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08-07  20



    1.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通讯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格雷母线护套加工模具。


    背景技术:

    2.格雷母线技术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应用于位置检测和数据通信领域的一种技术。格雷母线以相互靠近的扁平状的电缆和天线箱之间的电磁耦合来进行通信。格雷母线系统可用于码头、矿山、隧道等场所有轨移动设备的位置检测,如:天车定位、卸料小车定位、堆取料机定位等。为确保格雷母线系统在高温、酸性碱性环境等恶劣环境下正常稳定运行,会在格雷母线芯线外包覆护套,以增强电缆耐高温、酸碱、紫外线的性能,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通常将芯线置于两片相对放置的电缆护套之间区域,然后将该电缆护套加热封装、降温成型,这种方式下电缆护套加工成型与芯线封装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作业车间,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电缆护套存放、转移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以解决现有工序中格雷母线电缆护套加工、封装操作的作业车间分离,不利于提高加工效率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包括上模、下模和中模,所述上模底面和中模顶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一芯线护套模腔,所述下模顶面和中模底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第一芯线护套模腔与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的底面朝向相对;所述第一芯线护套模腔和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的侧面设有供物料上升溢出的溢流结构。
    5.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结构包括固定在中模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截面的顶长小于截面的底长,在使用状态第一凸块的侧面与设在上模底面的第二凹陷部贴合。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块底面设有第一凹陷部,所述下模顶面固定有与第一凹陷部匹配的台阶块。
    7.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下模顶面、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凸块,在中模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的外侧面与第二凸块朝向模腔的一面、下模顶面之间的区域构成溢流腔。
    8.进一步的,所述中模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条,所述下模的顶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一定位条卡合的第一卡槽。
    9.进一步的,所述中模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条,所述上模的底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二定位条卡合的第二卡槽。
    10.进一步的,在封装作业状态所述台阶块的侧面与第二凹陷部贴合。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格雷母线电缆护套的模压成型及随
    后的电缆封装工序可以集中在一处完成。护套模压成型的过程中,通过上模、中模、下模的配合,完成一对护套的加工;之后封装时,先取出中模,再将格雷母线电缆放在原来中模所处的区域,用两个护套包围格雷母线电缆,最后借助上模与下模的配合完成电缆的封装工序。传统的格雷母线电缆护套加工、封装需要分别用两种模具,在不同的作业车间进行,本实用新型则将护套加工成型、电缆封装所使用的两种模具合二为一,使用一种模具就可以完成这两道工序,不仅降低了总体模具制造、使用成本,还节省了护套转移存放耗费的人力物力,节省了场地,更是显著提高了护套加工、封装整体上的效率。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实施例。
    13.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便于阅读与理解,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前提下,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14.图1为单个格雷母线电缆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封装状态模具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上模;2、下模;3、中模;4、第一芯线护套模腔;5、第二芯线护套模腔;6、第一凸块;7、第一凹陷部;8、第二凹陷部;9、台阶块;10、第二凸块;11、第一定位条;12、第一卡槽;13、第二定位条;14、第二卡槽;15、电缆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2.参见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包括上模1、下模2和中模3,上模1底面和中模3顶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下模2顶面和中模3底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与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的底面朝向相对;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和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的侧面设有供物料上升溢出的溢流结构。受热的物料在模压成型的过程中,多余的物料从溢流结构溢出护套模腔。采用该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一次可以加工两片格雷母线电缆护套15。
    23.作为优选,溢流结构包括固定在中模3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凸块6,第一凸块6截面的顶长小于截面的底长,在使用状态第一凸块6的侧面与设在上模1底面的第二凹陷
    部8贴合。格雷母线电缆护套模压成型过程中,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内多余的物料顺着第一凸块6倾斜的侧面上升,继而沿第一凸块6的顶面溢出。第一凸块6底面设有第一凹陷部7,下模2顶面固定有与第一凹陷部7匹配的台阶块9。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内多余的物料能够顺着台阶块9侧面上升,离开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通过这种溢流结构,使得模压成型的电缆护套边缘平整,成型的加工件不发生弯曲变形。
    24.进一步的,溢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下模2顶面、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凸块10,在中模3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凸块6的外侧面与第二凸块10朝向模腔的一面、下模2顶面之间的区域构成溢流腔。格雷母线电缆护套模压成型过程中,顺着第一凸块6倾斜的侧面上升的物料、顺着台阶块9侧面上升的物料汇集于溢流腔,溢流腔成为溢出物料的容纳之处,使溢出物料易于清理。
    25.进一步的,中模3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条11,下模2的顶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一定位条11卡合的第一卡槽12。加工中模3下方的电缆护套时能够快速定位、合模。中模3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条13,上模1的底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二定位条13卡合的第二卡槽14。加工中模3上方的电缆护套时能够快速定位、合模。
    26.进一步的,在封装作业状态台阶块9的侧面与第二凹陷部8贴合,如图6所示。封装时,先取出中模3,再将格雷母线电缆放在原来中模3所处的区域,用两个护套包围格雷母线电缆,最后在热环境下借助上模1与下模2的配合完成电缆的封装工序,必要时在护套封合面涂布粘结剂。对于橡胶材质的电缆护套可采用目前已有的硫化封装方式。
    27.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其仍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1)、下模(2)和中模(3),所述上模(1)底面和中模(3)顶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所述下模(2)顶面和中模(3)底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与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的底面朝向相对;所述第一芯线护套模腔(4)和第二芯线护套模腔(5)的侧面设有供物料上升溢出的溢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结构包括固定在中模(3)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凸块(6),所述第一凸块(6)截面的顶长小于截面的底长,在使用状态第一凸块(6)的侧面与设在上模(1)底面的第二凹陷部(8)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6)底面设有第一凹陷部(7),所述下模(2)顶面固定有与第一凹陷部(7)匹配的台阶块(9)。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结构还包括固定在下模(2)顶面、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凸块(10),在中模(3)处于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一凸块(6)的外侧面与第二凸块(10)朝向模腔的一面、下模(2)顶面之间的区域构成溢流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3)的底面设置有第一定位条(11),所述下模(2)的顶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一定位条(11)卡合的第一卡槽(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模(3)的顶面设置有第二定位条(13),所述上模(1)的底面对应地设有可与第二定位条(13)卡合的第二卡槽(14)。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封装作业状态所述台阶块(9)的侧面与第二凹陷部(8)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通讯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格雷母线护套模压成型及封装模组,包括上模、下模和中模,所述上模底面和中模顶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一芯线护套模腔,所述下模顶面和中模底面合围成的区域构成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第一芯线护套模腔与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的底面朝向相对;所述第一芯线护套模腔和第二芯线护套模腔的侧面设有供物料上升溢出的溢流结构。本实用新型将护套加工成型、电缆封装所使用的两种模具合二为一,使用一种模具就可以完成这两道工序,不仅降低了总体模具制造、使用成本,还节省了护套转移存放耗费的人力物力,节省了场地,更是显著提高了护套加工、封装整体上的效率。封装整体上的效率。封装整体上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超 邹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永超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39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