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马丁靴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4-12-24  8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运动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性好且透气性好的实用马丁靴。


    背景技术:

    2.马丁靴是一种对脚踝具有保护作用的鞋子,自从发明以来广受欢迎,但目前的马丁靴多为整张牛皮缝制而成,其透气性差,且牛皮在长时间穿着后容易软化,导致防护力和包覆力下降,对人体的脚部起不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对于户外运动或工作的人员而言,一种防护性好且透气性好的马丁靴是及其必要的。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护性好且透气性好的实用马丁靴。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性好且透气性好的实用马丁靴。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用马丁靴,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帮,所述鞋帮由前至后一体化由鞋头、鞋身和鞋踵构成,所述鞋身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鞋带孔,所述鞋带孔穿设有鞋带,所述鞋踵的后端设置有竖向的第一裁片皮条,侧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二裁片皮条,所述鞋身的上端表面连接全部所述鞋带孔设置有第三裁片皮条。
    6.所述鞋踵的上端还安装有子母扣。
    7.所述鞋踵的侧面中部还设置有脚踝保护垫。
    8.所述鞋带的中部交叉固定在一尖角防护辅助钉中。
    9.所述鞋带的端部固定在一鞋带扣中。
    10.所述鞋踵的后端还设置有夜光织唛。
    11.所述鞋帮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散热孔。
    12.所述鞋头的表面设置有椭圆形散热部,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在所述椭圆形散热部上。
    13.所述鞋身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条形散热部,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散热部上。
    14.所述鞋踵的顶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的第二条形散热部,中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的第三条形散热部,所述散热孔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条形散热部和第三条形散热部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马丁靴,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帮,鞋帮由前至后一体化由鞋头、鞋身和鞋踵构成,鞋身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鞋带孔,鞋带孔穿设有鞋带,鞋踵的后端设置有竖向的第一裁片皮条,侧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二裁片皮条,鞋身的上端表面连接全部鞋带孔设置有第三裁片皮条,由于马丁靴为大致对称式
    设计,所以马丁靴由一个第一裁片皮条、两个第二裁片皮条和第三裁片皮条共五条支撑包覆带支撑起马丁靴后端部分,在穿上本鞋子后,五条支撑包覆带的上端均匀的包覆住小腿的下端,并脚普通马丁靴提升了鞋子的稳固性能,确保鞋子不易变形;另外鞋帮表面具有透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面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尖角防护辅助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实用马丁靴,包括鞋底1和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帮,所述鞋帮由前至后一体化由鞋头2、鞋身3和鞋踵4构成,所述鞋身3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鞋带孔33,所述鞋带孔33穿设有鞋带6,所述鞋踵4的后端设置有竖向的第一裁片皮条41,侧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二裁片皮条42,所述鞋身3的上端表面连接全部所述鞋带孔33设置有第三裁片皮条31,由于马丁靴为大致对称式设计,所以马丁靴由一个第一裁片皮条、两个第二裁片皮条和第三裁片皮条共五条支撑包覆带支撑起马丁靴后端部分,在穿上本鞋子后,五条支撑包覆带的上端均匀的包覆住小腿的下端,并脚普通马丁靴提升了鞋子的稳固性能,确保鞋子不易变形;另外鞋帮表面具有透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20.所述鞋踵4的上端还安装有子母扣43,两只鞋子上一只安装母扣,另一只安装子扣,两者扣上后,两只鞋就可以整齐的摆放在一起,不会散落,避免丢失,利于脱鞋后的整齐摆放,野外露营不会丢失。
    21.所述鞋踵4的侧面中部还设置有脚踝保护垫44,本脚踝保护垫44一般由一块较厚的圆形皮质做成,行进时对对脚内侧脚踝眼处起到保护作用,在武术技击运动中也可对脚踝眼处起到保护作用。
    22.所述鞋带6的中部交叉固定在一尖角防护辅助钉24中,在本实施例中,它由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穿绳体241、固定柱242和夹持盘243构成,所述固定柱242的直径小于所述穿绳体241的直径,所述夹持盘243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柱242的直径但小于所述穿绳体241的直径,所述穿绳体2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横向的穿线孔244。穿绳体241中间高且厚,向两侧倾斜并变薄并缩窄,形成尖角,作用如武术运动中用的护腕上的护腕钉,可以隔绝一定的外物或外力撞击,对脚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穿绳体241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径向转动限位柱24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径向转动限位柱245设置有四个且均匀围绕所述固定柱242,径向转动限位柱245插入鞋面等织物的表面内,避免本尖角防护辅助钉24周向转动。
    24.位于同侧的穿线孔244与鞋带孔同穿一根鞋带,位于同侧的鞋带呈波浪形,鞋舌与鞋子本身牢固锁定,这样,鞋带和鞋舌不接触无产生阻力、缩短普通鞋带相对交叉的距离,可同时分别从两侧易拉收缩、便于解开、锁紧马丁靴。较一般系鞋带的方式方便简单,且更加牢固。
    25.所述鞋带6的端部固定在一鞋带扣25中,将鞋带的端部收纳固定起来,避免乱晃而散开,相较于传统的系鞋带方式更加牢固,避免在水下或野外环境下的鞋带松动。
    26.所述鞋踵4的后端还设置有夜光织唛45,便于在暗处时后面的人能够识别处前面人的鞋子,避免后人从后方踩到前人脚跟。
    27.所述鞋帮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散热孔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鞋头2的表面设置有椭圆形散热部26,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椭圆形散热部26上;所述鞋身3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条形散热部32,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散热部32上;所述鞋踵4的顶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42的第二条形散热部46,中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42的第三条形散热部47,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条形散热部46和第三条形散热部47上,不同的散热部对应散热不同的部位,确保鞋子的前中后部都有良好的透气效果。
    2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实用马丁靴,包括鞋底(1)和设置在鞋底(1)上的鞋帮,所述鞋帮由前至后一体化由鞋头(2)、鞋身(3)和鞋踵(4)构成,所述鞋身(3)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鞋带孔(33),所述鞋带孔(33)穿设有鞋带(6),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踵(4)的后端设置有竖向的第一裁片皮条(41),侧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二裁片皮条(42),所述鞋身(3)的上端表面连接全部所述鞋带孔(33)设置有第三裁片皮条(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踵(4)的上端还安装有子母扣(4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踵(4)的侧面中部还设置有脚踝保护垫(4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6)的中部交叉固定在一尖角防护辅助钉(24)中。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带(6)的端部固定在一鞋带扣(25)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踵(4)的后端还设置有夜光织唛(4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的表面贯穿设置有散热孔(5)。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头(2)的表面设置有椭圆形散热部(26),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椭圆形散热部(26)上。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身(3)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条形散热部(32),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条形散热部(32)上。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实用马丁靴,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踵(4)的顶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42)的第二条形散热部(46),中部设置有横穿所述第二裁片皮条(42)的第三条形散热部(47),所述散热孔(5)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二条形散热部(46)和第三条形散热部(47)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用马丁靴,包括鞋底和设置在鞋底上的鞋帮,鞋帮由前至后一体化由鞋头、鞋身和鞋踵构成,鞋身的上端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鞋带孔,鞋带孔穿设有鞋带,鞋踵的后端设置有竖向的第一裁片皮条,侧面设置有竖向的第二裁片皮条,鞋身的上端表面连接全部鞋带孔设置有第三裁片皮条,由于马丁靴为大致对称式设计,所以马丁靴由一个第一裁片皮条、两个第二裁片皮条和第三裁片皮条共五条支撑包覆带支撑起马丁靴后端部分,在穿上本鞋子后,五条支撑包覆带的上端均匀的包覆住小腿的下端,并脚普通马丁靴提升了鞋子的稳固性能,确保鞋子不易变形;另外鞋帮表面具有透气孔,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好的透气性。好的透气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德铭
    技术研发日:2021.10.20
    技术公布日:2022/5/25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55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