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8  232


    1.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


    背景技术:

    2.素色色系是十分流行的装修色彩,受到家装行业追捧。尤其是莫兰迪色系的搭配自带高级的灰色调,低调不张扬,带着淡雅的素色色调,受到家装行业追捧。
    3.素色装饰纸印刷多采用多套版辊套印,现有技术的多套版辊套印中存在网点增大的缺陷,网穴无规则叠加,网穴重叠区域,重复叠色,造成颜色过度浓重;网穴漏印区域,叠色不足,颜色过淡。素色纸颜色分布不均,有的会出现印刷白点和水印,放大镜下观察可观察到网点。如何保证素色纸印刷的色彩均匀、饱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
    5.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纸卷安装在印刷机的放卷装置上,并放卷;s2,使用印刷机对原纸进行连续印刷,印刷时采用多套凹版版辊套印将油墨印刷到原纸表层,即得到无网点素色纸;s3,收卷,将印刷好的无网点素色纸收卷。
    6.优选的,所述s2中,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180~400目,油墨粘度10~16s。
    7.优选的,所述s2中,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最小,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依次增大。
    8.优选的,所述s2中,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最低,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次之;第二凹版版辊和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较高。
    9.优选的,所述s2中,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由深变浅,即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后续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15~25%。
    10.优选的,所述s2中,所述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1s,烘箱温度90℃;所述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0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20℃;所述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油墨粘度为13s,烘箱温度100℃;所述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5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50℃。
    11.优选的,所述s2中,印刷速度80~85米/分钟,烘箱温度90~150℃,循环风量为40~50m
    ³
    /h。
    12.优选的,所述s2中,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每一个凹版版辊的涂布量均为4~5g/


    13.优选的,所述s2中,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凹版版辊的外径依次增大,每个版辊相对上一版辊外径的增量为4-6丝。
    14.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采用湿法印刷,各个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相对彩印的油墨粘度都较低;尤其是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1s,油墨粘度较低,使得印刷时原纸的水分含量升高,此时原纸中的植物纤维处于膨胀状态,膨胀状态下的植物纤维能很好的促进油墨扩散,素色纸颜色分布更加均匀。
    15.2.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油墨的调色浓度依次递减、颜色由深变浅;后面每次印刷都是对上次印刷的补充;印刷后的素色纸色彩均匀、饱满,色差值δe<0.01,80~10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网点、无水印、无明显叠色。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采用本发明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制得的素色纸在100倍放大镜下观察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纸卷安装在印刷机的放卷装置上,并放卷;原纸的水分含量为3~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原纸的水分含量为4%。
    19.s2,使用印刷机对原纸进行连续印刷,印刷时采用多套凹版版辊套印将油墨印刷到原纸表层,即得到无网点素色纸。
    20.本实施例优选四套凹版版辊套印;其中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180~400目,常用的网穴目数:180目、200目、250目、300目、350目。油墨粘度10~16s;印刷速度150~200米/分钟,烘箱温度90~150℃;循环风量为40~50m
    ³
    /h。其中油墨粘度的测定采用涂-4杯的方法,按gb/t 1723-93设计,适用于测量涂料及其它相关产品的条件粘度(流出时间不大于150秒)。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测量定量试样从规定直径的孔全部流出的时间,以s表示。
    21.s2中,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凹版版辊的外径依次增大,每个版辊相对上一版辊外径的增量为4-6丝,其中1丝=0.01毫米。常用版辊尺寸为:长度1350mm,外圆周长1230mm、1310mm、930mm。
    22.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其中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最小,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依次增大。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最低,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次之;第二凹版版辊和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较高。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油墨的调色浓度依次递减、油墨颜色由深变浅。即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后续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15~25%。每一个凹版版辊的涂布量均为4~5g/


    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20%。即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100%。第二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80%。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60%。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40%。每一个凹版版辊的涂布量均为4g/

    。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1s,烘箱温度90℃。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0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20℃。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油墨粘度为13s,烘箱温度100℃。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5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50℃。循环风量为45 m
    ³
    /h。
    24.在s2中,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第一凹版版辊、第二凹版版辊、第三凹版版辊和第四凹版版辊。版辊周长均为1230mm。考虑到原纸印刷中原纸的伸缩率,四套凹版版辊外径依次增大,每个版辊相对上一版辊外径的增量为5丝。每支凹版版辊对原纸的油墨涂布量均为4g/


    25.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1s,烘箱温度90℃。第一凹版版辊时原纸为水分初次渗透,油墨的粘度在11s,能够减轻纸面打皱,且原纸中的植物纤维膨胀,能很好的促进油墨吸收。即印刷时,每个网穴携带的油墨印刷到原纸上后,油墨扩散形成的面积为单个网穴面积的3~5倍,使得油墨在原纸上充分扩散,原纸印刷的第一层底色着色更加均匀。
    26.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0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20℃。网穴目数为200目表示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比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要大,因此第二凹版版辊印刷时油墨能更好的覆盖纸张上的网点。因此第二凹版版辊印刷后,两次印刷油墨叠加更加均匀、网点较少。
    27.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油墨粘度为13s,烘箱温度100℃。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网穴的大小比第一凹版版辊和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都小,网穴数量更多,能更好的填补网点。且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较第二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小;相对第二凹版版辊印刷,第三凹版版辊时油墨扩散性增强。
    28.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5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50℃。第四凹版版辊采用面积更小、数量更加密集的网穴印刷,能更好的填补网点,使印刷更为均匀。
    29.四套凹版版辊套印时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颜色由深变浅。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调色浓度最大,颜色最深,为素纸印刷的目标色。第二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以及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的调色浓度依次递减,分别为目标色的80%、60%、40%。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最浅。后面每次印刷都是对前面印刷的补充。
    30.s3,收卷,将印刷好、烘干后的的无网点素色纸收卷。
    31.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素色纸色彩均匀、饱满,色差值δe<0.01,80~100倍放大镜下观察,如图1所示无网点、无水印、无明显叠色。
    32.实施例2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纸卷安装在印刷机的放卷装置上,并放卷;原纸的水分含量为3%。
    33.s2,使用印刷机对原纸进行连续印刷,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将油墨印刷到原纸表层,即得到无网点素色纸。
    34.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版辊周长均为1230mm。考虑到原纸印刷中原纸的伸缩率,四套凹版版辊外径依次增大,每个版辊相对上一版辊外径的增量为6丝。每支凹版版辊对原纸的油墨涂布量均为5g/

    。其中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最小,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依次增大。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最低,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次之;第二凹版版辊和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较高。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油墨的调色浓度依次递减、油墨颜色由深变浅。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25%。即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100%。第二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75%。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50%。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25%。每一个凹版版辊的涂布量均为5g/


    35.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0s,烘箱温度90℃。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18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20℃。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油墨粘度为13s,烘箱温度100℃。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400目,油墨粘度为16s,烘箱温度150℃。循环风量为50 m
    ³
    /h。
    36.s3,收卷,将印刷好、烘干后的的无网点素色纸收卷。
    37.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素色纸色彩均匀、饱满,色差值δe<0.01,80~10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网点、无水印、无明显叠色。
    38.实施例3一种无网点素色纸印刷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原纸卷安装在印刷机的放卷装置上,并放卷;原纸的水分含量为6%。
    39.s2,使用印刷机对原纸进行连续印刷,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将油墨印刷到原纸表层,即得到无网点素色纸。
    40.印刷时采用四套凹版版辊套印,版辊周长均为1230mm。考虑到原纸印刷中原纸的伸缩率,四套凹版版辊外径依次增大,每个版辊相对上一版辊外径的增量为4丝。每支凹版版辊对原纸的油墨涂布量均为5g/

    。其中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最小,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依次增大。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最低,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次之;第二凹版版辊和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粘度较高。多套凹版版辊套印时油墨的调色浓度依次递减、油墨颜色由深变浅。油墨调色浓度依次递减15%。即第一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100%。第二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85%。第三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70%。第四凹版版辊使用的油墨调色浓度为目标色的55%。
    41.第一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50目,油墨粘度为10s,烘箱温度90℃。第二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200目,油墨粘度为15s,烘箱温度120℃。第三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00目,油墨粘度为13s,烘箱温度100℃。第四凹版版辊的网穴目数为350目,油墨粘度为16s,烘箱温度150℃。循环风量为50 m
    ³
    /h。
    42.s3,收卷,将印刷好、烘干后的的无网点素色纸收卷。
    43.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素色纸色彩均匀、饱满,色差值δe<0.01,80~100倍放大镜下观察无网点、无水印、无明显叠色。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4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