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目前,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墙板一端的套筒,墙板的另外一端设置有预留钢筋,墙板上的预留钢筋插入到相邻墙板的套筒内,然后朝套筒内浇筑混凝土。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套筒内只能浇筑少量混凝土不能将套筒注满的时候,相邻两个墙板的连接强度就会变低,导致整个建筑墙的质量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建筑墙的质量,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包括预留钢筋和套筒,墙板上设置有所述预留钢筋和所述套筒,墙板的所述预留钢筋插入相邻墙板的所述套筒内,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钢筋笼和连接组件,所述钢筋笼的一端位于墙板上且另外一端位于相邻墙板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上且与墙板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墙板上的预留钢筋插入到相邻墙板的套筒内,然后使相邻两个墙板相互抵触,接着朝套筒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将钢筋笼的一端抵触墙板且另外一端抵触相邻墙板,然后朝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使钢筋笼与相邻两个墙板连接;因此设置的连接机构能够提高建筑墙的质量。
8.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和连接螺栓,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所述钢筋笼上,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板与墙板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筋笼抵触相邻两个墙板后,连接板也会抵触墙板,然后使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板与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最后再朝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设置的连接组件能够提高钢筋笼在墙板上的稳定性,减少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钢筋笼移动的现象。
10.可选的,还包括辅助安装机构,所述辅助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杆、第一吸盘、第二吸盘和第一调节组件,所述连杆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第一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吸盘吸附在墙板上;所述第二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第二吸盘吸附在相邻墙板上;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所述连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两个墙板没有抵触之前,先将第一吸盘吸附在墙板上,然后使第二吸盘吸附在相邻墙板上,然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带动连杆在第一连接块上移动,连杆带动第二连接块运动,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吸盘就会带动相邻墙板朝靠近墙板的方向运动,使墙板上的预留钢筋能够插入到相邻墙板的套筒内或者相邻墙板上的预留钢筋能够插入到墙板的套筒内,并且使相邻墙板相互抵触;设置的辅助安装机构能够减少在朝套筒或者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相邻两个墙板之间出现缝隙的现象,从而使相邻两个墙板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提高建筑墙的质量;而且设置的辅助安装机构能够减少操作人员调节相邻两个墙板的时间,使预留钢筋能够更好的插入到套管内,从而提高效率。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转轴、调整块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调整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连杆滑移设置在所述调整块上,且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调整块上;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上;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调整块转动,调整块就会调整连杆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二连接块的位置,使第二吸盘带动相邻的墙板更好的抵触墙板。
14.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包括第二固定块、调节块和第三调节组件,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调节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吸盘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所述第三调节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四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第三电机上;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且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四齿轮转动,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带动调节块在第二固定块上滑移,调节块上的第二吸盘就会带动相邻墙板移动,从而调整相邻两个墙板的相对位置。
16.可选的,所述连杆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二转轴和第四调节组件,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所述第四调节组件包括第四电机、第五齿轮和第六齿轮,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五齿轮设置在所述第四电机上;所述第六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五齿轮转动,与第五齿轮啮合的第六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第二固定杆转动,第二固定杆就会带动第二连接块的位置发生变化,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吸盘能够实现吸附不同位置的墙板,从而提高了适用范围。
18.可选的,还包括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三连接块、第三吸盘、第三固定杆、第四固定杆、第五固定杆、导向块和第五调节组件,所述第三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所述第三吸盘吸附在墙板上;所述第三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块上,所述第四固定
杆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所述第五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四固定杆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第五固定杆上;所述第五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固定杆上且与所述第五固定杆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相邻墙板没有抵触之前,启动第五调节组件,第五调节组件带动第五固定杆转动,使第五固定杆上的导向块能够抵触相邻墙板,相邻墙板在沿着导向块朝靠近墙板运动的时候,墙板上的预留钢筋能够更好的进入到相邻墙板的套管内,减少操作人员的调整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20.可选的,所述第五调节组件包括第五电机、第七齿轮、第三转轴和第八齿轮,所述第五电机设置在所述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七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五电机上;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四固定杆上,所述第五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所述第八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三转轴上且与所述第七齿轮啮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七齿轮转动,与第七齿轮啮合的第八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五固定杆转动。
22.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包括第三固定块、移动块和第六调节组件,所述第三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上;所述移动块滑移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上,所述第三固定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块上;所述第六调节组件包括第六电机和螺杆,所述第六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三固定块上,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的另外一端穿过所述移动块且与所述移动块螺纹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六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移动块在第三固定块上滑移,移动块带动第三固定杆的位置变化,最终实现导向块位置的改变,从而提高适用范围。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设置的连接机构能够提高建筑墙的质量;2.设置的辅助安装机构能够减少在朝套筒或者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相邻两个墙板之间出现缝隙的现象,从而使相邻两个墙板更好的连接在一起,最终实现提高建筑墙的质量。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三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的放大图。
26.附图标记:11、墙板;12、预留钢筋;13、套筒;2、连接机构;21、钢筋笼;22、连接组件;221、连接板;222、连接螺栓;3、第一连接块;31、第一固定块;32、第一转轴;33、调整块;34、第二调节组件;341、第二电机;342、第二齿轮;343、第三齿轮;4、第二连接块;41、第二固定块;42、调节块;43、第三调节组件;431、第三电机;432、第四齿轮;433、第二齿条;5、连杆;51、第一固定杆;52、第二固定杆;53、第二转轴;54、第四调节组件;541、第四电机;542、第五
齿轮;543、第六齿轮;55、固定板;6、第一吸盘;7、第二吸盘;8、第一调节组件;81、第一电机;82、第一齿轮;83、第一齿条;9、导向机构;91、第三连接块;911、第三固定块;912、移动块;913、第六调节组件;9131、第六电机;9132、螺杆;92、第三吸盘;93、第三固定杆;94、第四固定杆;95、第五固定杆;96、导向块;97、第五调节组件;971、第五电机;972、第七齿轮;973、第三转轴;974、第八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
29.参考图1,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在墙板11一端的套筒13、连接在墙板11远离套筒13一端的预留钢筋12和连接相邻两个墙板11的连接机构2。
30.将墙板11上预留钢筋12插入到相邻墙板11的套筒13内,然后朝套筒13内浇筑混凝土;最后再用连接机构2连接两个墙板11。
31.参考图1,连接机构2包括钢筋笼21,钢筋笼21的一端抵触墙板11且另外一端抵触相邻的墙板11。钢筋笼21上设置有连接组件22,连接组件22包括连接板221,钢筋笼21上固定有连接板221,连接板221的一端位于墙板11上且另外一端位于相邻的墙板11上;连接板221上设置有穿过连接板221与墙板11螺纹连接的连接螺栓222。
32.先使钢筋笼21的两端分别抵触相邻的两个墙板11,并使连接板221的两端也分别抵触相邻的两个墙板11,然后使连接螺栓222穿过连接板221与墙板11螺纹连接,最后朝钢筋笼21内浇筑混凝土。
33.参考图1和图2,墙板11上设置有辅助安装机构,辅助安装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块3,第一连接块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一固定块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2,第一转轴32远离第一固定块31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调整块33;第一固定块31上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34,第二调节组件3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块31上的第二电机341,第二电机34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二齿轮342;第一转轴32上键连接有与第二齿轮342啮合的第三齿轮343。
34.启动第二电机341,第二电机341的输出轴带动第二齿轮342转动,第二齿轮342带动第三齿轮343,第三齿轮343带动第一转轴32转动,第一转轴32带动调整块33转动。
35.参考图1和图3,调整块33上滑移连接有连杆5,连杆5包括滑移连接在调整块33上的第一固定杆51,第一固定杆5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53,第二转轴53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5,固定板55远离第二转轴5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52。第一固定杆51上设置有第四调节组件54,第四调节组件54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杆51上的第四电机541,第四电机54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五齿轮542;第二转轴53上键连接有与第五齿轮542啮合的第六齿轮543。
36.启动第四电机541,第四电机541的输出轴带动第五齿轮542转动,第五齿轮542带动第六齿轮543转动,第六齿轮543带动第二转轴53转动,第二转轴53带动固定板55转动,固定板55带动第二固定杆52转动。
37.参考图1和图2,调整块33上设置有与第一固定杆51连接的第一调节组件8,第一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调整块33上的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一齿轮82;第一固定杆51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82啮合的第一齿条83。
38.启动第一电机81,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82转动,第一齿轮82带动第一齿条83移动,第一齿条83带动第一固定杆51在调整块33上移动。
39.参考图1和图4,第二固定杆52远离第二转轴5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4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杆52上的第二固定块41,第二固定块41上滑移连接有调节块42。第二固定块41上设置有第三调节组件43,第三调节组件43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块41上的第三电机431,第三电机43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四齿轮432;调节块42上一体设置有与第四齿轮432啮合的第二齿条433。
40.启动第三电机431,第三电机431的输出轴带动第四齿轮432转动,第四齿轮432带动第二齿条433移动,第二齿条433带动调节块42在第二固定块41移动。
41.参考图1、图2和图4,第一固定块31远离调整块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吸盘6,第一吸盘6吸附在墙板11上;调节块42远离第二固定块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吸盘7,第二吸盘7吸附在相邻墙板11上。
42.参考图1和图5,墙板11上设置有导向机构9,导向机构9包括第三连接块91,第三连接块91包括第三固定块911,第三固定块9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吸盘92;第三固定块911远离第三吸盘92的一端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移连接有移动块912。第三固定块911上设置有第六调节组件913,第六调节组件913包括转动设置在滑槽内的螺杆9132,螺杆9132穿过移动块912且与移动块912螺纹连接;第三固定块911上固定连接有第六电机9131,第六电机9131的输出轴与螺杆9132的一端连接。
43.启动第六电机9131,第六电机9131的输出轴带动螺杆9132转动,螺杆9132带动移动块912在滑槽内滑移。
44.参考图5,移动块912远离第三固定块9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杆93,第三固定杆93的轴线与滑槽的轴线水平设置;第三固定杆93远离移动块9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94,第四固定杆94的轴线与第三固定杆93的轴线垂直;第四固定杆94远离第三固定杆93的一端设置有第五固定杆95,第五固定杆95远离第四固定杆9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96。
45.参考图5和图6,第四固定杆94上设置有第五调节组件97,第五调节组件97包括转动连接在第四固定杆94上的第三转轴973,第五固定杆95固定连接在第三转轴973上;第四固定杆94上固定连接有第五电机971,第五电机971的输出轴上键连接有第七齿轮972;第三转轴973上键连接有与第七齿轮972啮合的第八齿轮974。
46.启动第五电机971,第五电机971的输出轴带动第七齿轮972转动,第七齿轮972带动第八齿轮974转动,第八齿轮974带动第三转轴973转动,第三转轴973带动第五固定杆95转动。
47.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均为三相异步电机。
48.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墙连接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先确认好第一个墙板11的位置,然后操作人员用吊车将第二个墙板11吊装在墙板11附近。
49.将第一固定块31上的第一吸盘6粘附在第一个墙板11上,然后启动第二电机341,使第一转轴32调节调整块33的位置,使调整块33上第一固定杆51的轴线与墙板11的水平轴线平行。然后将调节块42上的第二吸盘7粘附在第二个墙板11上,接着启动第四电机541,使第二转轴53带动第二固定杆52转动,第二固定杆52带动第二固定块41运动,第二固定块41
上的调节块42带动第二个墙板11运动,使两个墙板11位于同一平面内。再启动第三电机431,使调节块42在第二固定块41上运动,调节块42带动第二个墙板11运动,使两个墙板11水平方向上的轴线重合。然后启动第一电机81,使第二个墙板11朝靠近第一个墙板11的方向运动,使第二个墙板11上的预留钢筋12插入到第一个墙板11的套筒13或者第一个墙板11上的预留钢筋12插入到第二个墙板11的套筒13内,并且使第二个墙板11抵触第一个墙板11。
50.当两个墙板11水平方向上的轴线重合的时候,将第三固定块911上的第三吸盘92吸附在第一个墙板11上,然后启动第六电机9131,第六电机9131上的螺杆9132带动移动块912在滑槽内滑移,移动块912带动第三固定杆93的位置发生变化;接着启动第五电机971,使第三转轴973带动第五固定杆95转动,使第五固定杆95上导向块96的轴线与第一个墙板11水平方向的轴线平行;这样再启动第一电机81,使第二个墙板11朝靠近第一个墙板11方向运动的时候,第二个墙板11会抵触导向块96并沿着导向块96运动。
51.当第二个墙板11抵触第一个墙板11的时候,朝套筒13内浇筑混凝土;然后将钢筋笼21吊装到两个墙板11上,使钢筋笼21的两端分别抵触相邻的两个墙板11,并使连接板221的两端也分别抵触相邻的两个墙板11,然后使连接螺栓222穿过连接板221与墙板11螺纹连接,最后朝钢筋笼21内浇筑混凝土。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