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水切换组件、出水装置及淋浴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4-14  21


    本文涉及卫浴,尤指一种出水切换组件、出水装置及淋浴器。


    背景技术:

    1、市面上的淋浴装置通常设置多种出水模式,以给用户带来好的使用体验,为实现出水模式的切换,在淋浴装置上可设置出水切换组件。

    2、目前,市面上的出水切换组件大都是按键结构,因采用推动推扭的方式切换出水模式力度大,使用体验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切换组件、出水装置及淋浴器,以解决目前采用推动推扭的方式切换出水模式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水切换组件,包括:

    3、阀体,具有内部空腔及与所述内部空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

    4、多个阀芯,每个所述阀芯安装于所述内部空腔且对应于一个所述出水口设置,每个所述阀芯设置为通过移动而能够打开和关闭所对应的出水口,其中,每个所述阀芯设置有穿轴孔,所述穿轴孔的一侧壁面凸出设置有凸出部;

    5、转动轴,设置为依次穿过所述多个阀芯的穿轴孔,所述转动轴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沿轴向间隔布置且周向上错开的顶推凸部,每个所述顶推凸部在轴向上对应于一个所述阀芯的所述凸出部;

    6、推动机构,包括推动部件,所述推动机构设置为通过推动所述推动部件而能够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7、其中,每推动一次所述推动部件,所述转动轴转动预设角度,其中的一个顶推凸部将对应的所述凸出部推动至预定位置,从而具有该凸出部的阀芯移动至打开所对应的所述出水口。

    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朝向彼此延伸至所述凸出部的顶部;

    9、其中,所述转动轴转动使得其中一个顶推凸部沿所述第一斜面移动至顶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时,所述阀芯移动至打开所对应的出水口;所述转动轴转动使得所述顶推凸部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沿所述第二斜面移动而释放所述凸出部时,所述阀芯移动至关闭所对应的出水口。

    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推凸部的顶部形成凹槽,所述顶推凸部顶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配合。

    11、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布置的多个顶推凸部中,每相邻的两个顶推凸部在周向上间隔相同的角度。

    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且具有齿形部的齿形轮,所述推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齿形部配合的齿条结构,通过推动所述推动部件使得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齿形部啮合,从而所述齿形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安装的转动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安装的转动环;

    14、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后,所述转动环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并固定于所述转动轴。

    15、一种实施例中,对应每个所述阀芯设置有复位弹簧;

    16、所述转动轴转动至所述顶推凸部释放所推动的凸出部时,具有该凸出部的阀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关闭所对应的所述出水口。

    17、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对应每个阀芯的端部定位孔,所述阀芯具有在移动方向上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阀芯的第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端部定位孔内,所述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端部定位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为对所述阀芯施加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弹性力。

    18、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对应于每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通道,所述阀芯的第二端在外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阀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进入所述出水通道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对所述阀芯和所述进水通道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关闭该出水通道。

    19、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具有从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的贯通孔。

    20、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出水切换组件连接的出水主体;

    21、其中,所述出水主体设置有多个出水腔,每个所述出水口对应向其中一个出水腔供水。

    22、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淋浴器,所述淋浴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出水装置。

    2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出水切换组件采用推动的方式来驱动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转动可以推动阀芯移动从而实现出水的切换,采用该出水切换组件进行切换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该出水切换组件尤其适合于实现三个或更多个出水口的切换,结构简单,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对功能切换的选择的多样性,提升功能切换的手感和使用体验感,并且该结构生产加工方便且成本低,可实用性强。

    24、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朝向彼此延伸至所述凸出部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凸部的顶部形成凹槽,所述顶推凸部顶在所述凸出部的顶部时,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出部的顶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动轴的轴向上布置的多个顶推凸部中,每相邻的两个顶推凸部在周向上间隔相同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且具有齿形部的齿形轮,所述推动部件包括与所述齿形部配合的齿条结构,通过推动所述推动部件使得所述齿条结构与所述齿形部啮合,从而所述齿形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配合安装的转动安装部,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配合安装的转动环;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所述阀芯设置有复位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对应每个阀芯的端部定位孔,所述阀芯具有在移动方向上布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阀芯的第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端部定位孔内,所述阀芯的第一端与所述端部定位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为对所述阀芯施加从第一端朝向第二端的弹性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对应于每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通道,所述阀芯的第二端在外周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阀芯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移动至进入所述出水通道时,所述第二密封圈对所述阀芯和所述进水通道的壁面之间的间隙密封,从而关闭该出水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具有从第一端贯通至第二端的贯通孔。

    11.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水切换组件以及与所述出水切换组件连接的出水主体;

    12.一种淋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浴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出水装置。


    技术总结
    一种出水切换组件、出水装置及淋浴器,出水切换组件包括:阀体,具有内部空腔及进水口和多个出水口;多个阀芯,每个阀芯安装于内部空腔且对应于一个出水口设置,每个阀芯设置为通过移动而能够打开和关闭所对应的出水口;转动轴,设置为依次穿过多个阀芯的穿轴孔,转动轴的外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顶推凸部,每个顶推凸部在轴向上对应于一个阀芯的凸出部;推动机构,设置为通过推动推动部件而能够驱动转动轴转动;其中,每推动一次推动部件,转动轴转动预设角度,其中的一个顶推凸部将对应的凸出部推动至预定位置,具有该凸出部的阀芯移动至打开所对应的出水口。本申请的方案,可以解决目前采用推动的方式切换出水模式使用体验感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万志刚,梁泮生,邓小清,刘启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西河卫浴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5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