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及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专利查询2025-04-15  12


    本申请涉及解酒保肝口服液,特别是涉及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及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滥用引起的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disease,ald)的发病率迅速增加。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范围内每年有近330万人因过量饮酒致死,约占全球疾病负担的5%。因此,ald的防治是世界性的难题和热点,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2、随着ald(酒精性肝病)的高发,对于al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领域的难题。目前,临床上采用的主要治疗手段存在着疗效不佳、限制较多等问题。因此,研发出能够有效解酒和保肝的产品,对于ald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将第一营养组分与玉米低聚肽按预设重量分数比例称量后混合,并加入纯水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液,第一混合液包含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其中,溶解过程依序包括升速升温阶段和降速降温阶段,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同步进行,降速降温阶段搅拌速率降低和温度下降同步进行;

    2、第一营养组分,包括浓缩葛根粉、浓缩枳椇子粉以及人参冻干速溶粉中至少一者。

    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第一营养组分中包括:100~200份浓缩葛根粉、10~100份浓缩枳椇子粉、5-200份人参冻干速溶粉;玉米低聚肽的重量份数为10~150份。

    4、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入的纯水重量份数为25000份~35000份。

    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溶解过程中搅拌速度的范围为30r/min~120r/min,搅拌温度变化的范围为室温到80℃。

    6、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速度增加的速率为2~10r/min,搅拌温度升温速率为5~10℃/min。

    7、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温度逐渐由室温升至预设温度峰值,预设温度峰值的范围为50~80℃。

    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降速降温阶段中降温速率为1~5℃/min,搅拌速度减缓的速率为1~5r/min。

    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降速降温阶段中搅拌温度从预设温度峰值下降到室温,搅拌速度减缓至初始搅拌速度。

    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11、溶解结束后对第一混合液灌装、冷却至常温并杀菌处理。

    12、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3、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包括:第一营养组分,包括浓缩葛根粉、浓缩枳椇子粉以及人参冻干速溶粉中至少一者;

    14、玉米低聚肽,玉米低聚肽中氨基酸与第一营养组分的植物黄酮中羟基形成超分子结构;

    15、解酒保肝口服液的ftir红外光谱在2700~2950cm-1具有宽吸收峰,在3000~3600cm-1具有一个强带。

    16、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按重量份计,解酒保肝口服液中包括:100~200份浓缩葛根粉、10~100份浓缩枳椇子粉、5-200份人参冻干速溶粉和10~150份玉米低聚肽。

    17、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解酒保肝口服液的溶剂为水,水的重量份数为25000份~35000份。

    18、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解酒保肝口服液还包括牡蛎肽10~100份、梨果仙人掌果汁粉1-100份。

    19、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溶解过程依序设置升速升温阶段和降速降温阶段,使得第一营养组分与玉米低聚肽混合得到的第一混合液中包含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形成该超分子结构极大改善解酒保肝口服液中各成分的应用性能及生物效应。

    2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解酒保肝口服液中包含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对延长饮酒后进入醉酒状态时间,缩短醒酒时间,以及饮酒后的睡眠时间具有极大改善作用。在降低血清中乙醇质量浓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活性,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方面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及影响。与传统工艺制备得到的口服液相比,采用超分子工艺技术制备得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物效应上的积极作用。

    21、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解酒保肝口服液,具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通过氢键连接的超分子结构,通过口服能够保护肝脏和加速酒精代谢。

    22、研究出有效的解酒保肝产品在预防酒精肝损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营养组分与玉米低聚肽按预设重量分数比例称量后混合,并加入纯水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包含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其中,所述溶解过程依序包括升速升温阶段和降速降温阶段,所述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同步进行,所述降速降温阶段搅拌速率降低和温度下降同步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所述第一营养组分中包括:100~200份浓缩葛根粉、10~100份浓缩枳椇子粉、5-200份人参冻干速溶粉;所述玉米低聚肽的重量份数为10~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过程中搅拌速度的范围为30r/min~120r/min,搅拌温度变化的范围为室温到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速度增加的速率为2~10r/min,搅拌温度升温速率为5~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温度逐渐由室温升至预设温度峰值,所述预设温度峰值的范围为5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速降温阶段中降温速率为1~5℃/min,搅拌速度减缓的速率为1~5r/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速降温阶段中搅拌温度从预设温度峰值下降到室温,搅拌速度减缓至初始搅拌速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9.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营养组分,包括浓缩葛根粉、浓缩枳椇子粉以及人参冻干速溶粉中至少一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解酒保肝口服液及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解酒保肝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将第一营养组分与玉米低聚肽按预设重量分数比例称量后混合,并加入纯水溶解形成第一混合液,所述第一混合液包含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超分子结构,其中,所述溶解过程依序包括升速升温阶段和降速降温阶段,所述升速升温阶段中搅拌速率增加和温度升高同步进行,所述降速降温阶段搅拌速率降低和温度下降同步进行;第一营养组分,包括浓缩葛根粉、浓缩枳椇子粉以及人参冻干速溶粉中至少一者。具有植物黄酮中羟基与氨基酸两者形成的通过氢键连接的超分子结构,通过口服能够保护肝脏和加速酒精代谢。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薇,丁旭彦,李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童涵春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55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