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降尘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室内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粉尘,需要借助降尘装置喷淋水对粉尘进行降尘处理,保证施工过程中粉尘的沉降,起到很好的环保施工效果。
3.然而现有的喷淋降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喷洒范围大多都是固定的,不能够对降尘范围进行调节,导致降尘效果不够明显,需要多个喷淋降尘装置才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降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波纹管,横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平移组件,移动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l形支架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套,连接套的表面与l形支架固定连接,波纹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连接套连通,连接套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硬管,硬管与波纹管连通,硬管的底部贯穿至移动座的底部并连通有套管,硬管的表面与移动座转动连接,l形支架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组件,套管表面两侧的底部均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管,活动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喷淋管,活动管分别与连通管和喷淋管连通,移动座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传感器,硬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套,硬管可在活动套的内腔转动,活动套与粉尘传感器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套管的表面设置有推动组件,套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感应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套管处,再通过喷淋管喷出,水输送的过程中,转动组件使得硬管、套管和喷淋管转动,即可增大喷淋范围,期间驱动组件使得喷淋管在活动管的表面向外延伸,进而增大了喷淋范围,而且能够通过平移组件,最终使得喷淋管左右移动,再一次增大了喷淋降尘的范围,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
7.优选的,平移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板右侧的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贯穿至横板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左端与横板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螺纹杆的表面与移动座螺纹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移组件的设置,电机一带动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左右运动,进而带动硬管左右运动,进而通过套管,调节喷淋管的横向位置,增大喷淋管喷淋覆盖的范围。
9.优选的,转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硬管表面顶部的齿轮一,移动座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二,齿轮二与齿轮一啮合。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电机二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
齿轮一为啮合关系,则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则带动硬管转动,硬管则带动套管、连通管、活动管和喷淋管转动,使得喷淋管处于转动状态喷淋,增大喷淋范围。
11.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粉尘传感器底部一侧的电机三,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的一端与粉尘传感器转动连接,往复丝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移动架的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推臂,活动套的一侧与推臂转动连接。
12.优选的,粉尘传感器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导向座的表面与移动架滑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座的设置,移动架左右运动的过程中会在导向座的表面滑动,以提高移动架左右运动的稳定性。
14.优选的,硬管的表面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顶部和底部的分别与移动座和活动套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活动套上下运动的规程中会对弹簧进行压缩和拉伸,使得活动套的运动状态处于平稳,提高了活动套运动的稳定性。
16.优选的,推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套管表面的滑动套,滑动套的顶部与活动套转动连接,滑动套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推杆远离滑动套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喷淋管转动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使用,电机三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由于往复丝杆的热性,即可使得移动架在往复丝杆的表面左右运动,往复丝杆则的通过推臂带动活动套在硬管和套管的表面上下运动,活动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在套管的表面滑动,滑动套向下运动的过程会通过推杆推动喷淋管在活动管的表面向外侧延伸,活动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向上滑动,滑动套则通过推杆拉动喷淋管向套管运动,即可调节喷淋管前后喷淋的范围。
18.优选的,喷淋管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以矩形这列连通在喷淋管的底部。
19.综上,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套管处,再通过喷淋管喷出,水输送的过程中,转动组件使得硬管、套管和喷淋管转动,即可增大喷淋范围,期间驱动组件使得喷淋管在活动管的表面向外延伸,进而增大了喷淋范围,而且能够通过平移组件,最终使得喷淋管左右移动,再一次增大了喷淋降尘的范围,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平移组件的设置,电机一带动螺纹杆转动,能够带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移动座左右运动,进而带动硬管左右运动,进而通过套管,调节喷淋管的横向位置,增大喷淋管喷淋覆盖的范围。
22.3、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组件的设置,电机二带动齿轮二转动,齿轮二与齿轮一为啮合关系,则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则带动硬管转动,硬管则带动套管、连通管、活动管和喷淋管转动,使得喷淋管处于转动状态喷淋,增大喷淋范围。
23.4、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组件和推动组件的配合使用,电机三带动往复丝杆转动,由于往复丝杆的热性,即可使得移动架在往复丝杆的表面左右运动,往复丝杆则的通过推臂带动活动套在硬管和套管的表面上下运动,活动套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在套管的表面滑动,滑动套向下运动的过程会通过推杆推动喷淋管在活动管的表面向外侧延
伸,活动套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向上滑动,滑动套则通过推杆拉动喷淋管向套管运动,即可调节喷淋管前后喷淋的范围。
24.5、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向座的设置,移动架左右运动的过程中会在导向座的表面滑动,以提高移动架左右运动的稳定性。
25.6、本实用新型通过弹簧的设置,活动套上下运动的规程中会对弹簧进行压缩和拉伸,使得活动套的运动状态处于平稳,提高了活动套运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立体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连通管、活动管和喷淋管的剖面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板;2、横板;3、水泵;4、波纹管;5、移动座;6、平移组件;61、电机一;62、螺纹杆;7、l形支架;8、连接套;9、硬管;10、套管;11、转动组件;111、齿轮一;112、电机二;113、齿轮二;12、连通管;13、活动管;14、喷淋管;15、粉尘传感器;16、活动套;17、驱动组件;171、电机三;172、往复丝杆;173、移动架;174、推臂;18、导向座;19、弹簧;20、推动组件;201、滑动套;202、推杆;21、粉尘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3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3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6.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8.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实施例一:
40.结合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横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3,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有波纹管4,横板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座5,移动座5的一侧设置有平移组件6,平移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板2右侧的电机一61,电机一61的输出轴贯穿至横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2,螺纹杆62的左端与横板2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螺纹杆62的表面与移动座5螺纹连接,通过平移组件6的设置,电机一61带动螺纹杆62转动,能够带动与螺纹杆62螺纹连接的移动座5左右运动,进而带动硬管9左右运动,进而通过套管10,调节喷淋管14的横向位置,增大喷淋管14喷淋覆盖的范围,移动座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7,l形支架7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套8,连接套8的表面与l形支架7固定连接,波纹管4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连接套8连通,连接套8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硬管9,硬管9与波纹管4连通,硬管9的底部贯穿至移动座5的底部并连通有套管10,硬管9的表面与移动座5转动连接,l形支架7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组件11,转动组件11包括固定安装在硬管9表面顶部的齿轮一111,移动座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12,电机二1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13,齿轮二113与齿轮一111啮合,通过转动组件11的设置,电机二112带动齿轮二113转动,齿轮二113与齿轮一111为啮合关系,则带动齿轮一111转动,齿轮一111则带动硬管9转动,硬管9则带动套管10、连通管12、活动管13和喷淋管14转动,使得喷淋管14处于转动状态喷淋,增大喷淋范围套管10表面两侧的底部均连通有连通管12,连通管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管13,活动管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喷淋管14,活动管13分别与连通管12和喷淋管14连通,移动座5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传感器15,硬管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套16,硬管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9,弹簧19的顶部和底部的分别与移动座5和活动套16固定连接,通过弹簧19的设置,活动套16上下运动的规程中会对弹簧19进行压缩和拉伸,使得活动套16的运动状态处于平稳,提高了活动套16运动的稳定性硬管9可在活动套16的内腔转动,活动套16与粉尘传感器15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17,套管10的表面设置有推动组件20,套管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感应器21。
41.实施例二:
42.结合图1至图4,驱动组件17包括固定安装在粉尘传感器15底部一侧的电机三171,电机三1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172,往复丝杆172的一端与粉尘传感器15转动连接,往复丝杆17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73,移动架173的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推臂174,活动套16的一侧与推臂174转动连接,推动组件20包括滑动连接在套管10表面的滑动套201,滑动套201的顶部与活动套16转动连接,滑动套201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202,推杆202远离滑动套201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喷淋管14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组件17和推动组件20的配合使用,电机三171带动往复丝杆172转动,由于往复丝杆172的热性,即可使得移动架173在往复丝杆172的表面左右运动,往复丝杆172则的通过推臂174带动活动套16在硬管9和套管10的表面上下运动,活动套16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
201在套管10的表面滑动,滑动套201向下运动的过程会通过推杆202推动喷淋管14在活动管13的表面向外侧延伸,活动套16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则带动滑动套201向上滑动,滑动套201则通过推杆202拉动喷淋管14向套管10运动,即可调节喷淋管14前后喷淋的范围,粉尘传感器15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8,导向座18的表面与移动架173滑动连接,通过导向座18的设置,移动架173左右运动的过程中会在导向座18的表面滑动,以提高移动架173左右运动的稳定性。
43.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使用者通过将安装板1固定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粉尘感应器21对空气的粉尘进行监测,需要喷淋时,水泵3启动将水输送至波纹管4处,接着经过硬管9、套管10、连通管12和活动管13最后通过喷淋管14上的喷孔喷出,期间可通过平移组件6,调节喷淋管14的横向位置,再通过转动组件11,能够使得硬管9、套管10、连通管12、活动管13和喷淋管14转动,使得喷淋管14的喷淋范围增大,而且驱动组件17、能够使得活动套16在l形支架7和套管10的表面上下滑动,活动套16则通过推动组件20使得喷淋管14在活动管13的表面伸缩,再一次使得喷淋管14的喷淋范围增大,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
44.综上所述:该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通过水泵3将水输送至套管10处,再通过喷淋管14喷出,水输送的过程中,转动组件11使得硬管9、套管10和喷淋管14转动,即可增大喷淋范围,期间驱动组件17使得喷淋管14在活动管13的表面向外延伸,进而增大了喷淋范围,而且能够通过平移组件6,最终使得喷淋管14左右移动,再一次增大了喷淋降尘的范围,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喷淋降尘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喷洒范围大多都是固定的,不能够对降尘范围进行调节,导致降尘效果不够明显,需要多个喷淋降尘装置才能够实现大范围的降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问题。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所述横板(2)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3),所述水泵(3)的出水端连通有波纹管(4),所述横板(2)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的一侧设置有平移组件(6),所述移动座(5)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7),所述l形支架(7)的顶部贯穿设置有连接套(8),所述连接套(8)的表面与l形支架(7)固定连接,所述波纹管(4)远离水泵(3)的一端与连接套(8)连通,所述连接套(8)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硬管(9),所述硬管(9)与波纹管(4)连通,所述硬管(9)的底部贯穿至移动座(5)的底部并连通有套管(10),所述硬管(9)的表面与移动座(5)转动连接,所述l形支架(7)的表面设置有转动组件(11),所述套管(10)表面两侧的底部均连通有连通管(12),所述连通管(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管(13),所述活动管(13)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喷淋管(14),所述活动管(13)分别与连通管(12)和喷淋管(14)连通,所述移动座(5)左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传感器(15),所述硬管(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套(16),所述硬管(9)可在活动套(16)的内腔转动,所述活动套(16)与粉尘传感器(15)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17),所述套管(10)的表面设置有推动组件(20),所述套管(1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粉尘感应器(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在横板(2)右侧的电机一(61),所述电机一(61)的输出轴贯穿至横板(2)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螺纹杆(62),所述螺纹杆(62)的左端与横板(2)内腔的左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2)的表面与移动座(5)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11)包括固定安装在硬管(9)表面顶部的齿轮一(111),所述移动座(5)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二(112),所述电机二(1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13),所述齿轮二(113)与齿轮一(111)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7)包括固定安装在粉尘传感器(15)底部一侧的电机三(171),所述电机三(17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172),所述往复丝杆(172)的一端与粉尘传感器(15)转动连接,所述往复丝杆(17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移动架(173),所述移动架(173)的底部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推臂(174),所述活动套(16)的一侧与推臂(174)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传感器(15)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座(18),所述导向座(18)的表面与移动架(173)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管(9)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的顶部和底部的分别与移动座(5)和活动套(16)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20)包括滑动连接在套管(10)表面的滑动套(201),所述滑动套(201)的顶部与活动套(16)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套(201)的前侧和后侧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推杆(202),所述推杆(202)远离滑动套(201)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喷淋管(14)转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14)的底部连通有多个喷头,多个喷头以矩形这列连通在喷淋管(14)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建筑喷淋降尘装置,涉及建筑降尘领域,本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波纹管,横板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一侧设置有平移组件,移动座的右侧固定连接有L形支架。本申请通过水泵将水输送至套管处,再通过喷淋管喷出,水输送的过程中,转动组件使得硬管、套管和喷淋管转动,即可增大喷淋范围,期间驱动组件使得喷淋管在活动管的表面向外延伸,进而增大了喷淋范围,而且能够通过平移组件,最终使得喷淋管左右移动,再一次增大了喷淋降尘的范围,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即可达到喷淋范围可调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望 谢磊 曲波 李晨光 万洪元 李先锋 邵繁争 刘方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