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起吊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上钩装置。
背景技术:
2.吊具是指起重机械中吊取重物的装置。吊取成件物品最常用的吊具是吊钩、吊带,其他还有吊环、起重吸盘、夹钳和货叉等,被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行业中,然而,当将其应用于吊取盘卷类的产品时,如铝盘卷,铝盘卷外层除了外包装外还需要箍上几圈钢丝套,以保证铝盘卷不会出现散卷的现象,且便于起重机械钩取此铝盘卷,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在起吊铝盘卷时一般需要人工对钢丝套进行上钩过程,不仅浪费了人力,而且在上钩过程中若操作失误极易对现场上钩人员造成身体上的危害,因此,继续一种自动上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钩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无需人工上钩。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上钩装置,用于钩取水平放置的带箍紧套的产品,包括: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若干个压头,所述压头用于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
6.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若干个抓钩,所述抓钩用于伸入从所述箍紧套与所述产品的间隙内并勾住所述箍紧套;
7.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抓钩移动至所述产品与所述箍紧套之间的间隙内。
8.优选的,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吊具起吊端,所述压头和所述抓钩均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下方,所述抓钩绕一竖直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抓钩的最低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压头的最低端的高度。
9.优选的,设置有多个所述压头和多个所述抓钩,多个所述压头沿第一圆周的周向布设,多个所述抓钩沿第二圆周的周向布设;所述第一圆周和所述第二圆周同心,所述抓钩与所述压头投影于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周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圆周。
11.优选的,还包括一转动架,所述转动架绕一竖直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上,多个所述抓钩均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架的底部。
12.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一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底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电动推杆的自由端铰接于所述转动架上,所述电动推杆能够推动所述转动架相对于底板正转和反转。
13.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到位检测器,所述到位检测器与所述电动推杆电连
接,所述到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抓钩是否钩取到位,当所述到位检测器检测到所述抓钩钩住所述箍紧套后即控制所述电动推杆停止驱动。
14.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的套环。
15.优选的,所述底板能够设置于吊绳或吊杆上;
16.当设置于所述吊绳上时,在所述底板、所述压头、抓钩和所述驱动装置自身重量的压力下能够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
17.当设置于所述吊杆上时,所述吊杆为刚性件,所述吊杆能够对所述压头施加一下压力。
18.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9.使用时,将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上钩装置设置于吊具的起吊端,并将自动上钩装置移动至产品的上表面,此时压头能够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而后驱动装置驱动抓钩移动至产品与箍紧套之间的间隙内,此上钩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进行,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无需人工即可实现上钩过程,节省了人力,且不会威胁到工人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上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23.图3为图1的仰视图;
24.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上钩装置另一个方向的视图;
25.图中:1-压头、2-抓钩、3-底板、4-转动架、5-驱动装置、6-套环、7-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上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无需人工上钩。
28.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9.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上钩装置,如图1~4所示,用于钩取水平放置的带箍紧套的产品,此箍紧套非弹性箍紧套,尤其适用于盘卷类的产品包装,包括: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若干个压头1,压头1用于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
30.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若干个抓钩2,抓钩2用于伸入从箍紧套与产品的间隙内并勾
住箍紧套;
31.设置于吊具起吊端的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用于驱动抓钩2移动至产品与箍紧套之间的间隙内。
32.使用时,将本发明提供的自动上钩装置设置于吊具的起吊端,并将自动上钩装置移动至产品的上表面,此时压头1能够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而后驱动装置5驱动抓钩2移动至产品与箍紧套之间的间隙内,此上钩过程无需人工参与,自动进行,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案无需人工即可实现上钩过程,节省了人力,且不会威胁到工人的人身安全。
33.进一步的,自动上钩装置还包括底板3,底板3固定设置于吊具起吊端,压头1和抓钩2均设置于底板3的下方,抓钩2绕一竖直轴转动连接于底板3上,抓钩2的最低端的高度高于压头1的最低端的高度,底板3为圆盘板,底板3为抓钩2和压头1提供支撑。
34.进一步的,设置有多个压头1和多个抓钩2,优选为设置三个压头1和三个抓钩2,多个压头1沿第一圆周的周向布设,多个抓钩2沿第二圆周的周向布设;第一圆周和第二圆周同心,抓钩2与压头1投影于一水平面上的正投影不重合,以防止抓钩2转动时碰撞到压头1上,保证上钩过程的顺利进行。
35.进一步的,第一圆周的尺寸小于第二圆周,抓钩2位于压头1的外侧。
36.进一步的,自动上钩装置还包括一转动架4,转动架4绕一竖直轴转动连接于底板3上,多个抓钩2均固定设置于转动架4的底部,转动架4位于底板3上方,转动架4的中部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连接于底板3上,转动架4的边沿设置有伸出底板3的连接板,抓钩2的上端固定于连接板上,且抓钩2下探至底板3的下方,抓钩2的弯钩处为平钩,以便于移动至产品与箍紧套之间的间隙内。
37.进一步的,压头1为圆头件,且多个压头1集成于同一个支架7上。
38.进一步的,驱动装置5为一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座设置于底板3上,电动推杆的自由端铰接于转动架4上,电动推杆能够推动转动架4相对于底板3正转和反转。
39.进一步的,底板3上还设置有到位检测器,到位检测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到位检测器作为检测器和控制器来控制电动推杆作动,到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抓钩2是否钩取到位,当到位检测器检测到抓钩2钩住箍紧套后即控制电动推杆停止驱动。
40.进一步的,底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穿设电线的套环6,以便于为电线提供安装位置。
41.进一步的,底板3能够设置于吊绳或吊杆上;
42.当设置于吊绳上时,在底板3、压头1、抓钩2和驱动装置5自身重量的压力下能够将产品下压至产品上表面与箍紧套之间存在间隙;
43.当设置于吊杆上时,吊杆为刚性件,吊杆能够对压头1施加一下压力,吊杆在吊具驱动装置5的作用下向下移动。
44.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