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7-28  67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调节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座椅调节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调节更加便捷和灵活的安全带集成座椅成为趋势,而安全带集成座椅由于安全带卷收器固定在座椅上,对整个座椅传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高度调节机构强度,已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强度更高的调节机构开发。现有的高强度调节机构,由于其行星轮、定位板和齿轮箱的结构限制,其强度很难达到400nm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可满足 abts座椅高度调节高强度要求。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包括一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一行星轮和一法兰面;所述法兰面在所述行星轮的两侧外部向远离所述行星轮的方向分别形成一凸包;所述行星轮组件中部形成一第一中心孔。
    5.优选地,所述第一中心孔向靠近所述凸包的方向沉降。
    6.优选地,所述凸包至少有两个并外凸于所述法兰面且与所述行星轮的外齿成相反方向。
    7.优选地,所述凸包的反面设置有凹槽。
    8.优选地,所述外齿与所述法兰面连接。
    9.优选地,所述外齿的反面设置有花形槽特征。
    10.优选地,还包括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两侧外部形成至少两限位槽,所述凸包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槽对所述凸包限位并相对滑动;所述定位板的中部形成一第二中心孔。
    11.优选地,还包括一盖板、一齿轮轴、一金属凸轮、一齿轮箱和一马达;所述马达固定于所述齿轮箱,所述马达的输出轴通过一蜗杆与所述金属凸轮传动连接;所述金属凸轮的中部形成一凸轮,所述凸轮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和所述第一中心孔并与所述齿轮轴的凸轴周向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与所述行星轮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齿轮轴、所述行星轮组件、所述定位板和所述金属凸轮设置于所述齿轮箱内,所述齿轮箱对所述定位板限位;所述盖板与所述齿轮箱螺接固定。
    12.优选地,所述定位板的四角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四个凸起;所述齿轮箱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
    13.优选地,所述齿轮箱包括一齿轮箱本体和至少一加强嵌件,所述加强嵌件嵌设于所述齿轮箱本体内。
    14.优选地,所述加强嵌件上形成若干第一特征孔;所述齿轮箱本体形成与所述第一
    特征孔同心对应的若干第二特征孔;所述加强嵌件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特征孔和所述第二特征孔的固定螺钉与所述齿轮箱本体连接。
    15.优选地,所述加强嵌件的材质强度大于所述齿轮箱本体的材质强度。
    16.优选地,所述齿轮轴邻近所述行星轮组件的一侧形成一内齿结构,所述内齿结构与所述行星轮啮合;所述齿轮轴远离所述行星轮组件的一侧形成一外齿结构,所述外齿结构伸出所述盖板外。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法兰面在行星轮的两侧外部形成凸包,将原行星轮上的凸包调整远离中心,增大行星轮圆心到凸包的距离l,根据扭矩m=f
    ×
    l的物理原理,使得行星轮在承受相同扭矩m时,行星轮的凸包的受力更小。
    19.2、行星轮的外齿端面与零件主体结构连接,形成一圈法兰面,从而增强行星轮外齿的抗弯强度。
    20.3、行星轮的第一中心孔向靠近凸包的方向沉降,使得行星轮受力时受到较小的倾覆力。
    21.4、定位板两侧外部分别形成一限位槽,增长了受力臂长l,在相同的扭矩m时,l越长,定位板和行星轮组件的受力越小,进而增加了两个零件的配合接触强度。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调节机构的爆炸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轮组件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轮组件的正面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轮组件的背面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星轮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金属凸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箱的分解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轴的立体图;
    32.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齿轮轴的平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根据附图图1~图11,给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使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功能、特点。
    34.请参阅图2~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节机构,包括一行星轮组件1,行星轮组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一行星轮11和一法兰面12;法兰面12 在行星轮11的两侧外部向远离行星轮11的方向分别形成一凸包13;行星轮组件1中部形成一第一中心孔14。
    35.法兰面12在行星轮11的两侧外部形成凸包13,将原行星轮11上的凸包 13调整远离中心,增大行星轮11圆心到凸包13的距离l,根据扭矩m=f
    ×
    l 的物理原理,使得行星轮11在承受相同扭矩m时,行星轮11的凸包13的受力更小。
    36.行星轮11的外齿端面与零件主体结构连接,形成一圈法兰面12,从而增强行星轮11外齿的抗弯强度。
    37.第一中心孔14向靠近凸包13的方向沉降。
    38.行星轮11的第一中心孔14向靠近凸包13的方向沉降,使得行星轮11 受力时受到较小的倾覆力。
    39.凸包13至少有两个并外凸于法兰面12且与行星轮11的外齿15成相反方向。优选的,凸包13的反面设置有凹槽16。
    40.外齿15与法兰面12连接,优选的,外齿15的反面设置有花形槽特征17。
    41.请参阅图1和图6,还包括一定位板2,定位板2两侧外部形成至少两限位槽21,凸包13分别设置于限位槽21内且限位槽21对凸包13限位并相对滑动;定位板2的中部形成一第二中心孔22。
    42.定位板2两侧外部分别形成一限位槽21,增长了受力臂长l,在相同的扭矩m时,l越长,定位板2和行星轮组件1的受力越小,进而增加了两个零件的配合接触强度。
    43.请参阅图1~图11,还包括一盖板3、一齿轮轴4、一金属凸轮5、一齿轮箱6和一马达7;马达7固定于齿轮箱6,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一蜗杆8与金属凸轮5传动连接;金属凸轮5的中部形成一凸轮51,凸轮51依次穿过第二中心孔22和第一中心孔14并与齿轮轴4的凸轴41周向固定连接;齿轮轴4 与行星轮组件1传动连接;齿轮轴4、行星轮组件1、定位板2和金属凸轮5 设置于齿轮箱6内,齿轮箱6对定位板2限位;盖板3通过固定螺钉9与齿轮箱6螺接固定。
    44.定位板2的四角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四个凸起23;齿轮箱6形成与凸起23 配合的定位槽61;凸起23设置于定位槽61内。
    45.本实用新型的齿轮箱6做了结构加强,可以根据强度需要,增加加强嵌件63或不增加加强嵌件63。
    46.当增加加强嵌件63时,齿轮箱6包括一齿轮箱本体62和至少一加强嵌件63,加强嵌件63嵌设于齿轮箱本体62内。加强嵌件63的材质强度大于齿轮箱本体62的材质强度。
    47.齿轮箱6可以采用高强度塑料件,金属件或者由高强度塑料件构成的齿轮箱本体62通过嵌件注塑工艺包裹加强嵌件63后成为的一个零件。其中加强嵌件63可以采用金属或比齿轮箱本体62强度更强的其他材料,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48.加强嵌件63上形成若干第一特征孔631;齿轮箱本体62形成与第一特征孔631同心对应的若干第二特征孔621;加强嵌件63通过穿设于第一特征孔 631和第二特征孔621的固定螺钉9与齿轮箱本体62连接。
    49.齿轮轴4邻近行星轮组件1的一侧形成一内齿结构42,内齿结构42与行星轮11啮合;齿轮轴4远离行星轮组件1的一侧形成一外齿结构43,外齿结构43伸出盖板3外。
    5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节机构,其结构原理如下:
    5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调节机构受力过程中,转矩m通过齿轮轴4 传递到行星轮11和定位板2金属凸轮5上。定位板2通过两个滑槽与齿轮箱本体62配合将力传递到加强嵌件63上,并通过加强嵌件63将集中受力分散传递到齿轮箱6,齿轮箱6受力,通过6个固定螺钉9传递到盖板3。
    52.整个受力传递路线上,传统调节机构的失效在齿轮箱6和行星轮11,定位板2上。
    5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加强嵌件63包塑在齿轮箱本体62中形成带有骨架结构的一体式齿轮箱6,大幅提高了齿轮箱6强度。
    54.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行星轮组件(1),所述行星轮组件(1)包括一体成型的一行星轮(11)和一法兰面(12);所述法兰面(12)在所述行星轮(11)的两侧外部向远离所述行星轮(11)的方向分别形成一凸包(13);所述行星轮组件(1)中部形成一第一中心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孔(14)能够向靠近所述凸包(13)的方向沉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3)至少有两个并外凸于所述法兰面(12)且与所述行星轮(11)的外齿(15)成相反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13)的反面设置有凹槽(1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15)与所述法兰面(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15)的反面设置有花形槽特征(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定位板(2),所述定位板(2)两侧外部形成至少两个限位槽(21),所述凸包(13)分别设置于所述限位槽(21)内且所述限位槽(21)对所述凸包限位并相对滑动;所述定位板(2)的中部形成一第二中心孔(22)。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盖板(3)、一齿轮轴(4)、一金属凸轮(5)、一齿轮箱(6)和一马达(7);所述马达(7)固定于所述齿轮箱(6),所述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一蜗杆(8)与所述金属凸轮(5)传动连接;所述金属凸轮(5)的中部形成一凸轮(51),所述凸轮(51)依次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22)和所述第一中心孔(14)并与所述齿轮轴(4)的凸轴(41)周向固定连接;所述齿轮轴(4)与所述行星轮组件(1)传动连接;所述齿轮轴(4)、所述行星轮组件(1)、所述定位板(2)和所述金属凸轮(5)设置于所述齿轮箱(6)内,所述齿轮箱(6)对所述定位板(2)限位;所述盖板(3)与所述齿轮箱(6)螺接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的四角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四个凸起(23);所述齿轮箱(6)形成与所述凸起(23)配合的定位槽(61);所述凸起(23)设置于所述定位槽(61)内。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6)包括一齿轮箱本体(62)和至少一加强嵌件(63),所述加强嵌件(63)嵌设于所述齿轮箱本体(62)内。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嵌件(63)上形成若干第一特征孔(631);所述齿轮箱本体(62)形成与所述第一特征孔(631)同心对应的若干第二特征孔(621);所述加强嵌件(63)通过穿设于所述第一特征孔(631)和所述第二特征孔(621)的固定螺钉(9)与所述齿轮箱本体(62)连接。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嵌件(63)的材质强度大于所述齿轮箱本体(62)的材质强度。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轴(4)邻近所述行星轮组件(1)的一侧形成一内齿结构(42),所述内齿结构(42)与所述行星轮(11)啮合;所述齿轮轴(4)远离所述行星轮组件(1)的一侧形成一外齿结构(43),所述外齿结构(43)伸出所述盖板(3)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节机构,包括一行星轮组件,所述行星轮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一行星轮和一法兰面;所述法兰面在所述行星轮的两侧外部向远离所述行星轮的方向分别形成一凸包;所述行星轮组件中部形成一第一中心孔。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调节机构,可满足安全带集成座椅高度调节的高强度要求。度调节的高强度要求。度调节的高强度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超 孙培晶 李广 徐君祺 常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恺博(常熟)座椅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7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