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金刚线切割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刚线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1、金刚线,指金刚石切割线,是将金刚石的微小颗粒镶嵌在切割钢线上形成的切割用具,用于切割多晶硅切片和晶棒等硬质材料。
2、目前,金刚线在使用时,一般绕设于放线轮和收线轮上,通过金刚线的移动实现切割工件。
3、但是,由于需要适用于多种高度的工件,通常使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的间隔较大,在工件不断前进切割的过程中,易使金刚线受到切割阻力而发生弯曲,从而造成金刚线与工件接触区域处,位于工件中部的金刚线和位于工件两侧的金刚线的切割进给量发生差异,不仅影响工件的切割精度,也会造成金刚线的张紧度下降,影响切割面的平整度,使切割效果不佳。
4、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有金刚线在切割时易发生弯曲而影响切割精度和切割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金刚线切割时在切割区域易发生弯曲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刚线切割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金刚线切割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金刚线切割装置,用于架设金刚线以切割工件,包括:支撑机构;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放线轮、收线轮、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所述第一切割轮与所述第二切割轮间隔设置,使金刚线由所述放线轮输出,依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切割轮和所述第二切割轮后,由所述收线轮卷绕收回,所述第一切割轮与所述第二切割轮之间为切割区域;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所述工件;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切割区域的一侧,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在水平面内垂直,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上,所述转动组件上设有所述夹持机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第三移动组件和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三移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调节轮设于所述第三移动组件上,所述第一调节轮设于所述第一切割轮与所述第二切割轮之间,金刚线绕设经过所述第一调节轮,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调节轮在所述第一切割轮与所述第二切割轮之间往复移动,使金刚线张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机构提供整体的支撑作用,驱动机构用于使金刚线能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切割工件的作用,金刚线由放线轮的转动输出,经过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的支撑导向,由收线轮收回,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为切割区域,工件能在切割区域被金刚线切割;切割区域一侧设置定位机构,通过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转动组件的转动,使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工件,能根据切割需要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移动和转动,以能使切割轨迹多样化,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由于工件的高度不同,因而使得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的间距一般较大,为缓解金刚线在切割时切割区域发生弯曲的情况,在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设置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三移动组件带动第一调节轮在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移动,第一调节轮与金刚线接触,一方面能张紧金刚线,另一方面,能根据工件的高度合理调整切割区域金刚线在工件两侧的支撑间距,通过第一调节轮的设置缩短用于切割的金刚线的支撑间距的方式,降低金刚线发生弯曲的可能性;并且,由于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的位置固定,使在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的金刚线的长度不会频繁改变,可以提高金刚线的切割稳定性,使第一调节轮能可靠地实现支撑作用,避免由于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的金刚线长度改变,而使第一调节轮的支撑及降低弯曲程度的作用不易实现的问题。
5、可选地,所述第三移动组件包括滑动杆、拉动杆、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第三滑槽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相互平行,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所述拉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滑动杆,所述拉动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之间,所述第三滑槽设于所述支撑机构上,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第三滑槽中,所述第三滑槽水平延伸,所述拉动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所述拉动杆的第二端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滑动杆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的端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在第三滑槽中的水平移动,使拉动杆能向下拉动滑动杆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竖直移动,从而能通过移动第一滑块,使第一调节轮的位置固定,从而能根据工件的高度调节切割区域金刚线的支撑间距大小,以便降低金刚线发生弯曲的风险;由于第一滑块的水平移动能带动滑动杆上的第一调节轮竖直移动,因而可以在切割过程中实时调节第一滑块的位置,以能根据切割进程实时调整第一调节轮的位置,从而使金刚线在支撑间距之间的长度逐渐改变,通过不断缩小支撑间距的方式,使与工件接触的金刚线的张紧度能维持稳定,避免由于变化过大而影响切割精度和切割效果的问题。
7、可选地,所述滑动杆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凸出于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所在的平面,所述拉动杆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为凹设于支撑机构上,因而在滑动杆上设置凸出的转轴,使拉动杆与转轴转动连接,能使拉动杆在移动时不会与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发生干涉,提高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9、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一移动件和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第一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使所述第一移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块。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导向件提供导向作用,使第一驱动件能带动第一移动件在第一导向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并通过第一移动件的移动带动第一滑块移动,从而使第一移动件移动的同时,第一调节轮能根据工件沿第一方向的进给量实时调整金刚线的支撑间距,缓解随着进给量增大而使金刚线受到的阻力增大,进而使弯曲程度提高、影响切割效果的问题。
11、可选地,还包括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推动组件、第二滑块和第二调节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的第四滑槽内,所述第四滑槽设于所述收线轮和所述第二切割轮之间,所述第四滑槽竖直延伸,所述第二调节轮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上,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轮竖直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轮用于张紧金刚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带动推动组件推动第二滑块在第四滑槽内竖直滑动,从而使第二滑块上的第二调节轮能随着第一移动组件的进给量实现对金刚线的辅助张紧,通过提高金刚线的张紧程度,缓解金刚线在切割区域发生弯曲的情况,从而提高切割精度,优化切割效果。
13、可选地,所述推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机构背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推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机构背离驱动机构的一侧,能降低推动组件推动第二调节轮时对金刚线在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输送的影响,提高切割实现的可靠性。
15、可选地,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连接轴和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设于地面,所述第一连接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座,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使所述齿条的水平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使齿条沿第一方向移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使第一连接轴相对第一支座转动,从而使第二齿轮转动,将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的水平直线移动,转换为第一齿轮的转动,并进一步将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转动啮合位置转移至第一齿轮下方的第二齿轮处,有助于使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啮合位置设于驱动机构下方,以减少干涉并使传动能实现。
17、可选地,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连接轴、第三齿轮和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支座设于地面,所述第二连接轴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所述第三齿轮和所述第一锥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三连接轴、凸轮和弹性件,所述第三连接轴设于所述支撑机构,所述第三连接轴的第一端连接凸轮,所述凸轮抵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另一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滑槽的底部,所述第三连接轴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齿轮带动第三齿轮转动,使第二连接轴相对第二支座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从而改变转动方向,并通过第三连接轴的传动,使凸轮转动,以能通过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的水平直线移动,带动凸轮实时转动,从而根据工件切割时进给量的增加,使金刚线不断张紧,以应对切割工件随着切割深度的增大带来的阻力增加的问题,缓解金刚线弯曲程度,以保障切割精度和切割效果。
19、可选地,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导向件、第二移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导向件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的上侧,所述第二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使所述第二移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移动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的基础上,通过第一移动件上的第二导向件的导向作用,使第二驱动件能带动第二移动件沿第二方向水平直线移动,提高工件的移动范围,以便于通过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移动相配合,提高切割路径的多样性。
21、可选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件和旋转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上,所述旋转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所述夹持机构设于所述旋转件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移动件上的固定件实现支撑作用,使旋转件能在固定件上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夹持机构上工件的移动范围,增加切割路径的多样性;并且,能通过旋转件的转动,使工件始终保持对金刚线的张紧方向的适配性,避免工件进给方向与金刚线张紧方向不同带来的切割精度下降的问题。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支撑机构提供整体的支撑作用,驱动机构用于使金刚线能实现移动,从而实现切割工件的作用,金刚线由放线轮的转动输出,经过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的支撑导向,由收线轮收回,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为切割区域,工件能在切割区域被金刚线切割;切割区域一侧设置定位机构,通过第一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移动以及转动组件的转动,使夹持机构所夹持的工件,能根据切割需要实现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的移动和转动,以能使切割轨迹多样化,提高该装置的适用性;由于工件的高度不同,因而使得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的间距一般较大,为缓解金刚线在切割时切割区域发生弯曲的情况,在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设置第一调节机构,通过第三移动组件带动第一调节轮在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之间移动,第一调节轮与金刚线接触,一方面能张紧金刚线,另一方面,能根据工件的高度合理调整切割区域金刚线在工件两侧的支撑间距,通过第一调节轮的设置缩短用于切割的金刚线的支撑间距的方式,降低金刚线发生弯曲的可能性;并且,由于起到主要支撑作用的第一切割轮和第二切割轮的位置固定,使在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的金刚线的长度不会频繁改变,可以提高金刚线的切割稳定性,使第一调节轮能可靠地实现支撑作用,避免由于放线轮和收线轮之间的金刚线长度改变,而使第一调节轮的支撑及降低弯曲程度的作用不易实现的问题;
25、2.第一滑块在第三滑槽中的水平移动,使拉动杆能向下拉动滑动杆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竖直移动,从而能通过移动第一滑块,使第一调节轮的位置固定,从而能根据工件的高度调节切割区域金刚线的支撑间距大小,以便降低金刚线发生弯曲的风险;由于第一滑块的水平移动能带动滑动杆上的第一调节轮竖直移动,因而可以在切割过程中实时调节第一滑块的位置,以能根据切割进程实时调整第一调节轮的位置,从而使金刚线在支撑间距之间的长度逐渐改变,通过不断缩小支撑间距的方式,使与工件接触的金刚线的张紧度能维持稳定,避免由于变化过大而影响切割精度和切割效果的问题;
26、3.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通过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带动推动组件推动第二滑块在第四滑槽内竖直滑动,从而使第二滑块上的第二调节轮能随着第一移动组件的进给量实现对金刚线的辅助张紧,通过提高金刚线的张紧程度,缓解金刚线在切割区域发生弯曲的情况,从而提高切割精度,优化切割效果。
1.一种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架设金刚线(100)以切割工件(2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动组件(51)包括滑动杆(511)、拉动杆(512)、第一滑槽(513)、第二滑槽(514)、第三滑槽(515)和第一滑块(516),所述第一滑槽(513)和所述第二滑槽(514)均设于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第一滑槽(513)和所述第二滑槽(514)均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513)和所述第二滑槽(514)相互平行,所述滑动杆(511)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513)与所述第二滑槽(514),所述拉动杆(51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滑动杆(511),所述拉动杆(51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513)与所述第二滑槽(514)之间,所述第三滑槽(515)设于所述支撑机构(1)上,所述第一滑块(516)滑动设于所述第三滑槽(515)中,所述第三滑槽(515)水平延伸,所述拉动杆(512)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滑块(516),所述拉动杆(512)的第二端沿水平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滑动杆(511)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调节轮(52)转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杆(511)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511)上设有转轴(517),所述转轴(517)凸出于所述第一滑槽(513)和所述第二滑槽(514)所在的平面,所述拉动杆(512)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5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包括第一导向件(411)、第一移动件(412)和第一驱动件(413),所述第一导向件(411)与所述第一移动件(4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1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件(412),使所述第一移动件(412)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移动件(412)连接所述第一滑块(5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调节机构(6),所述第二调节机构(6)包括第一传动组件(61)、第二传动组件(62)、推动组件(63)、第二滑块(64)和第二调节轮(65),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连接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连接所述推动组件(63),所述推动组件(63)用于推动所述第二滑块(64),所述第二滑块(64)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第四滑槽(11)内,所述第四滑槽(11)设于所述收线轮(22)和所述第二切割轮(24)之间,所述第四滑槽(11)竖直延伸,所述第二调节轮(65)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块(64)上,使所述第一移动组件(4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带动所述第二调节轮(65)竖直移动,所述第二调节轮(65)用于张紧金刚线(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63)设于所述支撑机构(1)背离所述驱动机构(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件(412)的一侧设有齿条(414),所述第一传动组件(61)包括第一齿轮(611)、第二齿轮(612)、第一连接轴(613)和第一支座(614),所述第一支座(614)设于地面,所述第一连接轴(613)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座(614),所述第一齿轮(611)和所述第二齿轮(612)均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613),所述第一齿轮(611)与所述齿条(414)啮合,使所述齿条(414)的水平移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611)转动,所述第二齿轮(612)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齿轮(611)的下方,所述第二齿轮(61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62)包括第二支座(621)、第二连接轴(622)、第三齿轮(623)和第一锥齿轮(624),所述第二支座(621)设于地面,所述第二连接轴(622)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座(621),所述第三齿轮(623)和所述第一锥齿轮(624)均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轴(622)上,所述第三齿轮(623)与所述第二齿轮(612)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42)包括第二导向件(421)、第二移动件(422)和第二驱动件(423),所述第二导向件(421)设于所述第一移动件(412)的上侧,所述第二驱动件(42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件(422),所述第二移动件(422)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件(421),使所述第二移动件(422)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刚线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43)包括固定件(431)和旋转件(432),所述固定件(431)设于所述第二移动件(422)上,所述旋转件(43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件(431),所述夹持机构(3)设于所述旋转件(43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