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辐照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
背景技术:
2.辐照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具有难以着火并具有阻止或延缓火焰墓延的能力,过载力强,而且一旦着火,他具有无卤,低烟,无毒,无腐蚀等特性,适用于如高层建筑,宾馆,医院,地铁,核电站,隧道,发电厂,矿石,石油,化工等。
3.例如公开号为:cn 205427257 u的专利,包括下罩体、扣合在下罩体上的上罩体以及固定设置在下罩体内的光辐射装置;线缆紫外光辐照装置内部的进风结构被隔板分隔开,进风与光照辐射装置一一对应,这样光照辐射装置散热快,引风管引走热气流,线缆分别穿过每个光照辐射装置再穿过两侧的让位孔,线缆的进出线孔分别由遮孔板遮挡避免紫外线漏出,两侧的遮孔板与前后设备连接,将紫外光完全遮蔽避免漏光,由于散热效率高可以将整个罩体体积缩小,还可以增大单根紫外灯管的功率,而不会存在散热问题;但该装置不能对内部进行实时监控,且不能对较长的线缆同时进行辐照;为此,提出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基板和温控仪,所述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线槽,所述线槽在箱体的内部呈s型排列,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控温传感器,控温传感器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
6.进一步,所述基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机构。
7.进一步,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的一侧设置有输线管,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转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柱辊,多个转杆的底端连接有传动机构。
8.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外壳顶端和底端开设的滑槽,多个滑槽的侧壁活动连接有多个滑筒,所述转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多个滑筒的内壁。
9.进一步,多个所述圆柱辊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纹;多个所述滑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和上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10.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箱体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多个所述转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多个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的顶端,连接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张紧度调节机构,所述箱体的侧壁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传动轮、驱动轮和张紧度调节机
构上设置有皮带。
11.进一步,所述张紧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顶端设置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调节轮与皮带相连接。
12.进一步,所述滑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转盘,螺纹杆的外壁与固定板的侧壁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转盘的一侧设置有转柄。
13.进一步,所述线槽的两端均设置有管口套,管口套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绳。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5.1.线槽在箱体的内部呈s型排列,充分的利用了箱体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箱体的体积;控温传感器对箱体的内部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温控仪,通过温控仪可实时查看数据,控制电加热管做出调整;通过万向轮可移动箱体。
16.2.通过下限位块和上限位块的限位使滑筒活动在滑槽的侧壁,将多个圆柱辊之间的距离调节至适配线缆的直径,通过固定螺栓进行固定,能够适配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提高了灵活性。
17.3.通过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皮带和传动轮带动连接杆转动,当多个圆柱辊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通过张紧度调节机构将皮带进行调节,电机提供的动力代替了人力,且可以更快速的将线缆穿入线槽内。
18.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22.图3为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图;
24.图5为图3中外壳的剖视图;
25.图6为实施例2的传动机构细节图;
26.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27.图8为实施例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1-基板、2-温控仪、3-箱体、4-万向轮、5-电加热管、6-线槽、7-控温传感器、8-固定板、9-外壳、10-输线管、11-电机、12-滑槽、13-调节机构、14-转杆、15-圆柱辊、16-下限位块、17-上限位块、18-滑筒、19-固定螺栓、20-连接杆、21-皮带、22-滑块、23-调节轮、24-螺纹杆、25-转盘、26-管口套、27-弹力绳。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
33.如图1-2所示,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包括基板1和温控仪2,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线槽6,所述线槽6在箱体3的内部呈s型排列,充分的利用了箱体3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箱体3的体积;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5,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控温传感器7,控温传感器7与温控仪2之间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5与温控仪2之间电性连接;控温传感器7对箱体3的内部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温控仪2,通过温控仪2可实时查看数据,控制电加热管5做出调整;所述基板1的底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4,万向轮4上设置有锁紧机构,通过万向轮4可移动箱体3。
34.工作原理: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并接通电源,通过万向轮4上的锁紧机构将万向轮4固定,将线缆从线槽6的一端穿入,线槽6的s型排列可容纳更长的线缆,并且充分的利用了箱体3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箱体3的体积,控温传感器7对箱体3的内部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温控仪2,通过温控仪2可实时查看数据,控制电加热管5做出调整。
35.实施例2:
36.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如图3-7所示,所述箱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9,外壳9的一侧设置有输线管10,所述外壳9上设置有调节机构13,调节机构13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14,转杆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柱辊15,多个转杆14的底端连接有传动机构;通过调节机构13将多个圆柱辊15之间的距离调节至与线缆直径相适配,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圆柱辊15旋转,可将线缆穿入线槽6内,减少了人工输线的繁琐,节约时间且减小了工作强度;多个所述圆柱辊15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纹。
37.所述调节机构13包括外壳9顶端和底端开设的滑槽12,多个滑槽12的侧壁活动连接有多个滑筒18,所述转杆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多个滑筒18的内壁,多个所述滑筒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16和上限位块17,所述上限位块17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通过下限位块16和上限位块17的限位使滑筒18活动在滑槽12的侧壁,将多个圆柱辊15之间的距离调节至适配线缆的直径,通过固定螺栓19进行固定,能够适配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提高了灵活性。
38.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箱体3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8,多个所述转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多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8的顶端,连接杆20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有张紧度调节机构,所述箱体3的侧壁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传动轮、驱动轮和张紧度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皮带21,通过电机11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皮带21和传动轮带动连接杆20转动,当多个圆柱辊15之间的距离调整完毕后,通过张紧度调节机构将皮带21进行调节,电机11提供的动力代替了人力,且可以更快速的将线缆穿入线槽6内。
3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对皮带21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所述张紧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8顶端设置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23,调节轮23与皮带21相连接,通过滑块22在滑轨上滑动,带动调节轮23移动,可对皮带21的张紧度进行调节;所述滑块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8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转盘25,螺纹杆24的外壁与固定板8的侧壁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转盘25的一侧设置有转柄。
40.工作原理:通过下限位块16和上限位块17的限位使滑筒18活动在滑槽12的侧壁,从而对多个圆柱辊1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能够输送多种不同规格的线缆,调节完毕后通过多个固定螺栓19对多个滑筒18进行固定,通过转盘25转动螺纹杆24,使滑块22在滑轨上滑动,带动调节轮23移动,可对皮带21的张紧度进行调节,电机11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通过皮带21带动调节轮23和传动轮转动,连接杆20转动带动圆柱辊15旋转,使转杆14的两端转动在多个滑筒18的内壁,线缆可通过多个圆柱辊15的旋转穿入至线槽6内,减少了人工穿线的繁琐,且节约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41.实施例3:
42.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以下改进,如图8所示,所述线槽6的两端均设置有管口套26,管口套26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绳27,所述管口套26内壁为柔软的保温材质,管口套26的口部方向能够随着线缆的运动方向而改变,管口套26的表皮为皮质或橡胶材质做成,具有延展性,能够通过拉动线缆带来的摩擦力实现管口套的内伸和外延,通过弹力绳27的张紧,使管口套26的口部紧紧贴合于线缆的表面,使线缆在辐照时,可将线槽6内部处于密封。
43.工作原理:穿入线缆时线缆穿入管口套26,管口套26的口部方向能够随着线缆的运动方向而改变,能够通过拉动线缆带来的摩擦力实现管口套的内伸和外延,通过弹力绳27的张紧,使管口套26的口部紧紧贴合于线缆的表面,使线缆在辐照时,可将线槽6内部处于密封。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包括基板(1)和温控仪(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3),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线槽(6),所述线槽(6)在箱体(3)的内部呈s型排列,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5),所述箱体(3)的内部设置有控温传感器(7),控温传感器(7)与温控仪(2)之间电性连接,多个所述电加热管(5)与温控仪(2)之间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的底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4),万向轮(4)上设置有锁紧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壳(9),外壳(9)的一侧设置有输线管(10),所述外壳(9)上设置有调节机构(13),调节机构(13)上转动连接有多个转杆(14),转杆(1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圆柱辊(15),多个转杆(14)的底端连接有传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3)包括外壳(9)顶端和底端开设的滑槽(12),多个滑槽(12)的侧壁活动连接有多个滑筒(18),所述转杆(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多个滑筒(18)的内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圆柱辊(15)的外壁均设置有防滑纹;多个所述滑筒(1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16)和上限位块(17),所述上限位块(17)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9)。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箱体(3)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8),多个所述转杆(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多个连接杆(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板(8)的顶端,连接杆(20)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传动轮,所述固定板(8)上设置有张紧度调节机构,所述箱体(3)的侧壁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输出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驱动轮,所述传动轮、驱动轮和张紧度调节机构上设置有皮带(2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8)顶端设置的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转动连接有调节轮(23),调节轮(23)与皮带(21)相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4),螺纹杆(24)的另一端贯穿固定板(8)的侧壁后固定连接有转盘(25),螺纹杆(24)的外壁与固定板(8)的侧壁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转盘(25)的一侧设置有转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6)的两端均设置有管口套(26),管口套(26)的外壁设置有弹力绳(2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控温线缆辐照箱,包括基板和温控仪,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线槽,线槽在箱体的内部呈S型排列,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电加热管,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控温传感器,控温传感器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多个电加热管与温控仪之间电性连接;基板的底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多个万向轮,万向轮上设置有锁紧机构;线槽呈S性排列充分的利用了箱体的内部空间,减小了箱体的体积;控温传感器对箱体的内部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温控仪,通过温控仪可实时查看数据,控制电加热管做出调整;通过基板底部安装的万向轮可便于移动箱体,万向轮上设置的锁紧机构便于固定。机构便于固定。机构便于固定。
技术研发人员:蔡锡明 顾家明 俞斌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世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