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线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如今随着各种仪器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所耗能源增多,产热增大,与之对应的,仪器具有更高效率的散热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需求;同时,各种大小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电线杂乱不堪,在地面、桌面随意摆设,不仅操作不便,影响美观,更是存在浸水漏电,绊倒行人等安全隐患。
3.现阶段人们解决上述现象的方法大多是:1.利用轧带固定;2.利用电线盒固定。前者轧带对多台仪器多条线路的笼统做法,依旧绕不开电线斑驳杂乱,不易识别。如果出现问题需要找线,也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而且轧带是一次性的,很多时候需要剪开以便解决问题,用完还要再重新扎起,操作繁琐;后者电线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者轧带的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风险,例如绊倒行人、占用空间,多条电线挤在仪器散热不良,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盘线散热装置,通过增加了散热功能的同时,也带有盘线的功能,不占额外占据空间,可以使仪器之间的电线泾渭分明,简洁明了,方便排查线路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各种仪器的散热,盘线需求,也可以独立使用,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盘线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组件、散热组件、隔板、散热扇、蓄电池和开关,所述安装组件上用于安装线路,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所述散热组件一侧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扇安装于安装孔内,所述散热扇一侧设置有蓄电池和开关,所述散热扇通过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板体和线槽,所述线槽设置于所述板体上,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内。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板体与所述线槽一体成型。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圆框,所述圆框设置于所述板体上,且所述圆框位于所述线槽内,以实现线路穿过所述圆框。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板体上。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
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散热管和进液孔,所述散热板一侧与所述板体一侧连接,所述散热板另一侧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留有缝隙,以实现通风,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散热板内,所述散热管一端与所述
进液孔连通,所述散热管内储存有冷源。
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上,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
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散热板一体成型。
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侧与所述隔板一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通过在所述安装组件上用于安装线路,可以方便将仪器的电线固定,方便摆放,所述安装组件与所述散热组件连接,可以将电线产生的热量吸收,避免对电线造成损坏,通过在隔板上设置安装孔,可以方便通风,所述散热扇安装于安装孔内,方便固定,所述散热扇一侧设置有蓄电池和开关,所述散热扇通过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方便控制散热扇的开启和关闭。
17.2、通过将所述线槽设置于所述板体上,可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内,方便安装电线,且所述板体与所述线槽一体成型,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18.3、将所述圆框通过螺钉或者黏胶固定于所述板体上,且所述圆框位于所述线槽内,可以实现方便电线穿过所述圆框,从而实现将电线固定,使其摆放更加合理。
19.4、在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板体上,且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可以方便通风,以便于降温。
20.5、将所述散热板一侧与所述板体一侧通过螺钉或者黏胶连接,可以方便安装和使用,所述散热板另一侧与所述隔板连接,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散热板之间留有缝隙,可以实现通风,以便于散热,所述散热管设置于所述散热板内,所述散热管一端与所述进液孔连通,方便更换散热管内部的冷源。
附图说明
21.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图1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盘线散热装置示意图。
23.图2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盘线散热装置的散热组件示意图。
24.图3是按照本实用新型盘线散热装置的另一侧面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安装组件;11、板体;12、线槽;13、第一通孔;14、圆框;2、散热组件;21、散热板;22、散热管;23、第二通孔;24、进液孔;3、隔板;4、支架;5、散热扇;6、蓄电池;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30.实施例:
3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盘线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组件1、散热组件2、隔板3、散热扇5、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安装组件1上用于安装线路,所述安装组件1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接,所述散热组件2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扇5安装于安装孔内,所述散热扇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散热扇5通过开关7与所述蓄电池6电连接。
32.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中,通过在所述安装组件1上用于安装线路,可以方便将仪器的电线固定,方便摆放,所述安装组件1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接,可以将电线产生的热量吸收,避免对电线造成损坏,通过在隔板3上设置安装孔,可以方便通风,所述散热扇5安装于安装孔内,方便固定,所述散热扇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散热扇5通过开关7与所述蓄电池6电连接,方便控制散热扇的开启和关闭。
3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板体11和线槽12,所述线槽12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12内,所述板体11与所述线槽12一体成型。
34.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中,通过将所述线槽12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可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12内,方便安装电线,且所述板体11与所述线槽12一体成型,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3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圆框14,所述圆框14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圆框14位于所述线槽12内,以实现线路穿过所述圆框14,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板体11一体成型。
36.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中,将所述圆框14通过螺钉或者黏胶固定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圆框14位于所述线槽12内,可以实现方便电线穿过所述圆框14,从而实现将电线固定,使其摆放更加合理,在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板体11一体成型,可以方便通风,以便于降温。
3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板21、散热管22和进液孔24,所述散热板21一侧与所述板体11一侧连接,所述散热板21另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且所述隔板3与所述散热板21之间留有缝隙,以实现通风,所述散热管22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内,所述散热管22一端与所述进液孔24连通,所述散热管22内储存有冷源,其中,所述冷源为液体,例如可以采用水,等等,所述散热管22为金属管,其中,所述散热管22设置有多个,并且多个所述散热管22之间互相连通,多个散热管22均匀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内。
38.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上,且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通孔13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散热板21一体成型,可以方便通风,以便于将产生的热量带走,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3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支架4,所述支架4一侧与所述隔板3一侧连接,可以
起到支撑的作用,以方便安装和使用。
4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1.1、通过在所述安装组件1上用于安装线路,可以方便将仪器的电线固定,方便摆放,所述安装组件1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接,可以将电线产生的热量吸收,避免对电线造成损坏,通过在隔板3上设置安装孔,可以方便通风,所述散热扇5安装于安装孔内,方便固定,所述散热扇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散热扇5通过开关7与所述蓄电池6电连接,方便控制散热扇的开启和关闭。
42.2、通过将所述线槽12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可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12内,方便安装电线,且所述板体11与所述线槽12一体成型,可以使其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43.3、将所述圆框14通过螺钉或者黏胶固定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圆框14位于所述线槽12内,可以实现方便电线穿过所述圆框14,从而实现将电线固定,使其摆放更加合理。
44.4、在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板体11一体成型,可以方便通风,以便于降温。
45.5、将所述散热板21一侧与所述板体11一侧通过螺钉或者黏胶连接,可以方便安装和使用,所述散热板21另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且所述隔板3与所述散热板21之间留有缝隙,可以实现通风,以便于散热,所述散热管22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内,所述散热管22一端与所述进液孔24连通,方便更换散热管22内部的冷源。
4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组件(1)、散热组件(2)、隔板(3)、散热扇(5)、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安装组件(1)上用于安装线路,所述安装组件(1)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接,所述散热组件(2)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扇(5)安装于安装孔内,所述散热扇(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散热扇(5)通过开关(7)与所述蓄电池(6)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板体(11)和线槽(12),所述线槽(12)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以实现将线路安装于所述线槽(1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1)与所述线槽(12)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圆框(14),所述圆框(14)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且所述圆框(14)位于所述线槽(12)内,以实现线路穿过所述圆框(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1)包括第一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于所述板体(1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孔(13)与所述板体(11)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散热板(21)、散热管(22)和进液孔(24),所述散热板(21)一侧与所述板体(11)一侧连接,所述散热板(21)另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且所述隔板(3)与所述散热板(21)之间留有缝隙,以实现通风,所述散热管(22)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内,所述散热管(22)一端与所述进液孔(24)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设置于所述散热板(21)上,且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通孔(13)相对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散热板(21)一体成型。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线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架(4),所述支架(4)一侧与所述隔板(3)一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盘线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组件(1)、散热组件(2)、隔板(3)、散热扇(5)、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安装组件(1)上用于安装线路,所述安装组件(1)与所述散热组件(2)连接,所述散热组件(2)一侧与所述隔板(3)连接,所述隔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散热扇(5)安装于安装孔内,所述散热扇(5)一侧设置有蓄电池(6)和开关(7),所述散热扇(5)通过开关(7)与所述蓄电池(6)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了散热功能的同时,也带有盘线的功能,不占额外占据空间,可以使仪器之间的电线泾渭分明,简洁明了,方便排查线路问题,不仅可以解决各种仪器的散热,盘线需求,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独立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张丽敏 丁利霞 岳文兵 谷晓辉 秦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