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图像的信息编码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二维码技术是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图像应用技术。利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传统的二维码都是标准的正方形方块,带三个比较大的方块(定位点)。目前市面上还有广泛应用的异形码,此类异行码是在不改变二维码原有形状的情况下,增加外围背景,或者在二维码颜色上做一定美化修饰的效果来包装成异形码。而且,市面上的二维码也都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规范来生成和识别,所以让二维码更加广泛的应用在各领域中。
3.在现有的二维码中,并不能够让一般的图片携带更多的信息,而图片显然也是二维信息载体中的一种,需要一种能够对图片进行编码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图像进行编码,使得图像能够携带更多信息。
5.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图像信息的编码方法,
6.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各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各像素点色度值,
7.根据设定的第一比例信息,随机选取第一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中的第一比例的第一像素点,作为识别像素点集合,并记录所有第一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色度值,
8.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
9.在需要解码时,通过光学信号获取待识别的第二图像,通过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根据所述识别像素点集合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对应矩阵坐标,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分别比对,
10.当比对成功率高于第一阈值时,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11.具体地,还包括步骤,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最外周的第三像素点集合,
12.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三像素点集合,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
13.具体地,还包括步骤,若第三图像非方形图像,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处理。
14.具体地,还包括步骤,对所述图像进行x*y的分区,x》1,y》1;
15.在进行解码时,对各分区的像素点逐区进行比对,当各分区的比对成功率均高于预设阈值时,才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16.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点在各分区中的占比均为第一比例。
17.可选地,所述第一像素点在各分区中平均分布。
18.可选地,所述各分区的大小均等。
19.可选地,具体进行步骤,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
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比对,第二像素点与第一像素点的比对色度值差值在第二阈值内,则判定为比对成功。
20.一种图像信息的编码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21.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各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各像素点色度值,
22.根据设定的第一比例信息,随机选取第一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中的第一比例的第一像素点,作为识别像素点集合,并记录所有第一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色度值,
23.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
24.在需要解码时,通过光学信号获取待识别的第二图像,通过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根据所述识别像素点集合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对应矩阵坐标,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分别比对,
25.当比对成功率高于第一阈值时,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26.具体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还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27.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最外周的第三像素点集合,
28.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三像素点集合,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若第三图像非方形图像,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处理,
29.具体还用于执行步骤,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比对,第二像素点与第一像素点的比对色度值差值在第二阈值内,则判定为比对成功。
30.通过上述方案,能够针对第一图像进行像素点的提取和编码,还能够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再通过获取到的第二图像与像素点进行比对来确定是否展示第一信息,完成了对第一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技术。
附图说明
31.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信息编码方法流程图;
32.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确定第三图像示意图;
33.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三图像畸变校正流程图;
34.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图像分区信息编码方法流程图;
35.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3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技术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
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
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
40.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41.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技术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42.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技术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3.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
44.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为一种图像信息的编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各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各像素点色度值,
46.s2根据设定的第一比例信息,随机选取第一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中的第一比例的第一像素点,作为识别像素点集合,并记录所有第一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色度值,
47.s3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
48.s4在需要解码时,通过光学信号获取待识别的第二图像,通过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s5根据所述识别像素点集合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对应矩阵坐标,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
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分别比对,
49.s6当比对成功率高于第一阈值时,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50.其中,第一图像可以为用作识别的图像,获取第一图像的方法可以是处理器直接加载,也可以是从存储单元中读取,也可以是从摄像单元中获得。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比例信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第一比例信息是需要从第一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中获取的用于进行后续比对步骤的比例信息,可以看做是容错率,第一比例设置较高,说明加密的比对越苛刻,系统的容错率越低,但也更难比对成功,对于计算量的需求也更大。第一信息为任意的信息,可以为数字、字符串、声音等。第二图像为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通过光学捕捉系统,如摄像头等部件捕捉的图像信息,通过光学信号获取的信息输入解码模块(如解码应用程序)进行解码,能够在各种移动端适用,从而提升本方案的实用性。
51.第三图像可以为第二图像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的初步比对来直接获得第三图像的范围。在第三图像中获取对应的位置的第二像素点与第一像素点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一致说明第三图像与第一图像一致,就可以反馈于第一图像绑定的第一信息。
52.通过上述方案能够针对第一图像进行像素点的提取和编码,还能够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再通过获取到的第二图像与像素点进行比对来确定是否展示第一信息,完成了对第一信息的加密和解密技术。
53.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图像包括最外周的第三像素点集合,还包括步骤,s41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三像素点集合,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例如,可以在第一图像四周最外围的点进行提取,并存储最外周点的坐标与色度变化关系,对这种方式能够用第三像素点集合围出待解析的第三图像的范围,通过设计第三像素点集合,能够识别在第二图像中的第三像素点集合的位置,更好地确定识别区域的范围。
5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s4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之后还包括步骤,s7若第三图像非方形图像,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处理。在第二图像中通过第三像素点集合来确定第三图像的边缘,但由于拍摄角度问题,或者是第二图像所在表面非平面等原因,可能导致识别出的第三图像并非方形图像,需要进行判断之后再进行畸变校正。畸变校正处理的方法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此处只举出一例,归一化坐标变换方法。判断第三图像是否为方形图像能够更好地避免第二图像畸变导致的误识别或无法识别的问题。
55.在如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8,对第一图像进行x*y的分区,x》1,y》1;
56.s9在进行解码时,对各分区的像素点逐区进行比对,当各分区的比对成功率均高于预设阈值时,才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57.将所述图像进行分区,如x、y均选为3,则可以将图像分为9个区块,在记录各分区的像素点信息时逐区存储,在比对时进行各个分区进行逐个比对,能够提升比对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比对的计算难度。
58.在一些进一步的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点在各分区中的占比均为第一比例。也就是选取的第一像素点在各分区中占比相同,这样设计能够适应不同大小的区块分区,在不同分区中都同比分布第一像素点,能够防止不同分区中的数量差别过大,如完全随机选取,可能使得第一像素点在图片的右下角完全没有分布,导致特征像素取值的偏差过
大。
59.在一些其他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点在各分区中平均分布,例如,将各分区的大小设置为相同,然后在各分区中平均分布第一像素点,另一些实例中,各分区的大小不同,也可以在各分区中平均分布第一像素点。上述方案能够保证不管各分区的大小,像素点的取样数量均相同,这样能够使得各分区的特征值取样样本更为均衡,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识别步骤。
60.其他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进行更好的匹配,提升匹配的成功率,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比对,第二像素点与第一像素点的比对色度值差值在第二阈值内,则判定为比对成功。通过在第三图像中对应的位置的预设范围,如3*3的领域内进行第二像素点的提取,能够提升容错率,还可以将色度值差值设定阈值,只需要在该阈值内,就可以判定为匹配成功。设置位置差值能够避免第三图像的位置畸变带来的影响,设置色度值差值能够避免不同的相机的ccd取景元件由于硬件和软件等设备问题导致的色差对结果的影响。具体地,第二阈值的确定方法为,对第三图像的所有像素点色度值进行识别,加权平均后得到第三图像的平均色度值s3,计算第一图像的加权平均色度值s1,第二阈值=|s3-s1|/255*100%。这样在第二像素点与原位置的第一像素点的色度值差值百分比在第二阈值内,则可以认定为匹配成功。通过上述方法,更好地解决了色差影响的问题。
61.在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还介绍了一种图像信息的编码存储介质50,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62.获取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各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各像素点色度值,
63.根据设定的第一比例信息,随机选取第一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点中的第一比例的第一像素点,作为识别像素点集合,并记录所有第一像素点的矩阵坐标和色度值,
64.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
65.在需要解码时,通过光学信号获取待识别的第二图像,通过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一图像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根据所述识别像素点集合在所述第一图像中的对应矩阵坐标,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分别比对,
66.当比对成功率高于第一阈值时,反馈所述第一信息。
67.具体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还执行包括如下步骤:
68.所述第一图像包括最外周的第三像素点集合,
69.对比第二图像与第三像素点集合,确定待解析的第三图像,若第三图像非方形图像,对所述第三图像进行畸变校正处理,
70.具体还用于执行步骤,提取所述第三图像的对应矩阵坐标位置的预设范围内的第二像素点,对所有满足条件的第二像素点提取色度值,并与识别像素点集合的第一像素点进行比对,第二像素点与第一像素点的比对色度值差值在第二阈值内,则判定为比对成功。
71.具体地,所述元数据信息包括:索引信息或业务关键词信息。
72.上述存储介质通过针对第一图像进行像素点的提取和编码,还能够将第一图像与第一信息进行绑定,再通过获取到的第二图像与像素点进行比对来确定是否展示第一信
息,也完成了对第一信息的加密和解密。
73.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