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接头y管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氧气接头y管。
背景技术:
2.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往医院。急诊医学科(室)或急诊医学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综合医院急诊设有全科、内、外、妇、儿、五官、发热、腹泻等专科诊室。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在急诊科抢救中常同时用到多种仪器,如呼吸机、心肺复苏仪均需要接急诊抢救床的氧气接口,然而,每个急诊抢救床标配一个氧气接口,无法同时满足两台机器运行,影响病人的救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接头y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氧气接头y管,包括第一通气软管,所述第一通气软管上连通有两根第二通气软管,所述第一通气软管远离第二通气软管一端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封堵块,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远离第一通气软管一端的外周也套接固定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上胶黏固定有环状密封垫,所述第一通气软管远离第二通气软管的一端上设有插头机构,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远离第一通气软管的一端也设有插头机构。
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6.进一步,所述插头机构包括通气插头,三个所述通气插头中的一个与第一通气软管的端部相连通,另两个所述通气插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通气软管的端部相连通,所述通气插头外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下凹槽,且每个所述下凹槽内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通气插头的外周还环设有多个环形连接槽,且每个所述环形连接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密封胶圈。
7.进一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顶压块,所述顶压块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所述顶压块远离防滑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内设有导向部件。
8.进一步,所述伸缩弹簧远离顶压块的一端与所对应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
9.进一步,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底筒,所述导向底筒的内腔活动插接有中置导向筒,所述中置导向筒的内腔活动插接有端部导向筒。
10.进一步,每个所述顶压块分别活动插入至各自所对应下凹槽内腔,所述导向底筒远离端部导向筒的一端与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
11.进一步,所述端部导向筒远离导向底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压块远离防滑垫的一侧上。
12.进一步,所述防滑垫以及环状密封垫均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13.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软管和第二通气软管均为聚氨酯材料制成。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接头y管,具有以下优点:
15.1、急诊抢救床通过本氧气接头y管可以将一个氧气口接两台机器,从而使得急诊抢救床可实现同时连接两台用于急诊抢救的机器,极大提高抢救效率,节省医护人员的体力;
16.2、通过插头机构中的固定组件,使得本氧气接头y管方便与急诊抢救床上的氧气接口以及用于急救的机器进行连接,便于医护人员使用;
17.3、通过通气插头上设置的多个密封胶圈,对通气插头与接口处进行密封处理,通过封堵块将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再由环状密封垫对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从而保障接口处的密封性。
18.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气接头y管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提供的一种氧气接头y管中插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插头机构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固定组件中导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5.1、第一通气软管;2、第二通气软管;3、封堵块;4、通气插头;5、密封胶圈;6、防滑垫;7、顶压块;8、端部导向筒;9、中置导向筒;10、导向底筒;11、伸缩弹簧;12、环状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27.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9.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接头y管,包括第一通气软管1,第一通气软管1上连通有两根第二通气软管2,第一通气软管1远离第二通气软管2一端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封堵块3,两根第二通气软管2远离第一通气软管1一端的外周也套接固定有封堵块3,封堵块3上胶黏固定有环状密封垫12,通过封堵块3将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再由环状密封垫12对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第一通气软管1远离第二通气软管2的一端上设有插头机构,两根第二通气软管2远离第一通气软管1的一端也设有插头机构。
30.优选的,插头机构包括通气插头4,三个通气插头4中的一个与第一通气软管1的端部相连通,另两个通气插头4分别与两个第二通气软管2的端部相连通,将与第一通气软管1相连通的通气插头4插入至急诊抢救床的氧气接口内,再将与第二通气软管2相连通的通气插头4插入至抢救机器的接口内,通气插头4外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下凹槽,且每个下凹槽内均设有固定组件,通气插头4的外周还环设有多个环形连接槽,且每个环形连接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密封胶圈5。
31.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顶压块7,顶压块7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6,顶压块7远离防滑垫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伸缩弹簧11内设有导向部件。
32.优选的,伸缩弹簧11远离顶压块7的一端与所对应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通气插头4插入接口后,在伸缩弹簧11的作用下,顶压块7能够对接口的内壁进行顶压,从而让通气插头4能够固定在接口内,通过防滑垫6可增加与接口内壁间的摩擦力,从而让通气插头4得以牢固固定在接口内部。
33.优选的,导向部件包括导向底筒10,导向底筒10的内腔活动插接有中置导向筒9,中置导向筒9的内腔活动插接有端部导向筒8。
34.优选的,每个顶压块7分别活动插入至各自所对应下凹槽内腔,导向底筒10远离端部导向筒8的一端与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
35.优选的,端部导向筒8远离导向底筒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压块7远离防滑垫6的一侧上。通过端部导向筒8、中置导向筒9、导向底筒10之间的配合作业,避免顶压块7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提升顶压块7运动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保证固定组件对通气插头4的固定效果。
36.优选的,防滑垫6以及环状密封垫12均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作而成。
37.优选的,第一通气软管1和第二通气软管2均为聚氨酯材料制成。由聚氨酯材料制成的第一通气软管1和第二通气软管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耐化学性、回弹性和力学性能,具有更小的压缩变型性,隔热、隔音、抗震、防毒性能良好。
3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氧气接头y管,将与第一通气软管1相连通的通气插头4插入至急诊抢救床的氧气接口内,再将与第二通气软管2相连通的通气插头4插入至抢救机器的接口内,通气插头4插入接口后,在伸缩弹簧11的作用下,顶压块7能够对接口的内壁进行顶压,从而让通气插头4能够固定在接口内,通过防滑垫6可增加与接口内壁间的摩擦力,从而让通气插头4得以牢固固定在接口内部。通过密封胶圈5对通气插头4与接口处之间的缝
隙处进行密封处理,通过封堵块3将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封堵,再由环状密封垫12对接口的开口处进行密封处理,保障接口处的密封性。通过端部导向筒8、中置导向筒9、导向底筒10之间的配合作业,避免顶压块7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偏斜,提升顶压块7运动稳定性的同时,也可保证固定组件对通气插头4的固定效果。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氧气接头y管,包括第一通气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软管(1)上连通有两根第二通气软管(2),所述第一通气软管(1)远离第二通气软管(2)一端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封堵块(3),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2)远离第一通气软管(1)一端的外周也套接固定有封堵块(3),所述封堵块(3)上胶黏固定有环状密封垫(12),所述第一通气软管(1)远离第二通气软管(2)的一端上设有插头机构,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2)远离第一通气软管(1)的一端也设有插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机构包括通气插头(4),三个所述通气插头(4)中的一个与第一通气软管(1)的端部相连通,另两个所述通气插头(4)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通气软管(2)的端部相连通,所述通气插头(4)外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下凹槽,且每个所述下凹槽内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通气插头(4)的外周还环设有多个环形连接槽,且每个所述环形连接槽内均固定连接有用于密封的密封胶圈(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顶压块(7),所述顶压块(7)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滑的防滑垫(6),所述顶压块(7)远离防滑垫(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所述伸缩弹簧(11)内设有导向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弹簧(11)远离顶压块(7)的一端与所对应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导向底筒(10),所述导向底筒(10)的内腔活动插接有中置导向筒(9),所述中置导向筒(9)的内腔活动插接有端部导向筒(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顶压块(7)分别活动插入至各自所对应下凹槽内腔,所述导向底筒(10)远离端部导向筒(8)的一端与下凹槽的内壁相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导向筒(8)远离导向底筒(1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顶压块(7)远离防滑垫(6)的一侧上。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6)以及环状密封垫(12)均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质制作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氧气接头y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软管(1)和第二通气软管(2)均为聚氨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气接头Y管,包括第一通气软管,所述第一通气软管上连通有两根第二通气软管,所述第一通气软管远离第二通气软管一端的外周套接固定有封堵块,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远离第一通气软管一端的外周也套接固定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上胶黏固定有环状密封垫,所述第一通气软管远离第二通气软管的一端上设有插头机构,两根所述第二通气软管远离第一通气软管的一端也设有插头机构。急诊抢救床通过本氧气接头Y管可以将个氧气口接个机器,从而使得急诊抢救床可实现同时连接两台用于急诊抢救的机器,极大提高抢救效率,节省医护人员的体力。护人员的体力。护人员的体力。
技术研发人员:余莉萍 李旭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1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5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