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母线槽,具体为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2、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0416949a,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封闭母线槽,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包括母线槽底板和固定在母线槽底板顶侧两端的母线槽侧板以及设置在两侧母线槽侧板之间的母线柱,母线槽侧板的侧面横向贯穿有母线槽散热组件,母线槽散热组件包括横向贯穿母线槽侧板侧面的铜柱和固定在铜柱端部的铜板。本发明提供的吸水棉可以吸附流动空气中的水汽,避免因母线槽密封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大量的水汽接触母线柱,同时橡胶支撑板和橡胶棒配合使用可以吸附流动空气中的灰尘,避免因母线槽密封结构遭到破坏而导致较多的流动空气直接与母线柱接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水汽和灰尘对母线槽内部造成污染和破坏力。
3、综上所述,现有的母线槽在实际使用时,内部难免会产生热量堆积,长时间使用后,会引起设备损坏,现有的母线槽的散热机构通常为两侧外壁增设换热板,实现自然散热的效果,但是上述散热效率较低,在空气流动较弱的地区使用时,散热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包括铜排、外壳、风仓、导风管、控制器、绝缘卡条、换热栅板、顶板和第二伺服电机,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绝缘卡条,所述绝缘卡条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部插接有铜排,所述第一卡槽之间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内部插接有贯穿外壳上表面的换热栅板,所述外壳下表面一侧设置有风仓,所述风仓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
3、所述换热栅板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一侧安装有防护罩,所述外壳下表面安装有控制器。
4、优选的,所述铜排两端均贯穿外壳两侧外壁,且铜排与外壳缝隙处均嵌入安装有橡胶条;
5、所述换热栅板位于铜排间隙中,且换热栅板位于外壳内部的长度大于换热栅板位于外壳外部的长度。
6、优选的,所述风仓内部设置有与第一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一叶轮,所述外壳背离风仓一端下表面设置有导风管;
7、所述导风管与风仓相连通,所述导风管背离风仓一端内部嵌入安装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外壳下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顶板下表面四角处与外壳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顶板下表面与外壳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网;
9、所述顶板上表面一侧插接有第三温度传感器,且第三温度传感器下端的探头与换热栅板上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伺服电机相连接的第二叶轮,所述防护罩背离顶板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护网;
11、所述防护罩底端内壁开设有与顶板下表面空间相连通的风口。
12、优选的,所述外壳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安装块,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相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风仓和导风管,实现了外壳内部空气循环流动,从而增加外壳内部空气与换热栅板热交换效率的效果,第一温度传感器可将外壳内部温度进行测量,超过预定值后,控制器可控制第一伺服电机运转,第一伺服电机带动第一叶轮在风仓中转动,将风仓中空气吹出,并在导风管中形成负压,使得外壳另一端空间中的空气被吸入导风管中,从而构成外壳内部空气自循环的效应,当外壳内部空气温度上升后,热空气在第一叶轮的带动下,在外壳内部流动,空气穿过铜排之间的缝隙,并与换热栅板表面接触,可加快热交换的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热量传导,换热栅板将热量传导至外部,并与外界空气接触形成热交换,起到将外壳内部温度导出的效果,实现降温;并且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导风管中的空气温度,当温度降低至预定值后,控制器可停止第一伺服电机的运行,实现自动启停的效果,其次,当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定的温度超过预定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运转,起到增强散热效果的措施;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叶轮和顶板,实现了加快换热栅板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和对换热栅板提供防护的效果,在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测定的温度超过预定值后,则说明自循环散热效果不够理想,外壳内部温度未得到有效降低,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二伺服电机转动,驱动第二叶轮在防护罩内部转动,可将外部空气吸入内部,并通过风口排出至顶板下表面空间中,空气可在换热栅板的上表面流通,可加快换热栅板表面的热交换速度,实现提高换热栅板内外的热传导,从而起到快速降低外壳内部温度的效果,并且第三温度传感器可对换热栅板温度进行测量,可取得换热栅板的温度数值,换热栅板的温度数值越高,则输出信号至控制器,通过控制器驱动第二伺服电机加快转速,起到变频运转的效果。
1.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包括铜排(1)、外壳(2)、风仓(4)、导风管(6)、控制器(7)、绝缘卡条(8)、换热栅板(9)、顶板(12)和第二伺服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设置有等距平行分布的绝缘卡条(8),所述绝缘卡条(8)相对一侧表面均开设有等距分布的第一卡槽(23),所述第一卡槽(23)内部插接有铜排(1),所述第一卡槽(23)之间开设有第二卡槽(24),所述第二卡槽(24)内部插接有贯穿外壳(2)上表面的换热栅板(9),所述外壳(2)下表面一侧设置有风仓(4),所述风仓(4)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1)两端均贯穿外壳(2)两侧外壁,且铜排(1)与外壳(2)缝隙处均嵌入安装有橡胶条(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仓(4)内部设置有与第一伺服电机(3)相连接的第一叶轮(16),所述外壳(2)背离风仓(4)一端下表面设置有导风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下表面四角处与外壳(2)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固定柱(21),所述顶板(12)下表面与外壳(2)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网(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5)内部设置有与第二伺服电机(14)相连接的第二叶轮(17),所述防护罩(15)背离顶板(12)一端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护网(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母线槽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两侧外壁对称焊接有安装块(22),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与第二伺服电机(14)均与控制器(7)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