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7-27  24



    1.本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轮辐加工中会应用到钻床,现有专用钻床多采用四立柱式结构设计,其工作台只能沿y轴方向上下垂直运动,无法对轮辐螺孔的下端口进行倒角,必须对轮辐进行二次装夹才可完成对轮辐螺孔的下端口的倒角,又由于立柱占用了较多的钻床空间,导致装夹在工作台上的轮辐的活动空间受限,使钻床的应用范围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能够增大轮辐的活动空间,可以在一次装夹的条件下完成对轮辐螺孔的下端口的倒角加工。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所述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包括配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垂直布置的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机架的竖向滑轨上,所述支撑板与配置在所述机架底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由下至上层叠地布置有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的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与配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三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可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台与配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四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四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可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台的上方布置有用于装夹轮辐的夹具。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通过工作台与竖向滑轨的配合,可以完成轮辐在加工刀具轴线方向的进给,使加工刀具可以不用再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能够免去传统钻床的立柱的设置,节约了装配空间,利用支撑板、第一滑台以及第二滑台三者间的配合,能够完成轮辐的多方位移动,提高了轮辐的活动范围,便于轮辐在一次装夹后完成,对其进行镗孔和倒角加工。
    7.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对称地布置加强板。
    8.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连接板彼此垂直地布置。
    9.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整体上被构造三角形板状。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形成两个安装座。
    11.进一步地,所述两个安装座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
    12.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板为一体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台与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套与布置在所述第一滑台上的第四滑轨滑动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的顶部配置有与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多个镗铣刀,所述多个镗铣刀成圆形分布。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台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套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强板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2、轮辐;10、机架;20、工作台;30、钻头;40、第一滑台;50、第二滑台;60、夹具;11、竖向滑轨;21、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2、支撑板;23、连接板;24、加强板;25、安装座;26、连接台;27、装配槽;28、避让口;31、第二驱动单元;41、第三伺服驱动单元;42、第三螺杆;43、第三驱动块;44、第三滑轨;45、第三滑块;51、第四伺服驱动单元;52、第四螺杆;53、第四驱动块;
    54、第四滑轨;55、第四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示例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且为简要起见,省略了其他的部件,但这并不表明不可以包括其他部件。应当理解,附图中各部件的尺寸、比例关系以及部件的数目均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18.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1包括配置在机架10上的工作台20,其中,工作台20包括垂直布置的连接板23和支撑板22,连接板23可滑动地布置在机架10的竖向滑轨11上,支撑板22与配置在机架10底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传动连接,并在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的带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支撑板22的上方由下至上层叠地布置有与支撑板22平行的第一滑台40和第二滑台50,第一滑台40与配置在支撑板22上的第三驱动单元31传动连接,并在第三伺服驱动单元31的带动下可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台50与配置在连接板23上的第四驱动单元51传动连接,并在第四伺服驱动单元51的带动下可沿z轴方向移动,第二滑台40的上方布置有用于装夹轮辐2的夹具60。
    19.相关技术中,轮辐加工中会应用到钻床,现有专用钻床多采用四立柱式结构设计,其工作台只能沿y轴方向上下垂直运动,无法对轮辐螺孔的下端口进行倒角,必须对轮辐进行二次装夹才可完成对轮辐螺孔的下端口的倒角,又由于立柱占用了较多的钻床空间,导致装夹在工作台上的轮辐的活动空间受限,使钻床的应用范围受限。
    20.为此,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通过工作台20与机架10的配合,在将轮辐2向镗铣刀30进给时,工作台20沿配置在机架10上的竖向滑轨11滑动,能够带动轮辐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可以免去传统钻床上的立柱的设置,大大节约的装配空间,并能够使轮辐2的移动不再受立柱的限制,增大了轮辐2的活动范围,能够提高该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1的适用范围。
    21.应当理解的是,工作台20整体上是通过竖向滑轨11悬设在机架10上,可使工作台20的前侧、左侧以及右侧均形成开放式操作空间,能够为操作人员提高更为广泛和方便的操作空间,提高了轮辐2在夹具60上拆装的便捷性。
    22.需要说明的是,钻头30配置在机架10的顶部,并在第二驱动单元31的驱动下转动,在对轮辐2加工时,钻头30的空间位置不变,是通过工作台20带动轮辐2移动,实现轮辐2加工时进给量的控制。
    23.还需要说明的是,工作台20的支撑板22与固定在机架10底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传动连接,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通过支撑板22带动工作台20整体上沿竖向滑轨11上下移动,例如,在支撑板22下表面固定连接具有内螺纹的套筒(图中未示出),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的输出轴为螺纹杆,该螺纹杆旋合在套筒内部,当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带动螺纹杆转动时,由于工作台20整体上受到竖向滑轨11的限制,因此可以带动工作20上下移动(即工作台20沿y轴方向上下滑动)。
    24.在竖向滑轨11上可滑动的卡接有滑块(图中未示出),该滑块适配的卡接在连接板
    23的后表面上的装配槽27内,并且该滑块还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3上。
    25.作为一例,两条竖向滑轨11对称地布置在连接板23的两侧。
    26.连接板23竖直地布置在竖向滑轨11的外侧,并与竖向滑轨11保持平行,支撑板22水平地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3的外表面,在支撑板22的上表面构造有两条彼此平行的安装座25,例如,安装座25的延伸方向沿左右(即x轴方向),沿安装座25的纵长方向在安装座25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滑轨44,在第三滑轨44上可滑动地卡接有第三滑块45,第一滑台40的下表面与第三滑块45固定连接,第三伺服驱动单元4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2上,且第三伺服驱动单元41输出轴(即第三螺杆42)上旋合有第三驱动块43,该第三驱动块4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台40的下表面,第三螺杆42与第三滑轨44平行地布置,第三伺服驱动单元41带动第三螺杆42转动,进而利用第三驱动块43带动第一滑台40沿第三滑轨44滑动(即第一滑台40沿x轴方向左右滑动)。
    27.在第一滑台4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条彼此平行的第四滑轨54,且第四滑轨54沿纵向布置(即沿z轴方向布置),在第四滑轨54上可滑动地卡接有第四滑块55,第四滑块55与第二滑台5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四伺服驱动单元51固定连接在连接板23上的避让口28处,在第四伺服驱动单元51的输出轴(即第四螺杆52)上旋合有第伺服四驱动块53,第四伺服驱动块53与第二滑台5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四螺杆52与第四滑轨54平行地布置,当第四伺服驱动单元51带动第四螺杆52转动时,可利用第四伺服驱动块53带动第二滑台50沿第四滑轨54滑动(即第二滑台沿z轴方向前后滑动)。
    28.通过支撑板22、第一滑台40以及第二滑台50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能够完成对轮辐2的多方位移动,提高了轮辐2的活动范围。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工作台20的两侧对称地布置有加强板24,且加强板24、支撑板22以及连接板23彼此垂直地布置,加强板24形成在连接板23的左右两侧,支撑板22固定连接在两加强板24之间。
    30.可选地,支撑板22、连接板23以及加强板24为一体结构,能够提高整体结构强度。
    31.作为一例,加强板24整体上被构造成三角形板状,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台20的整体结构强度。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安装座25由支撑板22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形成,即安装座25与支撑板22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安装座25的稳定性及结构强度。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支撑板22的下表面构造有圆柱状的连接台26,连接台26突出支撑板22的下表面,连接台26用于和第一伺服驱动单元21连接,能够提高支撑板22以及工作台20的整体结构强度。
    3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1,通过支撑板22和连接板23的配合,能够提高第一滑台40以及第二滑台50装配的紧凑度,能够使装配空间得到充分利用,从而能够节约出更多的外部操作空间。
    3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通过工作台与竖向滑轨的配合,可以完成轮辐在镗铣刀轴线方向的进给,使钻头可以不用再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能够免去传统钻床的立柱的设置,节约了装配空间,利用支撑板、第一滑台以及第二滑台三者间的配合,能够完成轮辐的多方位移动,提高了轮辐的活动范围,便于调节轮辐的加工位置。
    3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代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包括配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垂直布置的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机架的竖向滑轨上,所述支撑板与配置在所述机架底部的第一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由下至上层叠地布置有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的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与配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三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三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可沿x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台与配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第四伺服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并在所述第四伺服驱动单元的带动下可沿z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滑台的上方布置有用于装夹轮辐的夹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对称地布置加强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所述支撑板以及所述连接板彼此垂直地布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整体上被构造三角形板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形成两个安装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座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所述支撑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板为一体结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台与布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三滑轨滑动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套与布置在所述第一滑台上的第四滑轨滑动连接。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顶部配置有与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多个镗铣刀,所述多个镗铣刀成圆形分布。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所述轮辐螺孔专用组合加工中心包括配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垂直布置的连接板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板竖直地、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机架的竖向滑轨,所述支撑板的上方由下至上层叠地布置有与所述支撑板平行的第一滑台和第二滑台,所述第一滑台和所述第二滑台的移动方向垂直地布置,并均与所述支撑板的移动方向保持垂直地布置,所述第二滑台的上方布置有用于装夹轮辐的夹具。能够增大轮辐的活动空间。轮辐的活动空间。轮辐的活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闫校勇 杨远新 候三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驻马店佩奇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8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7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