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4-06  32


    本发明涉及显示,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直下式背光技术,实现了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轻薄、高画质、低功耗等特性,性能水平接近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在亮度、显色等方面优于oled。此外,mini-led背光可结合精细的局部调光(localdimming)技术,实时控制对应背光区域的开关及亮度调节,能呈现出高对比,色彩更加艳丽,达到高动态范围(high-dynamic range,hdr)的屏幕效果。

    2、mini-led技术对于高动态范围显示的实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背光模组在振动验证时中钣金和底钣金容易发生磨损问题,从工艺和设计层面仍有改善空间。从背光模组的结构来看,背光模组通常包括由底钣金和中钣金形成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置有光源、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等部件,底钣金和中钣金分别位于背光模组的底部和顶部,中钣金的顶板开设有视区窗口,光源发射的光经过视区窗口射入显示面板。为方便装配,中钣金和底钣金通常采用卡扣和胶带固定,由于中钣金侧壁和底钣金侧壁间留有装配间隙,在振动的过程中,二者不可避免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在摩擦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粉末,粉末进入背光源的显示区域内,对光线进行遮挡,造成光学不良点的问题,影响背光源的亮度和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以解决中钣金和底钣金在振动过程中发生相对运动,产生摩擦和磨粉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中钣金和底钣金,底钣金包括底板和第一侧壁,中钣金包括开窗顶板和第二侧壁,开窗顶板和底板相对设置,中钣金设置在底钣金上方,二者围城容纳腔,第二侧壁设置于第一侧壁外侧,在第一侧壁靠近第二侧壁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突出部分与中钣金间的相对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6,突出部分超出第一侧壁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

    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的背光模组。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中钣金和底钣金,底钣金包括底板和第一侧壁,中钣金包括开窗顶板和第二侧壁,开窗顶板和底板相对设置,中钣金设置在底钣金上方,二者围城容纳腔,第二侧壁设置于第一侧壁外侧,在第一侧壁靠近第二侧壁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突出部分与中钣金间的相对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6,突出部分超出第一侧壁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突出部分减小了中钣金侧壁与底钣金侧壁的间隙,减小了中钣金与底钣金间的摩擦位移,此外,由于突出部分与中钣金间的相对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6,突出部分与中钣金不易发生摩擦,从而解决了背光模组中中钣金和底钣金间的磨损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中钣金和底钣金,所述底钣金包括底板和第一侧壁,所述中钣金包括开窗顶板和第二侧壁,所述开窗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中钣金设置在所述底钣金上方围成容纳腔,所述第二侧壁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钣金与所述底钣金材质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超出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开窗顶板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突出部分相对应处设置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突出部分沿第一方向的长度,所述凹槽沿第二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侧壁沿第二方向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所述第二方向为第一侧壁的厚度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凹槽均包括锯齿,所述突出部分的锯齿与所述凹槽的锯齿相互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通过粘接材料固定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一侧壁通过注塑固定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中钣金的硬度差小于等于30hbw。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凹槽,在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位置设置凸包,所述凸包嵌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槽处设置一个或多个通孔,在所述突出部分与所述通孔对应位置设置凸包,所述凸包嵌设于所述通孔内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包括第一顶部、第三侧壁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一顶部背离所述连接部均设置倒角。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子侧壁,每个所述第一子侧壁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突出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分的材质包括尼龙或不锈钢。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包括中钣金和底钣金,在底钣金第一侧壁靠近中钣金第二侧壁处设置一个或多个突出部分,突出部分超出第一侧壁的部分的长度小于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突出部分减小了中钣金与底钣金侧壁间的活动间隙,减小了中钣金与底钣金间的摩擦位移,此外,由于突出部分与中钣金间的相对摩擦系数小于等于0.6,突出部分与中钣金不易发生摩擦,从而解决了背光模组中中钣金和底钣金间磨损和产生磨粉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许彬,陈志启,张鹏,陆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天马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25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