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辅助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卧式加工中心加工堆取料机主动轴的两端端面及端面上的螺纹时,要用对轴的两端进行支撑,支撑后,用压板压紧,再进行端面的铣削加工和螺纹的钻、攻加工。
3.由于待加工的轴的两端直径可能存在差别,传统的支撑件的支撑高度是一定的,只能在轴径相同的轴类零件上使用,这样才能保证轴类零件的两端轴线在同一位置上,且保证加工出来的端面与轴的轴线垂直。
4.针对两端轴径存在差别的待加工轴,其前后段的轴径不同,而且相差较大,显然,用普的支撑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撑定位,使得加工的辅助时间增加,生产工期延长,加工效率降低,难以保证生产工期的要求,且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存在不确定性,零件产品的合格率也会降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等多方面缺陷。
5.具体表现为:
6.当需要在台阶轴上加工键槽时,因台阶轴的两端轴径不相同,导致台阶轴两端的轴线不在同一高度上,在立式加工中心上,加工出来的键槽底部成角度,不是水平,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
7.台阶轴的两端轴径不同,为了使两端的轴径的轴线,在同一高度上,需要在轴径较细的一端,垫上斜铁等垫片,通过敲打斜铁,使斜铁插入或退出,来控制两端轴径的高度一致,这种操作因垫铁不能时刻处以稳定状态,且每当装卸工件时,垫铁都会移位,导致每加工完一根,都需要重新调整垫片高度,增加了装夹时间。提高了加工过程中的辅助时间,降低了生产效率。
8.用卧式加工中心铣削主动轴两端端面及螺纹时,调整的高度都存在较大的高度差,造成定位误差的增加,会导致主动轴两端的端面平行度,超差导致工件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缺乏合适的支撑工具,造成生产工期延长,加工效率和零件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等问题。
10.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12.固定基座,其用于连接在操作台上,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上方形成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
13.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沿支
撑件表面向内凹陷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基座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槽。
14.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调节窗口内,其端部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接触连接,随着所述调节件顶部伸出所述连接通孔长度的变化,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孔,调节螺母穿过所述调节孔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上。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窗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所述连接孔,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通孔为螺纹孔 ,所述调节件包括操作端以及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孔为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背面的通孔。
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顶面形成有定位槽,安装状态下,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接触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的底面为开口结构。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槽呈90度夹角。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着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面向下延伸,通过所述定位部将所述固定基座连接在操作台上。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4.该申请所涉及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中的支撑组件中,在调节件的作用下,支撑件可以相对于固定在操作台上的固定基座上下调整,进而调整整个支撑高度,针对支撑位置尺寸不同的轴类工件,只需要在加工前根据支撑位置的直径差,针对性的调节支撑件相对于固定基座的高度,保证其加工位置的水平即可,无需重复找正,节省了找正、装夹时间,极大的减少了车轮轴加工的辅助时间;
25.整个支撑组件结构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待加工件起到稳定的支撑,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也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以及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保证了生产工期。
26.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 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的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29.图2是图1的侧视图;
30.图3是固定基座结构主视图;
31.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32.图5是支撑件结构主视图;
33.图6是图5中的b-b剖视图;
34.图7是固定基座与支撑件安装示意图;
35.图中,
36.100、操作台;
37.200、支撑组件;
38.210、固定基座;
39.211、定位部;
40.212、连接孔;
41.213、调节窗口;
42.214、连接通孔;
43.220、支撑件;
44.221、安装部;2211、顶面;2212、背面;
45.222、调节孔;
46.223、支撑槽;
47.224、定位槽;
48.230、调节螺母;
49.240、调节件;
50.241、操作端;
51.242、调节螺杆;
52.300、待加工件;
53.310、第一支撑端;
54.320、第二支撑端。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6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61.参考图1-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200,各支撑组件200分别包括固定基座210、支撑件220以及调节件240,通调节件240的调节,支撑件220可上下移动的连接在固定基座210上。
62.具体的,如图3、图4所示,固定基座210用于将整个支撑组件200连接在操作台100上,固定基座210上形成有调节窗口213,调节窗口213的上方形成有连接通孔214,连接通孔214的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
63.如图5、图6所示,支撑件220上形成有沿支撑件220表面向内凹陷的安装部221,安装部221的底面为开口结构,防止支撑件220相对于固定基座210上下移动过程中产生干涉。
64.固定基座210可移动连接在安装部221内,支撑件220的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加工件300的支撑槽223,待加工件300位于支撑槽223内,支撑槽223呈90度夹角,以固定轴类等的待加工件300,防止待加工件300滑落,产生危险。
65.调节件240位于调节窗口213内,调节件240的上端穿过连接通孔214与安装部221的顶部接触连接,调节件240的上端伸出连接通孔214,与安装部221的顶面2211接触,随着调节件240顶部伸出连接通孔214长度的变化,支撑件220相对于固定基座210上下移动,由此,支撑槽223的高度变化,调整对待加工件300的支撑高度。
66.为了提高支撑件220与固定基座2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且在调节件240进行高度调节过程中,支撑件220稳定升降,在固定基座210调节窗口213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连接孔212,支撑件220上形成有与连接孔212相适配的调节孔222,调节孔222的长度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
67.如图7所示,调节孔222为形成在安装部221的背面2212的通孔,当固定基座210安装在支撑件220的安装部221内之后,固定基座210上的连接孔212对应在调节孔222的位置上。
68.调节孔222为长条孔,调节螺母230穿过调节孔222固定连接在连接孔212上,在调节前,将调节螺母230拧松,使得调节螺母230随着支撑件220沿着调节孔222上下移动,当调节到位之后,将调节螺母230拧紧,进一步固定调节件240与固定基座210之间的位置。
6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连接通孔214为螺纹孔 ,调节件240包括操作端241以及调节螺杆242,调节螺杆242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通过扳手等工具的辅助,旋转操作端241,进而驱动调节螺杆242转动,驱动与旋转螺杆顶部接触的支撑件220的升降。
70.当然,调节件240还可以是电动伸缩杆等自动升降的部件,伸缩杆的伸缩端穿过连接通孔214,与支撑件220底部接触,随着伸缩杆的伸缩,带动支撑件220升降,上述仅提供几种实现方式,并不对其具体的实现结构提出限制。
71.进一步的,为了定位准确,连接稳定,安装部221的顶面2211形成有定位槽224,安装状态下,调节螺杆242的端部接触连接在定位槽224内。
72.固定基座210的底部形成有定位部211,定位部211沿着固定基座210的底面向下延伸,通过定位部211将固定基座210连接在操作台100上。
73.该高度可调支撑装置至少包括两组支撑组件200,两组支撑组件200分别位于卧式加工中心的操作台100两端,当待加工件300的长度较长或者质量较重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支撑组件200的数量,以提高支撑稳定性。
74.当待加工件300的两端的高度存在高度差的时候,例如,在加工阶梯轴的时候,阶梯轴的外径尺寸存在差异,参考图1,待加工件300的第一支撑端310的直径大于第二支撑端320的直径,则,为了在加工过程中,整个阶梯轴的中心线水平,需要对第一支撑端310底部的支撑组件200以及第二支撑端320底部的支撑组件200的高度进行调节。
75.定义:
76.第一支撑端310位置的半径为r1;
77.第二支撑端320位置的半径为r2;
78.第一支撑端310底部的支撑组件200的整体高度为h1;
79.第二支撑端320底部的支撑组件200的整体高度为h2;
80.第一支撑端310与第二支撑端320的高度差等于两处位置对应待加工件半径差的一半;
81.也即, h1
‑ꢀ
h2=r2
‑ꢀ
r1;
82.分别转动调节件240的操作端241,调节螺杆242的顶部伸出连接通孔214的长度变化,进而调节支撑件220的整体高度,用钢板尺测量支撑组件200的高度差与理论值是否在公差之内
±
1mm。若不在公差之内继续调整,以达到操作要求。
83.使用该申请所涉及的支撑装置,在阶梯轴等的待加工件300固定过程中,无需重复找正,节省了找正、装夹时间,极大的减少了车轮轴加工的辅助时间;整个支撑组件200结构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待加工件300起到稳定的支撑,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也降低了对操作工人的技能要求以及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84.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基座,其用于连接在操作台上,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调节窗口,所述调节窗口的上方形成有连接通孔,所述连接通孔的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沿支撑件表面向内凹陷的安装部,所述固定基座可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部内,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槽;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位于所述调节窗口内,其端部穿过所述连接通孔与所述安装部的顶部接触连接,随着所述调节件顶部伸出所述连接通孔长度的变化,所述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上形成有连接孔,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适配的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孔,调节螺母穿过所述调节孔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窗口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个所述连接孔,所述调节孔的长度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通孔为螺纹孔 ,所述调节件包括操作端以及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为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背面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顶面形成有定位槽,安装状态下,所述调节螺杆的端部接触连接在所述定位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的底面为开口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呈90度夹角。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部形成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着所述固定基座的底面向下延伸,通过所述定位部将所述固定基座连接在操作台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支撑装置,其包括至少两组支撑组件,各支撑组件包括固定基座、支撑件以及调节件,固定基座用于连接在操作台上,固定基座上形成有调节窗口,调节窗口的上方形成有连接通孔,连接通孔的方向与待调节高度方向一致;支撑件可移动连接在固定基座上,固定基座上形成有沿支撑件表面向内凹陷的安装部,固定基座可移动连接在安装部内,支撑件的顶部形成有用于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槽,调节件位于调节窗口内,用于控制支撑件相对于固定基座上下移动;使用该支撑装置,节省了找正、装夹时间,极大的减少了车轮轴加工的辅助时间;整个支撑组件结构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可以对待加工件起到稳定的支撑,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史海兵 周志力 金鹏 刘广稳 吕国建 吕高银 姜文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港口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