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及全极耳电池。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全极耳电池,内部的卷芯的正极端具有多个正极耳,卷芯的负极端具有多个负极耳,全极耳电池生产过程中,卷芯的全部正极耳被揉平形成正极揉平区,卷芯的全部负极耳被揉平形成正极揉平区,然后正极揉平区焊接正极集流盘,在负极揉平区焊接负极集流盘,随后卷芯和正、负极集流盘装入壳体内,最后注入电解液形成电池。
2、卷芯通过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叠置并卷绕形成,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之间均具有一些片体间隙,电解液需要渗透进入这些间隙以浸润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但是由于正极揉平区和负极揉平区均相对致密,电解液难以渗透以进入片体间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完成电解液渗透卷芯的过程,影响全极耳电池的注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能够加快电解液的渗透卷芯,提高全极耳电池的注液效率。
2、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过上述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制得的全极耳电池。
3、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所述全极耳电池包括卷芯和第一集流盘,所述卷芯具有第一极侧和第二极侧,所述卷芯在所述第一极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极耳,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卷芯的全部所述第一极耳揉平并形成第一揉平区;在所述第一揉平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流盘;从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二极侧往所述第一极侧的方向注入压力流体,通过所述压力流体撑开或疏通所述第一揉平区内的不同所述第一极耳之间的缝隙。
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卷芯的第一极侧全部第一极耳揉平形成第一揉平区,并且第一集流盘与第一揉平区固定连接之后,从第二极侧注入压力流体,压力流体可以进过卷芯内部的片体间隙流动至第一揉平区,通过压力流体撑开疏通第一极耳之间的缝隙,由于此前第一极片已经与第一集流盘固定连接,因此可以在不影响卷芯与第一集流盘的连接强度情况下,在第一揉平区疏通出一些缝隙,以形成注液通道,后续全极耳电池注液时,电解液可以通过第一揉平区的这些注液通道快速渗透至卷芯内部,从而能够加快电解液的渗透卷芯过程,提高全极耳电池的注液效率。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第二集流盘,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二极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极耳,所述从所述卷芯的所述第二极侧往所述第一极侧的方向注入压力流体之后,将所述卷芯的全部所述第二极耳揉平并形成第二揉平区;在所述第二揉平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盘。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极侧为所述卷芯的正极侧,所述第二极侧为所述卷芯的负极侧,所述第一极耳为所述卷芯的正极耳,所述第二极耳为所述卷芯的负极耳,所述第一集流盘为正极集流盘,所述第二集流盘为负极集流盘。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集流盘与所述第一揉平区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盘与所述第二揉平区焊接连接。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方向为沿所述卷芯的中心轴线从所述第二极侧朝向所述第一极侧的方向。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流体为干燥气体。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压力为p,所述第一揉平区的密度为b,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持续时间为t,所述卷芯的长度为l,所述卷芯的规格系数为k,满足p=k*b*t*l。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压力满足:0mpa﹤p﹤1mpa。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持续时间满足:15s≤t≤90s。
13、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全极耳电池,通过上述的一种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制成。
14、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全极耳电池,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工艺,可以提高全极耳电池的注液效率,并能提高内部极片的电解液浸润效果。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1.一种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所述全极耳电池包括卷芯(100)和第一集流盘(200),所述卷芯(100)具有第一极侧(110)和第二极侧(120),所述卷芯(100)在所述第一极侧(110)设置有多个第一极耳(130),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所述全极耳电池还包括第二集流盘(300),所述卷芯(100)的所述第二极侧(120)设置有多个第二极耳(150),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卷芯(100)的所述第二极侧(120)往所述第一极侧(110)的方向注入压力流体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侧(110)为所述卷芯(100)的正极侧,所述第二极侧(120)为所述卷芯(100)的负极侧,所述第一极耳(130)为所述卷芯(100)的正极耳,所述第二极耳(150)为所述卷芯(100)的负极耳,所述第一集流盘(200)为正极集流盘,所述第二集流盘(300)为负极集流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盘(200)与所述第一揉平区(140)焊接连接,所述第二集流盘(300)与所述第二揉平区(160)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方向为沿所述卷芯(100)的中心轴线从所述第二极侧(120)朝向所述第一极侧(110)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为干燥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压力为p,所述第一揉平区(140)的密度为b,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持续时间为t,所述卷芯(100)的长度为l,所述卷芯(100)的规格系数为k,满足p=k*b*t*l。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压力满足:0mpa﹤p﹤1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流体的注入持续时间满足:15s≤t≤90s。
10.一种全极耳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极耳电池通过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善全极耳电池注液效率的生产工艺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