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力螺母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查询2025-04-20  13


    本发明涉及锚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阻力螺母组。


    背景技术:

    1、杆件一般通过机械辅助驱动旋转,如锚杆钻进时,通过钎尾与凿岩机、钻机连接后带动钻进。然而锚杆一般与钎尾螺纹连接或钎套通过螺母驱动锚杆,因此只能带动锚杆单向转动,若反向转动则钎尾与锚杆二者之间会出现轴向位移。

    2、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如公开号为cn117404123a 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驱动工装用于驱动锚杆正反转,反向转动时通过在驱动件前端设置螺栓进行限位,以防止锚杆(驱动螺母)轴向运动。这样的结构,驱动工装旋转时,螺栓由于突出驱动工装且随驱动工装同步旋转,因此容易出现与其他物件干涉、伤人的情况;同时需要驱动螺母与钎套有向前(钻头/锚头端为前)的轴向位移时,需要人工取下螺栓,自动化程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阻力螺母组,通过设置阻力螺母组实现杆件的正反转驱动,同时通过单个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正反转时的轴向位移,使驱动螺母仅能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

    2、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阻力螺母组,包括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所述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均设置在杆件上,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

    4、驱动螺母正转或反转时,所述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相对于杆件的轴向位移。

    5、进一步地,反转时,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朝靠近止退螺母方向轴向运动;

    6、正转时,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旋转的驱动力小于最大预应力则,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朝远离止退螺母方向轴向运动;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旋转的驱动力大于最大预应力则,驱动螺母突破止退螺母的限制朝向远离止退螺母方向轴向运动。

    7、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螺母与所述止退螺母卡接,反转时止退螺母承受驱动螺母的压力;正转时,止退螺母向驱动螺母施加预应力,所述预应力为拉力。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螺母靠近止退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止退螺母靠近驱动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驱动螺母通过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止退螺母卡接。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环和设置在第一连接环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卡齿,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驱动螺母端部固定连接;

    10、所述第二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止退螺母端部的第二卡齿。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齿包括连接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连接段和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卡齿适配的卡槽,所述导向段上设有导向斜面。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齿包括第二连接环和设置在第二连接环上的至少一个齿牙,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驱动螺母相连接,所述齿牙设置在素数卡槽内。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齿外缘与所述卡槽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螺母通过钎套驱动,所述钎套的内部设有非圆形的驱动孔,所述驱动螺母的外部与所述驱动孔适配,所述止退螺母外部尺寸小于所述驱动孔尺寸。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孔为正六方形孔,所述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均为六方螺母,所述止退螺母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孔内接圆的直径。

    16、进一步地,所述杆件为锚杆。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发明通过设置阻力螺母组实现杆件的正反转驱动,同时通过单个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正反转时的轴向位移,使驱动螺母仅能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

    19、2)通过设置阻力螺母组不但可以实现杆件的正反转,而且可在杆件固定后驱动螺母可相对于杆件轴向朝前运动,实现了锚杆正反转、预应力施加的多个功能,施工过程无需人工参与,大大降低了施工风险,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所述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均设置在杆件上,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正转时,所述止退螺母向驱动螺母施加限制驱动螺母朝远离止退螺母方向轴向运动的预应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母与所述止退螺母卡接,反转时止退螺母承受驱动螺母的压力;正转时,止退螺母向驱动螺母施加预应力,所述预应力为拉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母靠近止退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止退螺母靠近驱动螺母的一端设有第二卡接部,所述驱动螺母通过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止退螺母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环和设置在第一连接环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卡齿,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驱动螺母端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包括连接段和导向段,所述导向段、连接段和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卡齿适配的卡槽,所述导向段上设有导向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齿包括第二连接环和设置在第二连接环上的至少一个齿牙,所述连接环与所述驱动螺母相连接,所述齿牙设置在素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齿外缘与所述卡槽底部之间设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螺母通过钎套驱动,所述钎套的内部设有非圆形的驱动孔,所述驱动螺母的外部与所述驱动孔适配,所述止退螺母外部尺寸小于所述驱动孔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阻力螺母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孔为正六方形孔,所述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均为六方螺母,所述止退螺母的外接圆的直径小于所述驱动孔内接圆的直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锚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力螺母组,包括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所述驱动螺母和止退螺母均设置在杆件上,驱动件通过所述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驱动螺母正转或反转时,所述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相对于杆件的轴向位移。本发明通过设置阻力螺母组实现杆件的正反转驱动,同时通过单个止退螺母限制驱动螺母正反转时的轴向位移,使驱动螺母仅能正向转动或反向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螺母带动杆件正转或反转。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邹文浩,徐浩田,马伟斌,吴航,郭小雄,安哲立,陈锡武,张慧玲,李思军,高红杰,王勇,袁振宇,徐湉源,赵鹏,李尧,王志伟,赵洪勇,柴金飞,许学良,罗驰,韩嘉强,马召辉,王子洪,郑泽福,彭旸,随意,王辰,张森,陈燕,马晓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6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tc.8miu.com/read-27712.html

    最新回复(0)