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3-13  6


    本发明具体涉及电焰灶。


    背景技术:

    1、电焰灶工作介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产生比较严重的氮氧化物废气污染,且介质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大量热能的浪费,同时,电焰灶的通气孔敞开会造成灰尘杂物进入等离子发生器内,影响其正常运行。

    2、为此授权公开号为cn215723389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一种工作介质内循环射流等离子灶。包括灶台外壳和设置在灶台外壳上的等离子发生器,以及连接等离子发生器的控制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等离子发生器的顶板中间设有圆孔,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内部中间设有叶轮,所述灶台外壳的下端设有驱动叶轮转动的驱动机构。该实用新型使用内循环技术,使炉膛内工作介质密封在一个有限空间中循环,不与外界产生气体交换,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排放并提高了热效率,同时减少了介质中氮氧化物废气的污染。

    3、但是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和叶轮接触高温工作气体,因此其吸收的高温会通过输出轴传递到驱动电机,导致驱动电机过热损坏。

    4、因此本发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2、一种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包括:灶体、设置在灶体上的炉头和多个安装在炉头上的等离子发生器,并且所述炉头的内腔为近于密封;

    3、所述炉头上位于多个等离子发生器的外侧设置有炉膛;所述炉头上位于多个等离子发生器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炉膛内部和炉头内部之间空气循环的吸气器;

    4、所述吸气器内设有叶轮和连接叶轮的叶轮轴;所述叶轮轴穿过炉头底部向下延伸于炉头外,并通过隔热联轴器与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

    5、优选的,所述隔热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和用隔热材料制作的花键,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与叶轮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接,所述花键设于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并且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互不接触;

    6、优选的,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第二半联轴器分别设有n个第一凸台和n个第二凸台,所述花键设有n个与第一凸台对应的第一键槽和n个与第二凸台对应的第二键槽;

    7、优选的,所述叶轮轴上位于炉头外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叶轮轴同步转动;

    8、优选的,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同一轴线设置的上陶瓷管、下陶瓷管、电极针和喷火管,所述喷火管、所述上陶瓷管、所述下陶瓷管依次连接,所述电极针设置于上陶瓷管内;

    9、优选的,所述上陶瓷管和所述下陶瓷管设于炉头内部,所述喷火管设置在炉头上并且向上方延伸;

    10、优选的,所述上陶瓷管设有通孔,所述炉头内部通过所述通孔与等离子发生器内部相连通,并且等离子发生器内部通过其喷火管连通了炉膛;

    11、优选的,所述炉膛壁与其上端放置的锅具和炉头形成近于密封的炉膛;

    12、优选的,所述炉头为不锈钢结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隔热联轴器进行传递扭矩,使电机正常带动叶轮旋转,又能够减少从炉头内部通过叶轮轴向电机传递的热量,防止电机过热损坏;同时叶轮轴上位于炉头外侧设置了多个同步转动的散热片,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叶轮轴的温度,而且能显著减少叶轮轴向第一半联轴器传递的热量,进而有效防止第一半联轴器因温度过高而向第二半联轴器进行过多的热辐射。

    1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包括:灶体、设置在灶体上的炉头和多个安装在炉头上的等离子发生器,并且所述炉头的内腔近于密封,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联轴器包括第一半联轴器、第二半联轴器和用隔热材料制作的花键,所述第一半联轴器与叶轮轴相连接,所述第二半联轴器与驱动轴相连接,所述花键设于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之间,并且第一半联轴器和第二半联轴器互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联轴器和所述第二半联轴器分别设有n个第一凸台和n个第二凸台,所述花键设有n个与第一凸台对应的第一键槽和n个与第二凸台对应的第二键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轴上位于炉头外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叶轮轴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括同一轴线设置的上陶瓷管、下陶瓷管、电极针和喷火管,所述喷火管、所述上陶瓷管、所述下陶瓷管依次连接,所述电极针设置于上陶瓷管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陶瓷管和所述下陶瓷管设于炉头内部,所述喷火管设置在炉头上并且向上方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陶瓷管设有通孔,所述炉头内部通过所述通孔与等离子发生器内部相连通,并且等离子发生器内部通过其喷火管连通了炉膛。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壁与其上端放置的锅具和炉头形成近于密封的炉膛。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介质内循环的电焰灶,包括:灶体、设置在灶体上的炉头和多个安装在炉头上的等离子发生器;所述炉头上位于多个等离子发生器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炉膛内部和炉头内部之间空气循环的吸气器;所述吸气器内设有叶轮和连接叶轮的叶轮轴;所述叶轮轴穿过炉头底部向下延伸于炉头外,并通过隔热联轴器与电机的驱动轴相连接。本发明采用隔热联轴器进行传递扭矩,使电机正常带动叶轮旋转,又能够减少从炉头内部通过叶轮轴向电机传递的热量,防止电机过热损坏;同时叶轮轴上位于炉头外侧设置了多个同步转动的散热片,大幅降低叶轮轴的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能电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64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