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刀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刃球头铣刀。
背景技术:
2.在机加工生产中,大致都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中刀具吃刀较深,切削效率高,但刀体要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刀具磨损严重,震颤幅度较大,切削精度不高;精加工中刀具吃刀较浅,切削效率低,但刀体震颤小,切削精度高,刀具不易崩坏。因此,处于生产成本的考虑,粗加工和精加工一般采用不同的切削刀具。
3.在实际生产中,在加工一些精密度要求很高的产品时,为了避免较大震颤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往往要消耗大量工时在精加工工序上,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可用于半精加工生产中,可减小切削时刀具的轴向受力,以降低刀具震颤,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刀具的切削效率,延长刀具寿命,切削中切削刃的切入角为连续变化状态,使得切削状态更加平稳,产品表面没有或仅有较浅的切削痕迹,产品的光洁度较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包括同轴的刀柄、刀颈和柱形的刀头,所述刀头上对称形成有两切削刃,两所述切削刃呈螺旋形环绕在所述刀头上,其螺旋角介于28
°
至32
°
之间;两所述切削刃的顶端部均延伸到所述刀头的上端部在所述刀头的中轴线处圆弧相交;两所述切削刃间形成有两排屑槽,两所述排屑槽均延伸到所述刀颈上。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切削刃上均设有的倾斜的刃带,所述刃带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前面和第一后面,并分别形成有第一前角、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所述第一前角介于6
°
至10
°
之间,第一后角介于10
°
至14
°
之间,第二后角介于20
°
至25
°
之间。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刀头的直径介于0.76mm至0.82mm之间,每个所述刃带的刃宽均介于0.05mm至0.09mm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前面与所述第一后面的最大距离均介于0.15mm至0.22mm之间。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排屑槽的槽深均介于0.13mm至0.27mm之间。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后面的旁侧还形成有用于切去所述切削刃上最高点的第二后面。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前面、第一后面、第二后面均与所述排屑槽相接;所述第一前面与所述排屑槽的夹角介于95
°
至115
°
之间。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半精加工生产中,通过在每个切削刃上增设第三面,可减小刀具的实际切削直径,降低切削线速度,减小切削加工时的切削功率和切削扭矩,达到减小刀具轴向受力并降低刀具震颤的目的,在确
保加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刀具的切削效率,并延长刀具寿命;通过将两切削刃圆弧连接成一体结构,使得切削刃的切入角为连续变化状态,可保证切削状态更加平稳,产品表面没有或仅有较浅的切削痕迹,产品的光洁度较高。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刀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切削刃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0、刀柄;20、刀颈;30、刀头;31、切削刃;1、第一前面;2、刃带;3、第一后面;4、第二后面;a、第一前角;b、第一后角;c、第二后角;d、直径;d1、刃宽;d2、最大距离;h、槽深;e、夹角;f、螺旋角;40、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刃宽”、“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0.如图1-3所示,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包括同轴的刀柄10、刀颈20和柱形的刀头30,刀头30上对称形成有两切削刃31,两切削刃31呈螺旋形环绕在刀头30上,其螺旋角f介于28
°
至32
°
之间;两切削刃31的顶端部均延伸到刀头30的上端部在刀头30的中轴线处圆弧相交;两切削刃30间形成有两排屑槽40,两排屑槽40均延伸到刀颈20上。
21.进一步的,每个切削刃31上均设有的倾斜的刃带1,刃带1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前面2和第一后面3,并分别形成有第一前角a、第一后角b和第二后角c:第一前角a介于6
°
至
10
°
之间,第一后角b介于10
°
至14
°
之间,第二后角c介于20
°
至25
°
之间。
22.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螺旋角f为30
°
,第一前角a为8
°
,第一后角b为12
°
,第二后角c为23
°
。
23.进一步的,刀头30的直径d介于0.76mm至0.82mm之间,每个刃带1的刃宽d1均介于0.05mm至0.09mm之间,每个第一前面2与第一后面3的最大距离d2均介于0.15mm至0.22mm之间。
24.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刃宽d1为0.08mm,每个第一前面2与第一后面3的最大距离d2为0.18mm;另外,每个第一面1上测得的切削刃31的深度为0.04mm。
25.进一步的,每个排屑槽40的槽深h均介于0.13mm至0.27mm之间。
26.进一步的,第一后面3的旁侧还形成有用于切去切削刃31上最高点的第二后面4。
27.进一步的,第一前面2、第一后面3、第二后面4均与排屑槽40相接;第一前面1与排屑槽的夹角e介于95
°
至115
°
之间。
28.作为一个较优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前面1与排屑槽的夹角e为110
°
。
29.本实施例中的球头铣刀主要应用于铝制产品的半精加工,通过在每个切削刃31上增设第三面4,可减小刀具的实际切削直径,降低切削线速度,减小切削加工时的切削功率和切削扭矩,达到减小刀具轴向受力并降低刀具震颤的目的,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刀具的切削效率,并延长刀具寿命;通过将两切削刃31圆弧连接成一体结构,使得切削刃31的切入角为连续变化状态,可保证切削状态更加平稳,产品表面没有或仅有很浅的切削痕迹,产品的光洁度较高。
30.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的刀柄、刀颈和柱形的刀头,所述刀头上对称形成有两切削刃,两所述切削刃呈螺旋形环绕在所述刀头上,其螺旋角介于28
°
至32
°
之间;两所述切削刃的顶端部均延伸到所述刀头的上端部在所述刀头的中轴线处圆弧相交;两所述切削刃间形成有两排屑槽,两所述排屑槽均延伸到所述刀颈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切削刃上均设有的倾斜的刃带,所述刃带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一前面和第一后面,并分别形成有第一前角、第一后角和第二后角:所述第一前角介于6
°
至10
°
之间,第一后角介于10
°
至14
°
之间,第二后角介于20
°
至25
°
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的直径介于0.76mm至0.82mm之间,每个所述刃带的刃宽均介于0.05mm至0.09mm之间,每个所述第一前面与所述第一后面的最大距离均介于0.15mm至0.22m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排屑槽的槽深均介于0.13mm至0.27m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面的旁侧还形成有用于切去所述切削刃上最高点的第二后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面、第一后面、第二后面均与所述排屑槽相接;所述第一前面与所述排屑槽的夹角介于95
°
至115
°
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刃球头铣刀,包括同轴的刀柄、刀颈和柱形的刀头,刀头上对称形成有两切削刃,两切削刃呈螺旋形环绕在刀头上,两切削刃的顶端部均延伸到刀头的上端部在刀头的中轴线处圆弧相交;两切削刃间形成有两排屑槽,两排屑槽均延伸到刀颈上。本实施例通过在每个切削刃上增设第三面,可减小刀具的实际切削直径,降低切削线速度,减小切削加工时的切削功率和切削扭矩,达到减小刀具轴向受力并降低刀具震颤的目的,在确保加工质量的同时提升刀具的切削效率,并延长刀具寿命;通过将两切削刃31圆弧连接成一体结构,使得切削刃的切入角为连续变化状态,可保证切削状态更加平稳,产品表面没有或仅有较浅的切削痕迹,产品的光洁度较高。的光洁度较高。的光洁度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杨炳辉 胡新民 欧日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领亿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