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1、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是汽车传动领域,具体为一种差速器。
2、目前,差速器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对于汽车的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实践发现,现有技术的差速器在两侧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差异太多时容易打滑,为此,人们对差速器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24103157319公开了动态差速器,从公开文件看该发明的基本思路是:用现有技术的差速机构如:圆锥齿轮差速机构、平行轴圆柱齿轮差速机构、行星齿轮差速机构的不同组合而形成啮合闭环差速单元,再结合本发明的利用斜齿轮的轴向推力和动力切换齿轮对动力的交替切换使车辆转弯时外侧动力大于内侧的动态分配,而且外侧车轮的转速差相比现有的差速器大10%左右,更有利于车身姿态和转弯轨迹的调整有更好的操控性。
3、由于该发明的动力切换齿轮(端面齿轮)是半啮合,在动力切换时(换挡给油或者断油)时会有冲击或者顿错感,该发明转弯时是由轴向推力齿轮推动交替切换齿轮来分离或者啮合动力切换齿轮(端面齿轮)实现差速,两边的轴向力、推力弹簧的推力互相直接传递就互相影响而不能实现锁止,只有限滑功能,并且这套动力切换装置必须配合全新的啮合闭环差速单元使用不能匹配现有技术差速器直接使用。但是它的限滑功能和动态动力分配堪称完美。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以上问题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发明一个对锁齿轮,并且能够公式化的套用在不需要任何改进的现有技术差速器中,实现车辆能在行驶中动态自锁且动力也能够动态分配左、右动力输出的同时简化了结构;
2、对锁齿轮为两个,呈圆管状,圆管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旋向相同斜齿花键或者斜齿轮;圆管相对的端面设置端面齿轮并相互直接或者间接啮合,端面齿轮为径向分布的有压力角的平面等高齿;两个对锁齿轮的斜齿花键的旋向相反;
3、对锁齿轮用在现有技术的平行轴齿轮差速器、圆锥齿轮差速器、行星齿轮轴间差速器以及这几种差速器的复合叠加差速器中的差速齿轮或者输出齿(圈)轮轴孔与输出轴之间并设置对应的斜齿花键或者斜齿轮与之配合就是动态自锁差速器;
4、由于对锁齿轮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旋向相同斜齿花键或者斜齿轮,与输出齿(圈)轮轴孔与输出轴的斜齿花键或者斜齿轮产生的轴向力被对锁齿轮平衡,所以对锁齿轮能够单独轴向移动且两侧的轴向力不会相互影响,轴向移动的距离等于端面齿轮的齿高;
5、对锁齿轮与端盖之间设置推力弹簧使其端面齿轮能够完全分离、啮合实现差速和锁止功能;两个对锁齿轮的端面齿轮分离就是差速,啮合就是锁止状态,
6、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只允许差速不允许打滑,在弯道行驶外侧动力大于内侧,由于对锁齿轮上的端面齿轮是正常啮合不是半啮合,所以在动力切换时(给油或者断油)和锁止时不会有冲击或者顿错感。
1.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对锁齿轮(6)为两个,呈圆管状,圆管内壁和外壁分别设置旋向相同斜齿花键(7)或者斜齿轮;圆管相对的端面设置端面齿轮(8)并相互直接或者间接啮合,端面齿轮(8)为径向分布的有压力角的平面等高齿;两个对锁齿轮(6)的斜齿花键(7)的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平行轴圆柱齿轮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平行轴斜齿轮组(5)与输出轴(3)之间;或者对锁齿轮(6)设置在圆柱输出直齿轮(12)轴孔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相互直接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圆锥齿轮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圆锥输出齿轮(12)轴孔与输出轴(1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相互直接啮合。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蜗轮蜗杆(托森)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输出齿轮(12)轴孔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相互直接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行星齿轮轴间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分别设置在行星差速齿轮(13)与输出轴(3)之间,输出齿圈(12)轴孔内壁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相互直接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由连体锥齿轮(19)串联的圆锥齿轮差速单元和一个与之并联的平行轴齿轮差速单元组成的叠加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圆锥输出齿轮轴孔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与连体锥齿轮(19)圆管两端设置的端面齿轮(8)间接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由连体太阳齿轮(21)串联的行星斜齿轮差速单元和一个与之并联的锥齿轮差速单元组成的叠加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输出齿圈(12)轴孔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与连体太阳齿轮(21)圆管两端设置的端面齿轮(8)间接啮合;或者不设置对锁齿轮(6),连体太阳齿轮(21)与输出齿圈(12)对应的面设置对应的端面齿轮(8)并啮合,输出齿圈(12)轴孔内壁设置与输出齿圈的内斜齿旋向相同的斜齿花键(7)直接替代对锁齿轮(6)与输出轴(3)的斜齿花键(7)配合;两个输出齿圈(12)能够单独轴向移动,轴向移动的距离等于端面齿轮(8)的齿高;输出齿圈(12)与端盖(2)之间设置推力弹簧(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圆锥齿轮差速器中,对锁齿轮(6)设置在圆锥输出齿轮(12)轴孔与输出轴(3)之间;两个对锁齿轮(6)的端面齿轮(8)相互直接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2、3、4、5、6、7、8所述的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对锁齿轮及其动态自锁差速器用在非整体桥时,输出轴(3)在端盖端板(4)处一体设置输出轴挡板(16),输出轴(3)相对的端面相互凹、凸球面贴合,在输出轴挡板(16)与对锁齿轮(6)之间设置推力弹簧(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