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了一种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
背景技术:
1、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现在的人锻炼的机会少,所以发病率高。
2、通过对颈椎周围的肌肉运动能力进行适应性的锻炼,可有效预防颈椎病的发生,现有锻炼装置在具备能够锻炼颈椎周围肌肉的基础上,大多功能仅限于负荷的增减实现锻炼强度的调节,虽然起到一定预防效果但其辅助性较差,导致一些本身具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锻炼时较为困难,治疗效果有限,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本装置辅助性能强便于针对本身具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锻炼时,控制承载台以第一支轴为轴心进行翻转后,能够支撑并辅助该患者的头部进行左右摆动实现锻炼颈椎周围肌肉,起到防治效果,同时在承载台直立时通过吊挂托颈带方便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并控制吊挂托颈带进行升降进而实现对患者颈椎的牵引,使患者在站立的情况下进行颈椎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3、一种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应用于颈椎病防治;
4、包括立架,所述立架下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轴,所述第一支轴的外侧且位于立架内侧固定有承载台,所述立架内部与第一支轴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一端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支轴,两个所述第二支轴的外侧且位于承载台内侧均固定有支腿,两个所述第二支轴的外侧且位于承载台的外侧均固定有蜗轮,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的一端且位于两个蜗轮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5、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一端的上端固定有枕座,所述枕座内侧固定有头枕,所述枕座远离第一支轴一端的上端固定有顶架,所述顶架内侧设置有弧形箍垫,所述顶架与弧形箍垫之间设置有往复组件,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一端的下端还设置有吊挂托颈带。
6、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齿轮,所述第一支轴两侧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链齿轮,所述立架底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侧均贯穿立架并固定有第二链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与立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链齿轮与第二链齿轮之间均传动连接有链条。
7、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支座,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一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内支座,所述内支座内部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内支座内部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二转轴两侧的外侧均固定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外侧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平齿轮,所述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啮合连接。
8、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载台上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搭载座,两个所述搭载座远离第一支轴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导柱,每个所述第一导柱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框,所述承载台远离第一支轴的一端且位于内支座的外侧固定有外支座,两个所述第一导柱远离搭载座的一端均与外支座固定。
9、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头枕的上端固定有松紧带。
10、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二导柱,所述顶架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第二导柱,两个所述第二导柱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导座,所述推导座与弧形箍垫固定,所述顶架上端的中心处对称固定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活动连接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的一端位于推导座内侧并与推导座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轴另一端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外支座内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
11、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支座内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下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的下端与吊挂托颈带固定。
12、作为本发明提供的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均固定有护垫,两个所述第一导柱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每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搭载座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板固定,两个所述搭载座靠近第一支轴的一端均固定有握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本装置辅助性能强便于针对本身具有颈椎病的患者进行锻炼时,控制承载台以第一支轴为轴心进行翻转后,能够支撑并辅助该患者的头部进行左右摆动实现锻炼颈椎周围肌肉,从而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减轻颈椎负荷,同时患者自身放松时通过支撑该患者的头部进行摆动,能够一定程度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对于颈椎病的预防有一定的帮助,起到了防治效果,同时在承载台直立时通过吊挂托颈带方便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并控制吊挂托颈带进行升降进而实现对患者颈椎的牵引,使患者在站立的情况下进行颈椎治疗且治疗效果较好,同时同样能够使颈椎肌肉得到放松,帮助预防颈椎病;
15、而在针对需要预防颈椎病且无需辅助功能的普通人来说,本装置同样具有基础的负荷增减功能,当承载台以第一支轴为轴心翻转放倒后,通过两个限位框方便对躺在承载台上的使用人员的双肩进行限位,使得该使用人员的肩部无法抬起后,方便使用人员进行反复抬头动作,通过其头部自重实现锻炼效果,并配合松紧带对使用人员的头部进行束缚后,当使用人员再进行抬头锻炼时以增加锻炼难度。
1.一种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架(1),所述立架(1)下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支轴(2),所述第一支轴(2)的外侧且位于立架(1)内侧固定有承载台(3),所述立架(1)内部与第一支轴(2)之间设置有传动组件,所述承载台(3)远离第一支轴(2)一端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二支轴(9),两个所述第二支轴(9)的外侧且位于承载台(3)内侧均固定有支腿(10),两个所述第二支轴(9)的外侧且位于承载台(3)的外侧均固定有蜗轮(11),所述承载台(3)远离第一支轴(2)的一端且位于两个蜗轮(11)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链齿轮(4),所述第一支轴(2)两侧的外侧均固定有第一链齿轮(4),所述立架(1)底部的中心处固定有双轴电机(5),所述双轴电机(5)的两个输出端均固定有第一转轴(6),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远离双轴电机(5)的一侧均贯穿立架(1)并固定有第二链齿轮(7),所述第一转轴(6)与立架(1)转动连接,每个所述第一链齿轮(4)与第二链齿轮(7)之间均传动连接有链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内支座(12),所述承载台(3)远离第一支轴(2)一端的中心处固定有内支座(12),所述内支座(12)内部的上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内支座(12)内部的下端固定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二转轴(13)两侧的外侧均固定有蜗杆(14),两个所述蜗杆(14)分别与两个蜗轮(11)啮合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外侧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平齿轮(15),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平齿轮(17),所述第二平齿轮(17)与第一平齿轮(15)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上端的两侧均固定有搭载座(20),两个所述搭载座(20)远离第一支轴(2)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一导柱(19),每个所述第一导柱(19)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板(21),所述滑板(21)的外侧固定有限位框(22),所述承载台(3)远离第一支轴(2)的一端且位于内支座(12)的外侧固定有外支座(18),两个所述第一导柱(19)远离搭载座(20)的一端均与外支座(18)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27)的上端固定有松紧带(2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组件包括第二导柱(30),所述顶架(29)的内侧对称固定有第二导柱(30),两个所述第二导柱(30)之间滑动连接有推导座(31),所述推导座(31)与弧形箍垫(32)固定,所述顶架(29)上端的中心处对称固定有支架(33),两个所述支架(33)之间活动连接有偏心轴(34),所述偏心轴(34)的一端位于推导座(31)内侧并与推导座(31)活动连接,所述偏心轴(34)另一端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锥齿轮(35),所述外支座(18)内部的上端固定有第二电机(36),所述第二电机(36)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二锥齿轮(37),所述第二锥齿轮(37)与第一锥齿轮(35)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座(18)内部且位于第二电机(36)的下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38),所述电动伸缩杆(38)的伸缩端固定有升降座(39),所述升降座(39)的下端与吊挂托颈带(40)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病防治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限位框(22)的内侧均固定有护垫(23),两个所述第一导柱(19)的外侧均套设有弹簧(24),每个所述弹簧(24)的一端均与搭载座(20)固定,所述弹簧(24)的另一端与滑板(21)固定,两个所述搭载座(20)靠近第一支轴(2)的一端均固定有握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