斜结构设置,进行烟尘遮挡,方便收集;
    20.输送管3内通过轴承水平插接设有螺旋叶片轴4,且螺旋叶片轴4 一侧通过传动组件与抽吸组件一侧相连接,挡罩8下端水平设有安装板9,四个支撑杆7上端分别与安装板9下端四侧相连接,安装板9 中心通过轴承竖直插接设有扇轴,扇轴贯穿安装板9上端套接设有抽吸叶片10,挡罩8上端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连接管,且安装板9均匀贯穿设有若干抽吸孔,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11,输送管3上端一侧通过支撑板12和轴承水平插接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两侧分别套接设有第二带轮13和第一锥齿轮14,扇轴贯穿安装板9下端套接设有第二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14一侧啮合相连,且第二带轮13与第一带轮11之间通过传动带贯穿输送管3一侧相连接,第一带轮11直径大于第二带轮13,第一锥齿轮14大于第二锥齿轮15 的直径,且第一锥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带轮13的直径,提高抽吸叶片10的转速。
    21.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输料管2一侧的加料口进行正常添加外加剂,然后通过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步进电机进行带动螺旋叶片轴4旋转,对外加剂进行推送,然后在螺旋叶片轴4的旋转带动第一带轮11带动第二带轮13旋转,进而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一锥齿轮14和第二锥齿轮15进行旋转,然后在各自直径的变量作用下,抽吸叶片10的旋转速度远大于螺旋叶片轴4,进而对落料管5下端排出的外加剂烟尘进行抽吸,然后通过挡罩8上端的连接管进行
    统一收集。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面(1)一侧竖直设有混合桶(2),工作台面(1)一侧水平设有输送管(3),输送管(3)一侧上端通过支撑组件设有抽吸组件,输送管(3)内通过轴承水平插接设有螺旋叶片轴(4),且螺旋叶片轴(4)一侧通过传动组件与抽吸组件一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一侧下端竖直设有落料管(5),且落料管(5)位于混合桶(2)一侧正上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架(6),两个支撑架(6)对称设于输送管(3)一侧上方,且两个支撑架(6)上端竖直对称设有两个支撑杆(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组件包括挡罩(8),挡罩(8)水平设于四个支撑杆(7)上端设置,且挡罩(8)四侧均为向下倾斜结构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罩(8)下端水平设有安装板(9),四个支撑杆(7)上端分别与安装板(9)下端四侧相连接,安装板(9)中心通过轴承竖直插接设有扇轴,扇轴贯穿安装板(9)上端套接设有抽吸叶片(10),挡罩(8)上端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连接管,且安装板(9)均匀贯穿设有若干抽吸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带轮(11),输送管(3)上端一侧通过支撑板(12)和轴承水平插接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两侧分别套接设有第二带轮(13)和第一锥齿轮(14),扇轴贯穿安装板(9)下端套接设有第二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5)与第一锥齿轮(14)一侧啮合相连,且第二带轮(13)与第一带轮(11)之间通过传动带贯穿输送管(3)一侧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轮(11)直径大于第二带轮(13),第一锥齿轮(14)大于第二锥齿轮(15)的直径,且第一锥齿轮(14)的直径大于第二带轮(13)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新材料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输送装置,包括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一侧竖直设有混合桶,工作台面一侧水平设有输送管,输送管一侧上端通过支撑组件设有抽吸组件,输送管内通过轴承水平插接设有螺旋叶片轴,该装置通过螺旋叶片轴对外加剂进行控制定量投送至混合桶内,降低人工操作强度和风险,在落料管口上端进行设置挡罩和抽吸组件,在添加外加剂过程中,通过螺旋叶片轴的旋转对抽吸组件进行同步控制,对外加剂添加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飞扬的颗粒进行抽吸,然后统一收集以便下次使用,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施工环境。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施工环境。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施工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李磊 陈振清 张小明 康利芳 郭帅 余晓 丁兵 沈鹏 崔泽众 代东晓 张宏光 邱璨 苏梦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1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