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3-21  42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具体设计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1、为适应建构筑物因荷载差异、地基不均匀、温度变化及地震作用而可能发生的变位、伸缩、变形,避免结构开裂甚至破坏,保障结构的正常使用与安全,在结构的特定部位需设置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结构的差异沉降与位移值应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满足结构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满足防水可靠性的要求及满足美观的要求。为此,结构变形缝处需设置抗剪构造措施,通过提高结构变形缝处的抗剪能力,达到限制变形缝两侧结构物差异沉降与位移的目的。

    2、现有技术方案中,抗剪构造措施销棒与套筒均为圆形,采用填塞黄油等措施保障初始安装时销棒位于套筒的居中位置,如图1、2所示。但是,按现有技术方案的变形缝抗剪构造措施实施,会出现销棒的抗剪能力与结构水平构件、竖直构件不匹配的情况。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结构发生超出预期的破坏。即,当变形缝处销棒的抗剪能力显著高于某一方向上结构构件的抗剪能力时,会导致该方向上的结构构件先于抗剪销棒发生局部剪切破坏,由此而导致主体结构发生开裂、渗漏水且难以修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通过根据结构构件的抗剪能力和方向来选择和布置抗剪销棒,使得抗剪销棒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结构的差异变位,减少结构损坏的风险,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包括:销棒2,一端为固定端,锚固于该第一主体结构中,另一端为活动端;套筒4,锚固于该第二主体结构中,且与该销棒2的该活动端配合,其中,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使该销棒2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可变位间隙不同。

    3、优选地,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为矩形及其外侧的两个半圆形,其中,两个半圆形的直径分别与矩形的两个短轴重合。

    4、优选地,该销棒2是光圆钢筋或钢棒。

    5、优选地,该销棒2布设于水平构件时,该套筒4的长轴呈竖直方向布置;该销棒2布设于竖直构件时,该套筒4的长轴呈水平方向布置。

    6、优选地,该销棒2布设于该水平构件时,其活动端在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为该套筒4的长轴方向所约束,其活动端在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为该套筒4的短轴方向所约束;该销棒2布设于该水平构件时,其在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显著大于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当该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该第二主体结构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时,或当该第二主体结构相对于该第一主体结构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时,布设于该水平构件的该销棒2先于布设于该竖直构件的该销棒2与该套筒4短轴方向的内壁顶紧;该销棒2布设于该竖直构件时,其活动端在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为该套筒4的长轴方向所约束,其活动端在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为该套筒4的短轴方向所约束;该销棒2布设于该竖直构件时,其在水平方向的活动空间显著大于其在竖直方向的活动空间;当该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该第二主体结构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时,或当该第二主体结构相对于该第一主体结构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时,布设于该竖直构件的该销棒2先于布设于该水平构件的该销棒2与该套筒4短轴方向的内壁顶紧。

    7、优选地,该布设于竖直构件的销棒2在竖直方向上的抗剪能力与该竖直构件的抗剪能力相匹配;该布设于水平构件的销棒2在水平方向上的抗剪能力与该水平构件的抗剪能力相匹配。

    8、优选地,该水平构件包括该主体结构的顶底板1-1;该竖直构件包括该主体结构的侧墙1-2。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的设置方法,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包括以下步骤:将销棒2一端锚固于该第一主体结构中,另一端为活动端;将套筒4锚固于该第二主体结构中,且与该销棒2的该活动端配合,其中,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使该销棒2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可变位间隙不同。

    10、优选地,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为矩形及其外侧的两个半圆形,其中,两个半圆形的直径分别与矩形的两个短轴重合。

    11、优选地,该销棒2布设于水平构件时,该套筒4的长轴呈竖直方向布置;该销棒2布设于竖直构件时,该套筒4的长轴呈水平方向布置。

    1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包括:销棒2,一端为固定端,锚固于该第一主体结构中,另一端为活动端;套筒4,锚固于该第二主体结构中,且与该销棒2的该活动端配合,其中,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使该销棒2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可变位间隙不同。本发明通过根据结构构件的抗剪能力和方向来选择和布置抗剪销棒,使得抗剪销棒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结构的差异变位,减少结构损坏的风险,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为矩形及其外侧的两个半圆形,其中,两个半圆形的直径分别与矩形的两个短轴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棒(2)是光圆钢筋或钢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

    8.一种限位结构的设置方法,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位结构及其设置方法,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变形缝一侧的第一主体结构相对于另一侧的第二主体结构的位移,包括:销棒2,一端为固定端,锚固于该第一主体结构中,另一端为活动端;套筒4,锚固于该第二主体结构中,且与该销棒2的该活动端配合,其中,该套筒4的断面的形状使该销棒2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可变位间隙不同。本发明通过根据结构构件的抗剪能力和方向来选择和布置抗剪销棒,使得抗剪销棒能够更有效地适应结构的差异变位,减少结构损坏的风险,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霞,陈仁东,刘明高,吴金刚,姚晓励,梁志超,李建林,刘翔宇,陈明奎,庞康,郭淞,李婧,周长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66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