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4-15  14


    本发明涉及吹灰器,特别是一种余热锅炉用吹灰器。


    背景技术:

    1、余热锅炉在进行换热操作时,一般是将烟气导入换热管道中,通过换热管道进行换热操作,但烟气在换热管道中很容易积灰结焦结渣,这些灰渣不但影响换热效果而且还存在爆管等不安全因素,为了提高热效率降低爆管等不安全因素,大多数余热锅炉的换热管道中都安装有吹灰器,用于清除换热管道中的积灰。

    2、现有的吹灰器在使用过程中,大多通过外置支撑物件,或者工作人员扶持的情况下对管道进行吹灰,而这种支撑方式将会在吹灰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导致吹灰器的出气头与管道内壁相接触,从而损伤管道与吹灰器,此外吹灰器的吹灰强度有限,当换热管道中存在顽固的结焦和结渣时,通过传统的吹气器难以吹除。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吹灰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与吹灰强度不灵活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锅炉用吹灰器。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4、主体部件,包括本体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组件端部的吹气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组件内的固定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内的提拉组件;

    5、锁定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内的抵触组件,以及与所述抵触组件相适配的锁定组件。

    6、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本体组件包括箱体,以及设于所述箱体外的集气管。

    7、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吹气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箱体端部的吹气管、开设于所述吹气管外的吹气孔,以及设于所述吹气管外的引导片。

    8、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外开设有放置槽;

    9、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放置槽内的一对弧形夹板,以及设于所述弧形夹板内壁的挡板。

    10、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夹板内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弧形夹板的内壁位于容纳槽的位置开设有开口,所述弧形夹板的端部开设有活动槽;

    11、所述提拉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开口内的扇形板、开设于所述扇形板外的斜面、设于所述扇形板侧边的连接板,以及开设于所述连接板外的豁口;

    12、其中,所述连接板活动在活动槽内。

    13、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弧形夹板内开设有输出槽;

    14、所述抵触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输出槽内的第一弧形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端部的凹形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弧形板外的凹槽。

    15、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板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板、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端部的凸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侧边的伸缩杆。

    16、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调节部件;

    17、其包括设于所述吹气组件内的控制组件,以及设于所述控制组件外的限制组件。

    18、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吹气管内开设有调节腔,所述吹气管外位于调节腔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口,所述弧形夹板对应调节口的位置开设调节槽;

    19、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调节腔内的调节管、开设于所述调节管外的调节孔,以及设于所述调节管外的调节杆;

    20、其中,所述调节杆活动在调节口内。

    21、作为本发明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制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杆外的限制块、设于所述调节槽内的限制杆,以及设于所述限制杆端部的作用弹簧。

    22、本发明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的有益效果:首先将吹气组件伸入待清理管道内,这时提拉组件将会被管道抵触向固定组件内滑移,同时带动锁定组件向抵触组件方向移动,并嵌入抵触组件内,此时一对固定组件之间实现锁定,这时操作人员即可解放双手不用一直扶持吹气装置,此外装置固定在管道外,将不会出现操作人员扶持不稳导致吹气组件与管道内壁触碰导致损坏,进而将蒸汽导入本体组件内然后通过吹气组件吹出对管道内进行清理,当吹力不足时即可拨动控制组件,改变吹气组件的孔洞大小,从而实现改变吹气装置的吹力大小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101)包括箱体(101a),以及设于所述箱体(101a)外的集气管(101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组件(102)包括设于所述箱体(101a)端部的吹气管(102a)、开设于所述吹气管(102a)外的吹气孔(102b),以及设于所述吹气管(102a)外的引导片(102e)。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a)外开设有放置槽(101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板(103a)内开设有容纳槽(103b),所述弧形夹板(103a)的内壁位于容纳槽(103b)的位置开设有开口(103c),所述弧形夹板(103a)的端部开设有活动槽(103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夹板(103a)内开设有输出槽(103e);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202)包括与所述第一弧形板(201a)相对应的第二弧形板(202a)、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02a)端部的凸块(202b),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02a)侧边的伸缩杆(202c)。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部件(300);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管(102a)内开设有调节腔(102c),所述吹气管(102a)外位于调节腔(102c)的位置开设有调节口(102d),所述弧形夹板(103a)对应调节口(102d)的位置开设调节槽(103f);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组件(302)包括设于所述调节杆(301c)外的限制块(302a)、设于所述调节槽(103f)内的限制杆(302b),以及设于所述限制杆(302b)端部的作用弹簧(302c)。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吹灰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余热锅炉用吹灰器,包括,主体部件,包括本体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组件端部的吹气组件、设于所述本体组件内的固定组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内的提拉组件;锁定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组件内的抵触组件,以及与所述抵触组件相适配的锁定,本发明首先将吹气组件伸入待清理管道内,这时提拉组件将会向固定组件内滑移,同时带动锁定组件向抵触组件方向移动,并嵌入抵触组件内,此时一对固定组件之间实现锁定,这时操作人员即可解放双手不用一直扶持吹气装置,此外装置固定在管道外,将不会出现操作人员扶持不稳导致吹气组件与管道内壁触碰导致损坏,这样不仅保证了清理过程中的稳定性,还能够节省工人劳动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元城,王海洋,麻玉龙,白小平,陈洪泽,刘万福,刘永鑫,陈爆,钱莉,张巧巧,王贤吉,马铁军,赵雄伟,李江龙,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景泰热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5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