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抽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容器。
背景技术:
2.带毛细管线核级变送器的结构主要由变送器本体、毛细管线和隔离器组成。隔离器直接与一回路介质相连接,直接感受介质压力,并将压力传递至毛细管线。毛细管线内部填充除盐除氧水,通过水介质实现压力传递。变送器本体采用电感式式测量原理,感受差压,并将物理量差压变化转换为电感信号的变化。
3.带毛细管线核级变送器安装及更换采用抽真空充液技术,即需要将毛细管线、隔离器和变送器本体压力传递介质腔室进行抽真空,并使用除盐除氧水进行填充。由于毛细管线、隔离器和变送器本体腔室的填充效果直接影响变送器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故需要保证抽真空充液的效果。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真空设备以实现抽真空充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容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真空容器,包括密闭的容器本体、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抽真空泵之间的第一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水容器之间的第二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隔离膜盒之间的第三气管;
7.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的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三气管连接的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间隔排布。
8.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的内径。
9.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口呈漏斗状。
10.优选地,所述第三通气口呈漏斗状。
11.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为圆筒结构。
12.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直径比>1.5。
13.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壁厚≥5mm。
14.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的容积大于0.4l。
15.优选地,所述真空容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上的控制阀门。
16.优选地,所述真空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上的干燥器。
17.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适用于核级变送器所在系统,通过其上气管的设置实现与水容器、隔离膜盒的连接,通过对容器本体进行抽真空,实现对水容器及隔离膜盒的抽真空,进而实现毛细管线、隔离器膜盒和变送器本体腔室的抽真空充液功能。
附图说明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使用时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真空容器,包括密闭的容器本体10、第一气管21、第二气管22以及第三气管23。
23.其中,第一气管21用于连接在容器本体10和抽真空泵(未图示)之间,抽真空泵20工作时,通过第一气管21对容器本体10进行抽真空。第二气管22用于连接在容器本体10和水容器20之间,实现容器本体10和水容器20之间的连通;当对容器本体10进行抽真空时,同时也对水容器20内上部空间进行抽真空。第三气管23用于连接在容器本体10和隔离膜盒30之间,实现容器本体10和隔离膜盒30之间的连通;当对容器本体10进行抽真空时,同时也对隔离膜盒30进行抽真空。
24.容器本体10优选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制成,具有较好的透明性,便于观察内部状态,并且具有极佳的耐候性、较高的表面硬度和表面光泽,以及较好的高温性能。
25.容器本体10整体为密封设计,保证抽真空效果,防止出现漏真空。
26.在本实施例中,容器本体10为圆筒结构。容器本体10的高度与容器本体的底部直径比>1.5,为水气介质通路独立留有裕度,防止外部水介质进入第一气管21,特别是抽真空泵所在管路,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27.在尺寸方面,容器本体10的壁厚优选≥5mm,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安装强度。
28.在容积方面,容器本体10的容积大于0.4l,使得容器本体10具有合适的气装量。容器本体10的容积主要基于抽真空泵的出力、管线以及隔离膜盒30的容积和对抽真空泵的保护功能的考虑,通过容器本体10快速平衡真空度,使容器本体10始终维持高真空,增大与毛细管内空的压差,提高抽气效率。但容器本体10的容积也不宜太大,否则导致抽真空所需的耗时增加。
29.对应各个气管的连接,容器本体10的顶部设有第一通气口11,底部设有第二通气口12和第三通气口13。其中,第一通气口11与第一气管21连接,从而第一气管21主要连接在容器本体10的顶部;第二通气12口与第二气管22连接,第三通气口13与第三气管23连接,从而第二气管22和第三气管23主要连接在容器本体10的底部。
30.第一通气口11的内径大于第二通气口12和第三通气口13的内径;对应地,第一气管21的管径也大于第二气管22和第三气管23的管径,这样有利于提高抽真空泵运行时的抽真空能力。
31.第二通气口12呈漏斗状,其以直径较小的一端向下并连接第二气管22。当容器本体10内部进水的情况下,漏斗状的第二通气口12有利于将水排空。当然,在正常运行中,容器本体10内不允许有水介质进入。
32.同理于第二通气口12,第三通气口13也呈漏斗状。
33.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还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气管21、第二气管22和第三气管23上的控制阀门31、32、33。第一气管21上的控制阀门31用于控制该第一气管21的通断,第二气管22上的控制阀门32用于控制该第二气管22的通断,第三气管23上的控制阀门33用于控制该第三气管23的通断。
34.控制阀门31、32、33可采用电动阀,实现自动控制。
35.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管21上的干燥器40,可以对通过第一气管21的气体进行干燥,避免水介质进入抽真空泵。第三气管33还可以连接真空传感器,通过真空传感器检测第三气管33或容器本体10内的真空度。
36.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使用时,如图2所示,第一气管21与抽真空泵连接,第二气管22和第三气管23分别与水容器20和隔离膜盒30连接。当水容器20注入除盐水后,水容器20下部的水通路关闭,与容器本体10建立气体通路;通过控制阀门33将第三气管23关闭。抽真空泵启动,通过第一气管21对容器本体10内抽真空,同时通过第二气管22对水容器20内上部进行抽真空,建立水容器20上部真空环境,通过气/水之间的压差实现除盐水的除气,同时对水容器20水通路残存的气体进行去除。
37.当打开控制阀门33,连通容器本体10和隔离膜盒30时,可以实现对隔离膜盒30、通过毛细管线连接隔离膜盒30的变送器本体腔室进行抽真空操作。
38.当进行充液时,水容器20下部的水通路打开,连通水容器20和隔离膜盒30。通过重力作用,水容器20中的除盐除氧水注入隔离膜盒30、毛细管线;同时将水容器20上的气通路切换至大气压,由于大气压远大于毛细管线气腔压力,水容器20的水被压入毛细管线,实现毛细管线、隔离膜盒30和变送器本体腔室的充液。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容器本体、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抽真空泵之间的第一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水容器之间的第二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隔离膜盒之间的第三气管;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的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三气管连接的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间隔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口呈漏斗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气口呈漏斗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为圆筒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直径比>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壁厚≥5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的容积大于0.4l。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上的控制阀门。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真空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容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管上的干燥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容器,包括密闭的容器本体、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抽真空泵之间的第一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水容器之间的第二气管、用于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和隔离膜盒之间的第三气管;所述容器本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气管连接的第一通气口,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气管连接的第二通气口、与所述第三气管连接的第三通气口;所述第二通气口和第三通气口间隔排布。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容器,适用于核级变送器所在系统,通过其上气管的设置实现与水容器、隔离膜盒的连接,通过对容器本体进行抽真空,实现对水容器及隔离膜盒的抽真空,进而实现毛细管线、隔离器膜盒和变送器本体腔室的抽真空充液功能。功能。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伟 李东 周新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