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吡草酮的除草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2-07-08  134



    1.本发明涉及一种除草组合物,活性成分包括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草酮、第二活性成分特丁津/莠去津,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氟吡草酮,英文名称:bicyclopyrone,属于三酮类除草剂,其通过植物根系和叶片吸收,并在体内传导,抑制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hppd),导致酪氨酸的积累,质体醌和生育酚的生物合成停止,进而导致叶绿素的含量下降,使植物分生组织失绿产生白化死亡。氟吡草酮杀草谱广,能够有效地防除各种一年生杂草,包括两耳草、稗草、阿根廷飞蓬、苋菜、虎尾草和穇子等,并且应用作物广泛,适用于玉米田、甘蔗、小麦等作物田,可以苗前土壤处理或者苗后茎叶处理。
    3.特丁津,英文名称:terbuthylazine,属于三氮苯类除草剂,其具有选择内吸作用,药剂可以从根部吸收,也可以从茎叶渗入植物体内,运送到叶片内抑制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从而防除大多数杂草,一般对刚萌发的杂草效果比较好,可以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4.莠去津,英文名称:atrazine,属于三氮苯类除草剂,其作用机理及应用技术与特丁津基本相似,具有选择内吸作用,适用于玉米、高粱、林地、草地、甘蔗等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
    5.除草剂是当前农田杂草防除中最有利的工具,但是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与长期使用,杂草抗药性,杂草种群变化,杀草谱有限等问题随之产生。申请人经过长期试验发现,将作用机理不同的氟吡草酮与特丁津或莠去津混用,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减少了用药量,扩大了杀草谱,而且除草剂的合理混用能够有效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解决杂草抗药性的问题,以及可以扩大杀草谱,减少药剂使用量,减低成本。
    7.针对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配农药组合物,包括2种活性成分,分别为:第一活性成分氟吡草酮;第二活性成分特丁津或莠去津;第一活性成分与第二活性成分的质量比为(1-3.5):(30-64);按质量百分比计,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占总质量的1%-80%;本发明一种含特丁津的二元除草组合物按照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可以配制成农业上允许的多种剂型,在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不同农药剂型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
    8.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溶剂、防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崩解剂、增效剂、防腐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9.所述乳化剂可以为农药剂型领域所公知的各种乳化剂,该乳化剂可以为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稀醚、烷基芳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甘油月桂酸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苯乙烯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基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甲醛缩合物、十二烷基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所述分散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分散剂,该分散剂可以为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盐、苯乙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木质素磺酸钠、亚甲基二萘磺酸钠(分散剂nno)、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亚甲基双甲基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烷酰胺基牛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缩聚物钠盐、亚甲基双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所述润湿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润湿剂,该润湿剂可以为烷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仲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乙二醇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烷基萘甲醛缩合物、烷基萘磺酸盐和其他润湿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所述溶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溶剂,该溶剂可以为水、甲醇、乙醇、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糠醇、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环己酮、正丁醇、异丙醇、溶剂油100号、150号、180号、200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13.所述防冻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防冻剂,该防冻剂可以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甘醇、尿素、无机盐中一种或几种。
    14.所述消泡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消泡剂,该消泡剂可以为硅酮类化合物、环氧大豆油、乳化硅油、脂肪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15.所述增稠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增稠剂,该增稠剂可以为黄原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阿拉伯树胶、硅酸镁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16.所述崩解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崩解剂,该崩解剂可以为硫酸铵、羧甲基淀粉钠、尿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所述载体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载体,该载体可以为葡萄糖、白炭黑、高岭土、硅藻土、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凹凸棒土、可溶性淀粉、尿素、麦芽糖、蔗糖、柠檬酸、碳酸钾、碳酸钠、无水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8.所述防腐剂可以为农药制剂领域所公知的各种防腐剂,该防腐剂可以为卡松,苯甲酸钠,苯甲酸,山梨酸钾、甲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19.所述的去离子水为工业化去离子水。
    20.本发明制剂实施例中所应用的剂型主要有悬浮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
    21.本发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氟吡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对多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增效作用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效,扩大杀草谱,延缓杂草抗性的产生,并且能够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通过室内毒力测定来说明氟吡草酮与特丁津或莠去津复配对各种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联合作用。
    23.试验对象为狗尾草、灰藜。
    24.试验方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5.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除草剂第4部分:活性测定试验茎叶喷雾法》。将原药配制成需要的试验药剂,首先将单剂及各复配药剂设置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预备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根据药剂配比不同,浓度梯度设置亦有所不同,防除率在5%~90%的范围内按等比级数设定)。杂草处于2~3叶期,从低剂量到高剂量分别进行喷雾处理,各处理4次重复,设清水对照。处理后置于温室内培养观察,以盆钵底部渗灌方式补水,处理后21天计算各药剂处理鲜重防效。
    25.采用gowing法评价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之后的联合作用,首先测定单剂及混剂对靶标杂草的防效,再通过单剂的实测防效计算出混剂的理论防效,将其与混剂的实测防效相比相比来评价联合作用类型。
    26.计算公式:e0=x y-xy/100其中:x为用量为p时a的鲜重防效;y为用量为q时b的鲜重防效;e0为用量为p q时a b的理论鲜重防效;e为各处理的实测鲜重防效当e-e0大于10%时,说明混配产生增效作用;当e-e0小于-10%时,说明混配产生拮抗作用;当e-e0值介于-10%到10%之间时,说明混配产生加和作用。
    27.表1 氟吡草酮与特丁津混配对狗尾草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2 氟吡草酮与特丁津混配对灰黎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3 氟吡草酮与莠去津混配对狗尾草的室内毒力测定
    表4 氟吡草酮与莠去津混配对灰黎的室内毒力测定
    由以上表1、表2、表3、表4可以看出,氟吡草酮与特丁津或莠去津复配对禾本科杂草狗尾草和阔叶杂草灰藜均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
    28.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制剂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配方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
    29.制剂实施例1称取1%氟吡草酮、14%特丁津、0.25%解毒喹、3%木质素磺酸钠、5%农乳1601#、3%斯盘-60#、1%烷基磺酸钠、1%聚乙烯醇、5%丙二醇,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5%氟吡草酮
    ·
    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
    30.制剂实施例2称取1%氟吡草酮、16%特丁津、0.25%解毒喹、3.5%木质素磺酸钠、5%农乳1601#、4%斯盘-60#、1%烷基磺酸钠、1.5%聚乙烯醇、5%丙二醇,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7%氟吡草酮
    ·
    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
    31.制剂实施例3称取1%氟吡草酮、18%特丁津、0.25%解毒喹、3.5%木质素磺酸钠、6%农乳1601#、4%斯盘-60#、1.5%烷基磺酸钠、1.5%聚乙烯醇、5%丙二醇,油酸甲酯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19%氟吡草酮
    ·
    特丁津可分散油悬浮剂。
    32.制剂实施例4称取2%氟吡草酮、32%莠去津、0.5%解毒喹、5%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
    嵌段聚合物、4%烷基聚氧乙烯醚磺酸钠、3.5%硅酸镁铝、1%羧乙基纤维素、5%聚乙二醇、1%苯甲酸钠、1%硅油,去离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经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机砂磨后制得34%氟吡草酮
    ·
    莠去津悬浮剂。
    33.生物实施例:防治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
    34.发明人于2021年进行了制剂实施例1、制剂实施例2、制剂实施例3、制剂实施例4防治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验证了该药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安全性。
    35.试验方法:试验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每处理20

    ,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处理4次重复,另设空白对照。施药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杂草3~5叶期施药,试验药剂及剂量详见表5,每亩打30kg水,药后30天调查防效,调查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0.25

    ,调查杂草株数,计算防效。
    36.计算公式:防治效果=(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
    ×
    100表5 防治玉米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由表5可得,以上制剂实施例对玉米田杂草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各复配制剂的防治效果均高于单剂的防治效果,可以看出增效作用明显。试验期间安全性调查表明,所有供试药剂对玉米生长安全,无药害现象发生。
    3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组合物是采用两种活性成分复配方案,其活性和除草效果不是各组分活性的简单叠加,与现有的单一制剂相比,增效作用明显,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防效,延缓杂草抗性产生,扩大杀草谱,对作物无污染,符合农药制剂的安全性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