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1、摩托车发动机包含有变挡机构,即通过操作变挡轴转动能够带动变速鼓转动,变速鼓转动带动拨叉板滑动以实现换挡。
2、其中,摩托车挡位的设计包括国际挡和循环挡,其中国际挡的空挡设置在1挡和2挡之间,循环挡的空挡设置在1挡和5挡之间,而在国际挡中,在进行1挡和2挡之间的转换时,在1挡的基础上往上挑一下换挡杆即为挂入2挡,若上挑太轻,则会由1挡进入空挡,同理,在2挡和1挡之间转换时,在2挡的基础上往下踩一下换挡杆即为挂入1挡,若下踩太轻,则会由2挡进入空挡。
3、如果在需要加速行驶过程中,若由于上挑太轻,使挡位从1挡进入空挡,则无法保持快速加速和动力输出,而影响摩托车的加速行驶。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骑行人员在进行挡位切换时,对下踩或上挑换挡杆的力度把握不准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包括发动机的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换挡轴,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组,所述第一限位挡板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圆周面上的第一限位挡板,两个第一限位挡板形成第一限位区,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限位挡板组,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圆周面上的第二限位挡板,两个第二限位挡板形成第二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区的圆心与第二限位区的圆心以及换挡轴的轴心位于同一点,所述第一限位区的弧长大于第二限位区的弧长,所述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限位区的第一限位杆,所述换挡轴上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沿换挡轴轴线方向滑动第二限位杆能够使第二限位杆位于第二限位区内或脱离第二限位区,在第二限位杆脱离第二限位区时,转动换挡轴带动第一限位杆转动至第一限位挡板相抵能够实现升挡或降挡;在第二限位杆位于第二限位区时,转动换挡轴带动第二限位杆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挡板相抵能够实现空挡切换,且此时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挡板之间设有间隙。
4、进一步,所述换挡轴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限位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滑动第二限位杆与限位滑槽第一侧壁相抵时,第二限位杆滑动至第二限位区内,滑动第二限位杆与限位滑槽第二侧壁相抵时,第二限位杆脱离第二限位区。
5、进一步,所述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换挡轴内设有与换挡轴同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安装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安装槽与限位滑槽连通,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限位滑槽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
6、进一步,所述滑杆延伸至安装槽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滑杆设置。
7、进一步,两个第一限位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一弧形板连接形成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为第一限位区,两个第二限位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与第二弧形板连接形成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为第二限位区。
8、进一步,所述换挡轴延伸出箱体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9、进一步,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发明在升挡或降挡时,通过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挡板相抵以便于骑行人员分辨是否换挡到位;在空挡切换时,通过第二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挡板相抵,且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挡板未相抵,以便于骑行人员在空挡转换时,对上挑力度或下踩力度的判断准确。
1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包括发动机的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换挡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挡板组,所述第一限位挡板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圆周面上的第一限位挡板,两个第一限位挡板形成第一限位区,所述箱体内设有第二限位挡板组,所述第二限位挡板组包括两个位于同一圆周面上的第二限位挡板,两个第二限位挡板形成第二限位区,所述第一限位区的圆心与第二限位区的圆心以及换挡轴的轴心位于同一点,所述第一限位区的弧长大于第二限位区的弧长,所述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限位区的第一限位杆,所述换挡轴上滑动安装有第二限位杆,沿换挡轴轴线方向滑动第二限位杆能够使第二限位杆位于第二限位区内或脱离第二限位区,在第二限位杆脱离第二限位区时,转动换挡轴带动第一限位杆转动至第一限位挡板相抵能够实现升挡或降挡;在第二限位杆位于第二限位区时,转动换挡轴带动第二限位杆转动至与第二限位挡板相抵能够实现空挡切换,且此时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挡板之间设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上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限位杆限位滑动安装在限位滑槽内,滑动第二限位杆与限位滑槽第一侧壁相抵时,第二限位杆滑动至第二限位区内,滑动第二限位杆与限位滑槽第二侧壁相抵时,第二限位杆脱离第二限位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第一限位杆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换挡轴内设有与换挡轴同轴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安装槽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安装槽与限位滑槽连通,所述滑杆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限位滑槽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第二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第一限位杆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延伸至安装槽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垂直滑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限位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弧形板,所述第一限位挡板与第一弧形板连接形成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为第一限位区,两个第二限位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限位挡板与第二弧形板连接形成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二弧形槽为第二限位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轴延伸出箱体端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的变挡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压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